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调查肝移植手术以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发生因素。方法以肝移植手术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均实施药物治疗,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肺部感染发生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共24例(30.00%)。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肺部感染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增加死亡率,与术中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胸腔积液等存在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综合手段预防肺部感染。
关键词:肺部感染;肝移植;发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言
肝移植手术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用于解决先天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术后伴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研究数据表明,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将增加死亡率,因此需明确发生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肝移植手术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共38例,女性患者共42例;最小年龄是32岁,最大年龄是75岁,年龄平均值是(44.75±4.84)岁。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具备肝移植手术适应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开展干预工作,不采用防御性抗生素治疗,常规检查,并做好皮肤黏膜、肠道准备工作。在术中,取三代头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在术后实施抗感染工作,做好呼吸道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肺部感染组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对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表示方法为±;计数资料的检验方法为X2检验,表示方法为%,组间数据进行比较,P<0.05则表明统计学差异形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调查结果
8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共24例(30.00%)。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2.2 肺部感染组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的发生因素分析
肺部感染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8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共24例(30.00%)。肺部感染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肺部感染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明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血肌酐水平、血白蛋白水平、腹腔出血、腹腔积液等。研究指出,肺部感染患者多伴随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且实施机械通气时间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2]。因此,应当尽可能降低患者的飞不通气时间,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为了有效预防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抗生素治疗,并严格做好术后管理,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做好饮食护理、睡眠护理、运动护理等,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学者[3]选取肝移植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实施科学预防措施,包括手术用药错误概率、术后康复执行情况、手术期间医疗知识普及率、导管脱落风险、预防并发症、手术护理失误,并从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医护人员管理、体温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增加死亡率,与术中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胸腔积液等存在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综合手段预防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赵建利,余伟民,王俊等.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情况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3):311-314.
[2]蔡穆,黎永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8):776-778.
[3]高伟,王凯,马楠等.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胆道闭锁306例临床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9,40(1):13-17.
关键词:肺部感染;肝移植;发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言
肝移植手术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用于解决先天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术后伴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研究数据表明,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将增加死亡率,因此需明确发生因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肝移植手术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共38例,女性患者共42例;最小年龄是32岁,最大年龄是75岁,年龄平均值是(44.75±4.84)岁。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具备肝移植手术适应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开展干预工作,不采用防御性抗生素治疗,常规检查,并做好皮肤黏膜、肠道准备工作。在术中,取三代头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在术后实施抗感染工作,做好呼吸道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肺部感染组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对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表示方法为±;计数资料的检验方法为X2检验,表示方法为%,组间数据进行比较,P<0.05则表明统计学差异形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调查结果
8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共24例(30.00%)。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2.2 肺部感染组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的发生因素分析
肺部感染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8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共24例(30.00%)。肺部感染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肺部感染的术后血肌酐、血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术后腹腔出血、胸腔积液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表明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血肌酐水平、血白蛋白水平、腹腔出血、腹腔积液等。研究指出,肺部感染患者多伴随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且实施机械通气时间与肺部感染存在相关性,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2]。因此,应当尽可能降低患者的飞不通气时间,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为了有效预防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抗生素治疗,并严格做好术后管理,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做好饮食护理、睡眠护理、运动护理等,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学者[3]选取肝移植患者进行研究,针对患者实施科学预防措施,包括手术用药错误概率、术后康复执行情况、手术期间医疗知识普及率、导管脱落风险、预防并发症、手术护理失误,并从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医护人员管理、体温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肝移植手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增加死亡率,与术中机械通气时间、输液量、胸腔积液等存在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综合手段预防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赵建利,余伟民,王俊等.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情况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3):311-314.
[2]蔡穆,黎永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8):776-778.
[3]高伟,王凯,马楠等.亲属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胆道闭锁306例临床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9,4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