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射频消融(RF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轻、肿瘤预后好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肾癌。本文综述了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原理及疗效,并与肾部分切除术进行对比,为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及技术改善提供依据。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泌尿外科,海口 570208,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泌尿外科,海口 5702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消融(RF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轻、肿瘤预后好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早期肾癌。本文综述了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原理及疗效,并与肾部分切除术进行对比,为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及技术改善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种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内皮细胞,参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ADMA的代谢与它在CK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膀胱过度活动症作为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在全球影响着超过4亿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社会生活。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OAB已成为中老年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疾病。其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等相关问题,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认识并推进OAB治疗方法研究进展,本文就OAB治疗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对经验不足的外科医生,比较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肠系膜间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传统经腹入路侧结肠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资料,采用常规侧结肠入路32例,而经中结肠系膜间入路27例,比较围手术期结果和随访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程度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恶性程度高,易多发、复发和转移,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但术后大部分患者将出现远处转移。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微转移灶的控制和生存率的改善等作用,推动其逐步成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其临床利用率也逐步提高,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肾结石是一种复杂的全球流行的疾病,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微生物可能在肾结石的发病机制和预防中起作用,并且肠道微生物体系在此种疾病的角色一直是最近研究的热点。肾结石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体系可以为该疾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癌(PCa)通常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且治疗困难,亟需研发早期识别及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小囊泡,是前列腺肿瘤细胞和外界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通过携带并传递生物活性物质(如miRNA 、蛋白质和脂质)发挥作用,在前列腺肿瘤发生、进展、转移及耐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及其内容物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测预后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参与前
目的研究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CRP、IL-6、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463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研究组予以无管化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CRP、IL-6、PCT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肾炎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收治的肾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β2-MG、BUN、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
过去认为不存在的精子RNA,随着研究深入,目前发现了上千种的RNA种类,同时发现了精子RNA具有表观遗传功能,父系的表型可通过精子RNA影响后代的表型,另外还对精子发生、获能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等有一定作用,这些发现为研究男性不育,生殖辅助及遗传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研究从Heymann肾炎模型到人类足细胞特异性抗原PLA2R和THSD7A的发现,针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能忽略。仅对IMN来说,患病率的上升与空气污染恶化密不可分,而在接触的日常用品和日常饮食中,重金属中毒导致的继发性膜性肾病(SMN)也不少见,本文综述了文献已知的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