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教学之路走过29个春秋,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一路欢歌。再回首,是教学的“三乐章”成就了今天的我。
第一乐章:备课“精雕细琢”
备课前三读课文 ①纯读课文。在初读课文之前,不翻看任何参考书,不搜集任何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不去和任何人交换观点,一个人清清静静地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的理解影响自己的认识,所有对文字的感悟均是由自己的内心而生发。②朗读课文。笔者上课前也会像学生一样高声朗读课文,反复地读,读得身临其境、读得如痴如醉,直到读出自己的味道来。③读宽课文。对于任何一篇课文,不仅要对所讲的课文吃透,还要对文章涉及的相关内容加以了解,放宽自己的视野,把课文读宽。如备课《圆明园的毁灭》时,去阅读《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部分,备课《威尼斯的小艇》时,去查找威尼斯相关资料,备课《珍珠鸟》时,查阅有关珍珠鸟的资料等。
备课前翻阅教参与教案 教参是个好东西,有了它作拐杖,八九不离十。但如果要有更独特的设计,我会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去寻找灵感。
在教材上做批注
形成板块式的教案
备课中“四注意”
①注意课时划分。一、二年级:比如,精读课文《荷叶圆圆》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读14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机、朵、美”等3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会写剩下4个生字;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三至六年级:比如,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入手,走进水上城市威尼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学习生字词;理清思路,分段。第二课时:一是赏异域风光(导入);二是品异域风情(三读课文,咬文爵字)。如走进一艘独具特色的艇,一抓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二抓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句子。如走近一道亮丽的风景:白天的生活——热闹、悠闲;夜晚的生活——静寂;白天的热闹,夜晚的静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动一静说明了什么?
②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请抓住家乡或校园的一处景物写一段话,注意把人和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写。拓异域风情(拓展延伸);作业:搜集两处异域风光图片,了解他们的民族风情。注意斟字酌句。备每一份教案,我都会反反复复去斟字酌句,如备《威尼斯的小艇》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怎么讲时,从开始的读讲到让学生先读,再画,最后介绍,多次修改。
③注意择要而教。原则是:不讲能懂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更不讲。
④注意精心设问。在备课时,要尽量减少课堂提问,并尽力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兴趣、覆盖面宽、空间大的几个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如《桥》: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第二乐章:上课“精益求精”
课堂第一次 毕业一年后,第一次执教公开课,懵懵懂懂;毕业两年后,第一次执教接待课,慌里慌张;毕业5年后,第一次执教外出学习汇报课,焕然一新;毕业10年后,第一次执教竞赛课,一举获胜。
课堂亮点 ①目标定位准。基础类目标“知识和能力”不降低不拔高,“过程与方法”灵活多变,“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渗透。②以学生为本,开放教学。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的,我只是组织者,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思、写。以学定教,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③以鼓励为主。课堂上从不挖苦、讽刺学生,给予的都是鼓励。课堂上我的笑容是最灿烂的。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会研究自己,认识自己。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入,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
第三乐章:听评课“取长补短”
虚心听课 ①听课前熟悉教材。②听课时仔细观察,记录要点。听课时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适时选择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就像作文的眉批。③听课认真反思。听完课后善于分析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写出总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取他人有益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
如实评课 评课从不面面俱到,主要是结合例子从以下几方面去评:评教师的教。教学目标能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层次性?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引导学生学会了知识?是否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开放空间,开放内容?是否关注了学生差异?
评学生的学 参与度如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不是始终贯穿课堂?学生思維活不活?情绪如何?
评教师的基本功 看板书是否言简意赅,有创意?是否工整美观?看教态是否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看语言是否准确清楚?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看操作是否熟练自如?
评教学效果 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热烈?是否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进步?是否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教学在精雕细琢中逐渐完善,在精益求精中逐渐完好,在取长补短中逐渐完美。教学“三乐章”,值得用心去理解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小学)
第一乐章:备课“精雕细琢”
备课前三读课文 ①纯读课文。在初读课文之前,不翻看任何参考书,不搜集任何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不去和任何人交换观点,一个人清清静静地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的理解影响自己的认识,所有对文字的感悟均是由自己的内心而生发。②朗读课文。笔者上课前也会像学生一样高声朗读课文,反复地读,读得身临其境、读得如痴如醉,直到读出自己的味道来。③读宽课文。对于任何一篇课文,不仅要对所讲的课文吃透,还要对文章涉及的相关内容加以了解,放宽自己的视野,把课文读宽。如备课《圆明园的毁灭》时,去阅读《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部分,备课《威尼斯的小艇》时,去查找威尼斯相关资料,备课《珍珠鸟》时,查阅有关珍珠鸟的资料等。
备课前翻阅教参与教案 教参是个好东西,有了它作拐杖,八九不离十。但如果要有更独特的设计,我会从别人的教学设计中去寻找灵感。
在教材上做批注
形成板块式的教案
备课中“四注意”
①注意课时划分。一、二年级:比如,精读课文《荷叶圆圆》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读14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机、朵、美”等3个字;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会写剩下4个生字;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三至六年级:比如,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入手,走进水上城市威尼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学习生字词;理清思路,分段。第二课时:一是赏异域风光(导入);二是品异域风情(三读课文,咬文爵字)。如走进一艘独具特色的艇,一抓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二抓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句子。如走近一道亮丽的风景:白天的生活——热闹、悠闲;夜晚的生活——静寂;白天的热闹,夜晚的静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动一静说明了什么?
②悟表达方法(读写结合)请抓住家乡或校园的一处景物写一段话,注意把人和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写。拓异域风情(拓展延伸);作业:搜集两处异域风光图片,了解他们的民族风情。注意斟字酌句。备每一份教案,我都会反反复复去斟字酌句,如备《威尼斯的小艇》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怎么讲时,从开始的读讲到让学生先读,再画,最后介绍,多次修改。
③注意择要而教。原则是:不讲能懂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更不讲。
④注意精心设问。在备课时,要尽量减少课堂提问,并尽力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兴趣、覆盖面宽、空间大的几个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如《桥》: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第二乐章:上课“精益求精”
课堂第一次 毕业一年后,第一次执教公开课,懵懵懂懂;毕业两年后,第一次执教接待课,慌里慌张;毕业5年后,第一次执教外出学习汇报课,焕然一新;毕业10年后,第一次执教竞赛课,一举获胜。
课堂亮点 ①目标定位准。基础类目标“知识和能力”不降低不拔高,“过程与方法”灵活多变,“情感、态度、价值观”巧妙渗透。②以学生为本,开放教学。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的,我只是组织者,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思、写。以学定教,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③以鼓励为主。课堂上从不挖苦、讽刺学生,给予的都是鼓励。课堂上我的笑容是最灿烂的。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会研究自己,认识自己。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入,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
第三乐章:听评课“取长补短”
虚心听课 ①听课前熟悉教材。②听课时仔细观察,记录要点。听课时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适时选择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就像作文的眉批。③听课认真反思。听完课后善于分析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写出总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取他人有益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
如实评课 评课从不面面俱到,主要是结合例子从以下几方面去评:评教师的教。教学目标能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层次性?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引导学生学会了知识?是否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开放空间,开放内容?是否关注了学生差异?
评学生的学 参与度如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不是始终贯穿课堂?学生思維活不活?情绪如何?
评教师的基本功 看板书是否言简意赅,有创意?是否工整美观?看教态是否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看语言是否准确清楚?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看操作是否熟练自如?
评教学效果 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热烈?是否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进步?是否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教学在精雕细琢中逐渐完善,在精益求精中逐渐完好,在取长补短中逐渐完美。教学“三乐章”,值得用心去理解与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