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特朗普政府构筑对朝“最大限度的施压”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也有着独特的特朗普风格。但是,这不仅未能较好地缓和朝核局势,也因朝韩的“破冰外交”承受着压力,迫切需要作出改变,以适应朝鲜半岛形势的快速变化。
关键词特朗普 朝核问题 对朝政策
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特朗普通过在韩国部署“萨德”、强化军事威胁、加码对朝制裁、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等手段构筑对朝最大限度的施压政策。2月23日,美国宣布对朝鲜实施“史上最重”制裁。美国财政部随后宣布针对27家船运和贸易工作、28艘船只和1名个人实施制裁,特朗普称“如果他们选择为朝鲜的核野心提供资金,他们将不会与美国做生意。”在韩朝以韩国平昌冬奥会为契机缓和双边关系的背景下,美国继续延续其对朝强硬政策的回应,也让我们不禁需要回顾特朗普就任总统一年以来的对朝政策动因,分析其对美朝关系及朝核问题的影响。
一、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动因
朝核问题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次进入国际社会视野,成为国际热点议题,不得不说与美国政府對朝鲜政策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一)特朗普政府执政理念
作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最高军事统帅,美国总统在其政权组织架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有特殊影响力。观察历届美国政权更替后的情况,可以看出,新上任的总统会改变上届政府很大一部分内外政策。此外,总统颁布的各项新政策除了受到政党传统、幕僚团队的影响外,其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也成为相关政策制定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在就职美国总统的第二天,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来又陆续退出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己欠会费多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要求日韩等盟国承担更多的驻军费用……。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的利益,减少了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的关注、国际政治领导体系维护的责任。这种“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问题针对性的价值观念。由此,相比于一些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事项,对驻韩美军和美国本土带来直接安全威胁的朝核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特朗普上任后,随即对朝核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认为朝鲜是“亚太地区最紧急、最危险的威胁、是急迫的军事威胁”,朝鲜的核导能力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清晰即时的危险”,修正了奥巴马将伊核问题作为外交优先次序,不仅对同伊朗签订的伊核协议大加指责,还突出了朝核问题更为重要和紧迫的立场。因此,对于朝核问题相关的战略定位也就成为影响其发展和走向的重要变量。
(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
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出色表现,全球经济格局整体己经开始呈现“东升西降”趋势。而美国国内经济的现实是,大量产业、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使得国内基础工业“空心化”现象严重,深谙于此的特朗普在竞选时便提出“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的口号,不仅想要振兴实体经济、让实体产业回流,还需要尽快解决威胁美国核心利益的事务。
在太平洋另一侧的朝鲜,2017年4月以来,几乎每个月发射多枚导弹,导弹性能也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9月,在时隔一年之后,朝鲜又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对外宣布氢弹试验成功。2017年底,朝鲜正式宣布成功发射可以覆盖美国全境的洲际导弹火星一15号……朝鲜在核导研发上的频繁活动和不断取得的进展,让美国也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解决朝核问题,以免朝鲜拥有核成为既定事实,进一步威胁美国安全利益。
