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筛选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在藁城区的特定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石麦18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9 400.5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829.5万株/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并且其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石麦18适宜石家庄市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栽培,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40-03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unty,Shijiangzhang City,a comparative field trial on the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8 wheat varieties was conducted in 2014 under specific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Gaocheng County.Shimai 18 had a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performance,with a highest yield of 9 400.5kg/hm2.The yield components were 829.5ten thousand cods/hm2,37.3 kernels/spike,and 35.8 gper 1000 kernel weight.The Shimai 18 had their kernel yield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7 varieties.Therefore,Shimai 18 wa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unty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light and hot resources to Gaocheng County.
Key words:Wheat;Cultivar;Character;Yield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其在河北地区的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240万hm2左右[1],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93%。2012年河北小麦总产量约1 337万t,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1%,排名第3位,小麦单产达到5 550.62kg/hm2[2]。但也应看到的是,河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严重,灌溉用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3],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30%[4],因此,急需筛选出适宜该气候条件下的小麦品种。
藁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年平均气温12.5℃,年有效积温4 100℃,年日照时数2 711.4h,日照率56.7%,年平均降水量494mm,无霜期196d[5]。河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之一,根据张建平[6-7]等测算 ,河北省的小麦产量潜力在 9 000kg/hm2以上为超高产新品种,近年来不断出现冬小麦9 000kg/hm2以上超高产的报道[8],已报道过的石麦14、石麦12、冀丰703、石新828、特麦1号、石麦12、石新531和石新828都可以达到9 000kg/hm2的产量水平[9]。季书勤和慕美财等[10-11]认为,控制株型增穗数是小麦由高产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郭天财等[12]和由瑞丽等[13]研究认为,在穗数适宜的基础上提高穗粒重也可实现高产。傅兆麟等[14]认为,在小麦达到超高产水平后,要想进一步提高单产,应通过提高穗粒数和粒重的途径来实现。王红光[15]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穗粒数仍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针对藁城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的高产小麦品种的研究和适宜的产量构成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小麦生育期的关键农艺性状,为探寻适宜藁城区现阶段乃至河北省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依据,以促进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农业增产增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2—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区刘家庄村小麦产业体系示范方内进行。试验田土质为壤土,灌排方便,0~20cm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4.205g/kg,硝态氮含量20.8mg/kg,速效磷28mg/kg,速效钾200mg/kg。播前土壤水分为:0~20cm土层为21.7%,20~40cm土层为18.6%。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夏玉米。
1.2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分别为石新633(石家庄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藁优5706(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石麦19(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鲁原502(安徽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石新828(河北嘉丰种业有限公司)、藁优2018(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石麦18(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农826(河北农业大学),共计8个常规小麦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田采取随机区排列,8个品种,24个小区,每小区667.67m2,3次重复,“四密一稀”播种行(12cm∶12cm∶12cm∶24cm)。试验地于2012年10月6日播种,采用播种机播种,播种量187.5kg/hm2,播种深度3~5cm,每1hm2施复合肥(N∶P∶K=18∶22∶5)600kg、60%氯化钾255kg、硫酸锌22.5kg。2013年4月8日,结合灌水施肥,追施尿素225kg/hm2。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田间及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在Excel上作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出苗数比较 2012年10月18日测得各试验区生长出的基本苗数,基本苗变幅在301.5万~420万/hm2,其中石麦18的基本苗最高达到420万/hm2,而鲁原302基本苗最低为301.5万/hm2(见表1)。
2.2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从表2可知,8个品种在藁城区的生育期在250d左右,石新633、鲁原502、河农826生育期最长为253d,藁优2018和石麦18生育期最短为251d。
2.3 不同品种的株高比较 8个品种的株高变幅在64~77cm,石新828的株高最高,为77cm;鲁原502次之,为74cm;石麦18最低,为64cm(见表3)。
2.4 不同品种的穗数变化比较 不同品种小麦从基本苗到成熟期的穗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拔节期小麦的穗数达到最大值;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都是邯麦13的穗数最多,石麦18次之,且石麦18的穗数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到成熟期石麦18的穗数最多,为829.5万/hm2。
2.5 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比较 由表4可知,参试品种中,石麦18的产量与其余7个品种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8个参试品中的产量变幅在5 763~9 400.5kg/hm2,其中石麦18单产最高为9 400.5kg/hm2,其次是邯麦13,单产为8 773.5kg/hm2,而藁优2018最低,仅为5 763kg/hm2。其中产量构成因素中,参试品种邯麦13、石麦18穗数与其余6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穗数变幅在687万/hm2~829.5万/hm2,石麦18穗数最高,达到829.5万/hm2,其次是邯麦13达到804万/hm2,而鲁原502最低,只有687万/hm2。参试品种石新633、邯麦13、石麦18穗粒数与其余5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穗粒数变幅在28.6~38.2粒,其中石新633穗粒数最高为38.2粒,其次是石麦18为37.3粒,而藁优2018穗粒数最低为28.6粒。参试品种中,鲁原502千粒重与其余7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千粒重变幅在31.3~40.8g,鲁原502千粒重最高为40.8g,其次是河农826为37.5g,而藁优2018千粒重最低为31.3g。
3 结论
在藁城区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麦18与其他7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各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参试品种石麦18的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单产达9 400.5kg/hm2,穗数829.5万/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株高64cm。因此,藁城区适宜推广种植小麦品种石麦18,采用“四密一稀”播种形式。
4 讨论
关于小麦产量结构的研究,前人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孙亚辉[6]认为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采用多穗型品种,80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30~34粒,千粒重40g以上,是比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素。石麦18的产量构成为穗数达到829.5万/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由此可见,石麦18具有优良的产量结构,适宜河北省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但要注意的是,本次试验仅为2012—2013年的试验数据,小麦品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2013年6月7—11日连续降雨,降雨量为43.1mm,导致小麦急性成熟和不同品种、不同长势的麦田同时成熟,还造成了小麦千粒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为鉴定品种的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建议下一步对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并加以分析总结,使试验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Wang W.X.,B.Vinocur,A.Altman.Plant responses to drought,salinity and extreme temperatures:towardsgenetic engineering for stress tolerance[J].Planta,2003,218:1-14.
