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林场都是个小地方,星星点点地散布在浩瀚的森林里。许许多多的林场都是名不见经传,叫着随意起的名字。
林场都还很年轻,最老的场子也不超过60岁。像百姓家的孩子。随便起个名字,没寻思它将来能成什么大器,出什么大名堂。没想什么时候这名字能走出一道山谷、一条沟系,传出山外。几十年来,林场的工人只管采伐,出木头,出了木头国家就调拨走了,这木头用在了哪个知名的建筑、做了什么品牌的家具,和这个林场、和这林场里哪个工段、哪个油锯手、装车工、检尺员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就跟同一个时代出生的孩子的姓名一样,同一个年代开发的林场,名字都带着那个年代的印记,向阳、红旗、东风、跃进什么的。
林场的名字是叫给外面人的,但林场小,又地处偏远,就像淹没在山里人家的孩子,即使有名,外面的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现在,林场的人与外界接触多了,电视、电脑、电话,这些“电路”把人联系起来了,谁家还没个亲戚在城里,哪个林场没几个出去上学的、打工的、当兵的?城市质量大,吸引力也大,现在交通这么便利,哪个林场的人一年都能跑出去几趟。林场的一个不咋出门的职工有一回进城,有人问他,你是哪的?
他答,我是七道沟的。
七道沟是哪呀?人家问。
他答,就是七道沟呀,我就是七道沟的嘛。这个七道沟在他是个赫亮的名字,是他的七道沟,就像天安门是中国人的天安门一样。问的人到底也不知道这七道沟是哪个沟,是山沟还是河沟啊?在林区,山上林场有统一的叫法“沟里”,山外的林业局叫“山下”。林区的人见面打招呼常说,你下山啊?我回沟里去。说的昕的,明白无误。
其实这些个山沟的主干都声名显赫,都属于一个庞大的家族谱系。鹤北林业局的林场散布在小兴安岭山麓。鹤北实业区的境内有三条河流:嘉荫河、梧桐河和都鲁河,嘉荫河是黑龙江的支源,梧桐河和都鲁河流入松花江。这些林场就分布在这些声名显赫的山系水系的支叉中。林场的名字山字辈的最多,青山、大塔山、宝马山、马鞍山、宝山、尖山、群策山、四方山、方山……再就是河字辈的,三岔河、小佳河、西北河、六里河、格金河……少一点的还有洞字辈:五林洞、大古洞……
林场是最基层的单位,但很少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个什么缀儿,也没有什么人立起一块牌子上写明什么林场的什么单位。不像城里,很多单位的名字前面都挂着城市的名字。林场里的人只知道这里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在林子的海里。活在森林的怀抱,树林仿佛千百年也不曾变过,住在林子里尽可以放心地活完自己的一生,哪怕还有父亲和儿孙的一生。树林不会移走,伐了的又种上了,河流不会淌着淌着就关了龙头,篱巴墙不会半夜里被拆迁的给推了。尽可以把一个新房子住到老旧再盖新的。早上一股股轻烟飘在林间,晚上黑黑的山林围出一块天,外面还是山,山上还是林子,是另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林场。虽然这块天不大,有人说生活在这里的人就因为这块天太小了,所以人也狭隘,但这块天是可以看得真切的天,天上有月亮,有星星,有云彩散步,一个枕头在一朵爆米花旁边,而站在爆米花旁边的是上帝,那些云彩的世界什么也不缺。你说话的声音,林子能听得懂,林子嘀咕的声音你听得熟悉。你简直就是小隐隐于野的贤士,地图上没有你家的名字,通向你家的路没有路标,你在一个无名的林场里,其实,你是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山里。
林径通幽
城市里好像没有安静的时候,昼夜的喧闹让人脑袋嗡嗡地,到处都在拆楼盖楼,到处都在挖沟修路。水泥切割机发出尖利的叫声,再混着车声、人声,乱哄哄的让人无处躲藏。
