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活动因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活动空间大小、活动组织繁杂等因素影响着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制约着学生是否参与或参与的程度。从实际的教学来看,部分课堂教学效果远远低于要达成的目标,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率低下。现就此问题谈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一、精心预设给学生有效参与奠定基础
  提升学生有效参与的前提是教师必须钻研教科书、积极认真探索新教法。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踏实地研读新课标,研讨教学内容,吃透教科书中内容的编排线路、意义,把握其体育活动的任务、特点以及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理清各个水平段的教学思路,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依据各个课时(或单元)的教学任务、班级学生的特点,牢牢扣住教学的关键节点,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导学的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由浅易到深难,拾阶而上;教学时我们要立足学校的现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地和器材,以学生为体育学习的主体,以活跃学生的身心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宗旨,精心设计导学的预案和各种活动细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手臂的力量,根据他们身体柔韧性好、喜欢运动的特点,回避了一些“强硬”的运动,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可乐瓶等装满沙子,组织学生开展打保龄球的活动,这样在寓教于乐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量,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全程参与体育活动。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体育学习的主体是活泼好动的学生,宗旨就是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逐步形成初级的运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使他们树立健康生活、学习的意识。但学生个体遗传、个性和智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都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益,就此我们应深入了解、研究和解析学生,特别是研究他们不同年龄、个性下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缺乏,注意力不能保持稳定,缺乏持久性,容易分散或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吸引。所以,在平时体育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新教法和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欲望和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其他辅助手段,激励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学会用脑思考、学会分析动作的要领和关键,有目的地去认真完成每个练习项目。
  此外,在教学预设时注意结合学生间的各种差异,做到“备课”必“备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择用与之匹配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来提升教和学的效果。如对那些性格内敛反应慢且胆小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中,我们应多表扬与鼓励,多指引与期待,设法逐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实现自觉参与。对那些天生好动、喜表现自我,但学习与训练不稳定、波动性大的学生,我们应注意表扬要适当,多加启引,使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形成“我要认真参与”的思想,培养他们在参与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磨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体育学习实现精益求精。
  三、亲力亲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
  体育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将其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我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大家都知道一节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有进步,关键是看学生在体育训练与学习中他们掌握的动作是否到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发展如何,而不是简单地看教师教的情况如何。当然,学生学得好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规范的、到位的动作要领的示范和生动的讲解。这就要求我们认真、严谨地给他们做好各种示范,使他们实现有效的练习达成教学的目标,使他们成为体育教育教学的中心,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每节课的新授前都有进行相关的准备活动,可让小组组长组织,让小组成员轮流带着做一节准备操,注意后面的学生不要重复前面学生已做了的动作。这样既给每个学生引领示范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创新的机会,同时也使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一举多得。
  另外,我们可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使他们拥有一个自主、自由学习和创造的时空。如当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开始自主练习时,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在每组中安排好、中和滞后的三类学生,让优等生给小组内成员示范、讲解并给滞后生纠错、指导,使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学、互促互进。这样,就给所有学生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同时也使他们实现了相互的勉励,使他们懂得只要努力、认真练习,就有可能成为学习标兵和榜样。
  综上所述,要想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必须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地位,并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课改俱进,就定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白驹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始终有大量的地图贯穿在教材中,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把握、细致的分析运用这部分地图、统计图等,将使教学逻辑清晰,推理严明,能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
如果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教一年二班的唐老师常跟我说起班级有个“一位数大王”。虽然我教这个班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已经有一年了,但从没有留意过这个孩子
期刊
结合教学实践,对初高中历史课的衔接情形进行了条理有序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种方法促进初高中历史课的有效衔接。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article conclu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的认识实际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这样才会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意义。”新课改倡导的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即“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宗旨,更为关注的是学
韦应物是大历诗坛的重要诗人,历来人们多以“高雅闲淡”作为其诗风的概括,然而韦诗中对亲友人伦表现出深切关怀的作品,充分表明了韦应物对现实生活的真切现照和对亲友人伦的
我国古代就有“以文取仕”的制度,“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把写作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今社会,高考中作文分数已占语文总分的50%左右。可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的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谈作文而色变”。当前小学生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重表达,轻育人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智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改的大背
美术课堂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注重将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