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所谓的“保险”根本不具备保险特征,保险理应是抗衡可能的风险因素,而不是投机、赌博,一些外表花哨的险种更多的是宣传噱头。
上班怕下雨,做好事怕被讹,买新手机怕碎屏,这些担忧,保险公司都为你想到了。近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新兴保险,与传统保险不同,险种名称可谓无奇不有,如“上班下雨险”、“扶老人险”、“手机碎屏险”等,新奇有趣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不断冲击着公众的眼球。
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险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用户短期、个性化的需求。那么,在实际中,这些保险究竟靠不靠谱,用户体验如何?
《民生周刊》记者采访发现,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真假难辨,实际体验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好奇心强的用户还是要擦亮眼睛。
“吸睛”产品有隐患
切菜误伤手可以保险,熊孩子小磕小碰可以保险……新奇的保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年轻群体尤甚。
购买一份“吃货险”保费仅需15元,投保后的一年中,如果因急性肠胃炎住院和门诊治疗最高可赔付2000元。在网络上,像“吃货险”这样让人想不到的互联网新型保险还有很多,因其保费低、保障期限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线上消费。
类似的还有“熊孩子险”、“驾考失败险”、“明星恋爱险”、“忘穿秋裤险”等,这些新奇甚至雷人的保险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事实上,很多人购买这些险种只是图个安心。北京上班族王谦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自己在手机APP上买过这类保险,最初就是觉得好玩,购买“驾考失败险”是图个安心,买“扶老人险”也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因为价钱不贵,他的同事也有不少购买的。
互联网保险在传统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中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基于特定场景开发的互联网保险满足了用户短期、个性化的细分保险需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险市场亦是如此。正是这些海量、小额、碎片化的保单,大大降低了保险的门槛,也培育了年轻人购买保险的新消费习惯。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在众多互联网保险APP中,有一些保险产品确实抓住了用户心理,如针对手机屏幕的“碎屏险”,就很受年轻人追捧。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马先生曾经购买过“碎屏险”。“手机屏幕摔碎后,不像想象的那样,是保险公司直接理赔,而是要把手机邮寄到他们指定的维修店,修好后再邮寄回来。”马先生说。
法律专家胡婕认为,目前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險中,不少保险产品并不被正规保险公司认可。她提醒,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由正规保险公司出具的电子保单一般都合法有效。但是,如果消费平台没有权限,就可能涉及无权代理,最后导致用户买到了假保险,无法理赔。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保险存在不少风险隐患。一些保险机构推出的“吸睛”产品,存在宣传内容不规范、网页所载格式条款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问题,涉嫌误导消费者。
不仅如此,某些在线平台还暗藏“搭售”,在其票务、酒店预订页面,通过默认勾选的方式销售一些保险产品,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或代理销售主体,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监管出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达124.91亿件,增长102.60%。有观点认为,科技的力量开始重塑保险价值链的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环节。
事实上,类似于“吃货险”这样的保险本身是一个正规产品,且保障的内容也有一定价值,只不过换了名字,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有一些保险,如“明星恋爱险”、“忘穿秋裤险”等,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就算自己喜欢的明星恋爱了,天冷出门忘记穿秋裤,也不会造成任何经济上的损失。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一些所谓的“保险”根本不具备保险特征,保险理应是抗衡可能的风险因素,而不是投机、赌博,一些外表花哨的险种更多的是宣传噱头。
那么,如何辨别保险的真假?保险行业专家刘金梅坦言,购买保险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项经济风险起到保障作用,还要关注产品是不是由正规保险公司开发,销售渠道是否正规,有无相应营销资格。刘金梅提醒消费者,监管部门网站上定期会公布有关“奇葩险”的风险警告,消费者可多多留意。
据了解,相关监管部门对“奇葩险”一直比较重视,当一个奇葩险种出来后,原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会定期公布网上有哪些容易出现风险、不具备保险资质,或者没有保险意义、没有更多风险保障功能的险种,提醒公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机构以互助为名,表面是保险,实际做的是拉人头的集资业务。有的“奇葩险”因为其场景特殊,在理赔方面有可能出现较多争议,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极力扩大销售量,却忽视理赔。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不应冲动,应充分了解产品,明白购买保险是保障极端风险,不是发财途径。
2017年初,原中国保监会印发《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该文件首次细化了财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原则和禁止性规定,直指市场上存在的炒作概念和噱头化倾向的保险产品,如“贴条险”、“恋爱险”、“扶老人被讹险”等。
业内人士建议,应建立互联网保险的黑名单和诚信档案,开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反映可疑机构和产品。
上班怕下雨,做好事怕被讹,买新手机怕碎屏,这些担忧,保险公司都为你想到了。近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新兴保险,与传统保险不同,险种名称可谓无奇不有,如“上班下雨险”、“扶老人险”、“手机碎屏险”等,新奇有趣的互联网保险产品不断冲击着公众的眼球。
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险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用户短期、个性化的需求。那么,在实际中,这些保险究竟靠不靠谱,用户体验如何?