(三)美国对朝战略地位变化
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核问题一直在“朝鲜推进核导力量一美韩军事行动、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一多方和谈缓和矛盾”之间循环往复。当朝鲜被发现研发核武装,美韩便以军事演习、激烈的战前言辞回应,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加剧,而此时各方又会通过外交和谈手段,适时缓和局势,再次走向谈判桌,签订协议,对朝鲜的核能力加以限制,一次危机暂时告一段落。而一段时间之后,当国际社会再次发现朝鲜违背相关协议,私下推进的核导进程,又是下一次危机的前兆。
在20余年的朝核博弈中,美国在控制半岛局势和实现战略利益之间加以平衡。一方面,朝鲜核研发进程不断推进,美国需要堵住朝鲜这一导致核扩散的“裂口”,保障核不扩散体系以维护自身安全。同时,美国又要考虑其亚太尤其是东北亚战略。由于朝核问题的存在,美国在韩国、日本的驻军更显“理直气壮”,
美韩同盟关系得以巩固,由此奠定了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合法性基础。因此,美国各界政府在对待朝核问题上,既想要把局势控制在自己手中,又不至于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就任总统以后,特朗普放弃了奥巴马政府后期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空谈地区领导权,而是实实在在地针对朝核问题做出改变,朝核问题自然成为其尚不明晰的东北亚乃至亚太战略的抓手。
二、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影响
在特朗普执政一年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接触和施压”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冻”了美朝之间停止互动的僵局,有利于挖掘朝核问题的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对朝政策灵活性;同时,加大对朝鲜的外部威慑力度,也使局势向着更加剑拨弩张的方向发展,恶化两国关系,也影响与周边国家安全利益。
(一)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特朗普总统保持着极强的个人性格,他习惯于将自己的态度通过社交媒体直观地表达出来。在推特上,他毫不讳言对朝鲜的敌意和强硬态度。金正恩曾在新年讲话中提到能打击到美国本土的核按钮就在他办公桌上,作为回应,特朗普随即在推特表示他的核按钮更大也更强。外交言辞是两国关系和半岛局势的“晴雨表”,强硬的外交措辞,表明双方极度缺乏政治互信,连同强硬的外交孤立行动、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一起,形成剑拔弩张的对峙局势。 对朝鲜来说,这不仅被压缩了外交空间,妨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无助于外部不安全状态的缓解。而韩国的处境则更显无能为力,面临着朝鲜核导威胁,韩国承受着更大的安全威胁和心理恐惧,只能依赖美国的核保护维护自身领土安全,其外交自主性和灵活性也受到限制。作为朝鲜半岛周边国家,中国、俄罗斯与朝鲜靠近的边境地区也因为一触即发的半岛局势而面临着大量难民涌入和核辐射的潜在危险。对中国来说,“中国与朝鲜的边界线有1300公里的,如果半岛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必然危及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并且使事态滑向难以掌控的方向。哟因此,美国最大强度的遏制朝鲜政策带来的局势紧张让朝鲜半岛国家及其周边邻国承受着战争的风险,也是各国不愿看到的景象。
(二)美韩之间分歧可能在扩大
在朝核问题中,韩国的处境尤为“尴尬”。一方面是同种同族的朝鲜,不论是处于安全考虑还是民族情感,半岛分裂对峙的局面不是韩国想要看到的;另一方面,美韩基于同盟的关系,美国承担对韩国的安全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韩国改善与朝鲜关系的愿望,只能对美国的对朝政策“亦步亦趋”。特朗普的极限遏制政策让韩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严重缺乏外交空间和灵活性。随着朝鲜核导能力的逐步提升,僵持的对峙让韩国愈发要将朝鲜半岛局势管控作为第一要务,多次表达出想要缓和朝韩双边关系的愿望。当金正恩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表示,希望可以派代表参加在韩国平昌举行冬奥会时,韩国立即予以积极回应,不久朝韩便恢复了板门店沟通热线和军事沟通。2018年1月9日,朝韩双方均派出了拥有丰富处理双边关系经验的团长,韩国统一部部长赵明均和朝鲜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长李善权率团抵达板门店“和平之家”展开高级别会谈。