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开幕。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博物馆中大量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藏品成了教材资源外最具价值、最有效果、最显优势的教学辅助资源。
笔者任教于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段的生物学科,生物教材(人教版生物学2012版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中有着关于人体与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抽象而复杂,经常搞的学生头晕目眩,混淆错乱,难以识记。如若这部分内容能有实物标本可供观摩,其教学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基于以上的想法,笔者利用博物馆的众多资源实现“馆校联动,夯实基础,训练能力,提高素养”的博物馆系列课程教学目标,为更好地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并为最终达成生物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和更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
实地考察,筛选有效资源
笔者任教的学校毗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该博物馆中全部的展品均为真人实物,是通过世界领先的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而成。上千件的展品丰富而繁杂,按照生物进化的顺序,将整个动物界“搬”进了博物馆。如何筛选和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上好博物馆课的重中之重。
一是“全麻式”广泛化调研。开始课程构建之前,生物教研组对生命奥秘博物馆采取了 “全麻式”广泛化调研。所谓“全麻式”即全方位、无死角。整个教研组分多次进入博物馆,对馆中全部展品逐个调研,进行全点作业。调研的方式:请馆中专业导游陪同,对每个展品都细致入微地讲解,对每个展品都了然于胸。调研的顺序是按照博物馆推荐的参观路线进行,即:一楼海洋生物,二楼脊椎动物,三楼人体世界。调研的重点:每个楼层的主题及展品的展示思路。
二是“局麻式”纵深化调研。“全麻式”广泛化调查后,根据课程需要及授课者的兴趣、专长,将展品按一定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多个内容体系,进行单点作业。调研的方式:利用手机扫描展品下方二维码、上网搜索等方式,对单个内容体系中的多件展品进行纵深式精准调研。
三是“复合麻式”精细化调研。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复合麻式”调研利用网络与展品相结合的方式,将与展品有关的新闻、时事热点等一一对应,进行有效拓展。
至此,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维目标——知识目标基本完成。
梳理教材,整合知识体系
一是同类归一,循序渐进。博物馆实地调研的同时,将生物教材(共4册)重新梳理,将同一类型的单元知识合并到一起,再利用思维导图将各单元联系在一起,达到内隐和外显的高效统一。二是知识比对,提取共点。将展品清单与思维导图进行比对,提取两者的共同点,也就是在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展品所展示出来的知识,并根据特定线索串线,形成课程展示的主线。三是体系融合,同化差异。由于馆藏展品的展示方式和内容,有自己的主题和顺序,在某种程度上与教材中呈现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个别差异甚至是不可调和的,这就需要对教材以及展品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和再补充。如:调整展品顺序;用途不大的展品直接略掉等等。
至此,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能力目标在师生知识体系同化、重构的基础上基本完成。
输出成果,构建完整框架
一是改变课堂复习模式,引导构建知识框架。本堂课型为复习课,是基于学生学情和教学进度的双重考量。基于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语言、思维、行动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面对整理资料、编排内容、复述展示等任务时,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辅助即可。基于教学进度分析:八年级即将迎来初中阶段生物学结业考试,分块的知识已经学习完毕,但它们都是零散的,没有体系、框架,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将所学内容串线并有效拓展,从而内化为学习能力。
二是组队进行实地探究,更新内化学习模式。教师根据实地调研和教材整理,确定大致的选题范围、提纲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专长,自由分组,实地调研,对提纲进行修改、补充、拓展,并按照本组的提纲将任务分配到每个人。
综上,三维目标中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输出和授课教师的精心点拨圆满地完成。
通过博物馆资源与生物学课程的深度融合,生物教学的视角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学的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充。博物馆资源不仅在知识上填补了教材的空缺,更将其理念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因此,不论是文史类博物馆,或是科技类博物馆,它们的存在都不应该是一个摆设、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存在。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最大程度地开发博物馆资源,利用这些前人智慧的精华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构建切实有效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最终提高綜合素养助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
