带着烈士“妈妈”嫁人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玉兰从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出发,跨越1324公里,来到云南省河口市屏边县烈士陵园,她要亲自“看”张宜华一眼,告诉他,40多年前的承诺,她从未忘记。
  甜蜜爱情终于沙场
  2020年4月,云南屏边空气渐暖,木棉花高高地挂在树上,鲜艳欲滴,犹如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上空,一群寒鸦低低地飞过,袁玉兰站立在张宜华墓前,看着照片上那张俊秀的脸,泪如泉涌,哽咽着说:“替你孝敬妈妈,我做到了。你安息吧!”
  67岁的袁玉兰是重庆忠县石宝镇百安乡光明村人。家里条件不好,她和两个哥哥念完小学就辍学了,跟随父母到生产队劳动。
  1973年,20岁的袁玉兰结识了村里的拖拉机手张宜华。张宜华年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帮母亲分担重活,他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还不回家。袁玉兰觉得,孝顺勤劳的男人很可靠。
  两人互生好感,渐渐成了情侣,第二年,他们订婚了。大部分时间,他们各自在生产队劳动,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但彼此都牵挂着对方,心中充满了甜蜜。
  1974年年底,武装部到村里征兵。张宜华很想报名,参军报国是他多年的梦想,但想到常年生病的母亲和即将嫁进门的未婚妻,他犹豫了。心上人的心思,袁玉兰明白,她坚定地说:“你安心去服役,把妈妈交给我照顾。”就这样,两人取消了来年春日的婚期,决定等张宜华退伍返乡再结婚。
  1975年1月21日,张宜华离开家乡,奔赴西藏军区。从此,两人鸿雁传书,遥寄思念。张宜华每月都要给袁玉兰写信,嘱咐她和母亲照顾好身体。每每收到信,袁玉兰都无比激动,立刻给心上人回信。她还时常去张宜华家,帮他的母亲干农活,给她讲张宜华在部队的情况。
  张宜华的母亲袁和菊是个苦命女人,早年女儿夭折了,后来又失去丈夫,她的身心遭受了沉痛的打击,患了一身病,常年吃药。为了不让“妈妈”太劳累,袁玉兰包揽了所有的重活,农忙时节,还邀上自家兄弟,去帮张宜华的母亲收割。
  生活的负担比从前更重,袁玉兰却从来不言苦。想到远方的心上人,她觉得日子充满了期待。
  1979年2月初,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张宜华又写了信回来。他在信中说,2月17日,他和战友们将奔赴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打赢了这场战争,我就回家。但如果子弹不长眼,拜托你帮我照顾好妈妈……”读到这里,袁玉兰忐忑不安,想到未婚夫即将奔赴无情的沙场,她的心一刻也不能平静。
  为了让张宜华放心,袁玉兰迅速写了回信:“别乱说,你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是应该的。你不用担心,无论怎样我都会照顾好妈妈。”
  回信寄出去没多久,部队传来噩耗:为了掩护战友,张宜华被子弹射中,壮烈牺牲。仿佛一声晴天霹雳,袁玉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整日以泪洗面。张宜华的母亲更是苦不堪言,几次哭到晕厥。
  看着卧床不起、伤心欲绝的“妈妈”,袁玉兰既心疼又自责,她答应过张宜华,要照顾好妈妈。想到这里,袁玉兰擦干眼泪,握着袁和菊的手,说:“妈妈,还有我呢,我会陪着您,照顾您的!”