《民生周刊》记者采访发现,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险产品真假难辨,实际体验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好奇心强的用户还是要擦亮眼睛。
“吸睛”产品有隐患
切菜误伤手可以保险,熊孩子小磕小碰可以保险……新奇的保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年轻群体尤甚。
购买一份“吃货险”保费仅需15元,投保后的一年中,如果因急性肠胃炎住院和门诊治疗最高可赔付2000元。在网络上,像“吃货险”这样让人想不到的互联网新型保险还有很多,因其保费低、保障期限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线上消费。
类似的还有“熊孩子险”、“驾考失败险”、“明星恋爱险”、“忘穿秋裤险”等,这些新奇甚至雷人的保险真的能派上用场吗?
事实上,很多人购买这些险种只是图个安心。北京上班族王谦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自己在手机APP上买过这类保险,最初就是觉得好玩,购买“驾考失败险”是图个安心,买“扶老人险”也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因为价钱不贵,他的同事也有不少购买的。
互联网保险在传统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中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相较于传统保险,这些基于特定场景开发的互联网保险满足了用户短期、个性化的细分保险需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在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险市场亦是如此。正是这些海量、小额、碎片化的保单,大大降低了保险的门槛,也培育了年轻人购买保险的新消费习惯。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在众多互联网保险APP中,有一些保险产品确实抓住了用户心理,如针对手机屏幕的“碎屏险”,就很受年轻人追捧。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马先生曾经购买过“碎屏险”。“手机屏幕摔碎后,不像想象的那样,是保险公司直接理赔,而是要把手机邮寄到他们指定的维修店,修好后再邮寄回来。”马先生说。
法律专家胡婕认为,目前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保險中,不少保险产品并不被正规保险公司认可。她提醒,在没有特殊情况下,由正规保险公司出具的电子保单一般都合法有效。但是,如果消费平台没有权限,就可能涉及无权代理,最后导致用户买到了假保险,无法理赔。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保险存在不少风险隐患。一些保险机构推出的“吸睛”产品,存在宣传内容不规范、网页所载格式条款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问题,涉嫌误导消费者。
不仅如此,某些在线平台还暗藏“搭售”,在其票务、酒店预订页面,通过默认勾选的方式销售一些保险产品,未明确列明承保主体或代理销售主体,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等相关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监管出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达124.91亿件,增长102.60%。有观点认为,科技的力量开始重塑保险价值链的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等环节。
事实上,类似于“吃货险”这样的保险本身是一个正规产品,且保障的内容也有一定价值,只不过换了名字,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有一些保险,如“明星恋爱险”、“忘穿秋裤险”等,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就算自己喜欢的明星恋爱了,天冷出门忘记穿秋裤,也不会造成任何经济上的损失。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一些所谓的“保险”根本不具备保险特征,保险理应是抗衡可能的风险因素,而不是投机、赌博,一些外表花哨的险种更多的是宣传噱头。
那么,如何辨别保险的真假?保险行业专家刘金梅坦言,购买保险首先要判断其是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某项经济风险起到保障作用,还要关注产品是不是由正规保险公司开发,销售渠道是否正规,有无相应营销资格。刘金梅提醒消费者,监管部门网站上定期会公布有关“奇葩险”的风险警告,消费者可多多留意。
据了解,相关监管部门对“奇葩险”一直比较重视,当一个奇葩险种出来后,原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会定期公布网上有哪些容易出现风险、不具备保险资质,或者没有保险意义、没有更多风险保障功能的险种,提醒公众。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机构以互助为名,表面是保险,实际做的是拉人头的集资业务。有的“奇葩险”因为其场景特殊,在理赔方面有可能出现较多争议,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极力扩大销售量,却忽视理赔。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不应冲动,应充分了解产品,明白购买保险是保障极端风险,不是发财途径。
2017年初,原中国保监会印发《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该文件首次细化了财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原则和禁止性规定,直指市场上存在的炒作概念和噱头化倾向的保险产品,如“贴条险”、“恋爱险”、“扶老人被讹险”等。
业内人士建议,应建立互联网保险的黑名单和诚信档案,开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用户积极反映可疑机构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