[2]丁凡.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思考[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3]吕长安.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水利,2003(6):76-78.
[4]王春泽,乔光建.河北省降水特性与农业需水耦合关系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6):90-93.
[5]张胜爱,郝秀钗,崔爱珍,等.不同播种措施对河北冬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98-102.
[6]孙亚辉,李瑞奇,党红凯,等.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1-8.
[7]张建平,张立言,李雁鸣.河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限制因素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03):36-42.
[8]韩守良,单玉珊,慕美财,等.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6):576-580.
[9]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等.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3):531-541.
[10]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等.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初报[J].作物学报,1998,24(6):865-869.
[11]慕美财,单玉珊,韩守良,等.有关小麦超高产栽培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3):38-42.
[12]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13]由瑞丽,郭秀焕,赵平.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指标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9):120-121.
[14]傅兆麟,李洪琴.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1998(6):48-51.
[15]王红光,李东晓,李雁鸣,等.河北省10000kg·hm2以上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群个体生育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5(14):2718-2729.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40-03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wheat varietie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unty,Shijiangzhang City,a comparative field trial on the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8 wheat varieties was conducted in 2014 under specific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Gaocheng County.Shimai 18 had a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performance,with a highest yield of 9 400.5kg/hm2.The yield components were 829.5ten thousand cods/hm2,37.3 kernels/spike,and 35.8 gper 1000 kernel weight.The Shimai 18 had their kernel yield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7 varieties.Therefore,Shimai 18 was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in Gaocheng County and other areas with similar light and hot resources to Gaocheng County.
Key words:Wheat;Cultivar;Character;Yield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其在河北地区的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240万hm2左右[1],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93%。2012年河北小麦总产量约1 337万t,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1%,排名第3位,小麦单产达到5 550.62kg/hm2[2]。但也应看到的是,河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严重,灌溉用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3],冬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30%[4],因此,急需筛选出适宜该气候条件下的小麦品种。
藁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年平均气温12.5℃,年有效积温4 100℃,年日照时数2 711.4h,日照率56.7%,年平均降水量494mm,无霜期196d[5]。河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区之一,根据张建平[6-7]等测算 ,河北省的小麦产量潜力在 9 000kg/hm2以上为超高产新品种,近年来不断出现冬小麦9 000kg/hm2以上超高产的报道[8],已报道过的石麦14、石麦12、冀丰703、石新828、特麦1号、石麦12、石新531和石新828都可以达到9 000kg/hm2的产量水平[9]。季书勤和慕美财等[10-11]认为,控制株型增穗数是小麦由高产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郭天财等[12]和由瑞丽等[13]研究认为,在穗数适宜的基础上提高穗粒重也可实现高产。傅兆麟等[14]认为,在小麦达到超高产水平后,要想进一步提高单产,应通过提高穗粒数和粒重的途径来实现。王红光[15]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穗粒数仍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针对藁城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的高产小麦品种的研究和适宜的产量构成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小麦生育期的关键农艺性状,为探寻适宜藁城区现阶段乃至河北省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依据,以促进河北省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农业增产增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2—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区刘家庄村小麦产业体系示范方内进行。试验田土质为壤土,灌排方便,0~20cm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4.205g/kg,硝态氮含量20.8mg/kg,速效磷28mg/kg,速效钾200mg/kg。播前土壤水分为:0~20cm土层为21.7%,20~40cm土层为18.6%。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夏玉米。