在林场,静得,你走在路上能听到苍蝇围着你转的声音。几只鸡在篱下散步,母鸡挺着胸脯像贵妇人一样,低声叨咕着一些私房话;公鸡找一个相中的上去踩一下,也不大呼小叫,站起来抖落抖落土,没事儿似地和母鸡唠几句嗑,像体贴的后戏。有一年春天,一只笨狗害了相思病,成天成宿地乱呔。林场主任听得不耐烦了,叫人将这只害了相思病的狗执行了死刑。打那以后,其他的狗也不怎么敢乱叫了。而且那些狗也都认识了林场主任,从来不对着林场主任吠叫,见了他耷拉着脑袋贴着边走。
林场里,林场主任的官最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人家说“老太太拧了腰弦子,邻居家丢了盖帘子,家雀撞了房檐子”,这些事统统都得找主任拿主意。现在不那么严重了,林场也在进行民主管理、民主集中什么的,但林场主任还是很牛的角色。
林场在变化。林场原来的家属区都是砖瓦房。红砖墙,现在沿街的房子外墙都贴上了白彩钢板,顶棚铺上了红色的彩钢瓦,清一色的,跟部队似的。虽然院子还是自家的院子,但从外面看不像了。就像自己媳妇冷不丁做了美容,瞅着挺新鲜,可就是不咋敢亲了。林场里还建起了通讯塔,联通的、移动的,有线电视也早通上了。林场的一个护林员买了手机,像模像样地别在腰间,但是手机只是个摆设,没人找他,想找他的人一天碰面好几遍。林场从东头走到西头也不到一公里,林子不会找他,林子的事他都知道。他的手机用得很少,就怨老伴吃饭咋不打手机叫他呢。可老伴想打的时候,又想不起他的号码是多少了,正在想号码的时候,隔着板障子就看到他正和大家一起在场部前挥锹干活呢,扯着嗓子就把他喊回來了。
在林场,走路可以走路中间,不用躲车,不用右侧通行,更用不着按红绿灯过马路,难得碰上一个闲溜达的人,碰到的人也是认识的。碰到狗了,也互相认识。狗听得出林场里人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儿,没有什么可警惕的,懒得抬头张望,自己把脑袋伏在前腿上眯着眼睛想心事。生活在林场的狗难得碰到什么热闹事,除了闹春的时节,心事也平淡。
林场的职工是工人。林业工人,不是农民,工人都有集体和纪律观念,一直在心里把自己和农民区别开。这区别还表现在别的的方面,沙石垫的平整的路,石砌的整齐排水沟,齐刷刷的红砖房,风姿绰约的绿化树……林场的职工爱干净,家里用太阳能或者电热水器,回家能洗热水澡,屋里是地板或者瓷砖,进屋要脱鞋的。
林场职工讲究。虽然也在园子里种点菜,几垄茄子辣椒,几架豆角黄瓜,但也有种上满园子花的,扫帚梅溜儿边、芍药、大丽花中间,也有种向日葵的,不图吃瓜子,只图向日葵花的大方,还有指甲花、爬山虎什么的。进场公路两边也要种上几公里的花带,花开的时候,烟花塞途。
自家的院子里要种几棵树,山丁子、李子、太平果树、紫玫瑰树……春天的时候开一树一树的花,秋天的时候结一树一树的果。孩子越来越少了,想找个淘气的孩子偷果子吃都难。有人在果子挂满枝的时候特意在院墙边上放上小凳子,等着孩子来摘果子。有能干的女人,春天的时候把玫瑰花蕾摘了,用蜂蜜渍上,玫瑰蜂蜜最是美容养颜的。秋天的时候,把果子熬成果酱,不放在瓶子里,那能装多少?果酱放在坛子里,从冬吃到春,烙 饼、蒸花卷。可是,哪来的那么多的人口吃饭啊,最后还是怪可惜了地扔了。
林场职工利索。仓房是仓房,住房是住房,屋里地瓷砖铺地,院外绿篱围墙。林场人从容,知道林子从从容容地长在那里,不用急也不用躁,每天推开门就有新鲜空气,每年都有新的一茬苗木上山,树呢又有新的一圈年轮生出,生活可以一直这样不停息地过下去……
有根的人
我是在“山下”认识他的,管林子的护林員。林场的人瞅人,眼神慢。他用打量一棵树的目光打量人,树有许多枝枝叶叶,从树梢看到树根要慢慢地才看得过来。人有五官四肢,眉眼、表情、说话,还穿衣服,比树复杂,更要好好地瞅,好好瞅其实也瞅不出名堂,但他还是眯着眼慢慢地打量着人。树的根是埋在地里头的。可以慢慢看。他看我们这样的人是没有根的人,说走拔腿就走了,飘忽不定,不容他细细地看出个头绪。
