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过去,人在水的面前曾经是十分脆弱的,因此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人的能力在提高,水却常常变得脆弱了。这种关系的颠倒给人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人认识水的过程还远没有完结,和谐的图画还在勾画之中……
水中的庞贝?
“你见过水中的庞贝吗?”第一次到衡水湖的时候,冀县旅游局的杨双月局长半开玩笑地问我。
“水中的庞贝古城?”我不禁讶然,我只知道那个被火山灰迅速覆灭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庞贝古城,难道水也能瞬时毁灭并清晰留存一个城镇?我有些疑惑,但似乎杨局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难道他真的见过?
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施,就着一杯清茶,杨局给我讲起了一个水中的汉代村落的故事,随着回忆的逐渐延伸,杨局的语调慢慢变得沉重,神情也逐渐严肃起来。
“那是在1993年的春天……”
杨局吞吐着烟圈缓缓地说,慢慢把我带回了十多年前的冀州小库扩容的施工现场。
奇异的遗址?
1993年,政府决定把衡水湖的冀州小库增加库容,杨局便带领三十四人的施工队准备把湖面南部,也就是现在杨局和我说话的旅游局办公室北面的200亩浅滩地挖出来以扩大湖面。当时地面海拔约21米,水面海拔18米,他们打算挖到地面海拔15米的地方。
施工起初进行很顺利,他们用一种小型泥浆泵挖泥土,再运上来。一天复一天,杨局每天都在工地上安排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大概工程进行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点意外。有一天挖到了一个地方就挖不动了,显然碰到了坚硬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许是石头吧?工人们先没注意,挖不动就挖旁边呗,继续挖。于是就沿着能挖动的地方前行,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直线。细心的杨局觉得事有蹊跷,看那似乎有一堵墙在土里的样子。杨局让工人们小心地挖开表面泥土,看土里究竟有什么东西。
随着淤泥的一点点剥离,那不明障碍物很快露出庐山真面目——真是一堵房墙!杨局推测可能不只一堵墙,说不定还有一座完整房屋埋藏,他指挥工人们更小心地继续挖掘周围,碰到坚硬的东西就绕过去。果不出所料,没多久,一所房屋的轮廓渐渐显现了出来。看遗迹这是一所民居,房里还散落着瓦罐等器皿。并且更令人惊骇的是,房子里还有人的骸骨。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房子会埋在土里?为什么人会死在屋里?
杨局和工人们有好多疑问没有解答,他们更加小心地挖掘,一座房屋,又一座房屋,一口井,又一口井。居然在这片约200亩的地里,差不多一百多亩里都有民居遗址,还有古河道。
随着遗址越挖越多,事实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村庄,而且是一个规模颇大的村庄。据杨局回忆,遗址差不多占据了所挖的200亩的大部分,其中房屋面积约100亩,是一个长700米,宽200米的轮廓。当时从湖面海拔18米往下挖4米左右就见到了房基。再往下挖三四米就是老河床。村庄在河流东面,这村有一百多所房屋,大概就是一百来户人家。
村里有八口井,排列的位置很讲究,每口井相隔约100米,井口还有陶瓷砌的井沿。房屋前还有拴马桩等生活设施。房屋间还有一个砖窑,面积颇大,大概有1500平方米,里面还留有几百块烧好的砖。
尤其让挖掘的工人们感到难受的是,差不多每所房屋里都有两三具骸骨,这个村子的人估计没有人幸免。而且骸骨的姿态说明了似乎他们都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据杨局回忆,有的骸骨呈仰躺在墙根的姿势,好像是被塌下来的房顶压死的。有的仿佛在奔跑中突然倒地,有的似乎安静地躺着。骸骨清楚地传递了一个信号:或者白天,或者黑夜的某个时刻,这个村庄忽然遭遇了灭顶之灾,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连同他们的家园,都一起被埋葬了。
从断层和器物上看,这是一个汉代的村庄。那么,是什么样的灾难导致这样一个村庄被埋起来了呢?而且,仿佛是突然被埋起来的?这里没有火山灰,没有从天而降的大灾难,是什么把平静生活的人们突然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谁是肇事者?
