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有一份重任在肩,那就是寻找一条“让学生充满快乐、欢喜、成功的”新路,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这条路是如何的艰辛,我都将义无反顾,都会在摸索中学习、总结、前行。
关键词:心态、愉悦、兴趣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很弱小,对这个世界微不足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能抱怨,我无力改变教育的形势,但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为困难重重的中学教育注入一份活力,闯出一条新路。人们无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蔬菜。老师应该有一根魔棒,让他的学生在成功的天空中翱翔,点石成金削铁如泥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犹如打开爱和智慧的天窗,你也许会长出翅膀。读完一些教育的书籍之后,我发现和那些教育理论的书籍相比,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实战性和操作性,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使教育理论不在空洞,一个个启发和教育的案例使我看见了一个老师真诚的爱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有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耐心。我不由自主的一次次反省自己,我缺少的就是这些,从而激发了我的斗志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的决心。
在平时工作中我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但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的,这正是最有价值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而这一理念的成就必须有良好的心态作为前提,
原来,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有一份重任在肩,那就是寻找一条“让学生充满快乐、欢喜、成功的”新路,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这条路是如何的艰辛,我都将义无反顾,都会在摸索中学习、总结、前行。我认为学习本应当是愉悦的事,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而且这个观念要不断的更新,现在的学生厌学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老师也在这种学生的苦恼中不能轻松愉快,大家都在苦恼中生活,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著名教育前辈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你的心态就平和了。”是啊,作为一个人,当你无法选择生活,当你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时,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这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只要有走向山的勇气,那么你面对事情就有了那一份坦然,从容了。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在这方面之所以感悟颇深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良好的心态,因此一直没有优秀起来。现在作为一个站在生本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师,满脑子的激情指引着我,但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仁的不理解,学生的不理解,家长的不理解,一次次教学模式的尝试,一次次的不尽如人意。孩子没信心了,我的内心在不断的挣扎在坚持与不坚持中徘徊。整天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呢?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有人给你指出教学中的问题,才可以打消你懈怠的思想,从而解决问题,避免再次的失败,对别人的评价也不要太在意,谁都会有这个经历,等你走过了,就会发现失败带给你的收获将远远超过成功的喜悦.总有一天,你会感谢你的失败,因为是它把你引向成功的。所以得先学会调整心态再教会學生选择心态。我想每个人成功的路上,或早或晚会遇上一段暗淡的时光,而学会在困境中生存下来,才能在当今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现在我以良好的心态审视着自己,每天发现并改正着错误,每天我以微笑对待我的学生和同事,我自己也感觉成熟了很多,看待一些事情也更加理性了。我想这就是我在不断的经历中最终能走向优秀的前提吧。
《吕氏春秋》中说:“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贤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真正沉浸以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在这里,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学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而是为了“乐”好学,把“乐”与“情”结合在了一起,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通假字,通“悦”,是喜悦、高兴的意思。整句话字面上的涵义是:老师说,学过了再经常练习,不是一件很开心高兴的事情吗?可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而言,别说“时习”了,就是学习都是被动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先来看两个实例:一个人小时候学游泳,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害怕,后来掌握了诀窍,学会了,就天天往游泳池跑,为什么呢?看到自己会游泳了开心呗!第二个例子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皇宫中刚刚学会了骑自行车,便连历代皇帝出门都要坐的龙舆也不乘了,天天骑着它在宫里到处跑,为了能够在皇宫中骑着自行车自由出入,他下令将已经立了数百年的宫门门槛一律锯掉!可见其为了练习这刚学会的骑车本领,能够“胆大妄为”到何种地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人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个性活动的源泉,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适当了解和关注学科周边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需求,
要鼓励人学习,就要顺乎人情,有轻重缓急,上者能体会其中的愉悦,下者也不至于感觉苦恼,对待我们的学生,要努力营造可以愉悦的氛围。只有让他们的内心得到满足,有几分期许,才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自信心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也能从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实践中相信自己、证明自己、肯定自己,并由此获得内心的满足。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快乐、愉悦、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以“情”为主,转变原有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弄清楚学生需求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也许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找回的东西。
参考文献:
韩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J]. 速读旬刊, 2016.
