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龙屯堡属于贵州省地势最为平坦的中西部城市安顺市。自古以来,安顺便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之称。元朝时,这里便是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为“饭笼驿”。清朝时,改为“饭笼铺”。20世纪初,几位有名乡儒觉着“饭笼”二字不雅,便取天台山的“天”和龙眼山的“龙”,再结合未断代的屯堡文化,给这个特色鲜“明”的地方重新命名为“天龙屯堡”。在14世纪80年代初期,贵州安顺的“军转农”现象为明朝刻画了最完整的历史剖面,为后人留下了寻觅明时风采最好的去处。
西南边陲,江南风雅
初见天龙屯堡,被入口处的“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吸引住了目光,瞬间就把人的思绪拉回到600多年前。
明洪武十四年(1381),仗着天险路远,忽必烈汗第五子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这支在内地与漠北蒙古贵族遥相呼应的力量日益嚣张。为了夺取西南统治权,明太祖朱元璋调派正在北方与北元作战的傅友德、沐英等将领率领30万大军浩浩荡荡直下西南地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调北征南”。次年,征南大军大获全胜。为了控扼土司,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明太祖下令军队就地戍边屯田,军队的家属也迁入此地,共同“屯田、养兵、守土”,建立屯堡。
屯堡是明代带有军事编制性质的基层组织。屯为军屯,插标为界,靠围墙来固守,主要功能在于驻军、扎营;堡则为民屯,是让省外汉人迁往某处安营扎寨,垦荒务农,负责供应驻军给养以及传递文书、迎送过往的朝廷官员。就这样,天龙屯堡里延续了近20代人,人们仍然在坚守根源。一抷热土一抷魂,村里的长者从明孝陵捧回的一抷泥土,葬在屯堡里最核心的位置,并立了一块碑,题为“叶茂思根”,昭示“万派归宗源有本,一脉两地祖无分”的心愿。时间能够磨灭这世上的很多事物,却无法动摇人们落叶归根的夙愿,开枝散叶是自然的法则,对根源的思念却是一种本性的执着。即使屯堡人在这里度过了600余年的岁月,但在无止境的历史底色中,他们凭着对根源的思念,铸造了独一无二的凸显式文化。
走过不少古镇,到过不少古村寨,唯有在天龙屯堡里,会不自觉地想要放慢脚步,或许这就是时光的魅力。通常情况下,屯堡给人的感觉总是冷酷的、防御性极强的,但这里有少见的江南风雅。在天龙屯堡,巷道中间有潺潺的曲流和弯弯的桥拱,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景象。走在古街上,耳边时不时就传入江淮软语,恍若置身江南小镇。
凤阳汉装,明时模样
在屯堡里游走,除了能听到江淮软语,还能见到奇异的服饰。
屯堡里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喜着蓝衣大袖长袍,也就是凤阳汉装,一种来自明太祖朱元璋故乡—安徽凤阳的汉族传统服饰。这类服饰的式样为大襟、长袍、窄袖,多以青、蓝二色为主。围以黑布裙,长袍及至小腿,下着蓝色长裤,腰系飘带。飘带长有一丈二,代表一年有12个月;腰带可在腰间缠4圈,寓意春夏秋冬4个季节。飘带又叫“扫扫”,源于这种由888根丝线组成、手工制作的飘带形似扫帚,寄寓除霉运、好运来的美好心愿。
说到“扫扫”,有一句顺口溜可以形象地描绘屯堡女性身着凤阳汉装的“明时”模样:“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
“罩罩”指的是屯堡女性头上包的帕子,可以通过包帕来判断女性的家庭情况。在天龙屯堡,未婚女性唤作“小嬢嬢”,已婚女性唤作“大嬢嬢”。通常,小嬢嬢只梳長独辫,不包帕子。只有已婚女性包帕,其中年轻已婚女性包白帕,年长已婚女性包青帕。这包帕的习俗,还与戍边生活密切相关。明朝时期,屯堡里妇女的丈夫外出防御戍边,常常生死难料,因此妇女结婚后就必须包白帕,表明要为丈夫戴活孝。随着屯田生活愈加稳定,渐渐地,这种寓意就淡化了,包白帕主要象征夫妻间白头偕老。除了寓意外,包帕还是身份的象征。一般,婆婆包青帕,儿媳包白帕。
至于耳上的“吊吊”,指的是屯堡女性佩戴的银质耳环。在古时,黔中地区多瘴气,瘴气多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患病的气。因此,屯堡人多佩戴银制饰品来祛除瘴气,达到身心康泰的目的。
这脚上的“翘翘”指的是屯堡女性脚上穿的绣花鞋,鞋头上翘似凤头,称为“凤翘”,亦被当地人称为“凤头鞋”。凤头鞋式样漂亮可人,也是大有来头。在征南大军刚入驻贵州的那些年,战事依然混乱,丈夫们出去打仗,妇女们则撑起半边天。若有外敌入侵,凤头鞋倒钩里暗藏的利器就派上了用场。脚穿凤头鞋的屯堡大小嬢嬢们除了能防御外敌,还善农事耕作,为军队驻扎夯实了根基。如今天下太平,倒钩里早已不藏利器,却饱含乡思,化作凤鸟飞回故土,以解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