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合稀土化学课程中的稀土发光材料和光学农业背景下研究生材料研究相关专业的特点,开设“Sr1.7Ba1.3MgSi2O8∶Eu2+,Mn2+荧光玻璃陶瓷材料制备与表征”研究性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原理阐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确立、材料制备、测试表征、数据处理等环节,使研究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并实践到研究工作中去,同时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品德品质.实践表明,该实验项目选题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
【机 构】
:
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 广州5106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稀土化学课程中的稀土发光材料和光学农业背景下研究生材料研究相关专业的特点,开设“Sr1.7Ba1.3MgSi2O8∶Eu2+,Mn2+荧光玻璃陶瓷材料制备与表征”研究性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原理阐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确立、材料制备、测试表征、数据处理等环节,使研究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并实践到研究工作中去,同时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品德品质.实践表明,该实验项目选题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
其他文献
采用恒pH共沉淀法制备了层间为四种不同无机阴离子的水滑石MgAl-水滑石类层状化合物(LDH)-X(X=CO32-,NO3-,Cl-和SO42-),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分析(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Zeta电位对样品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合成的水滑石结晶度较高,层间阴离子对镁铝水滑石的比表面、孔容孔径、表面酸碱性和荷电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影响其对甲基橙(MO)的吸附性能;MgAl-LDH-Cl对MO的吸附量最大(660.75
光电化学传感是近年来兴起并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分析技术,其检测的主要原理是生物识别原件识别靶标物质而引起光电活性材料的光电性能变(化),最终导致光电流值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由于光电化学生物分析中输入信号是光,输出信号是电,这赋予了此种检测方法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所展现出来的潜力使光电化学分析在检测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基本原理、光电活性材料的分类以及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传感模式,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氯二茂锆(Cp2ZrCl2)与乙基溴化镁(EtMgBr)反应生成二乙基二茂锆(Cp2ZrEt2),再与1,4-二烷氧基-2-丁炔反应形成锆杂环戊烯,经过烷氧基在锆原子上的消除直接得到1,1\'-二取代联烯(端联烯).或者Cp2ZrCl2与正丁基锂(n-BuLi)反应生成二丁基二茂锆(Cp2ZrBu2),再与α-烯烃反应形成锆杂环戊烷,然后与1,4-二烷氧基-2-丁炔反应形成锆杂环戊烯,经过烷氧基在锆原子上的消除得到端联烯.上述反应合成端联烯的收率都比较高,这为构造端联烯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N-芳基磺酰腙是一类稳定的重氮化合物替代物,其中,N-对甲基苯磺酰腙研究历史悠久,在卡宾化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的研究报道及综述较多.近年来,作为一类更加温和的重氮替代物,吸电子基取代的N-芳基磺酰腙参与的化学反应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研究梳理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本综述聚焦于吸电子基取代的N-芳基磺酰腙作为重氮化合物替代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N-邻硝基苯磺酰腙和N-邻三氟甲基苯磺酰腙参与的偶联、环化、插入、多组分反应和Doyle-Kirmse等反应.
以天然高分子琼脂为稳定剂,采用简单便捷的一锅法制备Mn掺杂ZnS量子点/琼脂纳米复合凝胶,琼脂不仅作为制备量子点的稳定剂,同时也是纳米复合凝胶的主要成分.对该纳米复合凝胶中量子点的化学结构和尺寸大小进行了表征,并对纳米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和凝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凝胶均一稳定,在302nm紫外光下呈现十分明显的橙红色荧光.TEM表征显示,在该纳米复合凝胶中可以观察到大小比较均一、粒径为3nm左右的纳米粒子;光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纳米复合凝胶中存在Mn掺杂ZnS量子点.该纳米复合凝胶
采用水热法快速合成了一种新型介孔氧化硅-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吸附材料(MSGA).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MSGA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经过水热反应和冻于处理后的MSGA材料的介孔结构保持完好,介孔氧化硅在MSGA中的分散具有高度均一性.当介孔氧化硅的含量达到88.2(wt)%时,MSGA的比表面积可达395.5m2/g.MSGA材料对苯蒸汽的常温常压吸附量为10.77mL/g,是石墨烯气凝胶的13倍,吸附穿透时间达到石墨烯气凝胶的34.4倍.在0.8%的环境湿度下,由于材料表面羟基的亲和性,进一步提
本文选取42个2,4-二氨基嘧啶类黏着斑激酶(FAK)小分子抑制剂,分别以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与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构建3D-QSAR模型,评价模板分子、公共骨架点、最小能量优化参数、分子构象等因素对模型优化的影响.分析最优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以及氢键等因素对抑制剂活性的影响,并应用分子对接分析该类抑制剂与FAK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 表明,选择化合物16作为模板分子,骨架A作为公共骨架点,最小能量优化参数中电荷、最大迭代系数、最低能量限定值分别为MMFF94、1000、0.01kca
本工作借助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通过配位作用实现对电化学发光(ECL)分子的空间有序组装,获得了高性能ECL新材料,发展了孔道限域效应和微纳空间ECL分子有序组装的协同增强ECL新策略.具体而言,以非共平面ECL分子1,1,2,2-四(4-羧基苯)乙烯(H4TCPE)为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ECL性能的新型MOF材料(Zr-TCPE).Zr-TCPE通过将发光配体H4TCPE固定在MOF多孔材料上,一方面其多孔结构可以促进限域空间内物质和电子的传递,加快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同时,MOF结构
“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s)催化的烯醇硅醚氢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直接合成醇类化合物的方法,然而目前其反应机理仍不明确.基于此,以乙基取代的全氟苯基硼作为路易斯酸(Et-B(C6F5)2),三叔丁基膦(t-Bu3P)作为路易斯碱,烯醇硅醚化的苯乙酮(Me-TMS)作为底物建立了模型反应,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其催化氢化反应机理.结果 显示:FLPs催化的烯醇硅醚氢化反应从Et-B(C6F5)2和t-Bu3P形成B-P-FLPs开始,随后会依次经过H2裂解,H+和H-转移等过程,其中H+转移为决速步,
聚乙烯亚胺是典型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材料,但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以小分子多胺为基础制备易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是降低聚乙烯亚胺类基因载体材料的细胞毒性和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重要方法.为深入了解聚乙烯亚胺类基因载体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综合应用吸收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典型小分子多胺化合物亚精胺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酶的构象、催化活性和催化动力学的影响和机理.亚精胺是两亲性分子,其氨基基团易于质子化而具有较强的静电结合和氢键形成能力,亚甲基基团则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亚精胺较小的分子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