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化实施“情感教育”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此同时在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渠道。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就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渗透策略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在开发和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的前提下,为学生全面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性渗透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中,语文课程表现出了显著优势,但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门对语文课程也提出了新要求,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营造良好情感教学氛围来落实情感教育工作,是促进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就目前来讲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情感教育的全面认知,教学时往往只是通过语言来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教育工作形式化在影响情感教育渗透效益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故此在新课改下为帮助学生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在营造情感教学情境时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外,教师还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况以及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并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运用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帮助他们在特定情境中深入体会文本思想的同时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态度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外,以便于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再者为帮助学生将情感因素内化为主观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借助实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将学生内心与文本内容充分联系起来,进而为学生全面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背影》文本讲解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通过提出“生活中你给父亲洗过脚么?”、“你有对父亲说过我爱你么?”、“你有仔细观察过父亲的脸庞、背影么?”等问题,在引发学生思考后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以及一些“父亲背影”的相关视频资料,由此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前提下真正营造一种可知、可感的情景,以便于在帮助学生感受“父亲”深沉的爱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设计有效导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是“情感教育”渗透效益最大化发挥的重要保障,为此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渗透情感教育时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深入学生内部全面掌握学生实况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以此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后期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为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强化他们的情感,教师除了要寻求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此外还根据文本体裁有目的性的开展情感教育工作(散文体裁教学时,教师可从作品背景、作者的处境、文本中的语言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分析情感;小说体裁教学时,教师可从了解作者意图、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议论文体裁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和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通过设置文本问题在带领学生就文章蕴含情感因素的词汇进行深度解读以及让学生就人物性格进行深入探索,由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能力。
在《孔乙己》文本讲解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在讲到“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教育工作者可要求学生深入剖析“排”、“捞”用词的意义,并提出如果换词行不行以及不行的原因等问题,让他们能根据上下文对这些词汇进行反复推敲的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三、结语
概而言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形成优秀人文品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是一种特殊教育,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衍生出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将其合理化应用到充满感性化和情感化色彩的语文课程中,除了有利于改善当前整体教育教学现状外,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獻:
[1]刘翠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2(05):101-102.
[2]刘波.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 2015,12(03):122-125.
[3]王颖.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06):111-112.
新疆阿克苏市第七中学 843000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性渗透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中,语文课程表现出了显著优势,但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门对语文课程也提出了新要求,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营造良好情感教学氛围来落实情感教育工作,是促进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就目前来讲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情感教育的全面认知,教学时往往只是通过语言来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教育工作形式化在影响情感教育渗透效益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故此在新课改下为帮助学生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在营造情感教学情境时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外,教师还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况以及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并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运用多样化教育教学模式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帮助他们在特定情境中深入体会文本思想的同时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态度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外,以便于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再者为帮助学生将情感因素内化为主观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借助实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将学生内心与文本内容充分联系起来,进而为学生全面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背影》文本讲解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通过提出“生活中你给父亲洗过脚么?”、“你有对父亲说过我爱你么?”、“你有仔细观察过父亲的脸庞、背影么?”等问题,在引发学生思考后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以及一些“父亲背影”的相关视频资料,由此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前提下真正营造一种可知、可感的情景,以便于在帮助学生感受“父亲”深沉的爱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设计有效导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是“情感教育”渗透效益最大化发挥的重要保障,为此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渗透情感教育时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深入学生内部全面掌握学生实况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以此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后期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在情感教育渗透过程中,为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强化他们的情感,教师除了要寻求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此外还根据文本体裁有目的性的开展情感教育工作(散文体裁教学时,教师可从作品背景、作者的处境、文本中的语言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分析情感;小说体裁教学时,教师可从了解作者意图、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议论文体裁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和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通过设置文本问题在带领学生就文章蕴含情感因素的词汇进行深度解读以及让学生就人物性格进行深入探索,由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能力。
在《孔乙己》文本讲解过程中,为进一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在讲到“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教育工作者可要求学生深入剖析“排”、“捞”用词的意义,并提出如果换词行不行以及不行的原因等问题,让他们能根据上下文对这些词汇进行反复推敲的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三、结语
概而言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在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形成优秀人文品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是一种特殊教育,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衍生出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将其合理化应用到充满感性化和情感化色彩的语文课程中,除了有利于改善当前整体教育教学现状外,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獻:
[1]刘翠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2(05):101-102.
[2]刘波.情感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 2015,12(03):122-125.
[3]王颖.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06):111-112.
新疆阿克苏市第七中学 8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