这次会谈不仅缓和了半岛紧张局势,还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双方决定重启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地区(黄海)韩朝军事通信线路,提议两国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共同入场等一些列积极的倡议。两国相互释放的一些积极信号,让朝鲜和韩国分别脱离美国,积极主动应对朝鲜半岛局势。从朝鲜的外交行动来看,一面对韩国热络沟通,一面又对美国强硬互怼,意在突破美国的层层制裁和封锁,从最薄弱处寻求外交关系突破,也使得美国的对朝政策遭受严重的批评和反思,让美韩关系经受挑战。韩国的这种“越顶外交”行为给美国带来了压力,如果美韩双方能及时沟通、主动协调,可能会带动美国对朝政策强硬政策的松动;若是双方因此导致互信降低,则会连同其他存在的分歧一起,影响双边同盟关系的走向。
(三)美国对朝政策难持久
2017年3月美国务卿蒂勒森访日期间表示,美国过去20年的对朝政策己完全失败,其中“包括美国政府之前给予朝鲜的13.5亿美元的援助,希望能鼓励朝鲜采取一条不同的道路。但是,我们所有的援助换来的是朝鲜持续开发他们的核武库和更多的导弹测试。”尽管如此反思,特朗普“最大限度的遏制和施压”政策,也没能在遏制朝鲜的核导行动上有所收获,朝鲜依旧继续推进导弹的研发和核武试验。
同时,美国不切实际的对朝战略目标以及强硬的战略手段,又难以将朝鲜拉回到谈判桌。正如2017年5月8日,美朝在挪威奥斯陆展开被称为“1.5轨外交”的会谈,美朝双方分别派出派出“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苏珊娜·迪马乔、朝鲜外务省美洲局局长崔善姬。虽然此次对话被解读为一次试探性对话,为两国今后开启正式的对话关系起到铺垫作用,但实际成果不多,后续也缺乏相应的外交跟进措施。2017年5月3日,美国务卿蒂勒森在演讲中提出对朝鲜的“四不”政策,即不寻求朝鲜政權更迭、不寻求搞垮朝鲜政权、不寻求加速南北统一、不寻求为跨过“三八线”找借口。美国政府提出的上述看似“破冰”的承诺,也在激烈的军事对峙和外交争吵中被掩埋。由此,特朗普的对朝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朝核问题,更是让美朝关系走向更难解的僵局。
三、展望
在美朝关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美国理应更加主动地通过一定程度的政策调试来缓和冲突,而非一味地施压对方。同样,想要在5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和外交空间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朝鲜,也需要给与相应配合。尤其是在朝韩关系开始呈现出缓和迹象的阶段,特朗普政府更需要通过柔性手段化解压力,修正对朝政策,以应对朝鲜半岛的新变局。
关键词特朗普 朝核问题 对朝政策
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特朗普通过在韩国部署“萨德”、强化军事威胁、加码对朝制裁、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等手段构筑对朝最大限度的施压政策。2月23日,美国宣布对朝鲜实施“史上最重”制裁。美国财政部随后宣布针对27家船运和贸易工作、28艘船只和1名个人实施制裁,特朗普称“如果他们选择为朝鲜的核野心提供资金,他们将不会与美国做生意。”在韩朝以韩国平昌冬奥会为契机缓和双边关系的背景下,美国继续延续其对朝强硬政策的回应,也让我们不禁需要回顾特朗普就任总统一年以来的对朝政策动因,分析其对美朝关系及朝核问题的影响。
一、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动因
朝核问题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次进入国际社会视野,成为国际热点议题,不得不说与美国政府對朝鲜政策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一)特朗普政府执政理念
作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最高军事统帅,美国总统在其政权组织架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有特殊影响力。观察历届美国政权更替后的情况,可以看出,新上任的总统会改变上届政府很大一部分内外政策。此外,总统颁布的各项新政策除了受到政党传统、幕僚团队的影响外,其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也成为相关政策制定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在就职美国总统的第二天,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来又陆续退出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己欠会费多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要求日韩等盟国承担更多的驻军费用……。