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百忙中亲临南阳视察,充分肯定了南阳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称赞南阳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风光秀丽的好地方,希望南阳市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关键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巩固和发展好目前难得的好局面,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南阳,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争取更大作为。
近几年发展的实践告诉南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人口大市、经济大市、新兴工业大市,要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着力。
结构调整中推动转型发展:主攻工业、巩固农业、提升三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循环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目前,南阳虽然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战略起点,去年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之间一产偏高、二产不强、三产滞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扭住结构调整不放松,主攻工业、巩固农业、提升三产,努力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和良性循环。
走传统农区工业化的路子。南阳是传统农业大市,700多万人口在农村,粮食、棉花、油料年总产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3%。这就要求南阳市必须立足市情,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集聚化的思路,围绕“农”字做文章,让庄稼地里长出工业大树。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拉长以天冠集团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链,以新纺、南纺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链,以宛西制药和福森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产业链,以南阳卷烟厂为龙头的烟叶产业链,以镇平地毯集团为龙头的桑蚕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转化增值,放大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把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促进中部崛起等政策,积极争取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重点抓好总投资近200亿元的46个“工业发动机计划”项目,为加快推进农区工业化夯实基础、备足后劲。立足南阳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以园区为载体,以集群发展为方向,培育壮大光电、电力与新能源、纺织、油碱化工四个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打得响的优势产业。使四大特色产业成为南阳工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支撑,力促农区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使农业成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坚持面向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调结构,围绕效益调结构,强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高标准建设优质粮棉、林果、中药材、南阳黄牛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把龙头企业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位置来抓,立足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提升现有龙头企业,引进扶持市外龙头企业,培育催生更多龙头企业,全方位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转化增值和由“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转变。
科技进步推动创新发展:把创新推动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支点来抓
创新是强市之本、活力之源。
近年来,南阳市把创新推动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支点来抓,积极培育各类创新要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45.2%,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对南阳市的自主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示南阳市要加快开发高端产品,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这对南阳市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南阳市也由此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
现在南阳市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长入经济不够、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够、现有技术综合集成不够,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裂变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在创新重点上,组织开展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物理法多晶硅提纯等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快对光学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支持中光学集团南方辉煌图像公司等企业加强配套技术攻关,务求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在创新的战略目标上,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抓住省重点支持我市4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的机遇,加快中光学集团光学引擎、金光数字高清大屏幕电视、二胶厂CTP数字版材、硅半导体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进度。
在创新主体上,既要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又要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今年力争在省百户重点企业和50家高成长型企业中全部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自主创新平台。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城镇体系
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南阳市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尽管全市城镇化率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但整体上仍然低于全国、河南省平均水平。南阳市将顺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着眼于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三头并举”,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11个县城和50个重点镇为依托,以产业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绿色城镇体系。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从区位条件看,南阳位于郑州、西安、武汉三大都市圈的中间地带,具有发展成为大城市的独特优势;随着宛坪、岭南、沪陕高速的建成通车,中心城市将形成80公里环城高速圈,发展空间可扩大到400平方公里,通过大交通可拓展城市圈、带动经济圈、扩大辐射圈。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把统筹城乡的着力点放在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力促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有效对接、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农民利益与市民利益、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加快建设以“村村通”为重点的城乡交通网,以宽带进村为重点的城乡信息网,以“万村千乡”工程为重点的城乡流通网,以实行平等就业政策为重点的城乡就业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强化生态成本概念。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素以山川秀美、生态良好著称于世,这是南阳市的生存之基、发展之基,也是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不断强化这个优势,保持一方“净土”,确保一渠清水济京津,是南阳市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站在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局的高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无论是制定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政策,还是进行项目建设,头脑中首先要有生态成本概念,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生态底线。要大力推广天冠集团、中联水泥公司排放物综合利用的经验,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和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打造城乡繁荣昌盛、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明的美好新南阳。
改善民生推动和谐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每年都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南阳期间,无论是在企业、农村考察还是与劳模、农民交谈,民生问题谈的最多、问的最细,处处体现了亲民务实的作风,为南阳市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近年来,南阳市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都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先后投资23亿多元,建设“村村通”工程1.1万公里,解决了16万户农民“用电难”和同城同价问题,使16.3万人用上了安全水,帮助1.6万人摘掉了贫困帽子,新建改建敬老院271所,继率先在全国实行新农合市级直补后,又率先在全国实行新农合市内“一卡通”,让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但南阳市也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改善民生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这项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就要求南阳市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始终绷紧“为民”这根弦,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不断实施惠民之举,解决民生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南阳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市,每年需新安排就业劳动力30多万人,就业岗位缺口约15万个,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南阳市将正确处理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坚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抓好就业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相衔接,基本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依法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拓宽资金渠道等措施,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今年低保对象扩大到30万人,每人每月补差标准提高到30元,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弱有所依。
今天的南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干群精神振奋,正处于人心思进、健康发展的黄金期。乘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的东风,循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1080万勤劳智慧的南阳人民必将再次发力,续写新的篇章;承载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古宛大地,一定会展现出一幅更加和谐美好的壮丽画卷。(作者系南阳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