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探讨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研究方法,错误信念任务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错误信念能力受言语能力、情绪表达、同伴关系等因素影响。同时,研究者们也开始反思错误信念任务的适宜性和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和范式。
关键词:错误信念;错误信念任务;心理理论
1错误信念任务
错误信念是一种与现实表征不一致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表征。错误信念的理解是指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并根据他人的信念来预测并解释其行为。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范式即Sally-Anne任务。Baillargeon,Scott&He(2010)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的不同,把错误信念任务分为诱发式反应任务和自发式反应任务。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儿童对相应问题的回答来推测其是否具备对他人错误信念的认知加工能力,后者则根据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自发行为对其心理理论进行间接推导。由于自发反应任务中被试不需回答相应的认知问题,因此学者们认为自发反应任务较诱发任务而言,能更好的控制与心理理论认知加工无关的语言等其它认知加工成分的混淆(Baillargeon,Scott&He,2010)。
诱发反应任务根据错误信念的内容来源不同,分为意外位置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欺骗外表任务)等;而根据错误信念的水平不同,又分为一级错误信念任务和二级错误信念任务等(Muller,Simion,Reviriego,Galera,Mazaux,Barat,et al.,2010)。意外位置任务是通过物体位置的变化在实验情景中产生角色的错误信念,如Sally-Anne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则通过物体外表和内容信息是否一致而产生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是在一级错误信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递推关系。关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认为6岁儿童才能完成二级错误信念任务,8岁是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点(王异芳,苏彦捷,2008)。也有研究认为6岁是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
自发反应任务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孤儿以及3岁以前语言尚未充分发展的幼儿设计的,排除语言因素的干扰,进而判断儿童是否具有错误信念的能力。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又可分为预期观看任务和期望违反任务,这两种任务都是在标准的意外位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主要差别在于,预期观看任务考察当角色再次出现寻找目标物时,婴儿首次注视的位置;而期望违反任务则是角色分别出现在两个位置,观察儿童的注视时间的长短,即去习惯化反应。
2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趋势与生理基础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何时获得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早期研究发现,儿童只有到了4周岁才能根据他人的错误信念来解释或预测他人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基于自发式反应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却提示,儿童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似乎要远早于4岁(Baillargeon,Scott&He,2010;He,Bolz,Baillargeon,2011)。有研究发现,在期待观看任务中2周岁幼儿的第一次眼跳位置的自主行为与视频中主人翁的错误信念指向位置完全一致。这表明2周岁左右的幼儿已具备了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
关于错误信念的脑电研究一致認为右侧颞顶联合区是错误信念理解的生理基础(Him Cheung,Lan Chen,et al.,2012)。在图片错误信念任务中,显示激活的区域涉及右侧和左侧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皮质、辅助运动区、左侧舌回,左侧丘脑,左侧豆状核等脑区。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激活区域包括辅助运动区,内侧前额皮质,右颞上回,右侧颞顶联合区,左额下回等。而根据大脑半球的单侧化优势,言语功能主要在左脑,而右脑主要负责空间、情绪、音乐、艺术等。所以激活区域的不同可能是由实验材料的差异导致的。显然,右侧颞顶联合区、左侧辅助运动区是共同激活的区域。
3研究展望
早期研究认为,错误信念是心理理论的重要成分并将错误信念任务的完成视为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以错误信念作为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是不恰当的。一方面,心理理论包括认知成分与社会性成分,涉及信念、情绪、需要等多个领域(王异芳,苏彦捷,2008),而错误信念这个判断指标过于单一;另一方面,错误信念任务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问题难度过高从而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任务的单一表述限制了特殊群体的应用等。
错误信念的影响因素也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有研究表明儿童在回忆时提及他人的次数越多,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越好并且这种影响排除了语言因素。该结果为错误信念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即在与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年长者应注重与儿童谈论他人及自己心理状态,充当脚手架的作用,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其次,错误信念与同伴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较好,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相对稳定的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基础上,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沟通,促进错误信念的发展(赵景欣,张文新,纪林芹,2005)。此外,跨群体的研究表明,孤儿、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在错误信念任务上普遍较差,但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一致(涂淼,2014;古丽努尔·阿扎提,苏彦捷,于文,2014;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如留守儿童的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较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较差(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自闭症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差异则表现为表征自我错误信念的困难(周楠,方晓义,2011)。这些跨群体的比较为错误信念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提供了依据。
总之,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间并不是单一或孤立的,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探讨错误信念能力奥秘的同时做好进一步的干预和控制,将研究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获得更深的意义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aillargeon,R.,Scott,R.M.&He Z.(2010).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in infant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4(3),110-118.
[2] Muller,F.,Simion,A.,Reviriego,E.,Galera,C.,Mazaux,J.M.,Barat,M.,et al.(2010).Exploring theory of mind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Cortex,46(9):1088-1099.
[3] Him Cheung,Lan Chen,Ching-Yee Szeto,Gangyi Feng,Guangming Lu,Zhiqiang Zhang,Zude Zhu,Suiping Wang.(2012).False belief and verb non-factivity:A common neural basi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83:357–364.
[4] 古丽努尔·阿扎提,苏彦捷,于文.孤独症个体的谎言理解及其与对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113-120.
[5] 涂淼.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反事实思维及其与错误信念和抑制控制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4.
[6] 王异芳,苏彦捷.7~9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03:15-20
[7] 赵景欣,张文新,纪林芹.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760-766.
[8] 郑俊英,许慧,张瑞华.农村留守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健康,2010(11):67-69.