他认识的树比认识的人多,他在红松上打过松塔,在山毛栎上采过猴头菇。他知道哪个半阴坡上有一片一人多高的刺嫩芽,五六月份上去,肯定能采回一筐。他跟人讲事的时候,指名道姓地提起哪棵哪棵站杆、哪棵哪棵老头儿柞。讲得清楚,听的人不明白,他清楚地看到有这么棵老柞树就在那个地方,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林场办公室墙上有个图板,上面标记着一个个林班的地址,他指点这些林班就像在说回家的路。人在城里走,说迷路也不是真的迷路。每个路口都有名字,每个路标都标明了前面通往什么地方,在城里迷路不过是暂时找不到你要找的路。进到森林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根本没有方向,一道岗过去还是一道岗,一道沟过去还是一道沟,前后左右都是树,也不知道现在脚下的这道岗是不是刚才爬过去的岗,现在脚下的这个沟是不是刚才迈过去的那个沟,都一样啊。夏天的林子,遮天蔽日,树木呼吸着,散发着热烘烘的体味,像返潮的烟草。站在林子里,像淹没在树木海洋里,东歪西斜地在林海里泅渡,回头也不是岸边。但他在林子里如鱼得水,哪和哪都分得开,人是林子的颜色和味道,他坐在一个向阳坡的干草皮上,就是干草皮的颜色和味道,站在一棵挂满绿苔藓的树前,就是苔藓的颜色和味道。
森林无边无沿,是他刨食吃的宝地。老人、他、老婆、孩子的吃食、花费都长在这片林子里头。他盼着林子长得好,永远这么繁茂。林子长得好他也不动它们。它们中有的是他的长辈,看着他长起来的,有的和他同年,有的是他栽下的,算是他的小仔儿。它们在,他就踏实,它们能给他想要的,松子、药材、山野菜……样样都能养活人。他爷爷的一辈子、父亲的一辈都在这儿,活得稳当。人和树互相滋养,树木提供庇护、养料。爷爷死了,回到树林里,埋在树下,成了树的养料,父亲最后也会是一个样子,他也打算这么着。林子要是没了,这一切就都没了。林子养活着他,他管护着林子,看着他们长高了,长壮了,自己越来越干瘪了。他看护着他们,像是养儿防老,怎么“防”的,他一下也说不清楚,反正要留得青山在。
树是活的,比人老,又比人年轻,立在那里,让人心安神定,尽可以在树林里消磨前生后世。人淹没在树里。树的尽头还是树,无声无息,他来了。它们都不说话了,偶尔有一两棵树憋不住,咔咔两声,又消停了,他咳嗽两声,它们把他的声音带走了,他的声音没了。它们都很高大,就他一个矮小,他完全陷入到它们编织的梦里,他找到了他前世的家园。
他的爷爷在这个地方最先住的房子是木刻楞,木刻楞后来变成了板加泥房,再后来变成了砖瓦房,一间房子变成了三问,前面小门房,侧面一溜儿仓房,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有了根,那房子的地基是他亲手挖的,那根有多深,他自己知道。孩子们在房子里一个个出生,在院子里爬着玩,走着长,长大了都出去了,都出去了他也不怕,他觉得只要他不动,孩子们就有了根,走到哪儿他都知道。世上的东西本来都是有根的,河流有根,根在源头;植物有根,扎根土里;动物有根。根在大地,跟着草场树木流徙。林场的人有根,和林子一样,扎根在结结实实的山里。
林场都还很年轻,最老的场子也不超过60岁。像百姓家的孩子。随便起个名字,没寻思它将来能成什么大器,出什么大名堂。没想什么时候这名字能走出一道山谷、一条沟系,传出山外。几十年来,林场的工人只管采伐,出木头,出了木头国家就调拨走了,这木头用在了哪个知名的建筑、做了什么品牌的家具,和这个林场、和这林场里哪个工段、哪个油锯手、装车工、检尺员就再没有什么联系了。就跟同一个时代出生的孩子的姓名一样,同一个年代开发的林场,名字都带着那个年代的印记,向阳、红旗、东风、跃进什么的。
林场的名字是叫给外面人的,但林场小,又地处偏远,就像淹没在山里人家的孩子,即使有名,外面的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现在,林场的人与外界接触多了,电视、电脑、电话,这些“电路”把人联系起来了,谁家还没个亲戚在城里,哪个林场没几个出去上学的、打工的、当兵的?城市质量大,吸引力也大,现在交通这么便利,哪个林场的人一年都能跑出去几趟。林场的一个不咋出门的职工有一回进城,有人问他,你是哪的?
