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图表的设计原理与形式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图表设计目前作为一个较冷门的方向,所蕴含的功能却是巨大的,这和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符的。运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来将各种资讯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为信息图表,可以更直观地让观者接收到信息的传递。本文探讨信息图表设计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等内容,为数据可视化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信息整合设计 数据可视化 图表
  一、引言
  (一)課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在我国设计行业中,信息图表设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虽然情况在好转,但是与其实用性相比,还远远不够。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息图表设计作品的简单分析,来对信息图表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等方面作一定程度上的解读。
  (二)课题特点
  本课题通过对信息图表设计的典型案例分析来探讨其在设计中的共通点。然后利用总结出的要点来对照作品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把分析结果和设计实践相结合。
  (三)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研究著名图表设计师张圣焕的作品,从中学习其设计优点。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出版物的深入阅读,加深对信息图表设计理解的广度与深度。
  经验总结法:对个案、文献等进行研究后,总结其中的要点,运用到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中去。
  二、信息图表概述
  (一)信息图表的定义
  信息图表是指信息、数据、知识等的视觉化表达,以优化信息的传递。这种优化信息的传递可以理解为一种充分理解和系统整理复杂或难以表达的信息,并通过图形将其简单、清晰地呈现给读者的信息可视化方法。美国著名图表信息设计家乌尔曼说:“成功的视觉交流信息设计将被定义为被铸造的成功建筑、被凝固的音乐,信息理解是一种能量。”
  (二)中国的信息设计现状
  在中国,信息图表设计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方向,但是信息图表蕴含的功能却是巨大的,这和其被人们所重视的程度是不符的。不管任何方面,只要是有关于信息表达的,那就一定可以通过信息图表的形式来传递,利用各种方法将这些信息更清楚、更系统化地表现出来。其实早在古代中国就有用图表来传达信息的例子,如“八卦图”“星象图”和“人体穴位图”等。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设计好像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以至于大众所见的信息都是纯文本化的,或者都是以最基础常见的柱状图、折线图等单个图表呈现的,十分死板,对人毫无吸引力。
  (三)信息可视化的功能与特点
  用一些图形化的手段来清晰有效地表达信息是信息可视化的主要特点。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基础图表,这样的图表可以十分直观地表现数据,但是在不同的场合,像这样空洞的表达形式难免会给人枯燥乏味之感。那么,在视觉传达专业中,就应该思考如何将平面设计的语言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从而在保证信息及数据清晰的基础上,用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信息。
  三、信息图表的要素与原理
  (一)视觉传达中的信息图表设计要素
  能将很繁复的信息用图表的形式来讲清楚讲明白,那么这就是一张优秀的信息图表。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下的信息图表,仅仅做到这一点当然是不够的。在2009年纽约举行新闻视觉设计大赛后,专家总结了五个要素,认为这些要素是在设计信息图表时应该纳入考虑的。这五个要素分别是吸引人、清晰、简洁、流畅和去文字化。
  吸引人这一点在上文中的图表形式中已有提到,一个好的形式或者是饱满的信息就容易吸引到人。清晰和简洁这两个要点的实现,主要是在信息梳理后,对信息有一个明确的层次关系的理解,信息的分层,对冗余信息的精简,对重点信息的突出等。做好了这个,在设计的时候,就能把提取出来的重要信息如数字等进行强调,对起辅助作用的内容则适当弱化。到了流畅这一要素,首先也是基于信息的主次关系,再依靠各种基础方法如颜色、编排等进行设计,使得观者在浏览图表时能跟着设计者设计的路线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获取。最后的去文字化这一要素其实应该是一直贯穿于整个设计当中的。信息图表,顾名思义是要以图为主,所以,能用图解决问题的部分坚决不用文字,文字只在必需时以元素的形式出现在图表之中。这样可以避免大段文本带给人的烦躁感,使得受众可以更加轻松地浏览图表。
  (二)信息组织中的原理
  在设计信息图表时要达到上文所说的五个要素,那么在组织信息这个步骤就一定不能随便。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梳理之后再进行设计,绝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L.A.T.C.H原理就是一个梳理信息的方法。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位置、字母表、时间、类别和层级。位置主要适用于各种信息的物理连接,字母表适用于被广泛熟悉的组织结构,时间顾名思义适用于以时间轴为联系的信息,类别是以信息的特点来分组,层级则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等来组织。以层级举例,一张信息图表是绝对离不开清晰的层级关系的。因此,在开始动手设计之前就把所有信息的层级关系梳理好,在设计时就会有清晰的结构,会使得设计过程很顺畅,也会避免最终图表中的信息出现冗杂、混乱等情况。
  四、信息图表的设计与思考
  (一)信息图表的设计过程
  信息图表设计和所有的设计一样,并非是一到手就可以进行操作的,在设计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流程,一步一步地迈向最后成型的图表。这些流程可以归结为以下七步:选择主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确定表现形式、制作草图、设计成型、检验与发表。
