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麦的白粉病和纹枯病是其生长过程中的两种常见病害,会对作物的健康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对这两种病害的发病原因、特点、条件、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式,希望对小麦的种植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防治技术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做好其生长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对作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够使其产量得到提升。
  一、白粉病
  (一)发病条件
  当温度处于15~20℃之间时,小麦较容易发生白粉病,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病害的大面积蔓延。根据所处地区的不同,该病的发病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少雨地区在多雨的年头发病率较高,多雨地区在多雨的年头发病率会有所降低。
  (二)发病特点
  小麦的白粉病在世界各地的小麦种植过程中均有发生,分布范围较广,可能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一旦感染该病会以较快的速度传播,且传播范围较广,严重阻碍作物的健康生长,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发病症状
  白粉病会对小麦的各个器官进行侵害,但是多发于植株的叶片和叶鞘位置。植株在发病初期,叶片的表面会有1~2mm的霉点出现,颜色呈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霉点会逐渐扩大形成霉斑,其形状也会逐渐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霉斑的表面有一层受外力作用易发生飞散的白粉。在发病后期,霉变部位的颜色会逐渐发生改变,最终变为浅褐色,病原菌的闭囊壳会在病斑上出现,颜色呈黑色。
  (四)防治方法
  在对小麦的白粉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农业防治。在进行品种的选择时,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环境选择抗病能力较强、产量较高且稳定的品种,从根本上实现对病害的防治并保证最终产量。在進行土地的选择时,要了解之前所种植的作物,避免重茬种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之后要对所选土地进行翻耕处理,做好田地中残叶的清理工作并对田地进行晾晒,以破坏菌源的生存环境,达到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为使田地的肥力得到充分保证,要在整地工作结束后做好施肥操作,通常情况会以有机肥作为基肥。要对播种的时间进行控制,适时早播,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但是,要对提前播种的天数进行控制,如果时间过早,会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到种子的萌发,阻碍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播种时要注意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合理密植,防止由于密度过大影响到其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吸收,或密度过小影响到最终的产量。种植过后,要根据实际生长状况进行适当的施肥处理,肥力充分供应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并保证其健康生长。第二,药剂拌种。在播种之前可以结合种子实际的量按照一定比例运用粉锈宁做好拌种操作,以推迟发病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要对药剂的量进行严格把控,防止过量用药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第三,化学防治。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当发现患病植株的量达到7%左右时,要及时地对其喷施化学药剂,防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对作物的生长造成更为严重影响。如果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即使后期进行了相关操作,仍难以避免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在对白粉病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一般采用90g左右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株进行喷施。还可以使用70%的甲基硫菌灵等对植株进行喷施。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要对喷施的时间和频率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要进行2~3次的防治操作,间隔时间控制在8天左右,要对植株进行全面细致的喷药处理,以保证药剂充分发挥作用。
  二、纹枯病
  (一)发病条件
  菌源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对作物造成侵害,在外界湿度较大、光照条件不佳且肥力供应不充足时较容易发病。该病在20℃时,发病概率较高,多发于高砂土地。
  (二)发病症状
  该病通常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的位置,一般在小麦拔节过后会有显著症状。发病初期靠近地面位置的叶鞘上会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病斑,颜色呈黄褐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的面积会慢慢扩大,颜色也随之改变,最终会对茎部造成危害,如果病症过于严重,会导致植株发生腐烂最终死亡。在植株生长至中后期,病斑会继续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导致发病部位早枯。
  (三)防治方法
  在对纹枯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也要通过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进行农业防治时,首先要做好品种的选择工作,要选择具有抗病、耐病能力的优良品种。为保证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肥力,要做好相应的施肥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土壤中养分含量均衡,对氮肥、磷肥、钾肥按照一定比例适量施加,以保证作物获得丰富的养分,增强其抗病能力,更好地发育和生长。此外,还要对播种的时间进行控制,做好播种后的除草、排水等田间管理工作,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在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操作,运用33%的由三唑酮和多菌灵混合的可湿性粉剂依照一定比例进行相应的拌种操作,也可以运用15%的三唑醇分粉剂等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在播种时要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防止小麦受到药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种子中添加赤霉素,实现这一目的。如果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有纹枯病发生,且发病植株的量已经达到了15%,要采用喷施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防治——可以选择7.5g的烯唑醇或10g丙环唑等药物对作物进行防治,次数要控制在2~3次,两次施药的时间间隔要控制在7~10天。在运用药剂防治的过程中,要对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把控,防止用量过少达不到防治效果,或用量过多对作物造成损害。
  三、结束语
  白粉病和纹枯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两种病害,这两种病害可能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因此,种植人员要做好相应的病害防治工作,使小麦健康生长,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亚贞.小麦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2019(12):42-43.
  [2]王显花.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57
其他文献
山西省作为国内的玉米产地大户,玉米是重要粮食经济作物,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玉米产量,提高农业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玉米种植也要因地适宜,本文选取了玉米中地9988
间作套种技术是一种比较具有发展观的经济作物种植手段,在进行种植时需要充分考虑间作套种作物的关系,以作物短期的收益来弥补澳洲坚果前期投入的资金,以达到一个科学发展的
摘 要: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无公害辣椒的产量。本文从无公害辣椒的评估标准出发,详细分析其在种植前准备方面、播种及育苗方面、田间管理方面的相关技术,为有种植无公害辣椒或提升无公害辣椒产量需求的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施肥  辣椒既是一种蔬菜,也作为一种调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近几年无公害辣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一般辣椒相比,无公害辣椒对水分及土壤的要求
目的:(1)探讨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神经元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表达的变化,揭示ER和NOS之间的内在联系。(2)明
本文基于对农田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的简单了解,针对农户种植水稻前期预防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严谨、防治手段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极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落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于1531年传入我国广西,现在已经大面积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需要我们对玉米种植过
摘 要:贵州六盘水地区由于先天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环境,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地之一。由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增加农民收益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重点对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产量。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技术研究  马铃薯的适应能力较强,丰产性能好,目前已经成为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含
摘 要:小麦是我国农业种植的基础作物之一,其种植范围十分广泛。而小麦条锈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因此,本文调查分析了小麦发生条锈病的原因,并对此提出有效地防治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药物防治  小麦条锈病隶属于小麦锈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麦病害,但该病害具有高流行性和传染性,给小麦产业带来巨大威胁。因此,需要从各方面对其实施防治措施,消除其影响,促进小麦种植
本文针对油菜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与之相应的突破方法,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地油菜机收技术的发展建言献策.
摘 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普通的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差距,不但要合理应用技术,还需要强化病虫害的防治,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长。因此,本文针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  针对蔬菜的种植,利用大棚对蔬菜进行种植的技术,尽管能够显著提升蔬菜的产量,但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要结合种植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借助有针对性地方法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