“是水。”面对我询问的眼神,杨局缓缓地说。
虽然这是我预想中的答案,但真切地听到时还是震动了一下。那该是多么大的洪水啊!杨局解释说,这次的土质断层大约有五六米,一般一次洪水过后,留下断层一米,这次有五六米,可见当年洪水的势头之猛。这一定是一场非常大的洪水,且夹杂了大量泥沙,类似泥石流的形式,所以对村庄的打击是致命的。并且,可以推断,这个村庄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遭遇这场灾难的,很多人甚至没有跑出房屋。
那是怎样一种惨烈的状况?从来没有水患体验的我尽力想象着当时的情形。而遭遇灾难的那些死去的人们,至今仍长眠在冀州小库水底的人们,当时是怎样一种绝望啊?想到这,我不禁脊背有些发凉,当浑浊的流水以千钧之势奔涌过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哭泣、绝望、剧痛、无助……或许在睡梦中,或许在闲聊间,或许刚把热腾腾的米饭端上餐桌……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或许丈夫想保护妻子,或许母亲想护住孩子,或许有人什么也来不及想,什么也来不及做……
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把这些遇难者挖出来好好安葬,可见当时一定把这个村庄埋葬得无影无踪了,说不定周围的村庄也受害了。这个村庄当时在外的游子,回到此地也多半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只见黄土和依旧奔流的河水,临风陨泪。
“那时你们看到这些害怕吗?”我又想到施工现场,想想在施工者的眼前,渐渐从黄土中露出一千多年前的房屋,还有一千多年前的祖先的半朽的骸骨,该是怎样的惊骇啊。面对我的问题,杨局沉默了一会,半天吐出两个字:“难受。”然后缓缓地说,“当时大家看到这些情况都不说话了。惨啊,心里都在想,水灾造成的灾难巨大啊。”
我也不说话了,回忆当初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仿佛一场真实的恐怖电影的回放。同时,我注意到杨局在说到骸骨的情况时都是很快地跳开,转而说其他的事,或者一两句就说完了。只有说到挖掘,井口,面积等等非场景的情况时,杨局的话才又恢复到往日的流畅来。因此我不得不硬逼着一问一答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有多少房间?每个房间大概有几具骸骨?情况如何?后来杨局告诉我,正是在这次挖掘后,他在震惊之余,决心学习考古知识和历史知识,成了这里考古和历史方面小有名气的能人。他只是希望能够接近多年前的真实和避免悲剧重演。
只见一斑?
我忽然想到一事,问杨局,“当时怎么这么巧?这村庄正好在你们挖掘的地方?是否其他地方也有被淹没的村庄呢?”“很可能有。”杨局说,“当时这条河泛滥,应该沿岸的村庄都遭了殃,只是我们恰好挖到了这一处而已。”
“并且,水灾也不止这一次。这 地方淹了很多次了!”杨局接着告诉我。他多年来一直负责河湖施工,常常挖掘出古墓古遗址,对水的灾难体会得尤为深刻。他说,挖河道常常能挖出古文物,不少地方能清晰地看到五个断层,从新石器时代,汉、唐、元、明五个时代。更奇的是,有时能看到3个棺材叠在一起。
“三个棺材叠在一起?怎么会这样呢?”我睁大了眼睛不相信,杨局解释说,“水啊。这里埋棺一般三米。后来水来了,把坟头淹没了,后来的人又繁衍生息,恰好风水先生看坟,很容易推断出这同一块地风水好,就又做了坟地。再淹,后面的人再作坟地,都是风水巧合,谁也不知道,这坟底下已经有两座坟了。”
在衡水地区,挖掘出来的水灾遗址,对于数千年来的水患灾难,仅仅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人们实在难以想象这片土地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
翻开地方志,对水灾的记载颇多,据现有资料,自西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至1989年,有记载的水灾就有100次。随便摘录几则如下:
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秋雨,河水溢,漂官享民舍万所。渤海、庆贺、信都河水溢,坏官民庐舍。”
三国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九月淫雨,水溺人,漂失财产。九月冀、兖、徐、豫四州水,出没溺杀人。”
唐高宗宗章二年(公元669年),“六月大水,平地深一丈,坏民居万家。”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真定定郡大水。”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大水,陆地行舟。”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滹沱河与漳水并发,民田漂没,米价腾贵。”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海子涨满,而衡水老母庙决口,制动全河大溜,宣泄不及,船开堤埝多处,顺民庄等十余村来年已不能耕种。”
灾难从何而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灾?和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吗?”
