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新形势下装配式构件混凝土早强问题

来源 :建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智能制造形势下装配式构件混凝土向大流动性(坍落度200±20mm或以上)、快凝结、高触变、高早强、低收缩的变化,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混凝土在“零蒸养”状态下16h内(或12 h)快速脱模早强问题日益突出。通过纯水泥早强试验探讨极限水泥用量及极限脱模时间,结合实际生产从水泥十生能、配合比设计、超早强减水剂开发、养护方式、原材料选型、生产与施工控制上提出窑内自然养护条件下的早强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石灰岩、砂岩、花岗岩3种不同岩性骨料,按C30~C40 3个强度等级拌制混凝土,开展28,,90,120,180,270,360(d)7个龄期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岩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导热系数最小,砂岩次之,花岗岩最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随龄期增长而增加,120d之前增加较快,之后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保温隔热混凝土的骨料优选顺序为灰岩、砂岩、花岗岩;在28〜360d龄期内,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随骨料体积增加而增大;相同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导热系数越小;在配制保温隔热混凝土时应选择低骨料含量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安全四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灰色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结合浙江省某装配式住宅项目实例,通过专家对综合效益指标打分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计算,评价结果为“综合效益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实际;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对混凝土揽拌站的试验室进行信息化升级,可实现人在工作中的角色转换,减少人为干预。通过优化测量区域及设备摆放位置,可方便监控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做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及时对参数波动做出响应并进行处理。
通过研究国内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特点和整条价值链以及信息系统设计方法论,找出预制构件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参与方对信息类服务产品的潜在需求及问题,针对此类需求进行了产品设计和可行性分析,包括对上游及下游的数据服务,并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技术成熟、发展快速的发电技术。结合国家电投集团大城100 MW风电工程,从生产场地规划、生产工艺设计、承台施工、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存储和运输过程研究分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风力发电塔筒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重晶石骨料表观密度大,在混凝土中极易下沉,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防辐射效果,因此,均匀性对重晶石混凝土至关重要.基于相对沉降系数试验和粗骨料沉降试验,用水量和坍落度为影响重晶石混凝土均匀性的关键因素,重晶石混凝土在最佳用水量下均匀性最好.在满足泵送要求的前提下,坍落度越小均匀性越好.坍落度大于170 mm时,可采用“粗骨料填充法”提高重晶石混凝土均匀性,以保障其稳定性.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配合比关键组分变量对预拌盾构同步注浆材料的泌水率、流动度、固结率、28 d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等基础性能及工作性能的影响,获得基础配合比,通过添加促凝剂获得了满足施工需要、各项性能指标稳定的配合比。
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施工中,针对高架站吊顶受狭管效应作用、高速行驶列车振动作用和潜在的地震威胁,研制了一种高架站轨行区抗管狭效应、抗震四锥体型吊顶构造及施工方法,满足了抗风、抗震、吸声、采光、装饰及装配化施工的要求。
济南市某地下车库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深化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突出了地下建筑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易施工等特点。实践证明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承载力高、刚度大、延展性好、造价低且建造速度快。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新型的住宅建造形式,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分析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准备、吊装施工、套筒灌浆施工、钢筋工程施工等全过程,总结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提高预制构件施工质量与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