  首先是选择主题,在大主题确定之后,不言而喻,是需要对一系列基于此主题下诞生的各种各样类型数据进行罗列。而后就通过网络查询、考察调研等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在搜集完所有的数据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后会发现各个不同类型数据的内容数据量大小差异明显,那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这些繁杂的数据中去权衡将哪一方面的信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哪一方面信息又是次一级或者再次一级的。这种选择或是排序就涉及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主观上,设计者在心中一定会有一个较为基本的界定,哪一些类型的数据是可以进行设计,进行创新的。而在客观上,要考虑到图表的受众会对哪一类型的信息更感兴趣。结合这两方面因素的考虑,从而确定各个类型信息的主次关系。   接着就是表现形式的确定。信息图表的表现形式最需要将其本身传递的内容作为一个最大的考量因素。作为一档综艺节目,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能把它做得很死板,无论是在编排上还是在图表的表达上。
  当然,这些大的步骤中还会穿插着一些小的分支问题,比如在表现形式下又需要考虑媒介的选择、素材的选择,或者是信息图种类的选择。这些问题都是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完成以上这四个步骤之后就是剩下的三个动手实现的过程。
  (二)信息图表的表现形式思考
  一张优秀的信息图表一定是包含着如层级清晰、数据量饱满、信息一目了然等优点。除此之外,可能每一张图表都会有其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那么究竟这些表现形式和手法是什么?以韩国著名信息图表设计师张圣焕的作品为例(图1),进行简单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图表需要有一个好的表现形式,即形式感强烈。在众多展览中不难发现,由于很多时候图表的尺寸和海报相同,大众很容易用审视海报的眼光去评判一张图表。所以依靠形式感提升图表的整体视觉效果,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眼球,让其进一步地细读内容。如图表“HANGUL”,其块面感很强,整个图表设计都是运用了二维平面的形式表现,同时将其最重要的内容置于图表的中心位置并放大,使人的视觉在第一时间就能聚焦在其上。又如“LONDON”这张作品,它的亮点就在于其2.5D的插图。整个图表中,插画占据了超过2/3的画面,剩下的部分则是分配给了标题和信息。同样,这也是一种图表形式的表现,也同样在第一时间吸引了观者。
  二是信息类型的叠加,即多种多组信息融合。这和前面所说的数据量饱满不同,前者是指同一种类型信息的数据量足够,而这里所说的叠加则是说不同内容信息的饱满。在这里其实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数量多和种类多两个方面。例如“JAZZ”中,正中央的主图形包含了许多的信息,并且信息层次丰富,并不只是简单地拘束于单一的数据。那么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数据量的饱满,同时也是多种类型数据的有机结合。
  (三)《西安美食》设计中的部分问题与思考
  借由上述分析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设计了《西安美食》这一系列作品。整个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许多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下面以《西安美食》系列中的三张图表中所遇到的问题来举例说明。
  《这面很皮》(图2)这张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于其制作流程这一信息的表达,难点在于如何用图形化的方式将这一步步流程简洁明了地表现出来。若只是单纯的文字罗列,势必会丧失图表的图形感。所以选择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来绘制流程,配合小段文字,不仅阐释了制作的过程,同时用图表达了需要使用到的工具等内容。再配合一些如“卡路里来源”“三秦套餐”等内容来丰富整个图表,使其内容不那么单一,层次也足够丰富。
  《舌尖上的羊肉泡馍》(图3)作为解说美食的图表,其重点也是在其制作过程的表达。笔者在设计时,考虑到其包含了馍与羊肉汤两个制作过程,所以在经过许多的尝试后选择了一个阶梯的形式,让其最后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其周边辅以小段的文字和小图标,来解释说明每一个步骤。在周围配合提示一些如“吃法”“配菜”等信息,使得信息更加飽满,同时整个画面也具有了主次之分的层级感和平面构成感。
  《羊肉泡的那些事儿》(图4)这个图表主要是为了表现西安主要泡馍店的分布状况。以插图的形式画出西安城墙内外的场景,同时以数字标注的方式标注每一个区域的泡馍店数量。在右上角也配合了一张小图来展现泡馍店的分布密度。图表周边也配上了一些辅助了解的数据以及信息。
  设计一张信息图表不难,但是设计一张好的信息图表就不那么容易了。作为信息和数据的表达,一定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一步一步地实验、一点一点地思考。这样,最后呈现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检验,经得起推敲。
  参考文献:
  [1]木村博之.图解力:跟顶级设计师学作信息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善本出版有限公司.以图释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王绍强.信息图表设计:全球创意信息平面设计[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朱竣凡,男,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媒体技术已经进入公众的生活。这种新型媒体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而且融合了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成为视觉传达的主要形式。然而,新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优势,也使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又具有了新的科技特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科技性特征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 视觉传达 科技特征  当今社会,信息