  出嫁也要带着“妈妈”
  袁玉兰每天一早来到张宜华家,帮他的母亲做家务,陪她吃饭,为她擦洗身体。看着“妈妈”的气色渐渐有了好转,她感到很欣慰。
  一个下雨天,袁玉兰像往常一样来到袁和菊家。只見她靠在墙边,望着墙上儿子的照片,默默地抹眼泪。袁玉兰意识到,对于独居的“妈妈”来说,走出悲伤的情绪很困难。如果有人和她一起住,陪她说说话,她的状态会好一点。可是,“妈妈”没有姐妹也没有女儿,谁来陪她住呢?思来想去,袁玉兰决定自己搬过来。
  第二天,袁玉兰便收拾了衣物,搬到了袁和菊家。得知她要与袁和菊长住,家人都不赞同,同村的人也开始说闲话,“张宜华已经走了,她不是犯傻吗?还不如赶紧找个婆家嫁了!”闲言碎语传入耳中,袁玉兰心里很难过,但想想心中的诺言,她什么也没有说。
  每天,袁玉兰默默地陪在袁和菊身边,给她做饭,帮她洗衣服,陪她说话,袁和菊的心情又渐渐明朗起来。可是到了夜深人静时,袁和菊又情不自禁想念儿子,悄悄落泪。一连几个早晨,袁玉兰发现“妈妈”的眼睛又红又肿,就知道了她的“秘密”。为了让“妈妈”睡好觉,她干脆和“妈妈”同睡,将她搂在怀里,像哄小孩一样哄她入睡。过了一段时间,袁和菊能够睡安稳觉了。
  因为哭泣过多,袁和菊的右眼几乎失去了视力,左眼也看不清楚,袁玉兰每晚用热毛巾帮她敷眼睛,再滴上眼药水。袁和菊贫血严重,袁玉兰四处求医,买回滋补中药,一勺一勺喂到她嘴里。
  因为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疏远,加上失去张宜华的痛苦一直萦绕在心间,袁玉兰常常觉得有苦说不出。但无论心里有多少苦水,在“妈妈”面前,她总是表现得坚强又乐观,只有到了深夜,“妈妈”睡着了,她才敢偷偷掉眼泪。
  让袁玉兰感到高兴的是,“妈妈”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双眼恢复了视力,能自己吃饭了,“婆媳俩”的生活渐渐好起来。
  有一天,袁和菊的哥哥来到家中,对袁玉兰说:“你照顾‘妈妈’这么久,孝心爱心都尽到了,可是你已经26了,不能再耽误,找个好人就嫁了……”
  袁玉兰立刻明白了,这是“妈妈”请来的“说客”,她流着泪说:“我嫁人了,妈妈怎么办?我答应过宜华,要替他照顾妈妈。”
  袁玉兰如此倔强,袁和菊拿她没办法,就假装跟她生气,不吃也不喝。袁玉兰怕气坏了“妈妈”的身体,只好勉强答应了她:“嫁人可以,但是我得带着妈妈。”得知袁玉兰的条件,说媒的人都悄悄地走了。
  1981年,袁和菊的哥哥到重庆万州打工,认识了武陵镇的搬运工彭国政。他见彭国政勤劳又踏实,就牵线搭桥,让他和袁玉兰互相认识。
  听闻袁玉兰的“硬性要求”,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彭国政认为袁玉兰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女子,对她更生了几分好感。“多个妈妈,多一份福气。”他告诉袁玉兰,他会和她一起照顾妈妈。就这样,两人步入了婚姻。   袁和菊怕拖累两个孩子,说什么也不肯跟他们去万州。彭国政只好过起了“两边跑”的生活,来回跑了好几年,毫无怨言。袁和菊实在不忍心看他长年奔波,终于答应和他们一起去万州。
  孝爱温暖“妈妈”暮年
  彭国政家十分贫寒,只有一间20多平米的小土屋。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后,生活更是拮据。为了一家人过得好一点,袁玉兰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就和丈夫一样做搬运,扛着一百多斤的货物,她要登上一百多步台阶,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尽管日子很苦,她却从不舍得让“妈妈”干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服,做饭,把家里全都收拾妥当了,才出门去搬运。