他答,我是七道沟的。
七道沟是哪呀?人家问。
他答,就是七道沟呀,我就是七道沟的嘛。这个七道沟在他是个赫亮的名字,是他的七道沟,就像天安门是中国人的天安门一样。问的人到底也不知道这七道沟是哪个沟,是山沟还是河沟啊?在林区,山上林场有统一的叫法“沟里”,山外的林业局叫“山下”。林区的人见面打招呼常说,你下山啊?我回沟里去。说的昕的,明白无误。
其实这些个山沟的主干都声名显赫,都属于一个庞大的家族谱系。鹤北林业局的林场散布在小兴安岭山麓。鹤北实业区的境内有三条河流:嘉荫河、梧桐河和都鲁河,嘉荫河是黑龙江的支源,梧桐河和都鲁河流入松花江。这些林场就分布在这些声名显赫的山系水系的支叉中。林场的名字山字辈的最多,青山、大塔山、宝马山、马鞍山、宝山、尖山、群策山、四方山、方山……再就是河字辈的,三岔河、小佳河、西北河、六里河、格金河……少一点的还有洞字辈:五林洞、大古洞……
林场是最基层的单位,但很少在自己名字前面加个什么缀儿,也没有什么人立起一块牌子上写明什么林场的什么单位。不像城里,很多单位的名字前面都挂着城市的名字。林场里的人只知道这里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家在林子的海里。活在森林的怀抱,树林仿佛千百年也不曾变过,住在林子里尽可以放心地活完自己的一生,哪怕还有父亲和儿孙的一生。树林不会移走,伐了的又种上了,河流不会淌着淌着就关了龙头,篱巴墙不会半夜里被拆迁的给推了。尽可以把一个新房子住到老旧再盖新的。早上一股股轻烟飘在林间,晚上黑黑的山林围出一块天,外面还是山,山上还是林子,是另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林场。虽然这块天不大,有人说生活在这里的人就因为这块天太小了,所以人也狭隘,但这块天是可以看得真切的天,天上有月亮,有星星,有云彩散步,一个枕头在一朵爆米花旁边,而站在爆米花旁边的是上帝,那些云彩的世界什么也不缺。你说话的声音,林子能听得懂,林子嘀咕的声音你听得熟悉。你简直就是小隐隐于野的贤士,地图上没有你家的名字,通向你家的路没有路标,你在一个无名的林场里,其实,你是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山里。
林径通幽
城市里好像没有安静的时候,昼夜的喧闹让人脑袋嗡嗡地,到处都在拆楼盖楼,到处都在挖沟修路。水泥切割机发出尖利的叫声,再混着车声、人声,乱哄哄的让人无处躲藏。
在林场,静得,你走在路上能听到苍蝇围着你转的声音。几只鸡在篱下散步,母鸡挺着胸脯像贵妇人一样,低声叨咕着一些私房话;公鸡找一个相中的上去踩一下,也不大呼小叫,站起来抖落抖落土,没事儿似地和母鸡唠几句嗑,像体贴的后戏。有一年春天,一只笨狗害了相思病,成天成宿地乱呔。林场主任听得不耐烦了,叫人将这只害了相思病的狗执行了死刑。打那以后,其他的狗也不怎么敢乱叫了。而且那些狗也都认识了林场主任,从来不对着林场主任吠叫,见了他耷拉着脑袋贴着边走。
林场里,林场主任的官最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人家说“老太太拧了腰弦子,邻居家丢了盖帘子,家雀撞了房檐子”,这些事统统都得找主任拿主意。现在不那么严重了,林场也在进行民主管理、民主集中什么的,但林场主任还是很牛的角色。