张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1):254-254.
关键词:心态、愉悦、兴趣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很弱小,对这个世界微不足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知教育的弊端所在,但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能抱怨,我无力改变教育的形势,但我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片创新的气候,为困难重重的中学教育注入一份活力,闯出一条新路。人们无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蔬菜。老师应该有一根魔棒,让他的学生在成功的天空中翱翔,点石成金削铁如泥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犹如打开爱和智慧的天窗,你也许会长出翅膀。读完一些教育的书籍之后,我发现和那些教育理论的书籍相比,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实战性和操作性,一个个具体的实例使教育理论不在空洞,一个个启发和教育的案例使我看见了一个老师真诚的爱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有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耐心。我不由自主的一次次反省自己,我缺少的就是这些,从而激发了我的斗志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的决心。
在平时工作中我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但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的,这正是最有价值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而这一理念的成就必须有良好的心态作为前提,
原来,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有一份重任在肩,那就是寻找一条“让学生充满快乐、欢喜、成功的”新路,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这条路是如何的艰辛,我都将义无反顾,都会在摸索中学习、总结、前行。我认为学习本应当是愉悦的事,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而且这个观念要不断的更新,现在的学生厌学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老师也在这种学生的苦恼中不能轻松愉快,大家都在苦恼中生活,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著名教育前辈王金战老师说:“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走,你的心态就平和了。”是啊,作为一个人,当你无法选择生活,当你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时,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这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只要有走向山的勇气,那么你面对事情就有了那一份坦然,从容了。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在这方面之所以感悟颇深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良好的心态,因此一直没有优秀起来。现在作为一个站在生本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师,满脑子的激情指引着我,但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仁的不理解,学生的不理解,家长的不理解,一次次教学模式的尝试,一次次的不尽如人意。孩子没信心了,我的内心在不断的挣扎在坚持与不坚持中徘徊。整天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呢?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有人给你指出教学中的问题,才可以打消你懈怠的思想,从而解决问题,避免再次的失败,对别人的评价也不要太在意,谁都会有这个经历,等你走过了,就会发现失败带给你的收获将远远超过成功的喜悦.总有一天,你会感谢你的失败,因为是它把你引向成功的。所以得先学会调整心态再教会學生选择心态。我想每个人成功的路上,或早或晚会遇上一段暗淡的时光,而学会在困境中生存下来,才能在当今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现在我以良好的心态审视着自己,每天发现并改正着错误,每天我以微笑对待我的学生和同事,我自己也感觉成熟了很多,看待一些事情也更加理性了。我想这就是我在不断的经历中最终能走向优秀的前提吧。
《吕氏春秋》中说:“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贤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真正沉浸以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在这里,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学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而是为了“乐”好学,把“乐”与“情”结合在了一起,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通假字,通“悦”,是喜悦、高兴的意思。整句话字面上的涵义是:老师说,学过了再经常练习,不是一件很开心高兴的事情吗?可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而言,别说“时习”了,就是学习都是被动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先来看两个实例:一个人小时候学游泳,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害怕,后来掌握了诀窍,学会了,就天天往游泳池跑,为什么呢?看到自己会游泳了开心呗!第二个例子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皇宫中刚刚学会了骑自行车,便连历代皇帝出门都要坐的龙舆也不乘了,天天骑着它在宫里到处跑,为了能够在皇宫中骑着自行车自由出入,他下令将已经立了数百年的宫门门槛一律锯掉!可见其为了练习这刚学会的骑车本领,能够“胆大妄为”到何种地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人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兴趣,是一种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个性活动的源泉,是与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适当了解和关注学科周边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需求,
要鼓励人学习,就要顺乎人情,有轻重缓急,上者能体会其中的愉悦,下者也不至于感觉苦恼,对待我们的学生,要努力营造可以愉悦的氛围。只有让他们的内心得到满足,有几分期许,才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自信心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也能从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实践中相信自己、证明自己、肯定自己,并由此获得内心的满足。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快乐、愉悦、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以“情”为主,转变原有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弄清楚学生需求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也许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是我们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找回的东西。
参考文献:
韩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J]. 速读旬刊, 2016.
张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1):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