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和渐入佳境,我们愈来愈感到兴趣培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文,不仅是掌握好一门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其内化为一种素养,外化为一种才气,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一方优质土壤。但是一个普遍严峻的现实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语文在学习中受重视的程度与作为母语应当受到的尊敬地位相比并不成正比。因此,如何让我们的语文在学生面前亲和起来、感性起来甚至率性起来,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案前的一个必须用心攻克的难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兴趣起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学情作一番了解。大致地说,在一个普通班级里,对语文感兴趣的人大概占五分之一;既谈不上喜欢,也不感厌恶的大概占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二便是不喜欢的了。而且,这“既不喜欢也不厌恶的五分之二”,也大有因为教师的刻板、课堂的枯燥和作文的“八股”而滑向“不喜欢”的边缘。再加上高考或中考在时间安排上的功利驱使,语文便“堂而皇之”地因其他学科的“占”“挤”“逼”而退避三舍了。
上面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比例分析应该是一个接近事实的比例,是一个我们虽不愿看到却不得不承认的比例。这个比例以冷峻的事实正告我们,如果再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睿智起来,人文起来,开放起来和幽默起来,那么学生就真的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因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让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至少,让那些原先厌恶的学生不再拒绝和惧怕语文。因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能对他今后的生活品位、价值取向和发展倾向提供极为有益的引导和帮助。而这一切,都源于让学生对语文要有点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重塑学生的自信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顶沉重的、危言耸听的帽子扣在我们的中学生头上合适吗?心平气静之后,我们还是要承认,对于相当部分的学生而言,确实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想认真听课,可枯燥乏味的课堂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的学生也想努力作文,可“八股”式的枷锁套得他们欲哭无泪;我们的学生也想提高能力,可应试的题海像一块块霉变的蛋糕——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学生困惑了,迷惘了,畏惧了,退缩了。
虽然这只是部分现状,可是我们没有理由不竭力去改变它。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重塑其自信力呢?我认为必须在课堂和作文的改革上双管齐下,让语文还原为真正的“语文”。
首先说课堂。我们好些老师,在教材的取舍上患得患失,不敢大胆舍弃细枝末节,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抓的结果是,“满堂灌”大行其道。“满堂灌”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是低估学生。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在心灵戕害方面要严重得多,低估学生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其感受,无视其潜能,无视其需求,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强行灌输,是对学生的身心摧残和人格蔑视。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我们的学生何乐之有?何智之有?何益之有?
那么课堂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我觉得在于教学设问。一堂课,如何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让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有话想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能揭示出点睛之妙,蕴含观点倾向之争议;能触类旁通,给人以生活的某种感悟、警示;能于写作有益,激发学生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考虑情景的设置和组织方式,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总之,让学生思有所悟,心有所感,有话可说,有情想抒,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和内因。
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语文课要幽默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愚以为此言差矣。固然,能做到幽默生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对学习效益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的课堂,教师情商很高,表演技能也不错,可以在课堂上率性地说学逗唱,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学生真正的收益却寥寥。实事求是地说,要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做到幽默生动,是强人所难的。那些因性格原因幽不了默的人该怎么办?况且,具备幽默品质的老师,毕竟还不是太多。而我们的学生也没有强求老师一定要幽默风趣。那么平实的老师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还是要胜在设问,胜在睿智,胜在严谨。你可以不幽默,但不可以不智慧,不可以不敏锐地捕捉学生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不可以不机智地把问题导向正确的轨道,不可以不用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推理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也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疑,精心设计好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话题,对一般教师而言,是最关键的一环。
现在来说作文。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回避不了的重头戏,没有人作文写不好而又能把语文学好。因此,学好语文的难点在于写作。作文为什么难写?老师们众口一词的答案是:匮乏的生活和匮乏的阅读!我承认这是很主要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匮乏的生活”难道就一定是苍白的生活吗?再平淡的日子也会有精彩的瞬间和感人的细节,会有性格的冲突和生命的感悟。阅读很“匮乏”吗?如果狭隘地只指文学作品,那我也承认,是很匮乏。但阅读的定义不应该这么狭窄,且不说历史、地理、政治、英语蕴含着怎样多的阅读材料,就是其它理科,也有故事人物和意志品质方面的素材,更何况理科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思维。除此之外,亲情是一种阅读,公园是一种阅读,电视是一种阅读,活动也是一种阅读;一件遗物是一种阅读,一张明信片是一种阅读,一首动人心弦的歌也是一种阅读;还有,孤独是一种阅读,迷惘是一种阅读,激愤是一种阅读,“宅”也是一种阅读。只要有心,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丰富而精彩的百科全书!