林场在变化。林场原来的家属区都是砖瓦房。红砖墙,现在沿街的房子外墙都贴上了白彩钢板,顶棚铺上了红色的彩钢瓦,清一色的,跟部队似的。虽然院子还是自家的院子,但从外面看不像了。就像自己媳妇冷不丁做了美容,瞅着挺新鲜,可就是不咋敢亲了。林场里还建起了通讯塔,联通的、移动的,有线电视也早通上了。林场的一个护林员买了手机,像模像样地别在腰间,但是手机只是个摆设,没人找他,想找他的人一天碰面好几遍。林场从东头走到西头也不到一公里,林子不会找他,林子的事他都知道。他的手机用得很少,就怨老伴吃饭咋不打手机叫他呢。可老伴想打的时候,又想不起他的号码是多少了,正在想号码的时候,隔着板障子就看到他正和大家一起在场部前挥锹干活呢,扯着嗓子就把他喊回來了。
在林场,走路可以走路中间,不用躲车,不用右侧通行,更用不着按红绿灯过马路,难得碰上一个闲溜达的人,碰到的人也是认识的。碰到狗了,也互相认识。狗听得出林场里人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儿,没有什么可警惕的,懒得抬头张望,自己把脑袋伏在前腿上眯着眼睛想心事。生活在林场的狗难得碰到什么热闹事,除了闹春的时节,心事也平淡。
林场的职工是工人。林业工人,不是农民,工人都有集体和纪律观念,一直在心里把自己和农民区别开。这区别还表现在别的的方面,沙石垫的平整的路,石砌的整齐排水沟,齐刷刷的红砖房,风姿绰约的绿化树……林场的职工爱干净,家里用太阳能或者电热水器,回家能洗热水澡,屋里是地板或者瓷砖,进屋要脱鞋的。
林场职工讲究。虽然也在园子里种点菜,几垄茄子辣椒,几架豆角黄瓜,但也有种上满园子花的,扫帚梅溜儿边、芍药、大丽花中间,也有种向日葵的,不图吃瓜子,只图向日葵花的大方,还有指甲花、爬山虎什么的。进场公路两边也要种上几公里的花带,花开的时候,烟花塞途。
自家的院子里要种几棵树,山丁子、李子、太平果树、紫玫瑰树……春天的时候开一树一树的花,秋天的时候结一树一树的果。孩子越来越少了,想找个淘气的孩子偷果子吃都难。有人在果子挂满枝的时候特意在院墙边上放上小凳子,等着孩子来摘果子。有能干的女人,春天的时候把玫瑰花蕾摘了,用蜂蜜渍上,玫瑰蜂蜜最是美容养颜的。秋天的时候,把果子熬成果酱,不放在瓶子里,那能装多少?果酱放在坛子里,从冬吃到春,烙 饼、蒸花卷。可是,哪来的那么多的人口吃饭啊,最后还是怪可惜了地扔了。
林场职工利索。仓房是仓房,住房是住房,屋里地瓷砖铺地,院外绿篱围墙。林场人从容,知道林子从从容容地长在那里,不用急也不用躁,每天推开门就有新鲜空气,每年都有新的一茬苗木上山,树呢又有新的一圈年轮生出,生活可以一直这样不停息地过下去……
有根的人
我是在“山下”认识他的,管林子的护林員。林场的人瞅人,眼神慢。他用打量一棵树的目光打量人,树有许多枝枝叶叶,从树梢看到树根要慢慢地才看得过来。人有五官四肢,眉眼、表情、说话,还穿衣服,比树复杂,更要好好地瞅,好好瞅其实也瞅不出名堂,但他还是眯着眼慢慢地打量着人。树的根是埋在地里头的。可以慢慢看。他看我们这样的人是没有根的人,说走拔腿就走了,飘忽不定,不容他细细地看出个头绪。