  袁玉兰有一手好针线活,下雨天,她在家给“妈妈”织毛衣、毛裤,做棉鞋、鞋垫。为了让棉鞋保暖,她把平时收集的绒毛衣领缝到鞋垫上。时间久了,袁和菊不肯再穿买的鞋,她说袁玉兰做的鞋子舒服又保暖。
  彭国政也很心疼“妈妈”。听说艾草水泡脚可以祛除湿气和寒火,他专程上山找艾草,一捆一捆背回家,晾干,密封,以备“妈妈”长年使用。袁和菊喜欢吃鸡蛋,彭国政养了十几只鸡,让“妈妈”一年四季可以吃上新鲜的鸡蛋。他还经常到河边钓鱼,让袁玉兰煮给“妈妈”吃,有时钓得多,就拿小桶养起来,让“妈妈”慢慢吃。
  夫妻俩长年劳作,十分辛苦,但他们从不抱怨,更不舍得让袁和菊跟他们吃苦受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从小就很疼爱“奶奶”,那时候零花钱很少,他们却愿意拿来给奶奶买好吃的,还拿出压岁钱,给奶奶买了个助听器。
  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袁和菊的状态越来越好,性格也比从前开朗多了,脸上时常挂着幸福的笑容。左邻右舍都以为她和袁玉兰是一对母女,常常夸她的女儿和女婿有孝心,袁和菊听了,呵呵直笑。
  有一次,袁和菊上街看戏时,不小心摔断了股骨,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里,袁玉兰守在她身边,给她喂饭,喂药,帮她擦洗身子,揉腿。卧床久了,袁和菊感到浑身酸痛,不肯吃饭,还常常发脾气。袁玉兰小心翼翼地帮她翻身,像哄小孩一样,轻轻拍打她的背,哄她吃饭,哄她入睡。彭国政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菜,煲汤,送到医院,生怕“妈妈”吃不好。
  2019年8月的一天,袁玉蘭无意中看到袁和菊靠在墙边,对着张宜华的照片轻声说话。她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张宜华始终是“妈妈”心里最大的牵挂。于是她悄悄委托张宜华的战友,打听他的下落。2019年年底,袁玉兰收到张宜华战友的来信,得知他的墓地在云南屏边。此时“妈妈”已经94岁了,袁玉兰决定代替“妈妈”去“看”张宜华。
  2020年4月,袁玉兰从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出发,跨越1324公里,来到云南省河口市屏边县烈士陵园,她要亲自“看”张宜华一眼,告诉他,40多年前的承诺,她从未忘记。
  如今,袁玉兰成了小镇家喻户晓的名人。面对荣誉和夸赞,袁玉兰只是淡然一笑,说:“张宜华为国家奉献了生命,我照顾妈妈是应该的,分内之事,微不足道。”
   高珈摘自《博爱》
其他文献
我接过去,忽然像回到了儿时,從爸爸手里接过巧克力时的感觉。那时,爸爸很年轻,给我撑着一把大伞。  前几天,父亲的工资卡出了问题,需要去银行办理。因特殊时期,父亲知道银行还没有正常营业,便先跑到银行门口把营业时间记下来后,才跟我联系。他的电话很长,因为他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说一遍,有的重点内容,他还会说上两遍,一边说一边解释,唯恐我理解不了。最后,在他自认为叙述清楚后,转而问我是不是有时间跟他一起去
期刊
从白天的喧嚣中退出,在黑暗中沉思的我,并没有一丝难过的痕迹,但我觉得我的确欠女儿一个抱抱,也欠父亲一个抱抱。  这一两年来,9岁的女儿总是要求和我抱抱。放学回家的路上要抱抱,回到家要抱抱,有时候吃饭也会过来贴贴我的脸,再抱一抱……   刚开始我觉得很甜蜜,后来就觉得有点不耐烦。好几次,我在厨房里做饭,她也会从背后抱着我。我说:“妈妈做饭的时候,一身的汗水,最讨厌有人来抱了。”她听了也不恼,只是笑
期刊
1  父亲的老房子,并不老  仅三十年光景  宽敞,平实,亮堂  一直没什么改变  以前,每逢过年过节  父亲还会回来住上几天  现在,里面堆满柴草和杂物  门窗布满蜘蛛网  堂屋案几上,父亲的遗像  落满灰尘,我擦了擦  父亲静静望着我  父亲一直指望我回来  花钱能改造这栋老房子  可惜沒来得及实现他的愿望   2  我的父亲  常年待在保安湖的小篷船  在那间水上漂浮的房子里  度过了起伏不