咂一口清茶,杨局给我细数千顷洼的历史。
千顷洼曾多次作为河流故道,黄河、漳河、滹沱河都曾经流经此地。夏朝时黄河流经衡水。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后,黄河东迁,不再经过衡水。自此一千六百多年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决口,又一次流经衡水,这是黄河第七次大改道。21年后,黄河又改道,不再流经衡水。但不久,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黄河又决口于内黄,大和正流又归北流,又一次流经衡水。这次是黄河第十次大改道。29年后,1127年,黄河又东迁,至今没有再流经衡水。其他河流如漳河、滹沱河也数次改道,决口,这样的水文特征,造就了此地水患灾害频繁的特点。
然而水量的吞吐,对于洼地里的人们,确实如卧在猛虎身畔。这次水中的庞贝,大概是流经洼里的河流上游突然决口,洪水夹带泥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埋葬了一个宁静的村庄。
水能覆城,亦能载城?
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水灾往事,我有些惊讶,在河流这么变幻无常的地方却孕育了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冀州文化。“有水而荣,无水不兴啊!”杨局告诉我,正是这些纵横无常的河道,才带来冀州的繁荣啊。
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江滨河而建。《诗·大雅·公刘》中记述周朝先祖公刘在选择都邑时就“相其阴阳,观其流泉”,高度重视水源。据考证,春秋战国时的各国都城也都是依江河而建。古代的城市离不开水,水在水源供给,运输,商业,军事和旅游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冀州一直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和它的水系发达是分不开的。早在上古时期,冀州作为尧的都城,大禹治水也最先从冀州开始。因为发达的水运,冀州成为商业中心,孕育了昌盛的中原文化。在军事上,靠着水系发达的优势,冀州成为了险要的战略重地。据传三国时曹操在此操练水兵。现在冀州城南还有一段汉城墙,周长24华里,彰显了当时汉代冀州的规模,在城墙外还能依稀看到当年护城河的影子。可惜大部分城墙在文革中被拆下来修了部分冀州小库,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此外,围绕水为特色的自然景观,冀州形成了著名的旅游文化,如冀州八景。冀州的美景,频频见于历代诗词歌赋中。靠着水的滋润,冀州文化教育昌盛,这里名人辈出,如“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就出自汉代的冀州人孙敬,北魏著名的冯太后也是冀州人。
历数水的功绩,杨局不无自豪地说,“冀州文化,可以说是建立在水基础上的‘水文化’。”
悲剧会不会重演?
水能覆城,亦能载城,冀州的辉煌依托水的繁华,但那水底的庞贝始终让我难以释怀。杨局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宽慰似地说:“人们只要认真协调和水的关系,大多悲剧是可以避免也是不会重演的,灾难通常是因为人们无知或过于狂妄了。”
翻阅历史文献,可以看到历代政府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并收到了相当成效。隋朝一位姓赵的州官曾在此处修有赵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也曾利用赵渠引此洼之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千顷洼水引到滏阳河,并修筑了三孔石闸,用以调节千顷洼和滏阳河的水流沟通。解决了水患,并排除了淤水,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光绪十年,知州吴汝纶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这就是著名的“吴公渠”。吴公渠开凿后,《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因为顺利排开了水,十万亩盐碱地都变成了膏腴的良田。
千百年来,人们逐渐掌握了洪水的规律,因势利导,尽量避免了灾难损失。在现代,衡水湖历经几度曲折后,现在的状况也让杨局颇感欣慰。但杨局告诉我们也不能对“水”有丝毫大意。因为衡水湖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的水源、生态、防洪等环节都需要人们精心呵护,只有常常保持警惕和谨慎,历史上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骸骨,就在身畔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斜射进旅游局办公室的窗户,也照在屋外那片埋藏了千年汉村的水面上。看着那泛着夕照的水面,杨局有些遗憾的说,当时因为湖面的水渗得很快,也没有保护的经费,杨局他们没法把这片遗址保留下来,只能在后来尽量看到可能是房屋和骸骨的地方就绕开不挖。四个月的施工结束后,人们撤掉和水面的隔堤,水漫溢过来。于是这座埋藏了千年,刚显露几个月的汉村又沉没到了水波之下。并且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汉村露头时人们也没考究出这汉村的具体年代,也没有拍照和留下其他资料。后来精通当地历史的杨局在现有史书上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线索。汉村的进一步资料也成了一个谜。
听说骸骨还在水下,现在潜水还能在湖底看到,我又一次感到脊背发凉。“你们在旁边工作生活不害怕吗?”我忍不住问杨局。“不害怕,都是老祖宗了。”杨局爽朗地回答说,“何况常常看着水面,我就想,这是老祖宗在提醒我们啊,水的力量真大,一定要和水好好打交道!”