笔者任教于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段的生物学科,生物教材(人教版生物学2012版本)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中有着关于人体与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抽象而复杂,经常搞的学生头晕目眩,混淆错乱,难以识记。如若这部分内容能有实物标本可供观摩,其教学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基于以上的想法,笔者利用博物馆的众多资源实现“馆校联动,夯实基础,训练能力,提高素养”的博物馆系列课程教学目标,为更好地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并为最终达成生物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和更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
实地考察,筛选有效资源
笔者任教的学校毗邻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该博物馆中全部的展品均为真人实物,是通过世界领先的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而成。上千件的展品丰富而繁杂,按照生物进化的顺序,将整个动物界“搬”进了博物馆。如何筛选和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上好博物馆课的重中之重。
一是“全麻式”广泛化调研。开始课程构建之前,生物教研组对生命奥秘博物馆采取了 “全麻式”广泛化调研。所谓“全麻式”即全方位、无死角。整个教研组分多次进入博物馆,对馆中全部展品逐个调研,进行全点作业。调研的方式:请馆中专业导游陪同,对每个展品都细致入微地讲解,对每个展品都了然于胸。调研的顺序是按照博物馆推荐的参观路线进行,即:一楼海洋生物,二楼脊椎动物,三楼人体世界。调研的重点:每个楼层的主题及展品的展示思路。
二是“局麻式”纵深化调研。“全麻式”广泛化调查后,根据课程需要及授课者的兴趣、专长,将展品按一定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多个内容体系,进行单点作业。调研的方式:利用手机扫描展品下方二维码、上网搜索等方式,对单个内容体系中的多件展品进行纵深式精准调研。
三是“复合麻式”精细化调研。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复合麻式”调研利用网络与展品相结合的方式,将与展品有关的新闻、时事热点等一一对应,进行有效拓展。
至此,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维目标——知识目标基本完成。
梳理教材,整合知识体系
一是同类归一,循序渐进。博物馆实地调研的同时,将生物教材(共4册)重新梳理,将同一类型的单元知识合并到一起,再利用思维导图将各单元联系在一起,达到内隐和外显的高效统一。二是知识比对,提取共点。将展品清单与思维导图进行比对,提取两者的共同点,也就是在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展品所展示出来的知识,并根据特定线索串线,形成课程展示的主线。三是体系融合,同化差异。由于馆藏展品的展示方式和内容,有自己的主题和顺序,在某种程度上与教材中呈现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个别差异甚至是不可调和的,这就需要对教材以及展品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和再补充。如:调整展品顺序;用途不大的展品直接略掉等等。
至此,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能力目标在师生知识体系同化、重构的基础上基本完成。
输出成果,构建完整框架
一是改变课堂复习模式,引导构建知识框架。本堂课型为复习课,是基于学生学情和教学进度的双重考量。基于学生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语言、思维、行动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在面对整理资料、编排内容、复述展示等任务时,教师只需要从旁引导、辅助即可。基于教学进度分析:八年级即将迎来初中阶段生物学结业考试,分块的知识已经学习完毕,但它们都是零散的,没有体系、框架,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将所学内容串线并有效拓展,从而内化为学习能力。
二是组队进行实地探究,更新内化学习模式。教师根据实地调研和教材整理,确定大致的选题范围、提纲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专长,自由分组,实地调研,对提纲进行修改、补充、拓展,并按照本组的提纲将任务分配到每个人。
综上,三维目标中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输出和授课教师的精心点拨圆满地完成。
通过博物馆资源与生物学课程的深度融合,生物教学的视角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学的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充。博物馆资源不仅在知识上填补了教材的空缺,更将其理念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因此,不论是文史类博物馆,或是科技类博物馆,它们的存在都不应该是一个摆设、一种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存在。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最大程度地开发博物馆资源,利用这些前人智慧的精华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构建切实有效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最终提高綜合素养助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