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的利益,减少了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的关注、国际政治领导体系维护的责任。这种“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问题针对性的价值观念。由此,相比于一些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事项,对驻韩美军和美国本土带来直接安全威胁的朝核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特朗普上任后,随即对朝核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认为朝鲜是“亚太地区最紧急、最危险的威胁、是急迫的军事威胁”,朝鲜的核导能力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清晰即时的危险”,修正了奥巴马将伊核问题作为外交优先次序,不仅对同伊朗签订的伊核协议大加指责,还突出了朝核问题更为重要和紧迫的立场。因此,对于朝核问题相关的战略定位也就成为影响其发展和走向的重要变量。
(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
近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出色表现,全球经济格局整体己经开始呈现“东升西降”趋势。而美国国内经济的现实是,大量产业、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使得国内基础工业“空心化”现象严重,深谙于此的特朗普在竞选时便提出“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的口号,不仅想要振兴实体经济、让实体产业回流,还需要尽快解决威胁美国核心利益的事务。
在太平洋另一侧的朝鲜,2017年4月以来,几乎每个月发射多枚导弹,导弹性能也不断取得新进展。2017年9月,在时隔一年之后,朝鲜又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对外宣布氢弹试验成功。2017年底,朝鲜正式宣布成功发射可以覆盖美国全境的洲际导弹火星一15号……朝鲜在核导研发上的频繁活动和不断取得的进展,让美国也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解决朝核问题,以免朝鲜拥有核成为既定事实,进一步威胁美国安全利益。
(三)美国对朝战略地位变化
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核问题一直在“朝鲜推进核导力量一美韩军事行动、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一多方和谈缓和矛盾”之间循环往复。当朝鲜被发现研发核武装,美韩便以军事演习、激烈的战前言辞回应,导致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加剧,而此时各方又会通过外交和谈手段,适时缓和局势,再次走向谈判桌,签订协议,对朝鲜的核能力加以限制,一次危机暂时告一段落。而一段时间之后,当国际社会再次发现朝鲜违背相关协议,私下推进的核导进程,又是下一次危机的前兆。
在20余年的朝核博弈中,美国在控制半岛局势和实现战略利益之间加以平衡。一方面,朝鲜核研发进程不断推进,美国需要堵住朝鲜这一导致核扩散的“裂口”,保障核不扩散体系以维护自身安全。同时,美国又要考虑其亚太尤其是东北亚战略。由于朝核问题的存在,美国在韩国、日本的驻军更显“理直气壮”,
美韩同盟关系得以巩固,由此奠定了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合法性基础。因此,美国各界政府在对待朝核问题上,既想要把局势控制在自己手中,又不至于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就任总统以后,特朗普放弃了奥巴马政府后期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空谈地区领导权,而是实实在在地针对朝核问题做出改变,朝核问题自然成为其尚不明晰的东北亚乃至亚太战略的抓手。
二、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影响
在特朗普执政一年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接触和施压”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冻”了美朝之间停止互动的僵局,有利于挖掘朝核问题的更多可能性,提升了对朝政策灵活性;同时,加大对朝鲜的外部威慑力度,也使局势向着更加剑拨弩张的方向发展,恶化两国关系,也影响与周边国家安全利益。