摘要: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艺术体现形式,更是一种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对于人们的审美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观念。中国元素在我国民族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众多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在全世界范围的舞台上展示中国元素。但如何将中国元素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元素 平面广告设计 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
摘要:本文分析油画创作与写生的关系,论证二者都是绘画艺术实践者运用绘画形式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习惯就是在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可以从有意义的选择与训练、少即是多、个人绘画形式语言对色彩的需求三个关键点进行有效培养。  关键词:油画 色彩 习惯  新古典主义之后,油画风格愈发趋向个性化,个人的绘画形式语言越发凸显,以至成为衡量一名油画家成熟的重要指标之一。绘画形式语言包含的内容是多
摘要:在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中国画最重要的技法法则就是画家对笔墨的巧妙运用,这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绘画表现方式。笔墨本身作为一种技法,是中国画精神的载体,画家通过笔墨这种表现形式来充当媒介,便可以传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是一种高度的艺术自觉行为。笔墨元素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画的特点、笔墨含义、技法的运用与形式、审美观念等等进行研究,以探讨中国画笔墨艺
摘要:契合“旅游+”大背景,将生态文化理念有机融入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之中,有助于强化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有效传播地域文化品牌,拓宽经济发展新思路。本文在概述生态文化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从设计理念与衍生设计两个方面阐释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从消费者、景区文化以及自然环境与产品的融合等方面,论述生态文化理念下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策略。进而提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应凸显景区文化色彩、彰显地域材质文化、挖掘地域性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在当今社会仍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本文分别从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设计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相关性展开相应论述,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幼儿美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现如今,幼儿童话剧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被人们熟知并推崇,但是由于幼儿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其表演过程能够顺利实施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本文将以幼儿童话剧表演为核心内容,对提升幼儿表演水平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 童话剧表演 指导策略  童话表演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开一间网络商店是很多人都看到的商机,现在各大购物平台上都有很多家网店,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应有尽有,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在设立和经营网店的过程中,商家需要注意其店铺的整体设计风格,尤其是色彩的使用,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将从色彩在网店美工设计中的作用出发,分析网店美工设计中色彩的创新使用方法。  关键词:色彩 网店美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网络表情类形象IP的内涵与现状,探讨高校IP形象设计路径应人性化,具有象征色彩、个性化、情感色彩,并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挖掘IP形象表现手法,分析“萌系”表情包的IP化模式和构建逻辑。  关键词:“萌系” IP形象 视觉形态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上能看到很多IP形象设计,大家都将其定位为“萌系”。但很多IP形象尽管综合了目前大家喜爱的元素、色彩,或者说看起来靠近“萌”的概念,但实际上
摘要:在“设计”这个词语出现之前,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的法则而生存,有意识地进行了对简单工具的创造,形成了最早的有意识“造物”,在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人类逐渐走向寻找精神需求的道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日趋增强,人们开始主观地革新自然,打开人为世界的大门。接着,“设计”这个词就诞生了。“设计”一开始并不是称之为“设计”,它的产生以及发展就像是人类进化一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渐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