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多层砖房屋抗震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但是在当今的很多施工当中,施工单位都不能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规范去操作,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隐患,同时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降低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工艺,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工艺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人们对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同时在施工中也积极的采取了一些能够提高建筑自身抗震性能的措施,其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它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自身的抗震性能,同时也防止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倒塌的状况,所以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都会采取设置构造柱的方式,将构造柱防止在墙体内部拉筋,这样就能够和墙体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整体,可以共同承担来自外力的作用,从而也十分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
1、构造柱的作用
首先,构造柱可以很好的对横纵墙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行控制。其次是构造柱可以有效的提高砖体的抗剪能力,同时也能提高结构整体的承载力,这样就可以对墙体的开裂状况予以有效的控制,对限制裂缝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最后一点是可以明显提升房屋的延性,在结构发生开裂现象之前,构造柱并不会对墙体刚度的提升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结构已经出现了开裂甚至是破坏,构造柱就可以对墙体的破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墙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结构突然发生倒塌,减少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有材料显示构造柱能够在实际的使用中增强结构整体的延性,甚至是原结构的三倍或者是四倍。
2、构造柱的设置
很多设计人员都有着这样的观念,构造柱的数量越多越好,产生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将构造柱和框架柱的功能混为一谈,而如果设置了过多的构造柱就会使得多余的构造柱无法充分的发挥其对墙体的制约作用,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消耗了很多的资金成本。所以构造柱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在容易受到地震侵害的部位,或者是连接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时应力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在多种设置形式中,外廊式和单面组偶康氏的多层砖房,应该对屋层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增加一层,再进行设置,设置构造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3、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存在的质量问题
3.1蜂窝、孔洞
首先是混凝土在配制的过程中没有对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设计,材料加入量控制不合理,这样就可能出现砂浆少石子多的状况。其次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合理,这样就使得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和易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次是沪宁图浇筑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分层浇筑,同时在下料的时候也没有对整个过程予以严格的控制,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和泌水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最后一点就是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将模板中存在的缝隙进行妥善的密封,这样就导致了结构中的水泥砂浆大量的流失。
3.2露筋
3.2.1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太少、或漏放,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3.2.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
3.2.3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导致露筋;
3.2.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筋位移,造成露筋;
3.2.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3麻面、缺棱掉角
3.3.1模板未涂刷或涂刷不均隔离剂;
3.3.2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3.3.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3.3.4拆模时,边角受重物或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4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3.4.1随意改变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
3.4.2搅拌不充分;
3.4.3振捣不均匀;
3.4.4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3.5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份,到顶层时未排除水份并二次浇捣。
4、具体的控制措施
4.1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
4.1.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4.1.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混凝土柱结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
4.1.3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
4.2混凝土柱“软顶”的主要控制措施
4.2.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太大,以减少泌水现象。
4.2.2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4.2.3合理安排好浇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应二次浇捣并排除其水分和抹面。
4.2.4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柱时,应分段浇筑,分层减水,尤其是商品混凝土。
4.3混凝土柱蜂窝孔洞的主要控制措施 4.3.1混凝土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4.3.2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宜采用减水剂。
4.3.3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4.3.4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沙浆。
4.3.5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
4.3.6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办法、严防漏振。
4.3.7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
4.3.8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墙缝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
4.4混凝土露筋的主要控制措施
4.4.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4.4.2混凝土截面较小,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
4.4.3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固定好填块,垫块间距不宜过稀。
4.4.4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4.5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填好缝隙。
4.4.6混凝土也要充分养护、不宜过早拆除。
4.5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的主要控制措施
4.5.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
4.5.2板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4.5.3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
4.5.4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
5、结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设置构造柱对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和圈梁共同作用,也对砖体的开裂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这样即使建筑已经出现了裂缝也不会任裂缝发展而出现轰然倒塌的情况,使得结构自身的抗变形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应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自梅.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的问题与技术措施[J].江西建材.2014(13)