他认识的树比认识的人多,他在红松上打过松塔,在山毛栎上采过猴头菇。他知道哪个半阴坡上有一片一人多高的刺嫩芽,五六月份上去,肯定能采回一筐。他跟人讲事的时候,指名道姓地提起哪棵哪棵站杆、哪棵哪棵老头儿柞。讲得清楚,听的人不明白,他清楚地看到有这么棵老柞树就在那个地方,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
林场办公室墙上有个图板,上面标记着一个个林班的地址,他指点这些林班就像在说回家的路。人在城里走,说迷路也不是真的迷路。每个路口都有名字,每个路标都标明了前面通往什么地方,在城里迷路不过是暂时找不到你要找的路。进到森林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根本没有方向,一道岗过去还是一道岗,一道沟过去还是一道沟,前后左右都是树,也不知道现在脚下的这道岗是不是刚才爬过去的岗,现在脚下的这个沟是不是刚才迈过去的那个沟,都一样啊。夏天的林子,遮天蔽日,树木呼吸着,散发着热烘烘的体味,像返潮的烟草。站在林子里,像淹没在树木海洋里,东歪西斜地在林海里泅渡,回头也不是岸边。但他在林子里如鱼得水,哪和哪都分得开,人是林子的颜色和味道,他坐在一个向阳坡的干草皮上,就是干草皮的颜色和味道,站在一棵挂满绿苔藓的树前,就是苔藓的颜色和味道。
森林无边无沿,是他刨食吃的宝地。老人、他、老婆、孩子的吃食、花费都长在这片林子里头。他盼着林子长得好,永远这么繁茂。林子长得好他也不动它们。它们中有的是他的长辈,看着他长起来的,有的和他同年,有的是他栽下的,算是他的小仔儿。它们在,他就踏实,它们能给他想要的,松子、药材、山野菜……样样都能养活人。他爷爷的一辈子、父亲的一辈都在这儿,活得稳当。人和树互相滋养,树木提供庇护、养料。爷爷死了,回到树林里,埋在树下,成了树的养料,父亲最后也会是一个样子,他也打算这么着。林子要是没了,这一切就都没了。林子养活着他,他管护着林子,看着他们长高了,长壮了,自己越来越干瘪了。他看护着他们,像是养儿防老,怎么“防”的,他一下也说不清楚,反正要留得青山在。
树是活的,比人老,又比人年轻,立在那里,让人心安神定,尽可以在树林里消磨前生后世。人淹没在树里。树的尽头还是树,无声无息,他来了。它们都不说话了,偶尔有一两棵树憋不住,咔咔两声,又消停了,他咳嗽两声,它们把他的声音带走了,他的声音没了。它们都很高大,就他一个矮小,他完全陷入到它们编织的梦里,他找到了他前世的家园。
他的爷爷在这个地方最先住的房子是木刻楞,木刻楞后来变成了板加泥房,再后来变成了砖瓦房,一间房子变成了三问,前面小门房,侧面一溜儿仓房,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他觉得自己有了根,那房子的地基是他亲手挖的,那根有多深,他自己知道。孩子们在房子里一个个出生,在院子里爬着玩,走着长,长大了都出去了,都出去了他也不怕,他觉得只要他不动,孩子们就有了根,走到哪儿他都知道。世上的东西本来都是有根的,河流有根,根在源头;植物有根,扎根土里;动物有根。根在大地,跟着草场树木流徙。林场的人有根,和林子一样,扎根在结结实实的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