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施阶段的总结报告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2004B049课题组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同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国家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同时,利用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让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的解决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教师在吸收新知,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均会投入相当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教师也由于小组互动的机会能多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缩短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
  三、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四、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应有步骤。
  1、学生独立思考阶段: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2、小组内相互讨论阶段: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这其中还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操作、启迪思维、开拓创新、锻炼能力。
  3、组际间交流阶段: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组际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五、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但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2、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在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师要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共同探究攻克难点以及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再如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这时就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问题。由于受教材、教室等一些传统教学材料及条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课(计算、应用题及几何知识)是否都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教室如何进行更为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讨论?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在应用实施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总之,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经验,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做准备。
其他文献
从分析多媒体CAI课件表达知识的特点,以及运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出发,对运用多媒体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小学生必须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关键。  【关键词】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理解有效阅读  随着我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每位小学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影响,所以在学习上难免会追求一种有趣的、多样化的学习氛围。但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定制的基础课程。并且生活化教学则是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所隐藏的深层含义。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则探究了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生活化教育 探究  思想品德是一门将社会生活、
【摘要】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必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努力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使课堂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本文针对怎样设计高中物理高效兴趣课堂进行一些讨论与分析,并就目前的课堂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让大家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理解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字】高中物理 课堂 有效教学  高中物理为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规律性強的学科。在课堂实践中发现:虽然部分高中物理教师教学
家蚕人工饲料育具有劳动效率高,能避免小蚕期氟化物、农药中毒,减少蚕病危害等优点,是适宜蚕业规模经营的一种新的养蚕方法.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的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 形式 方法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