水中的庞贝?
“你见过水中的庞贝吗?”第一次到衡水湖的时候,冀县旅游局的杨双月局长半开玩笑地问我。
“水中的庞贝古城?”我不禁讶然,我只知道那个被火山灰迅速覆灭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庞贝古城,难道水也能瞬时毁灭并清晰留存一个城镇?我有些疑惑,但似乎杨局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难道他真的见过?
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施,就着一杯清茶,杨局给我讲起了一个水中的汉代村落的故事,随着回忆的逐渐延伸,杨局的语调慢慢变得沉重,神情也逐渐严肃起来。
“那是在1993年的春天……”
杨局吞吐着烟圈缓缓地说,慢慢把我带回了十多年前的冀州小库扩容的施工现场。
奇异的遗址?
1993年,政府决定把衡水湖的冀州小库增加库容,杨局便带领三十四人的施工队准备把湖面南部,也就是现在杨局和我说话的旅游局办公室北面的200亩浅滩地挖出来以扩大湖面。当时地面海拔约21米,水面海拔18米,他们打算挖到地面海拔15米的地方。
施工起初进行很顺利,他们用一种小型泥浆泵挖泥土,再运上来。一天复一天,杨局每天都在工地上安排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大概工程进行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点意外。有一天挖到了一个地方就挖不动了,显然碰到了坚硬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许是石头吧?工人们先没注意,挖不动就挖旁边呗,继续挖。于是就沿着能挖动的地方前行,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直线。细心的杨局觉得事有蹊跷,看那似乎有一堵墙在土里的样子。杨局让工人们小心地挖开表面泥土,看土里究竟有什么东西。
随着淤泥的一点点剥离,那不明障碍物很快露出庐山真面目——真是一堵房墙!杨局推测可能不只一堵墙,说不定还有一座完整房屋埋藏,他指挥工人们更小心地继续挖掘周围,碰到坚硬的东西就绕过去。果不出所料,没多久,一所房屋的轮廓渐渐显现了出来。看遗迹这是一所民居,房里还散落着瓦罐等器皿。并且更令人惊骇的是,房子里还有人的骸骨。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房子会埋在土里?为什么人会死在屋里?
杨局和工人们有好多疑问没有解答,他们更加小心地挖掘,一座房屋,又一座房屋,一口井,又一口井。居然在这片约200亩的地里,差不多一百多亩里都有民居遗址,还有古河道。
随着遗址越挖越多,事实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村庄,而且是一个规模颇大的村庄。据杨局回忆,遗址差不多占据了所挖的200亩的大部分,其中房屋面积约100亩,是一个长700米,宽200米的轮廓。当时从湖面海拔18米往下挖4米左右就见到了房基。再往下挖三四米就是老河床。村庄在河流东面,这村有一百多所房屋,大概就是一百来户人家。
村里有八口井,排列的位置很讲究,每口井相隔约100米,井口还有陶瓷砌的井沿。房屋前还有拴马桩等生活设施。房屋间还有一个砖窑,面积颇大,大概有1500平方米,里面还留有几百块烧好的砖。
尤其让挖掘的工人们感到难受的是,差不多每所房屋里都有两三具骸骨,这个村子的人估计没有人幸免。而且骸骨的姿态说明了似乎他们都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据杨局回忆,有的骸骨呈仰躺在墙根的姿势,好像是被塌下来的房顶压死的。有的仿佛在奔跑中突然倒地,有的似乎安静地躺着。骸骨清楚地传递了一个信号:或者白天,或者黑夜的某个时刻,这个村庄忽然遭遇了灭顶之灾,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连同他们的家园,都一起被埋葬了。
从断层和器物上看,这是一个汉代的村庄。那么,是什么样的灾难导致这样一个村庄被埋起来了呢?而且,仿佛是突然被埋起来的?这里没有火山灰,没有从天而降的大灾难,是什么把平静生活的人们突然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谁是肇事者?
