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尝“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甜头,他请求再参加一次;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他的种植技术,更提高了他对创业的认识。如今他信心满满,正筹备着做大自己的蔬菜事业……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蔬菜种植户张波,他在创业中的进步,表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再次参加创业培训,张波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次就尝到了培训的甜滋味,怎能不想再参加第二次呢;两次的培训感受不同,没有第二次的培训,也不会想到给自己的事业规划更大的未来。
第一次培训,开阔了思路
张波36岁,重庆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人,之前一直在外地当菜贩。由于生意越来越难做,2007年他回家开始种蔬菜,凭着自己在贩菜中学到的一些种菜技术,张波颇有自信地种了20多亩地的蔬菜。果然,他种出的茄子、丝瓜等蔬菜很好销,这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很快他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菜农。
2008年8月,涪陵区农广校牵头组织了首期示范创业培训班,龙桥街道推荐张波参加。培训课堂上,有多名专家和教授讲课,还有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培训课堂上除了传授如何开展蔬菜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等业务知识,还重点讲授了自主创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创业计划书的编制、商务谈判技巧、工商扶持、相关法律知识等。
对张波而言,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除了那些非常实用的技术,还有老师们精辟的论述、企业家们的成功案例再现,尤其是后者让张波备受启发。培训结束后,他创业激情高涨,将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到了60多亩。
张波并不是盲目扩张,他根据专家的思路,对当地蔬菜市场作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认为涪陵市场上缺乏本地的优良蔬菜,而本地的菜农又缺乏专业技术。2009年,他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成立了名为“中坝”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纳菜农成为社员,将自己的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传播给他们,逐步做强蔬菜产业,带领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吸引了15户蔬菜种植户加入,每户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合作社蔬菜总面积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张波就带领大家不断提升亩产效益。合作社成立以前的2007—2008年,蔬菜种植户每亩产值大都在4000~5000元,最高也没有超过7000元;合作社成立的当年,亩产值就攀升到了8000多元;到了2010年,亩产值突破了万元大关。
第二次培训,提升了管理能力
要是没有2008年那次创业培训,可能就没有中坝蔬菜合作社,张波的事业也可能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蔬菜种植效益也不会有这么大幅度的提升。但他也深深地感到,事业发展越快,自己的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愈显不足,觉得力不从心,他希望像第一次培训那样,能再有机会学习提高。
恰逢涪陵农广校2010年蔬菜专业示范性创业培训开班前夕,张波第一时间赶到龙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向中心主任付严培表达了非常想再次参加培训班的愿望,并说了一大堆想要参加的理由。
按往常的规定,张波已经参加过一次培训,不会再次纳入培训之列。但考虑到他求学心切,付主任答应了他的请求,张波有幸第二次参加了创业培训。
这次培训换了另外一批老师,既有高校的博士、教授,也有市级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还有本地的知名农业专家。学习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除了创业知识,还有农资常识、引种知识、农业现代信息技术,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以及产业扶持政策等。
对于需要将蔬菜事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张波来说,第二次培训意义非凡。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规范化管理,如何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等培训内容,让他醍醐灌顶,事业发展的方向变得清晰起来。了解到一系列惠农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后,他发展的动力更大了。
培训中还向学员们推荐了涪陵绿杨溪农业园,这是一个方圆60平方公里,土地1.5万亩,按高标准农田要求投资建设的农业园,园区内的土地整治、道路修建、水利管网等基础建设已由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好;种植户可以入驻此农业园区,10亩地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还可以得到100元的财政补贴……
农业园的好处很多,各方面的条件都更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张波惊喜不已:这不正是自己提升事业发展台阶的大好机会吗?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合作社,和大家一起谋划将来。
通过实地考察后,种植户们陆续与农业园签订了合约,张波第一年就租地300亩,并打算未来2~3年内扩大到500亩的规模。他觉得这事很靠谱,因为现在他更懂蔬菜这个行当,更懂管理,更懂创业!张波心喜,没想到创业培训班学到的知识,这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有专业技术,有管理能力,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万事俱备就差行动。
谋划“飞得更高”
以前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出现问题临时抱佛脚,通过两次创业培训,张波有了风险意识,有了规划的概念,这些意识和概念帮助他在入园之前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他的分析也头头是道。
首先考虑规避市场风险。品种选择人无我有,少选或尽量不选市场过剩品种。今年上半年,丝瓜、甜玉米等,只要抢好季节,提前半月上市,可卖个好价钱;下半年的白菜、萝卜等蔬菜,因受去年好行情的刺激,播种者增多,则不宜赶趟。
其次是找准发展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培训,张波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把握,尤其对现代农业有了深入了解,他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现代农业,希望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次,搞好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是简单的联系零售商,也需要系统的管理方法,才能将营销做扎实,业务发展才能上台阶。
手握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看到农业园区里火热的劳作场景,张波憧憬着未来:要飞得更高!
