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其中尤以写最为综合。作文的好坏可以反映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驾御文字的能力,甚至还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参加高考的所有考生而言,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但不少农村中学考生面临的问题是:错别字、句频频出现,词不达意,言之无味,缺少感情,甚至偏离主题。他们语文基础较差,缺少学习兴趣的现状,使作文教学的难度加大。
那么,如何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呢?我有以下浅见。
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养成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习惯。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写作的素材和激情都来自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现在许多学生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心生活,很少看新闻,很少课外阅读,因而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缺少素材,言之无物,语言干瘪,没有真情实感。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真情流露,必须注意写作材料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勤整理。对于被封闭式管理的农村中学生而言,可给他们提些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如要求他们每周整理记录一句名言,一则作文材料,一条有意义的新闻,一篇摘抄等。长此以往,作文素材必定会越积越多。
其次,可以鼓励学生适当模仿。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既可降低学习难度,又能收到明显效果。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但必须区分清楚的是模仿并不等于照搬照抄。应向学生明确,可以从构思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择、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灵活借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否则会养成他们的依赖思想,适得其反。
第三,勤于思考,坚持练笔。学生课余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不太实际,因此可要求学生多练笔,多写随笔,多写日记。茅盾先生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们如能坚持照做,必能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可要求学生每天写随笔,也可鼓励多种尝试:写童话,编故事,写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想象。这种练笔既是训练,又是积累。
此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可作多种尝试。
第一,要注意作文的文体感。开放性的命题往往对文体不作限制,加上学生的文体感不是很强,因而容易出现“四不像”的作文,这是写作的大忌,在教学和评讲时尤其应注意分清文体。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可用搭“框架”的方式进行训练,如写议论文,就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
第二,注重技巧训练。将写作解构成各个部分,一点一点地让学生去了解去学。比如不同类型的作文题如何去解题,依据文体不同,作文各部分怎么写,怎样使语言生动,怎样谋篇布局,如何描写事物,说明对象,议论时事等。通过一项一项专题训练,使作文教学系统化,细致化。可以用写小作文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手把手地教他们该怎么写,每次及时作出评价。学生们只有摸着门道,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技能技巧,挥洒自如。
第三,评改时多作肯定,形式多样化。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评改使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在批改作文时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哪怕仅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于不足之处则应委婉指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传统的评改模式是教师给出意见,学生全盘接收。这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批改模式已被多种多样的评改方式所颠覆。师生集体讨论学生互改,面批面改等,这些方式灵活可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先给出评价的标准,然后学生分组互改,按标准给出合理的分数。写出评语,接着集体讨论评改时出现的特殊问题,交流佳作,学生的反应往往很热情,也很投入,不仅兴趣浓厚,更重要的是在评改过程中,他们去思考、去决定。无形之中提高了对写作的认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尝试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但不少农村中学考生面临的问题是:错别字、句频频出现,词不达意,言之无味,缺少感情,甚至偏离主题。他们语文基础较差,缺少学习兴趣的现状,使作文教学的难度加大。
那么,如何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呢?我有以下浅见。
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养成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习惯。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写作的素材和激情都来自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现在许多学生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关心生活,很少看新闻,很少课外阅读,因而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缺少素材,言之无物,语言干瘪,没有真情实感。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真情流露,必须注意写作材料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勤整理。对于被封闭式管理的农村中学生而言,可给他们提些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如要求他们每周整理记录一句名言,一则作文材料,一条有意义的新闻,一篇摘抄等。长此以往,作文素材必定会越积越多。
其次,可以鼓励学生适当模仿。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既可降低学习难度,又能收到明显效果。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但必须区分清楚的是模仿并不等于照搬照抄。应向学生明确,可以从构思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择、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灵活借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否则会养成他们的依赖思想,适得其反。
第三,勤于思考,坚持练笔。学生课余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不太实际,因此可要求学生多练笔,多写随笔,多写日记。茅盾先生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学生们如能坚持照做,必能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可要求学生每天写随笔,也可鼓励多种尝试:写童话,编故事,写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想象。这种练笔既是训练,又是积累。
此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可作多种尝试。
第一,要注意作文的文体感。开放性的命题往往对文体不作限制,加上学生的文体感不是很强,因而容易出现“四不像”的作文,这是写作的大忌,在教学和评讲时尤其应注意分清文体。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可用搭“框架”的方式进行训练,如写议论文,就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
第二,注重技巧训练。将写作解构成各个部分,一点一点地让学生去了解去学。比如不同类型的作文题如何去解题,依据文体不同,作文各部分怎么写,怎样使语言生动,怎样谋篇布局,如何描写事物,说明对象,议论时事等。通过一项一项专题训练,使作文教学系统化,细致化。可以用写小作文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手把手地教他们该怎么写,每次及时作出评价。学生们只有摸着门道,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技能技巧,挥洒自如。
第三,评改时多作肯定,形式多样化。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评改使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在批改作文时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哪怕仅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于不足之处则应委婉指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传统的评改模式是教师给出意见,学生全盘接收。这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批改模式已被多种多样的评改方式所颠覆。师生集体讨论学生互改,面批面改等,这些方式灵活可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先给出评价的标准,然后学生分组互改,按标准给出合理的分数。写出评语,接着集体讨论评改时出现的特殊问题,交流佳作,学生的反应往往很热情,也很投入,不仅兴趣浓厚,更重要的是在评改过程中,他们去思考、去决定。无形之中提高了对写作的认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尝试的地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