“是水。”面对我询问的眼神,杨局缓缓地说。
虽然这是我预想中的答案,但真切地听到时还是震动了一下。那该是多么大的洪水啊!杨局解释说,这次的土质断层大约有五六米,一般一次洪水过后,留下断层一米,这次有五六米,可见当年洪水的势头之猛。这一定是一场非常大的洪水,且夹杂了大量泥沙,类似泥石流的形式,所以对村庄的打击是致命的。并且,可以推断,这个村庄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遭遇这场灾难的,很多人甚至没有跑出房屋。
那是怎样一种惨烈的状况?从来没有水患体验的我尽力想象着当时的情形。而遭遇灾难的那些死去的人们,至今仍长眠在冀州小库水底的人们,当时是怎样一种绝望啊?想到这,我不禁脊背有些发凉,当浑浊的流水以千钧之势奔涌过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哭泣、绝望、剧痛、无助……或许在睡梦中,或许在闲聊间,或许刚把热腾腾的米饭端上餐桌……在灾难发生的瞬间,或许丈夫想保护妻子,或许母亲想护住孩子,或许有人什么也来不及想,什么也来不及做……
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把这些遇难者挖出来好好安葬,可见当时一定把这个村庄埋葬得无影无踪了,说不定周围的村庄也受害了。这个村庄当时在外的游子,回到此地也多半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只见黄土和依旧奔流的河水,临风陨泪。
“那时你们看到这些害怕吗?”我又想到施工现场,想想在施工者的眼前,渐渐从黄土中露出一千多年前的房屋,还有一千多年前的祖先的半朽的骸骨,该是怎样的惊骇啊。面对我的问题,杨局沉默了一会,半天吐出两个字:“难受。”然后缓缓地说,“当时大家看到这些情况都不说话了。惨啊,心里都在想,水灾造成的灾难巨大啊。”
我也不说话了,回忆当初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仿佛一场真实的恐怖电影的回放。同时,我注意到杨局在说到骸骨的情况时都是很快地跳开,转而说其他的事,或者一两句就说完了。只有说到挖掘,井口,面积等等非场景的情况时,杨局的话才又恢复到往日的流畅来。因此我不得不硬逼着一问一答地了解当时的情况。当时有多少房间?每个房间大概有几具骸骨?情况如何?后来杨局告诉我,正是在这次挖掘后,他在震惊之余,决心学习考古知识和历史知识,成了这里考古和历史方面小有名气的能人。他只是希望能够接近多年前的真实和避免悲剧重演。
只见一斑?
我忽然想到一事,问杨局,“当时怎么这么巧?这村庄正好在你们挖掘的地方?是否其他地方也有被淹没的村庄呢?”“很可能有。”杨局说,“当时这条河泛滥,应该沿岸的村庄都遭了殃,只是我们恰好挖到了这一处而已。”
“并且,水灾也不止这一次。这 地方淹了很多次了!”杨局接着告诉我。他多年来一直负责河湖施工,常常挖掘出古墓古遗址,对水的灾难体会得尤为深刻。他说,挖河道常常能挖出古文物,不少地方能清晰地看到五个断层,从新石器时代,汉、唐、元、明五个时代。更奇的是,有时能看到3个棺材叠在一起。
“三个棺材叠在一起?怎么会这样呢?”我睁大了眼睛不相信,杨局解释说,“水啊。这里埋棺一般三米。后来水来了,把坟头淹没了,后来的人又繁衍生息,恰好风水先生看坟,很容易推断出这同一块地风水好,就又做了坟地。再淹,后面的人再作坟地,都是风水巧合,谁也不知道,这坟底下已经有两座坟了。”
在衡水地区,挖掘出来的水灾遗址,对于数千年来的水患灾难,仅仅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人们实在难以想象这片土地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
翻开地方志,对水灾的记载颇多,据现有资料,自西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至1989年,有记载的水灾就有100次。随便摘录几则如下:
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秋雨,河水溢,漂官享民舍万所。渤海、庆贺、信都河水溢,坏官民庐舍。”
三国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九月淫雨,水溺人,漂失财产。九月冀、兖、徐、豫四州水,出没溺杀人。”
唐高宗宗章二年(公元669年),“六月大水,平地深一丈,坏民居万家。”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真定定郡大水。”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大水,陆地行舟。”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滹沱河与漳水并发,民田漂没,米价腾贵。”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海子涨满,而衡水老母庙决口,制动全河大溜,宣泄不及,船开堤埝多处,顺民庄等十余村来年已不能耕种。”
灾难从何而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灾?和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吗?”
