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标美国堕入至暗时刻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常常充满了隐喻。
  5月31日夜晚,从来都是灯火通明的美国白宫,罕见地熄灭了所有灯光,隐藏在一片黑暗之中。与此同时,距离白宫300米外的“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圣约翰教堂,却被示威民众点燃,熊熊燃烧。特朗普本人接连两次“躲进”白宫地下地堡,他也是本世纪第一个躲进地堡的总统。
  发生在美国的大规模骚乱,迄今已蔓延到140多个城市,被捕的已有4400多人,除了警察之外还出动了5000多名准军事国民警卫队士兵,特朗普还宣布要出动军队对付平民。
  种族歧视等社会不公带来的愤怒,正在激起全美国的抗争。大规模骚乱给白宫造成的“至暗时刻”,正在向世界展示一个双重标准的美国,如何一步步堕入自己挖掘的泥坑。
  借助于南北战争之后“黄金时代”积累的财富以及两次世界大战获取的战争红利,美国在20世纪一跃成为地球霸主。凭借着强大国力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带来的幻觉,掩盖了美国国体固有的缺陷与痼疾,也使得美国的主政者不会冷静下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短板”与不足,却常常误以为“战无不胜”的美国天然就是“上帝的宠儿”。狂妄错觉造成的后果之二,一是美国肆意插手别国内政,试图浑水摸鱼;二是缺乏内政改革动力,躲避国内矛盾。
  美国主政者这种治国理念,带来的表观现象有目共睹。在20世纪初刚刚富裕起来时,美国还算是个谨慎勤勉老实本分人家,曾经的“门罗主义”某种意义上也是美国守本分的体现,两次世界大战直到最后时刻才进入战场,这既有美国商人精明算计,也有“老实本分”因素。
  但是二战之后“世界超强”地位让美国人急剧膨胀,“狗子变了”。从二战结束开始,美国人几乎制造、引发、插手了世界上所有排得上号的战争,以至于世界人民听到战争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人又干了什么”。
  持续了五十年的冷战,主角之一是美国。朝鲜战争、古巴危机、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战,都有美国人或浓或淡的影子。战争给美国带来什么利益且不说,实际给美国带来的损害却不能不看到。也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兑35元下滑到1700元,美国从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有超过20万亿元国家债务的国家。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次美国国力危机。
  另一方面,自我感觉膨胀的美国,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美国本身有什么问题,因而也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要去解决日益淤积的国内矛盾。前几天网上流传一张《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是同样的美国国内大规模骚乱画面,只不过时间变动了一下而已,从1968年改为2015年再改为2020年。可以说,以种族歧视为代表的同人不同权现象、以贫富差距为象征的生存权差异、以华尔街为标志的阶级压榨情况,在二战后70多年间不仅没有逐步解决,反而是愈演愈烈,不断地积聚着爆发的能量。
  全球擴张带来的国力危机、不理内政带来的矛盾集聚,根本在于美国主政者看待世界的双重标准:别人都是错的、美国都是对的,被讥为“全球驰名双重标准”。这种自我膨胀带来的盲目与无知,使得美国不断在为自己挖掘得以堕落的泥坑。每次只要有合适的外因带动,就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堕入同一个泥坑。1968年、2015年、2020年的大规模骚乱,1971年、1987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莫不如是。
  当乔治·弗洛伊德颈部被警察肖万跪压7分钟死亡后,美国遍及140个城市的骚乱,是必然的。特朗普一次次躲进用于核战的地堡、美国军队开上美国街头,也是注定的。
  人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特朗普两次躲进地堡,美国周而复始的危机,那是特朗普的至暗时刻,也是制度的失败。
其他文献
前阵子,拜登在网上宣布自己的爱犬去世。在这则 “讣告”的吊唁者中竟出现了蔡英文的身影。在给拜登的留言中,蔡极尽谄媚之能事,表示同样身为一名“热爱动物的人”,她对拜登的悲痛感同身受,并借此致哀。连日来台湾岛内疫情失控,且集中发生近百起或与阿斯利康疫苗接种相关的死亡事件,蔡英文非但对此不闻不问,反而第一时间跑去吊唁一只亡狗,引发岛内外一片哗然。白手起“加”  加拿大迫害原住民的这把火,烧的有点猛。据央
