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suorenj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当中,摄影课程是一门基础和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实践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特别指出在后期处理中电脑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本文就摄影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摄影?教学改革
  一、明确课程性质,重视培养综合素质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综合运用摄影相关知识的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它不同于专业摄影,其目的在于根据自己所需有针对性地寻找设计中的图片素材。在进行实际设计创作中,一般情况下摄影作品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被当做设计或创意图形来用的,摄影作品通常用来支撑或表现设计创意。在多数情况下,在艺术设计中摄影作品通常从构图、取景等方面呈现设计者的创意主题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摄影课程主要是为其他设计实践课程做铺垫,所以要懂得对拍摄作品综合要素的取舍。
  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现代化数码技术
  当前,摄影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摄像技术势必会成为主流摄影技术;二是摄影要求的技术性越来越低,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摄影中的作用被充分突显。随着科学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有所改变。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摄影课程分为拍摄和处理两个部分,特别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需要对素材采取后期处理,从而满足创作需求,由此可看出后期处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学生在摄影课程之前具备相应的图像软件基础,同时教师也应具备处理摄影图片的能力。
  在摄影课程中,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技术已经逐渐普及,但还应保留原有的如传统相机、无色照片等传统技术的传授,这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摄影发展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并在实践中使其掌握原理性的知识。在单反相机替代传统相机的教学情况下,在摄影课程中如何能将新的技术和数字化方式有效地引入其中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摄影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对教学资源和手段进行充分整合,大量资源信息共享,进而使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专业时,既要学习拍照片,又要懂得处理照片。良好的拍摄技术可以在后期的数码处理过程中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适当引导学生兼顾摄影技术和后期处理两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摄影基础是集艺术和技术为一体的课程。不管是艺术、新闻,还是商业摄影,就算是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类型的相机,也不见得能拍出好的作品,使用技巧只是初步,要将技术和艺术角度、手法充分结合,才能呈现出不乏技术基础和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
  不同于专业艺术摄影,在设计专业教学当中,摄影基础更加注重的是表现物象的视觉化,而非个人情感和审美体现。对于那些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基础的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性没有技术性传授重要,例如学习变焦、感光度等对于摄影和相机具有重要意义。摄影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创造性观察生活并不断解决视觉规律的过程。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设计专业而言,好的技术是达成目的的基本要求,并且摄影图片作为素材,必须契合设计者的创意。教师指导学生将拍摄和后期处理以及设计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让摄影作品更加富有技术感、艺术感,又符合实际创作的要求。
  四、课上教学和课下实践有效结合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摄影课程的课时短,任务相对繁重,而大多数学生由于之前并未对摄影相关内容有过多接触,所以必须利用好课外时间才能保证课堂效率。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勤于练习,从而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原理性的知识,还要采取实践性操作的演示和讲解。摄影基础对实践性要求很强,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课外拍摄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逐一解答,并针对作品给出中肯的評价,让学生知道如何改进后避免再犯此类错误。再就是课堂讲解要注重逐一突破知识点,不能用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消化所讲内容。因此,最好是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操作,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的目的。除此之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和摄影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和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兴趣,进而使摄影技巧和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总而言之,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魏铭,孙明静.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J].美术大观,2014(02).
  [2]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1).
  [3]唐海波.高校摄影艺术教育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6).
  (作者简介:刘永晓,男,硕士,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摄影)(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当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受到人们重视。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仅取决于重金属的总量,同时与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重金属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进而影响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环境毒性、迁移性及转化规律。重金属的形态在土壤中并非一成不变,当土壤环境条件改变(如土壤pH、Eh、有机质的种类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等),重金属的形态同样会发生转化。大宝山矿区土壤类
摘要:现如今,表情包由于其生动形象的表意方式,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中被广泛使用。表情包往往通过明星头像、影视截圖、动漫等配上文字进行加工,多以戏谑娱乐化的表达方式对热门话题进行二次传播。随着GIF、咔叽等软件的应用,表情包开始走向原创和用户生产的阶段。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表情包属于“携带意义的感知”,可以被赋予特定的意义,其诞生的过程是新的符号文本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符号学?表情包?表达和实现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国?生态旅游?现状与展望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就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方式。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媒体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交流模式,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碰撞。新媒体已经成功地成为当今社会思想舆论的主要平台,这给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改变与调整,使其顺应大环境,促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念、工具、语言态度的转变。  
摘要:阅读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只有在语言训练中才能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及能力。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词句训练,联系生活亲身体验,激发兴趣,丰富积累,这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语感?体验?阅读?训练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的实践活动。而当前小学语文
摘要: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在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在开展各种相关研究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高校?党建工作  新媒体这一名词最早是美国人格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它的大致定义为:把数字技术作为基础,把网络当作载体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新媒体存在形式主要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