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的咖啡计划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岛咖啡旅行


  虽然只占了全国咖啡总产量的不到2%,但论起国内咖啡文化较为悠久的地方,非海南莫属。位于赤道北部环海的这片区域,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相对充足的光照和湿度,利于咖啡树种植生产。
  在海南,有三个地方皆因咖啡出名:兴隆、福山与琼海。海南的咖啡市场由兴隆咖啡引领,这里的华侨咖啡农场颇具规模,喝咖啡的传统、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甚至咖啡树的种植都是由东南亚的华侨引入这片土地的。正因如此,当地有着浓郁的热带风光,使这里的温泉度假旅游格外盛行。兴隆的隆苑咖啡庄园作为较早实践有机咖啡树种植的庄园之一,利用“场景化营销”的模式,种植、加工、咖啡制作、手冲教学、咖啡品尝,从种子到杯子,关于咖啡的每一步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体验,将咖啡庄园升级成风情旅游园。
  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较早种植咖啡树的地方,福山咖啡文化游至今仍是澄迈当地旅游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在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人们依旧可以欣赏到当地农民保留的、以传统手工炒制咖啡的方法。



  海南的咖啡以罗布斯塔豆(Robusta)为主,在精品咖啡盛行的当下,海南咖啡并没有在对外咖啡消费市场上形成很大的规模,不像云南精品咖啡一般已在国内大小咖啡店拥有自己的事业版图。但这并不妨碍海南人热爱咖啡。琼海人喜欢将那些有“咖啡瘾”的本地人称为“咖啡祖”,他们在这片岛上坐拥自己的“歌碧欧”文化。这种加了白砂糖、奶油、食盐一起烘炒加工的咖啡,其工艺区别于一般的咖啡烘豆法,更像是我们熟知的炒茶。加一勺糖或一份炼乳,这样的喝法也显得朴素而独特。琼海人早已习惯了在早茶时间,就着一屉屉的点心,喝一杯“歌碧欧”;在下午茶时间,坐在茶馆里,打牌、闲聊,享受在这片土地上独一份的无限续杯咖啡时光。对于以咖啡代茶的生活,当地人一过就是几十年。若想要体验一把岛民们的生活,一定要从一杯“歌碧欧”开始。
  第三波咖啡浪潮席卷全球,重新定义了咖啡美学。海南咖啡给大众消费者的印象也不再停留在需要加很多甜味剂才可以享用的炭烧咖啡。海南去年举办了首届“海南杯”手冲邀请赛。而在意式咖啡方面,本地的咖啡师也很懂得利用海南满岛尽椰林的自然优势,各类椰汁特调咖啡在岛上遍地开花,成为网红咖啡单品。如果想要了解这片岛屿的咖啡文化,就来一场海南环岛咖啡之旅,从传统到精品,从咖啡树种植园到城市咖啡小馆,足以将海南咖啡的前世今生喝一个遍。