重庆市涪陵区农广校
李林基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蔬菜种植户张波,他在创业中的进步,表明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再次参加创业培训,张波的理由很简单:第一次就尝到了培训的甜滋味,怎能不想再参加第二次呢;两次的培训感受不同,没有第二次的培训,也不会想到给自己的事业规划更大的未来。
第一次培训,开阔了思路
张波36岁,重庆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人,之前一直在外地当菜贩。由于生意越来越难做,2007年他回家开始种蔬菜,凭着自己在贩菜中学到的一些种菜技术,张波颇有自信地种了20多亩地的蔬菜。果然,他种出的茄子、丝瓜等蔬菜很好销,这为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很快他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菜农。
2008年8月,涪陵区农广校牵头组织了首期示范创业培训班,龙桥街道推荐张波参加。培训课堂上,有多名专家和教授讲课,还有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培训课堂上除了传授如何开展蔬菜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等业务知识,还重点讲授了自主创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创业计划书的编制、商务谈判技巧、工商扶持、相关法律知识等。
对张波而言,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除了那些非常实用的技术,还有老师们精辟的论述、企业家们的成功案例再现,尤其是后者让张波备受启发。培训结束后,他创业激情高涨,将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到了60多亩。
张波并不是盲目扩张,他根据专家的思路,对当地蔬菜市场作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认为涪陵市场上缺乏本地的优良蔬菜,而本地的菜农又缺乏专业技术。2009年,他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成立了名为“中坝”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纳菜农成为社员,将自己的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传播给他们,逐步做强蔬菜产业,带领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吸引了15户蔬菜种植户加入,每户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合作社蔬菜总面积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张波就带领大家不断提升亩产效益。合作社成立以前的2007—2008年,蔬菜种植户每亩产值大都在4000~5000元,最高也没有超过7000元;合作社成立的当年,亩产值就攀升到了8000多元;到了2010年,亩产值突破了万元大关。
第二次培训,提升了管理能力
要是没有2008年那次创业培训,可能就没有中坝蔬菜合作社,张波的事业也可能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蔬菜种植效益也不会有这么大幅度的提升。但他也深深地感到,事业发展越快,自己的知识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愈显不足,觉得力不从心,他希望像第一次培训那样,能再有机会学习提高。
恰逢涪陵农广校2010年蔬菜专业示范性创业培训开班前夕,张波第一时间赶到龙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向中心主任付严培表达了非常想再次参加培训班的愿望,并说了一大堆想要参加的理由。
按往常的规定,张波已经参加过一次培训,不会再次纳入培训之列。但考虑到他求学心切,付主任答应了他的请求,张波有幸第二次参加了创业培训。
这次培训换了另外一批老师,既有高校的博士、教授,也有市级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还有本地的知名农业专家。学习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除了创业知识,还有农资常识、引种知识、农业现代信息技术,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以及产业扶持政策等。
对于需要将蔬菜事业再上一个台阶的张波来说,第二次培训意义非凡。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规范化管理,如何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等培训内容,让他醍醐灌顶,事业发展的方向变得清晰起来。了解到一系列惠农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后,他发展的动力更大了。
培训中还向学员们推荐了涪陵绿杨溪农业园,这是一个方圆60平方公里,土地1.5万亩,按高标准农田要求投资建设的农业园,园区内的土地整治、道路修建、水利管网等基础建设已由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做好;种植户可以入驻此农业园区,10亩地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还可以得到100元的财政补贴……
农业园的好处很多,各方面的条件都更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张波惊喜不已:这不正是自己提升事业发展台阶的大好机会吗?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合作社,和大家一起谋划将来。
通过实地考察后,种植户们陆续与农业园签订了合约,张波第一年就租地300亩,并打算未来2~3年内扩大到500亩的规模。他觉得这事很靠谱,因为现在他更懂蔬菜这个行当,更懂管理,更懂创业!张波心喜,没想到创业培训班学到的知识,这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有专业技术,有管理能力,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万事俱备就差行动。
谋划“飞得更高”
以前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出现问题临时抱佛脚,通过两次创业培训,张波有了风险意识,有了规划的概念,这些意识和概念帮助他在入园之前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他的分析也头头是道。
首先考虑规避市场风险。品种选择人无我有,少选或尽量不选市场过剩品种。今年上半年,丝瓜、甜玉米等,只要抢好季节,提前半月上市,可卖个好价钱;下半年的白菜、萝卜等蔬菜,因受去年好行情的刺激,播种者增多,则不宜赶趟。
其次是找准发展方向,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培训,张波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把握,尤其对现代农业有了深入了解,他将发展方向定位于现代农业,希望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次,搞好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不是简单的联系零售商,也需要系统的管理方法,才能将营销做扎实,业务发展才能上台阶。
手握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看到农业园区里火热的劳作场景,张波憧憬着未来:要飞得更高!
重庆市涪陵区农广校
李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