咂一口清茶,杨局给我细数千顷洼的历史。
千顷洼曾多次作为河流故道,黄河、漳河、滹沱河都曾经流经此地。夏朝时黄河流经衡水。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后,黄河东迁,不再经过衡水。自此一千六百多年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决口,又一次流经衡水,这是黄河第七次大改道。21年后,黄河又改道,不再流经衡水。但不久,北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黄河又决口于内黄,大和正流又归北流,又一次流经衡水。这次是黄河第十次大改道。29年后,1127年,黄河又东迁,至今没有再流经衡水。其他河流如漳河、滹沱河也数次改道,决口,这样的水文特征,造就了此地水患灾害频繁的特点。
然而水量的吞吐,对于洼地里的人们,确实如卧在猛虎身畔。这次水中的庞贝,大概是流经洼里的河流上游突然决口,洪水夹带泥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过来,埋葬了一个宁静的村庄。
水能覆城,亦能载城?
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水灾往事,我有些惊讶,在河流这么变幻无常的地方却孕育了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冀州文化。“有水而荣,无水不兴啊!”杨局告诉我,正是这些纵横无常的河道,才带来冀州的繁荣啊。
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江滨河而建。《诗·大雅·公刘》中记述周朝先祖公刘在选择都邑时就“相其阴阳,观其流泉”,高度重视水源。据考证,春秋战国时的各国都城也都是依江河而建。古代的城市离不开水,水在水源供给,运输,商业,军事和旅游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冀州一直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和它的水系发达是分不开的。早在上古时期,冀州作为尧的都城,大禹治水也最先从冀州开始。因为发达的水运,冀州成为商业中心,孕育了昌盛的中原文化。在军事上,靠着水系发达的优势,冀州成为了险要的战略重地。据传三国时曹操在此操练水兵。现在冀州城南还有一段汉城墙,周长24华里,彰显了当时汉代冀州的规模,在城墙外还能依稀看到当年护城河的影子。可惜大部分城墙在文革中被拆下来修了部分冀州小库,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此外,围绕水为特色的自然景观,冀州形成了著名的旅游文化,如冀州八景。冀州的美景,频频见于历代诗词歌赋中。靠着水的滋润,冀州文化教育昌盛,这里名人辈出,如“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就出自汉代的冀州人孙敬,北魏著名的冯太后也是冀州人。
历数水的功绩,杨局不无自豪地说,“冀州文化,可以说是建立在水基础上的‘水文化’。”
悲剧会不会重演?
水能覆城,亦能载城,冀州的辉煌依托水的繁华,但那水底的庞贝始终让我难以释怀。杨局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宽慰似地说:“人们只要认真协调和水的关系,大多悲剧是可以避免也是不会重演的,灾难通常是因为人们无知或过于狂妄了。”
翻阅历史文献,可以看到历代政府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并收到了相当成效。隋朝一位姓赵的州官曾在此处修有赵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也曾利用赵渠引此洼之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千顷洼水引到滏阳河,并修筑了三孔石闸,用以调节千顷洼和滏阳河的水流沟通。解决了水患,并排除了淤水,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光绪十年,知州吴汝纶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这就是著名的“吴公渠”。吴公渠开凿后,《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因为顺利排开了水,十万亩盐碱地都变成了膏腴的良田。
千百年来,人们逐渐掌握了洪水的规律,因势利导,尽量避免了灾难损失。在现代,衡水湖历经几度曲折后,现在的状况也让杨局颇感欣慰。但杨局告诉我们也不能对“水”有丝毫大意。因为衡水湖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的水源、生态、防洪等环节都需要人们精心呵护,只有常常保持警惕和谨慎,历史上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骸骨,就在身畔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斜射进旅游局办公室的窗户,也照在屋外那片埋藏了千年汉村的水面上。看着那泛着夕照的水面,杨局有些遗憾的说,当时因为湖面的水渗得很快,也没有保护的经费,杨局他们没法把这片遗址保留下来,只能在后来尽量看到可能是房屋和骸骨的地方就绕开不挖。四个月的施工结束后,人们撤掉和水面的隔堤,水漫溢过来。于是这座埋藏了千年,刚显露几个月的汉村又沉没到了水波之下。并且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汉村露头时人们也没考究出这汉村的具体年代,也没有拍照和留下其他资料。后来精通当地历史的杨局在现有史书上也没有找到明确的线索。汉村的进一步资料也成了一个谜。
听说骸骨还在水下,现在潜水还能在湖底看到,我又一次感到脊背发凉。“你们在旁边工作生活不害怕吗?”我忍不住问杨局。“不害怕,都是老祖宗了。”杨局爽朗地回答说,“何况常常看着水面,我就想,这是老祖宗在提醒我们啊,水的力量真大,一定要和水好好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