[2]杨晓红,张薇.浅谈抗震构造柱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3]李春梅,丁静.构造柱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工艺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人们对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同时在施工中也积极的采取了一些能够提高建筑自身抗震性能的措施,其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它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自身的抗震性能,同时也防止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出现倒塌的状况,所以很多建筑设计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都会采取设置构造柱的方式,将构造柱防止在墙体内部拉筋,这样就能够和墙体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整体,可以共同承担来自外力的作用,从而也十分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能。
1、构造柱的作用
首先,构造柱可以很好的对横纵墙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行控制。其次是构造柱可以有效的提高砖体的抗剪能力,同时也能提高结构整体的承载力,这样就可以对墙体的开裂状况予以有效的控制,对限制裂缝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最后一点是可以明显提升房屋的延性,在结构发生开裂现象之前,构造柱并不会对墙体刚度的提升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结构已经出现了开裂甚至是破坏,构造柱就可以对墙体的破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墙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结构突然发生倒塌,减少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有材料显示构造柱能够在实际的使用中增强结构整体的延性,甚至是原结构的三倍或者是四倍。
2、构造柱的设置
很多设计人员都有着这样的观念,构造柱的数量越多越好,产生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将构造柱和框架柱的功能混为一谈,而如果设置了过多的构造柱就会使得多余的构造柱无法充分的发挥其对墙体的制约作用,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同时也消耗了很多的资金成本。所以构造柱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设置在容易受到地震侵害的部位,或者是连接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时应力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在多种设置形式中,外廊式和单面组偶康氏的多层砖房,应该对屋层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增加一层,再进行设置,设置构造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3、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存在的质量问题
3.1蜂窝、孔洞
首先是混凝土在配制的过程中没有对配合比进行合理的设计,材料加入量控制不合理,这样就可能出现砂浆少石子多的状况。其次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合理,这样就使得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和易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再次是沪宁图浇筑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分层浇筑,同时在下料的时候也没有对整个过程予以严格的控制,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和泌水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最后一点就是在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将模板中存在的缝隙进行妥善的密封,这样就导致了结构中的水泥砂浆大量的流失。
3.2露筋
3.2.1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太少、或漏放,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3.2.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
3.2.3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导致露筋;
3.2.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筋位移,造成露筋;
3.2.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3麻面、缺棱掉角
3.3.1模板未涂刷或涂刷不均隔离剂;
3.3.2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3.3.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3.3.4拆模时,边角受重物或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4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3.4.1随意改变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
3.4.2搅拌不充分;
3.4.3振捣不均匀;
3.4.4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3.5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份,到顶层时未排除水份并二次浇捣。
4、具体的控制措施
4.1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
4.1.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4.1.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混凝土柱结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
4.1.3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
4.2混凝土柱“软顶”的主要控制措施
4.2.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水灰比、坍落度不要太大,以减少泌水现象。
4.2.2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4.2.3合理安排好浇筑混凝土柱的次序,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应二次浇捣并排除其水分和抹面。
4.2.4连续浇筑高度较大的柱时,应分段浇筑,分层减水,尤其是商品混凝土。
4.3混凝土柱蜂窝孔洞的主要控制措施 4.3.1混凝土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4.3.2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宜采用减水剂。
4.3.3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柱底模四周缝隙应用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4.3.4浇筑时柱底部应先填100厚左右的同柱混凝土级配一样的水泥沙浆。
4.3.5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
4.3.6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办法、严防漏振。
4.3.7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
4.3.8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墙缝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毕。
4.4混凝土露筋的主要控制措施
4.4.1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4.4.2混凝土截面较小,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
4.4.3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固定好填块,垫块间距不宜过稀。
4.4.4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4.5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填好缝隙。
4.4.6混凝土也要充分养护、不宜过早拆除。
4.5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的主要控制措施
4.5.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
4.5.2板模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4.5.3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
4.5.4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
5、结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设置构造柱对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和圈梁共同作用,也对砖体的开裂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这样即使建筑已经出现了裂缝也不会任裂缝发展而出现轰然倒塌的情况,使得结构自身的抗变形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应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自梅.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的问题与技术措施[J].江西建材.2014(13)
[2]杨晓红,张薇.浅谈抗震构造柱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3]李春梅,丁静.构造柱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