(一)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特朗普总统保持着极强的个人性格,他习惯于将自己的态度通过社交媒体直观地表达出来。在推特上,他毫不讳言对朝鲜的敌意和强硬态度。金正恩曾在新年讲话中提到能打击到美国本土的核按钮就在他办公桌上,作为回应,特朗普随即在推特表示他的核按钮更大也更强。外交言辞是两国关系和半岛局势的“晴雨表”,强硬的外交措辞,表明双方极度缺乏政治互信,连同强硬的外交孤立行动、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一起,形成剑拔弩张的对峙局势。 对朝鲜来说,这不仅被压缩了外交空间,妨碍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无助于外部不安全状态的缓解。而韩国的处境则更显无能为力,面临着朝鲜核导威胁,韩国承受着更大的安全威胁和心理恐惧,只能依赖美国的核保护维护自身领土安全,其外交自主性和灵活性也受到限制。作为朝鲜半岛周边国家,中国、俄罗斯与朝鲜靠近的边境地区也因为一触即发的半岛局势而面临着大量难民涌入和核辐射的潜在危险。对中国来说,“中国与朝鲜的边界线有1300公里的,如果半岛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必然危及地区和平,导致大量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并且使事态滑向难以掌控的方向。哟因此,美国最大强度的遏制朝鲜政策带来的局势紧张让朝鲜半岛国家及其周边邻国承受着战争的风险,也是各国不愿看到的景象。
(二)美韩之间分歧可能在扩大
在朝核问题中,韩国的处境尤为“尴尬”。一方面是同种同族的朝鲜,不论是处于安全考虑还是民族情感,半岛分裂对峙的局面不是韩国想要看到的;另一方面,美韩基于同盟的关系,美国承担对韩国的安全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韩国改善与朝鲜关系的愿望,只能对美国的对朝政策“亦步亦趋”。特朗普的极限遏制政策让韩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严重缺乏外交空间和灵活性。随着朝鲜核导能力的逐步提升,僵持的对峙让韩国愈发要将朝鲜半岛局势管控作为第一要务,多次表达出想要缓和朝韩双边关系的愿望。当金正恩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表示,希望可以派代表参加在韩国平昌举行冬奥会时,韩国立即予以积极回应,不久朝韩便恢复了板门店沟通热线和军事沟通。2018年1月9日,朝韩双方均派出了拥有丰富处理双边关系经验的团长,韩国统一部部长赵明均和朝鲜祖国统一委员会委员长李善权率团抵达板门店“和平之家”展开高级别会谈。这次会谈不仅缓和了半岛紧张局势,还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双方决定重启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地区(黄海)韩朝军事通信线路,提议两国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共同入场等一些列积极的倡议。两国相互释放的一些积极信号,让朝鲜和韩国分别脱离美国,积极主动应对朝鲜半岛局势。从朝鲜的外交行动来看,一面对韩国热络沟通,一面又对美国强硬互怼,意在突破美国的层层制裁和封锁,从最薄弱处寻求外交关系突破,也使得美国的对朝政策遭受严重的批评和反思,让美韩关系经受挑战。韩国的这种“越顶外交”行为给美国带来了压力,如果美韩双方能及时沟通、主动协调,可能会带动美国对朝政策强硬政策的松动;若是双方因此导致互信降低,则会连同其他存在的分歧一起,影响双边同盟关系的走向。
(三)美国对朝政策难持久
2017年3月美国务卿蒂勒森访日期间表示,美国过去20年的对朝政策己完全失败,其中“包括美国政府之前给予朝鲜的13.5亿美元的援助,希望能鼓励朝鲜采取一条不同的道路。但是,我们所有的援助换来的是朝鲜持续开发他们的核武库和更多的导弹测试。”尽管如此反思,特朗普“最大限度的遏制和施压”政策,也没能在遏制朝鲜的核导行动上有所收获,朝鲜依旧继续推进导弹的研发和核武试验。
同时,美国不切实际的对朝战略目标以及强硬的战略手段,又难以将朝鲜拉回到谈判桌。正如2017年5月8日,美朝在挪威奥斯陆展开被称为“1.5轨外交”的会谈,美朝双方分别派出派出“新美国基金会”研究员苏珊娜·迪马乔、朝鲜外务省美洲局局长崔善姬。虽然此次对话被解读为一次试探性对话,为两国今后开启正式的对话关系起到铺垫作用,但实际成果不多,后续也缺乏相应的外交跟进措施。2017年5月3日,美国务卿蒂勒森在演讲中提出对朝鲜的“四不”政策,即不寻求朝鲜政權更迭、不寻求搞垮朝鲜政权、不寻求加速南北统一、不寻求为跨过“三八线”找借口。美国政府提出的上述看似“破冰”的承诺,也在激烈的军事对峙和外交争吵中被掩埋。由此,特朗普的对朝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朝核问题,更是让美朝关系走向更难解的僵局。
三、展望
在美朝关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美国理应更加主动地通过一定程度的政策调试来缓和冲突,而非一味地施压对方。同样,想要在5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和外交空间等方面有所突破的朝鲜,也需要给与相应配合。尤其是在朝韩关系开始呈现出缓和迹象的阶段,特朗普政府更需要通过柔性手段化解压力,修正对朝政策,以应对朝鲜半岛的新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