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高校作为这些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培养出党性强的优秀分子,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素养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创新开拓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党员拥有坚实的政治品格和较强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和改善学生党员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是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党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党员身份标签
高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上积极上进,他们都是一入校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现出极强的上进心,政治方向明确,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生活观念多样化,大部分党员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有一部分认为取决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些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团、学联会等各种组织,活跃于各类学生干部的岗位,同时比较主动的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示范作用突出;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准则都能较好的遵守。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前面,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入党动机的多样化,信仰迷茫
如今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对于“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是积极表示想加入,但积极态度背后的成因却各有不同。即使他们成为预备党员以后,学习了一定党内知识,但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也是存在巨大差异。有的说我爷爷是共产党员,从小就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有的说我父亲是共产党员,从小就教育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似乎都有同一个父亲,同一个爷爷,都是因为长辈的希望而选择入党;还有的是仅仅认为入党“光荣”;更有甚至认为入党是为了方便求职和升迁。这些不“纯粹”的入党动机,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党员的责任感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四)在政治素养上提升上,自觉性不足
与本科学生相比较,高职学生自律性比较薄弱,自觉和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欠缺,学习流于形式。虽然知道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做到入耳、入脑。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远大于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有甚者认为政治理论太过缥缈,还不如帮助学生和老师做一些实事。
入党后,党员自律意识减弱,积极性滞泄。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希望,但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在管理、协调和教育学生党员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入党后像是失去了目标,积极性减退,带头作用不强,政治热情降低。这些情况都反映出部分学生党员自律意识减弱,也体现了入党后学生党性教育的不足。
(五)无法突出思想素质考核
新常态下,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如何,决定着怎样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也直接关系着党的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会有一定量的考核。在对我院支部党建工作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多数支部在培养考察过程中,评价方式和考核点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和班级管理上,其次才是思想状况上。
这样的考核方式产生了这样一种导向-学生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表现突出,拿到了党校“初级”培训证书,就能成为党员。这样的想法会给我们学生党员队伍带来危机,未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考核重点,将会影响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性修养问题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出现一系列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主观因素则是学生本身思辨能力薄弱,有较大的盲从性、从众性。
(一)多元化思想文化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成分、就业形式、组织形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相伴随,社会思潮也日益多样并相互激荡。2018年2月出版的《人民论坛》杂志评选出国内值得关注的十大社會思潮,它们分别是: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对于这些社会思潮,我们既要看到它们多样化存在、碰撞与交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和重要动力,也要看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许多令人担心的地方。一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思想包括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也在全球化。二是一些社会思潮表现出了极端化的倾向,包括激进左派、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等,这些思潮甚嚣尘上,就有可能对中国的改革局面造成破坏。三是很多社会思潮的争论,已经突破思想争论的界限,呈现出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倾向,即社会思潮开始有意识地向社会渗透,力图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其政策目标。
(二)新媒体、互联网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意识形态舆情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一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边界愈加模糊,意识形态舆情网上网下回流往返,境内境外倒灌呼应,现实世界的全部信息都能折射到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一言一说也深刻地影响着现实世界。网上的舆情会蔓延至社会并形成社会舆情,社会的问题经过网络会持续发酵形成网络舆情。二是传播渠道以网络自媒体为主,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更为隐蔽。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特别是手机微信具有用户多、传播快、虚假信息多等特征,既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也给舆论管控带来极大挑战。三是境外资本加紧在新媒体领域“ 圈地”,带来新的舆论安全隐忧。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外资也纷纷加入进来,试图从资本层面控制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各个领域。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到博客、论坛,国内几乎所有的网络模式都能看到境外资本的身影。如果境外资本控股的公司掌控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就必将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和改善学生党员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是我们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党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党员身份标签
高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上积极上进,他们都是一入校就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表现出极强的上进心,政治方向明确,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生活观念多样化,大部分党员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有一部分认为取决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些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团、学联会等各种组织,活跃于各类学生干部的岗位,同时比较主动的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示范作用突出;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准则都能较好的遵守。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前面,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入党动机的多样化,信仰迷茫
如今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5后”,对于“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是积极表示想加入,但积极态度背后的成因却各有不同。即使他们成为预备党员以后,学习了一定党内知识,但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也是存在巨大差异。有的说我爷爷是共产党员,从小就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有的说我父亲是共产党员,从小就教育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似乎都有同一个父亲,同一个爷爷,都是因为长辈的希望而选择入党;还有的是仅仅认为入党“光荣”;更有甚至认为入党是为了方便求职和升迁。这些不“纯粹”的入党动机,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现党员的责任感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四)在政治素养上提升上,自觉性不足
与本科学生相比较,高职学生自律性比较薄弱,自觉和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欠缺,学习流于形式。虽然知道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很难做到入耳、入脑。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远大于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有甚者认为政治理论太过缥缈,还不如帮助学生和老师做一些实事。
入党后,党员自律意识减弱,积极性滞泄。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希望,但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在管理、协调和教育学生党员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入党后像是失去了目标,积极性减退,带头作用不强,政治热情降低。这些情况都反映出部分学生党员自律意识减弱,也体现了入党后学生党性教育的不足。
(五)无法突出思想素质考核
新常态下,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如何,决定着怎样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也直接关系着党的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会有一定量的考核。在对我院支部党建工作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多数支部在培养考察过程中,评价方式和考核点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和班级管理上,其次才是思想状况上。
这样的考核方式产生了这样一种导向-学生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表现突出,拿到了党校“初级”培训证书,就能成为党员。这样的想法会给我们学生党员队伍带来危机,未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考核重点,将会影响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性修养问题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出现一系列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来自外部环境;主观因素则是学生本身思辨能力薄弱,有较大的盲从性、从众性。
(一)多元化思想文化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成分、就业形式、组织形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多样化相伴随,社会思潮也日益多样并相互激荡。2018年2月出版的《人民论坛》杂志评选出国内值得关注的十大社會思潮,它们分别是: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对于这些社会思潮,我们既要看到它们多样化存在、碰撞与交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和重要动力,也要看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许多令人担心的地方。一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思想包括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也在全球化。二是一些社会思潮表现出了极端化的倾向,包括激进左派、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等,这些思潮甚嚣尘上,就有可能对中国的改革局面造成破坏。三是很多社会思潮的争论,已经突破思想争论的界限,呈现出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倾向,即社会思潮开始有意识地向社会渗透,力图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其政策目标。
(二)新媒体、互联网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意识形态舆情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一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边界愈加模糊,意识形态舆情网上网下回流往返,境内境外倒灌呼应,现实世界的全部信息都能折射到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一言一说也深刻地影响着现实世界。网上的舆情会蔓延至社会并形成社会舆情,社会的问题经过网络会持续发酵形成网络舆情。二是传播渠道以网络自媒体为主,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更为隐蔽。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特别是手机微信具有用户多、传播快、虚假信息多等特征,既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也给舆论管控带来极大挑战。三是境外资本加紧在新媒体领域“ 圈地”,带来新的舆论安全隐忧。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外资也纷纷加入进来,试图从资本层面控制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各个领域。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到博客、论坛,国内几乎所有的网络模式都能看到境外资本的身影。如果境外资本控股的公司掌控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就必将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