[9] 周楠,方晓义.自闭症儿童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作者簡介:傅旭娜,女,1990年4月,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
关键词:错误信念;错误信念任务;心理理论
1错误信念任务
错误信念是一种与现实表征不一致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表征。错误信念的理解是指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并根据他人的信念来预测并解释其行为。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范式即Sally-Anne任务。Baillargeon,Scott&He(2010)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的不同,把错误信念任务分为诱发式反应任务和自发式反应任务。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儿童对相应问题的回答来推测其是否具备对他人错误信念的认知加工能力,后者则根据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自发行为对其心理理论进行间接推导。由于自发反应任务中被试不需回答相应的认知问题,因此学者们认为自发反应任务较诱发任务而言,能更好的控制与心理理论认知加工无关的语言等其它认知加工成分的混淆(Baillargeon,Scott&He,2010)。
诱发反应任务根据错误信念的内容来源不同,分为意外位置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欺骗外表任务)等;而根据错误信念的水平不同,又分为一级错误信念任务和二级错误信念任务等(Muller,Simion,Reviriego,Galera,Mazaux,Barat,et al.,2010)。意外位置任务是通过物体位置的变化在实验情景中产生角色的错误信念,如Sally-Anne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则通过物体外表和内容信息是否一致而产生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是在一级错误信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递推关系。关于二级错误信念的研究认为6岁儿童才能完成二级错误信念任务,8岁是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点(王异芳,苏彦捷,2008)。也有研究认为6岁是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
自发反应任务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孤儿以及3岁以前语言尚未充分发展的幼儿设计的,排除语言因素的干扰,进而判断儿童是否具有错误信念的能力。非言语自发反应任务又可分为预期观看任务和期望违反任务,这两种任务都是在标准的意外位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主要差别在于,预期观看任务考察当角色再次出现寻找目标物时,婴儿首次注视的位置;而期望违反任务则是角色分别出现在两个位置,观察儿童的注视时间的长短,即去习惯化反应。
2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趋势与生理基础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何时获得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早期研究发现,儿童只有到了4周岁才能根据他人的错误信念来解释或预测他人的行为。然而,近年来基于自发式反应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却提示,儿童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似乎要远早于4岁(Baillargeon,Scott&He,2010;He,Bolz,Baillargeon,2011)。有研究发现,在期待观看任务中2周岁幼儿的第一次眼跳位置的自主行为与视频中主人翁的错误信念指向位置完全一致。这表明2周岁左右的幼儿已具备了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
关于错误信念的脑电研究一致認为右侧颞顶联合区是错误信念理解的生理基础(Him Cheung,Lan Chen,et al.,2012)。在图片错误信念任务中,显示激活的区域涉及右侧和左侧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皮质、辅助运动区、左侧舌回,左侧丘脑,左侧豆状核等脑区。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激活区域包括辅助运动区,内侧前额皮质,右颞上回,右侧颞顶联合区,左额下回等。而根据大脑半球的单侧化优势,言语功能主要在左脑,而右脑主要负责空间、情绪、音乐、艺术等。所以激活区域的不同可能是由实验材料的差异导致的。显然,右侧颞顶联合区、左侧辅助运动区是共同激活的区域。
3研究展望
早期研究认为,错误信念是心理理论的重要成分并将错误信念任务的完成视为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以错误信念作为心理理论发展的标志是不恰当的。一方面,心理理论包括认知成分与社会性成分,涉及信念、情绪、需要等多个领域(王异芳,苏彦捷,2008),而错误信念这个判断指标过于单一;另一方面,错误信念任务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问题难度过高从而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任务的单一表述限制了特殊群体的应用等。
错误信念的影响因素也涉及到许多方面。首先,有研究表明儿童在回忆时提及他人的次数越多,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越好并且这种影响排除了语言因素。该结果为错误信念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即在与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年长者应注重与儿童谈论他人及自己心理状态,充当脚手架的作用,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其次,错误信念与同伴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较好,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相对稳定的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基础上,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沟通,促进错误信念的发展(赵景欣,张文新,纪林芹,2005)。此外,跨群体的研究表明,孤儿、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在错误信念任务上普遍较差,但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一致(涂淼,2014;古丽努尔·阿扎提,苏彦捷,于文,2014;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如留守儿童的错误信念任务的成绩较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发展较差(郑俊英,许慧,张瑞华,2010);自闭症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差异则表现为表征自我错误信念的困难(周楠,方晓义,2011)。这些跨群体的比较为错误信念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提供了依据。
总之,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间并不是单一或孤立的,错误信念能力的发展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探讨错误信念能力奥秘的同时做好进一步的干预和控制,将研究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获得更深的意义和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aillargeon,R.,Scott,R.M.&He Z.(2010).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in infant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4(3),110-118.
[2] Muller,F.,Simion,A.,Reviriego,E.,Galera,C.,Mazaux,J.M.,Barat,M.,et al.(2010).Exploring theory of mind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Cortex,46(9):1088-1099.
[3] Him Cheung,Lan Chen,Ching-Yee Szeto,Gangyi Feng,Guangming Lu,Zhiqiang Zhang,Zude Zhu,Suiping Wang.(2012).False belief and verb non-factivity:A common neural basi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83:357–364.
[4] 古丽努尔·阿扎提,苏彦捷,于文.孤独症个体的谎言理解及其与对自我/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113-120.
[5] 涂淼.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反事实思维及其与错误信念和抑制控制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4.
[6] 王异芳,苏彦捷.7~9岁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03:15-20
[7] 赵景欣,张文新,纪林芹.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760-766.
[8] 郑俊英,许慧,张瑞华.农村留守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健康,2010(11):67-69.
[9] 周楠,方晓义.自闭症儿童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3):714-722.
作者簡介:傅旭娜,女,1990年4月,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