1.2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分别为石新633(石家庄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藁优5706(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石麦19(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鲁原502(安徽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石新828(河北嘉丰种业有限公司)、藁优2018(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石麦18(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农826(河北农业大学),共计8个常规小麦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田采取随机区排列,8个品种,24个小区,每小区667.67m2,3次重复,“四密一稀”播种行(12cm∶12cm∶12cm∶24cm)。试验地于2012年10月6日播种,采用播种机播种,播种量187.5kg/hm2,播种深度3~5cm,每1hm2施复合肥(N∶P∶K=18∶22∶5)600kg、60%氯化钾255kg、硫酸锌22.5kg。2013年4月8日,结合灌水施肥,追施尿素225kg/hm2。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田间及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在Excel上作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出苗数比较 2012年10月18日测得各试验区生长出的基本苗数,基本苗变幅在301.5万~420万/hm2,其中石麦18的基本苗最高达到420万/hm2,而鲁原302基本苗最低为301.5万/hm2(见表1)。
2.2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从表2可知,8个品种在藁城区的生育期在250d左右,石新633、鲁原502、河农826生育期最长为253d,藁优2018和石麦18生育期最短为251d。
2.3 不同品种的株高比较 8个品种的株高变幅在64~77cm,石新828的株高最高,为77cm;鲁原502次之,为74cm;石麦18最低,为64cm(见表3)。
2.4 不同品种的穗数变化比较 不同品种小麦从基本苗到成熟期的穗数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拔节期小麦的穗数达到最大值;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都是邯麦13的穗数最多,石麦18次之,且石麦18的穗数一直维持在较高的稳定水平,到成熟期石麦18的穗数最多,为829.5万/hm2。
2.5 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比较 由表4可知,参试品种中,石麦18的产量与其余7个品种相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8个参试品中的产量变幅在5 763~9 400.5kg/hm2,其中石麦18单产最高为9 400.5kg/hm2,其次是邯麦13,单产为8 773.5kg/hm2,而藁优2018最低,仅为5 763kg/hm2。其中产量构成因素中,参试品种邯麦13、石麦18穗数与其余6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穗数变幅在687万/hm2~829.5万/hm2,石麦18穗数最高,达到829.5万/hm2,其次是邯麦13达到804万/hm2,而鲁原502最低,只有687万/hm2。参试品种石新633、邯麦13、石麦18穗粒数与其余5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穗粒数变幅在28.6~38.2粒,其中石新633穗粒数最高为38.2粒,其次是石麦18为37.3粒,而藁优2018穗粒数最低为28.6粒。参试品种中,鲁原502千粒重与其余7个品种比较差异性显著,8个参试品种千粒重变幅在31.3~40.8g,鲁原502千粒重最高为40.8g,其次是河农826为37.5g,而藁优2018千粒重最低为31.3g。
3 结论
在藁城区特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对8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麦18与其他7个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各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参试品种石麦18的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其余7个品种,单产达9 400.5kg/hm2,穗数829.5万/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株高64cm。因此,藁城区适宜推广种植小麦品种石麦18,采用“四密一稀”播种形式。
4 讨论
关于小麦产量结构的研究,前人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孙亚辉[6]认为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采用多穗型品种,80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30~34粒,千粒重40g以上,是比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素。石麦18的产量构成为穗数达到829.5万/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35.8g。由此可见,石麦18具有优良的产量结构,适宜河北省藁城区及光热资源相近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但要注意的是,本次试验仅为2012—2013年的试验数据,小麦品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2013年6月7—11日连续降雨,降雨量为43.1mm,导致小麦急性成熟和不同品种、不同长势的麦田同时成熟,还造成了小麦千粒重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为鉴定品种的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建议下一步对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并加以分析总结,使试验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Wang W.X.,B.Vinocur,A.Altman.Plant responses to drought,salinity and extreme temperatures:towardsgenetic engineering for stress tolerance[J].Planta,2003,218:1-14.
[2]丁凡.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思考[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3]吕长安.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水利,2003(6):76-78.
[4]王春泽,乔光建.河北省降水特性与农业需水耦合关系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6):90-93.
[5]张胜爱,郝秀钗,崔爱珍,等.不同播种措施对河北冬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98-102.
[6]孙亚辉,李瑞奇,党红凯,等.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1-8.
[7]张建平,张立言,李雁鸣.河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限制因素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03):36-42.
[8]韩守良,单玉珊,慕美财,等.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6):576-580.
[9]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等.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3):531-541.
[10]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等.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初报[J].作物学报,1998,24(6):865-869.
[11]慕美财,单玉珊,韩守良,等.有关小麦超高产栽培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3):38-42.
[12]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13]由瑞丽,郭秀焕,赵平.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指标的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9):120-121.
[14]傅兆麟,李洪琴.黄淮冬麦区小麦超高产的几个问题探讨[J].麦类作物学报,1998(6):48-51.
[15]王红光,李东晓,李雁鸣,等.河北省10000kg·hm2以上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群个体生育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5(14):2718-272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