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依据
1.1理论依据。《世界人权宣言》曾确认:人人有权享有通过任何媒体寻求、接受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的知情权意识日益增强。
1.2法律依据。《宪法》第2条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知情权是宪法授予我国公民的权利。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为信息公开和公民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3国际经验。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事档案管理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合理利用和适当借鉴,从而优化和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
1.4现实需求。当今信息时代,在维护知情权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打破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合理地改革人事档案制度,适当地公开人事档案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2 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应注意的问题
2.1合理把握公开内容和程度
首先,要明确人事档案公开的内容,其要能反映档案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工作简历、学习简历、专业特长、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成果等情况。同时,建议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信息。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将比较容易实现的内容公开,再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些信息进行公开,对于一些敏感问题一定要慎重把握,不能随意公开。
2.2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
一是保障人事档案本身的安全。人事档案具有特殊性,比如内容的形成:包括当事人的亲笔手稿、审核人的签名、公章等,都具有法律凭证作用,且每本案卷都是唯一的,一旦受损就很难以弥补。二是保障电子网络环境中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必然要借助快捷的电子网络,但网络环境中的人事档案信息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
2.3处理好公开和保护隐私的关系
人事档案信息包含着个人隐私,所以,在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做出谨慎的界定,既要让人事档案信息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德、能、勤、绩,又不可把个人隐私披露出去,侵犯人事档案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 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对策
3.1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应适时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法规或管理制度,废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通过立法,建立信用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失信惩罚机制,同时,对档案管理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变革传统的人事档案控制理念,对人事档案知情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给人事档案的相对人以必要的知情权,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查看本人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个人的隐私。
3.2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形成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在人事档案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权,严禁档案材料的“弄虚作假”和“故意不作为”行为,形成个人、用人单位和社会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对应当公开而不予公开、应当保密却公开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坚决杜绝因保护公民知情权而侵犯其个人隐私权。信息公开过程中,应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
3.3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信息网络服务,这是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基础和前提。人员信息库建设,要有选择地录入能反映个人历史和现实状况的信息,如人员基本信息、任免及考核、工作简历,等等。信息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工作必须建立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认“三龄一历”的基础上,确保录入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3.4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管理,并且与户籍制度、人事代理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5建立一支“复合型”管理队伍
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档案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人事档案信息。
1.1理论依据。《世界人权宣言》曾确认:人人有权享有通过任何媒体寻求、接受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的知情权意识日益增强。
1.2法律依据。《宪法》第2条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知情权是宪法授予我国公民的权利。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为信息公开和公民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3国际经验。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事档案管理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合理利用和适当借鉴,从而优化和完善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
1.4现实需求。当今信息时代,在维护知情权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打破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合理地改革人事档案制度,适当地公开人事档案信息,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2 人事档案信息公开应注意的问题
2.1合理把握公开内容和程度
首先,要明确人事档案公开的内容,其要能反映档案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工作简历、学习简历、专业特长、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成果等情况。同时,建议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信息。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将比较容易实现的内容公开,再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些信息进行公开,对于一些敏感问题一定要慎重把握,不能随意公开。
2.2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
一是保障人事档案本身的安全。人事档案具有特殊性,比如内容的形成:包括当事人的亲笔手稿、审核人的签名、公章等,都具有法律凭证作用,且每本案卷都是唯一的,一旦受损就很难以弥补。二是保障电子网络环境中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必然要借助快捷的电子网络,但网络环境中的人事档案信息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
2.3处理好公开和保护隐私的关系
人事档案信息包含着个人隐私,所以,在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做出谨慎的界定,既要让人事档案信息能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德、能、勤、绩,又不可把个人隐私披露出去,侵犯人事档案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 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对策
3.1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应适时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法规或管理制度,废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通过立法,建立信用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失信惩罚机制,同时,对档案管理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变革传统的人事档案控制理念,对人事档案知情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给人事档案的相对人以必要的知情权,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查看本人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个人的隐私。
3.2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形成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在人事档案形成过程中的知情权,严禁档案材料的“弄虚作假”和“故意不作为”行为,形成个人、用人单位和社会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建立违法责任追究制。对应当公开而不予公开、应当保密却公开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坚决杜绝因保护公民知情权而侵犯其个人隐私权。信息公开过程中,应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
3.3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信息网络服务,这是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基础和前提。人员信息库建设,要有选择地录入能反映个人历史和现实状况的信息,如人员基本信息、任免及考核、工作简历,等等。信息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工作必须建立在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认“三龄一历”的基础上,确保录入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3.4建立“开放式”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管理,并且与户籍制度、人事代理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5建立一支“复合型”管理队伍
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档案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人事档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