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略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情感教育,其结果是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应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
【关键词】: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美术是一门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它能震憾人的心灵,激发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需要成功地运用情感教育。美术赏析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情感性原则,无论在作品分析上,还是在美术欣赏中,都要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为核心。在美术赏析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敏锐性
拥有敏锐的感受力是欣赏美术的基础条件。美术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视觉的艺术。图片是它感性的材料。因此,要感受美术,主要应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美术欣赏活动中,仅有观察物象特征的敏感性、观察物象相互关系的准确性是不够的,更应善于发现和捕捉到欣赏对象的形象美与形式美所在,以及这些美的造型方法。
审美的观察是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有联想、想象、情感与理解参与的观察,含有情景交融的观察、形式表现的观察、形式美的观察,等等。对审美因素的观察是美术欣赏活动的核心,是将学生带入美术这一特殊的视觉艺术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精细鉴赏美术杰作的过程,训练对视觉形象的形式美的敏感观察能力,培养起学生对视觉艺术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品质,是美术欣赏活动的特征之一,即通过美术作品形式的直接感知和赏析来品评作品的形式的情感意味。表现为敏锐地直观感觉某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独创精神和作品独特的魅力成分,感觉其中的鲜活性、生动性,并体会其美的意义所在,美的内涵所在。应该注意的是,美术大师们的作品有许多是非常杰出的,其中美点众多,因此在单位课时内应审慎地进行选择,如有的形象突出就重点观察分析形象的构成;有的以色彩取胜就重点感受色彩的韵味:有的以构图见长就重点观察体验构图带来的特殊意义。
二、选择正确的美术作品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中学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尊心较强、求知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已初步形成,表现在审美对象不断扩大,涉及到自然、社会、艺术多个领域。在他们这个阶段,已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已初步形成,欣赏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开始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审美对象。
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心灰意懒,没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则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审美对象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艺术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等。除此以外,还要选择一些没有具体文学情节的作品,如中国山水花鸟画,荷兰风景画,俄罗斯风景画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还要选择人类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给学生介绍,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是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同其他艺术相比较,其感情特征更为突出。在美术赏析课的第一节,教师就应向学生明确:美术给予我们的不是某种"认识",而是营造一种"体验",一种直接的生动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在每次欣赏同一作品之后都不尽相同。这也正是美术这门艺术最富浪漫的气质所在。情感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过程,在美术赏析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就要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美术中明确辨别出各个美术作品的基本情绪,这是欣赏美术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对学生来讲,他们经历简单,对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一时难以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上的正确引导,并让他们懂得,美术情感的体验不会只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深化。总之,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它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美术作品是情感的表达,美术赏析课的实质是以图育人,以美育人,在美术欣赏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晶.谈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
[2]薛梅.在美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
[3]常歆可.美术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J].文学教育(下)
【关键词】:美术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美术是一门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它能震憾人的心灵,激发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需要成功地运用情感教育。美术赏析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情感性原则,无论在作品分析上,还是在美术欣赏中,都要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为核心。在美术赏析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敏锐性
拥有敏锐的感受力是欣赏美术的基础条件。美术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视觉的艺术。图片是它感性的材料。因此,要感受美术,主要应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美术欣赏活动中,仅有观察物象特征的敏感性、观察物象相互关系的准确性是不够的,更应善于发现和捕捉到欣赏对象的形象美与形式美所在,以及这些美的造型方法。
审美的观察是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的,有联想、想象、情感与理解参与的观察,含有情景交融的观察、形式表现的观察、形式美的观察,等等。对审美因素的观察是美术欣赏活动的核心,是将学生带入美术这一特殊的视觉艺术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触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精细鉴赏美术杰作的过程,训练对视觉形象的形式美的敏感观察能力,培养起学生对视觉艺术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品质,是美术欣赏活动的特征之一,即通过美术作品形式的直接感知和赏析来品评作品的形式的情感意味。表现为敏锐地直观感觉某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独创精神和作品独特的魅力成分,感觉其中的鲜活性、生动性,并体会其美的意义所在,美的内涵所在。应该注意的是,美术大师们的作品有许多是非常杰出的,其中美点众多,因此在单位课时内应审慎地进行选择,如有的形象突出就重点观察分析形象的构成;有的以色彩取胜就重点感受色彩的韵味:有的以构图见长就重点观察体验构图带来的特殊意义。
二、选择正确的美术作品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中学生他们一般具有自尊心较强、求知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已初步形成,表现在审美对象不断扩大,涉及到自然、社会、艺术多个领域。在他们这个阶段,已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已初步形成,欣赏作品具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开始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审美对象。
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心灰意懒,没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则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审美对象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艺术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等。除此以外,还要选择一些没有具体文学情节的作品,如中国山水花鸟画,荷兰风景画,俄罗斯风景画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还要选择人类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给学生介绍,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是善于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同其他艺术相比较,其感情特征更为突出。在美术赏析课的第一节,教师就应向学生明确:美术给予我们的不是某种"认识",而是营造一种"体验",一种直接的生动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在每次欣赏同一作品之后都不尽相同。这也正是美术这门艺术最富浪漫的气质所在。情感是人类复杂的心理过程,在美术赏析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就要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美术中明确辨别出各个美术作品的基本情绪,这是欣赏美术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对学生来讲,他们经历简单,对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一时难以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上的正确引导,并让他们懂得,美术情感的体验不会只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在生活中积累深化。总之,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它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美术作品是情感的表达,美术赏析课的实质是以图育人,以美育人,在美术欣赏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赵晶.谈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
[2]薛梅.在美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
[3]常歆可.美术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J].文学教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