带云南咖啡回家


  咖啡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已变成生活之中的一部分。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生活在中缅边境的咖农,至今仍对咖啡在终端的呈现与售卖情况所知甚少,由此也带来了咖农收入与付出的不平衡现象。2014年年末,陈单奇离开了公司和他经营了六年的Seesaw十年云南计划,选择成立Yunnan SpecialtyCoffee Community(云南精品咖啡社群),想要以一个推动者和链接者的身份,将云南咖啡生产地与消费市场更好地串联,希望云南成为下一个精品咖啡产区。
  云南地处北纬15°至北回归线之间,拥有百年咖啡树种植史。相对于全球的咖啡庄园产业,云南还只是一个新兴的咖啡产区,但它也不乏自己的优势。陈单奇说,云南的卡蒂姆在高海拔长六个月、营养吸满、处理得当的前提下,有不输于其他品种的调性。云南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群山环抱,地形与著名的咖啡产区哥伦比亚以及部分中美洲的国家类似,这样由山脉划分的地域特点孕育出丰富的小微气候与生物资源。咖啡在云南的小微气候中,也会产生每个地域各自的风味。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滇缅边境的普洱市,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居民的小县城,是当下云南咖啡最优秀的产区之一,孟连的咖啡庄园就坐落于这样充满少数民族气息的绵延山体与绿意之中。陈单奇团队起初为了咖啡造访此地,但很快他们就被这里咖农真挚淳朴、热情洋溢的团聚氛围所打动,根植于这片产地的一切都让人切实感受到平实的美好。芒掌咖啡庄园、果给咖啡庄园等,都是这里的宝藏庄园,产出的咖啡长期供应给Seesaw、Manner等咖啡公司。
  喝一杯精品咖啡,需要了解它的产区、豆种与处理方式,看咖啡豆袋上的产品介绍,必然不如探访源头的深度感官探索,与咖农做面对面的交流来得更直观。为此,YSCC启动了“云南咖啡公路旅行计划”,面向全國进行咖啡推广与产区分享。庄园考察也是YSCC在做的事,带领同行者去往孟连、澜沧、西双版纳等地的咖啡庄园,了解咖啡处理工艺。对于那些特殊的咖啡处理方式,例如厌氧、酵母处理法,你也都可以借此一探究竟。跟着他们走一趟“带云南咖啡回家”的公路旅行,你可近距离地感受云南咖啡的魅力。
  YSCC不停奔走在这条产业链的源头和终端,让更多的咖啡爱好者认识到,在云南咖啡的生产地,还有为数不少的咖农,在靠近中缅边境的深山上辛勤劳作,与世隔绝的他们才是一杯好咖啡诞生最重要的原因。
其他文献
劳伦斯· 布洛克在《图书馆里的贼》中,将威士忌比作一件旧夹克:“假设你拥有一件斜纹软尼夹克。这是一件精美的旧夹克,用高地绵羊浓密柔软的羊毛织成。你买这件夹克有好几年了,即使是新买的,它也会显得陈旧。口袋因为经年承担你放进去的物件而鼓了起来。你曾经穿着这件衣服在月夜的荒野里长途步行,在高原地带精神抖擞地漫步。你曾经在骑马时穿着它,你那条兴奋的狗用沾泥的脚掌在上头留下了污渍。现在你用铜壶和铜制线圈施法
期刊
成为一位“ 农夫”,不管在田野山林,还是在水泥都会,都是现代人的潮流之选。作家陈庆祐十年前辞去工作,隐身于自然,在乡间搭建了一处“绿色庇护所”。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会长大的空间,渐渐“ 长”出鹦鹉、茶花园、老松柏、一大缸鱼;还“ 长”出访客、孩子、新老朋友,以及形形色色的邻居和故事。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播种、嫁接、插枝、采收、醃渍……并持续用三台与时俱进的iPhone记录文字、拍摄照片。他形容这十年
期刊
鼠尾草紅柚煎植物肉饼:选用东北优质大豆,提前用八角、桂皮、香叶、甘草熬制的水浸泡一晚,入笼蒸制90分钟,直至大豆软糯,做成大豆泥。加入香菇、面筋、糯米粉和胡萝卜泥,最后用模具压制定型,再入蒸笼蒸制30分钟,取出趁热加重物压制直到冷却。然后进行改刀,用橄榄油煎至双面微微焦黄色后出锅。
期刊
数千年前,中国茶被带到世界其他各地,从此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饮料之一。似乎没有人会抗拒茶的味道,它可淡可浓,可以与其他食材和平共处。即使脱离了古人阳春白雪的饮茶仪式,茶仍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发展出新的内涵。如今,全球每天都要喝掉20多亿杯茶,并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饮茶,他们成为新一代的“茶人”。在他们的坚守与创新下,中国茶正在掀起新的浪潮。  在杭州西湖龙井路附近,坐落着中
期刊
在东方快车上书写你的剧情  威尼斯· 辛普伦东方快车(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是唯一具有传奇的东方快车“血统”的豪华列车。光彩熠熠的列車如同一件长达1.5公里的“移动古董”,将风景和旧时光都揽入其中。午夜蓝的车厢与身着蓝色制服的列车员、车厢内闪亮的木质镶板和金属构件、精致可口的佳肴和志同道合的旅伴构成一趟媲美电影布景的旅程。  最新的三间超奢华套房于2021年亮相
期刊
走在厦门集美区的街道上,空气里飘浮着湿润的温暖,偶尔会飘进耳中几句闽南语,细细软软的,虽然听不懂,却好似微风轻抚身体的每一寸肌肤,让人觉得很是舒服。  集美区宁静而自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骨子里传承着人文之气。恰如其名——集天下之美。檀健次为了拍摄新剧来到厦门,却没想到竟像是回到了久违的家乡北海。那里也有一片古朴的建筑,从民国时期就存在,时间在那里就像是打了个盹儿,一切生活节奏都变得缓慢,人们安逸
期刊
農场奶酪的秘密  在大理柴米多农场,不仅饲养着奶牛、还用牛奶做成酸奶和奶酪,实现了从养牛羊到制作奶酪所有步骤的自我品控。一头奶牛需专人照顾,还需五亩专属活动场地,每天提供50公斤的苜蓿草和黑麦草,而这些饲料也由农场种植,在完整的循环系统下才能生产一款优质农场奶酪。除却优质的奶源,牛奶须在48小时内被加工,所以饲养基地和加工厂要很近。而大理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微生物环境提供了菌种的独特性,也打开了大理奶
期刊
破曉时分,天空像银版照片一样暗淡。薄雾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银色海洋。前一晚,我们在林间的一片空地上扎营。大地上长满了刺槐和东非罗汉松 —— 这种树枝叶浓密,十分壮观,有的高达30米,你很难不注意到它们。但是当第一缕曙光初现时,这些树好像都蒸发了,消失在了迷雾中。我朝向我觉得森林所在的方向走去,慢慢地那些树又出现了,一棵又一棵,它们的轮廓在茫茫的空白中幽灵般地显现出来。当地马赛人将这片森林称为“迷失儿
期刊
全新的想象空间  菜市场改造是从江浙沪地区开始的,改造后的苏州双塔市集、上海乌中市集都成为了“网红”。如今,负责菜市场运营的公司人员多为“90后”和“95后”,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都是第一次尝试做菜市场建设、运营和品牌。投身于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正在梦想着一个美妙的愿景:菜市场干净、整齐、分区明确,通过空间改造、人性化设施与环境布局,配套多种经营业态和运营管理升级,将菜市场打造成更符合居民需求的社区
期刊
红砖建筑的奇想  Mile Railway Station,站台上的几个汉字提醒我,云南没有“ 迈尔”,眼前是“ 弥勒”。从昆明出发,高铁一路穿山过隧道,时速为160公里,只需半小时就能抵达。弥勒位于滇东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端,这里是彝族阿细人的聚居处,也是红河卷烟厂所在地,110年前法国人修建的滇越铁路南北纵贯弥勒境内,途经7个站点。如今,滇越铁路早已是怀旧遗存,而高铁线让弥勒成为云南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