期刊
让好人寒心的,就是这些利用别人的人,目的达到之后,被利用者便成为随手可扔的抹布。  论“好人中的好人”,吴医生算一个。他当了半辈子军医,转业到地方之后成了厂医,日积月累的临床经验加之孜孜不倦的进修,使得他医术高超,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的疑难杂症。吴医生至为感人之处,是从来不收诊金、红包,甚至连药也白送。我和他结交多年,知根知底,对他的为人十分敬重。  前段时间他有些无奈地告诉我,一些被他治好的病人与他
期刊
窗外的雪山并不多见  只有在大雨洗去微尘  蓝天最蓝,白云最白  的时候  才会云蒸霞蔚地露出来  我们神清气爽地对视着  不计苍茫,只求舒服  当我从树林里出来,走上草坪  大雨后的草长得真高  几只白头雀埋身其中,只见白头  它们捉到食物  在天空追逐,返回枝头  它们的表情那么满足  它们的满足让我舒服  人到中年,似乎明白了舒服  更愿意平淡如草木  更愿意从世事繁杂中抽离  让灵魂慢慢清
期刊
想起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些旧事。  我說给儿子听,  仿佛只有他才能带我回到童年,  能更好地明白那时的我。  那时的我,  和现在的他一样的年纪。  夜里,我把雪白的被子弄脏了,  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  母亲在呵斥我,  我在哭泣,  父亲在生母亲的气。  儿子把水槽里洗净的小碗  一一摆好,  朝我递来一个眼神,  将母爱,  轻轻地还给了我。
期刊
爱能给予也能得到,唯独不能强求。而那些渴求爱的不幸者却常常并不自知。   顯然,人或是爱,或是被爱:大自然以不可逆转的恒力安排了这股交流电。当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爱着,而又无需忍受某种特殊的反叛情绪时,便是幸运地达到了最完美、和谐的状态。   自然终究还是仁慈的:是的,它永远不会放弃让某个人去爱,因为我们希望得到他的爱;大自然会授意方法,让我们无所顾忌地去爱那个并不爱我们的人。只有当我们哭天抢地、
期刊
所有人为制造的仪式感,虽然不会影响时间的连续性,却能为时间刻上印记,从而让我们凡俗的生命变得庄重。  最早让我认识生活仪式感的人,是少年时的邻居朱爷爷。他是会计,也算外西街少有的知识分子,家里藏有几本古书和一把生满锈的宝剑。这些无关生计的东西摆在家里,顿时把他与周围邻居区别开来。  朱爷爷出门必刷鞋,这在当时当然算异类,即使在以不讲究为美的时代,他也这样。他家吃饭,人没到齐,坐上方的他没有动筷子,
期刊
他做了那么多事情我都没有感动过,可是在那个周围只剩下我和他的深夜,他蜷缩的背影一下子把我击中……  我的生命中有两个父亲,一个是有着血脉联系的亲爸,另一个是他。   亲爸是中学的老师,既能帶着学生做物理实验,又能在晚会上拉手风琴。很可惜我们只共同生活过7年,他就为了救落水儿童而沉入水底。   这件事情一度让幼年的我陷入自闭,为了弥补父亲这个角色的缺失,我不断升高亲爸在我心中英雄的形象以此自愈。
期刊
我的祖父参加了市长的竞选活动。我不知道,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祖父为什么突然决定参加市长竞选。祖父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我们和祖父一起商讨竞选的策略,帮祖父制作竞选的传单,帮他挑选竞选演讲时需要的服装……一切都有条不紊,似乎志在必得。然而,看到祖父的竞选演讲内容时,全家人出现了分歧。   这份竞选演讲是祖父自己写的。和大部分的竞选者一样,祖父表明了自己为本地社区服务的责任心,并且对选民作出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