1924年,梅兰芳在上海的“新舞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演出。每晚,他的表演总能让观众“坐不住”,一排排的人,非站起来连声叫好不可。  台上光鲜,台下是十年、几十年的功底。没有日复一日的努力,何来“一曲惊天下”的轰动?  但是,时代似乎完全两样了。  今天的很多流量明星,成名简单粗暴,甚至“famous for nothing”;今天的追星形式,也变得愈加花样百出。评论区列队赞美、热搜清一色的褒奖、C
“健康不会传播,传播的只有病毒。”这是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北半球暴发后随之流行的谚语,在新冠病毒疫情无情地扑来时,又在欧美多国再度泛起。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国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其中既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互助义举,也有“坐看水流”甚至“幸灾乐祸”的遗憾场面。聚焦于抗疫主战场中国,那里坚决的隔离措施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
从密织个人信息保护网,到保障私人生活“安宁权”,从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应对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伦理的挑战……随着公众意识到人格权益不再局限于生命与健康,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保障“人的尊严”成为民之所呼,亟待法有所应。  5月28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律中,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无疑受到最多关
“酒局”成为了最近网络上的热词,与之相伴的所谓“酒局文化”也被广泛热议。这些年,舆论对于酒局文化的批驳一直都在持续,而这一次,媒体和网友对酒局文化的批评,比以往来得更为猛烈。  原本承载欢庆与美好的酒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逐渐地异化变质,成为职场与官场的功利场所,充斥着虚假、野蛮、腐败和庸俗。而其中的丑恶“潜规则”也冠冕堂皇地披着“酒局文化”的外衣出现,虽令无数人反感抵触,却“长盛不衰”。  这
英国卫生部3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1.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数也已过千。  英国的“群体免疫”,瑞典的“俄罗斯轮盘赌”,一段时间以来饱受外界诟病。那么,这两个国家具体是如何防控疫情的?他们又为何要这么做?  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宣布部分或全国封闭隔离的国家和地区已有80多个。与此同时,民意调查表明,欧盟国家民众赞成封闭措施的比例一步步在提高。包括英国,已经在转身,从被
复旦师生缅怀老校长陈望道。  庚子五月,母校复旦大学迎来了她的115周年华诞;又恰逢陈望道先生从日文版全译《共产党宣言》100周年,上海市档案馆为此举办专题展览。今年也是笔者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从事对外留学生教育25周年;抚今追昔,深感留学生事业见证了一个民族从救亡图存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变迁。陈望道留学时代的中日关系  陳望道先生,出身于浙江义乌山村一个普通农家,毕业于金华中学。青年时
3月31日,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在一次商业论坛上发表讲话,敦促美国不要将人权等问题与中美贸易混为一谈。卡尔霍恩说:“我们承受不起被挡在(中国)市场之外的后果。我们的竞争对手会马上趁虚而入。”  卡尔霍恩的话被认为是在关键时刻,美国制造业巨头的重要表态。有人称这是波音对中国市场多年来情感所系,更多人則认为这体现了波音的理智。  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来被视作中美关系“
汪家芳《巍巍中国情》。  2020年是中华民族永不忘记的日子。作为手握画笔的艺术家,应该用熟悉的画笔一吐胸中块垒,讴歌值得浓笔重彩描绘的人与事物,铭记中华民族共担风雨共沐阳光的大爱与大义。  深感于此,遂萌发构思并创作大尺幅映现以上海与武汉为聚焦点,在党中央部署下全国一盘棋,倾力支援武汉抗疫的真实与动人的场面。3月15日,经过数天的构思,站在铺平于画板的巨大宣纸(高3.2米、宽5米)前,我饱蘸浓墨
人生却不管不顾,滔滔滚滚,转瞬已到结束。  未看之先,差点被《爱尔兰人》三个半小时的片长劝退;看完之后,只觉得啊,艺术真是人心灵的安慰。太久没看过心甘情愿刷到字幕结束的片子了。  本片最突出的主题是衰老。广大群众观感明显集中在英雄迟暮,各种嚎叫岁月沧桑绝不仅仅是老年妆的缘故;另一些朋友则叨叨,这个戏之所以没拍成电影,是因为大银幕上依靠数码特效修饰年轻的脸容易露馅儿,还导致表情不够细腻,“其实早期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