题材问题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就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了。语言表达要改变一个观念,“荷塘月色”式的语言修炼永远是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没必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去孜孜以求。优美的语言是一种境界,朴实的语言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提倡朴素平实的文风,让大部分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曾这样评价这篇作文: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推荐它是一种导向”,在结束采访时,何永康教授如是说。
还有一种观念一定要改变,即“缘木求‘意’”。有些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立意要高、格调要高,产生的后果就是假话来了,空话来了,套话也来了。不应该太强调高立意,不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只能颂扬,只能高尚,只能阳光。应该允许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各种情感。表达痛苦会如何?表达迷惘会如何?甚至表达幼稚和消极又会如何?为什么茅盾可以痛苦彷徨,为什么朱自清可以消极迷惘,为什么徐志摩可以消沉乃至颓废?这些人最终都堕落了吗?所以,表达青春期特有的某种思想情感,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反倒,压制他们的这种情绪,诋毁他们的这种情感,等待我们的,可能又会是一个“马加爵”!
让他们自由表达吧,让他们的思想撒欢吧,让他们想笑的时候笑,想哭的时候哭,想疯的时候疯,想恶作剧的时候恶作剧。世界不应该只有理性这一种单色,我们要把生活的酸甜苦辣调成香醇的鸡尾酒,只有这样,作文才会在学生面前亲和起来,流畅起来,鲜活起来。
总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语文实际出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尽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他们的语文自信力,这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做了,就一定有成效。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兴趣起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学情作一番了解。大致地说,在一个普通班级里,对语文感兴趣的人大概占五分之一;既谈不上喜欢,也不感厌恶的大概占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二便是不喜欢的了。而且,这“既不喜欢也不厌恶的五分之二”,也大有因为教师的刻板、课堂的枯燥和作文的“八股”而滑向“不喜欢”的边缘。再加上高考或中考在时间安排上的功利驱使,语文便“堂而皇之”地因其他学科的“占”“挤”“逼”而退避三舍了。
上面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比例分析应该是一个接近事实的比例,是一个我们虽不愿看到却不得不承认的比例。这个比例以冷峻的事实正告我们,如果再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睿智起来,人文起来,开放起来和幽默起来,那么学生就真的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因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让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至少,让那些原先厌恶的学生不再拒绝和惧怕语文。因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能对他今后的生活品位、价值取向和发展倾向提供极为有益的引导和帮助。而这一切,都源于让学生对语文要有点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重塑学生的自信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顶沉重的、危言耸听的帽子扣在我们的中学生头上合适吗?心平气静之后,我们还是要承认,对于相当部分的学生而言,确实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想认真听课,可枯燥乏味的课堂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的学生也想努力作文,可“八股”式的枷锁套得他们欲哭无泪;我们的学生也想提高能力,可应试的题海像一块块霉变的蛋糕——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学生困惑了,迷惘了,畏惧了,退缩了。
虽然这只是部分现状,可是我们没有理由不竭力去改变它。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重塑其自信力呢?我认为必须在课堂和作文的改革上双管齐下,让语文还原为真正的“语文”。
首先说课堂。我们好些老师,在教材的取舍上患得患失,不敢大胆舍弃细枝末节,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抓的结果是,“满堂灌”大行其道。“满堂灌”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是低估学生。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在心灵戕害方面要严重得多,低估学生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其感受,无视其潜能,无视其需求,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强行灌输,是对学生的身心摧残和人格蔑视。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我们的学生何乐之有?何智之有?何益之有?
那么课堂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我觉得在于教学设问。一堂课,如何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让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有话想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能揭示出点睛之妙,蕴含观点倾向之争议;能触类旁通,给人以生活的某种感悟、警示;能于写作有益,激发学生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考虑情景的设置和组织方式,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总之,让学生思有所悟,心有所感,有话可说,有情想抒,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和内因。
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语文课要幽默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愚以为此言差矣。固然,能做到幽默生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对学习效益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的课堂,教师情商很高,表演技能也不错,可以在课堂上率性地说学逗唱,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学生真正的收益却寥寥。实事求是地说,要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做到幽默生动,是强人所难的。那些因性格原因幽不了默的人该怎么办?况且,具备幽默品质的老师,毕竟还不是太多。而我们的学生也没有强求老师一定要幽默风趣。那么平实的老师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还是要胜在设问,胜在睿智,胜在严谨。你可以不幽默,但不可以不智慧,不可以不敏锐地捕捉学生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不可以不机智地把问题导向正确的轨道,不可以不用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推理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也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疑,精心设计好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话题,对一般教师而言,是最关键的一环。
现在来说作文。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回避不了的重头戏,没有人作文写不好而又能把语文学好。因此,学好语文的难点在于写作。作文为什么难写?老师们众口一词的答案是:匮乏的生活和匮乏的阅读!我承认这是很主要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匮乏的生活”难道就一定是苍白的生活吗?再平淡的日子也会有精彩的瞬间和感人的细节,会有性格的冲突和生命的感悟。阅读很“匮乏”吗?如果狭隘地只指文学作品,那我也承认,是很匮乏。但阅读的定义不应该这么狭窄,且不说历史、地理、政治、英语蕴含着怎样多的阅读材料,就是其它理科,也有故事人物和意志品质方面的素材,更何况理科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思维。除此之外,亲情是一种阅读,公园是一种阅读,电视是一种阅读,活动也是一种阅读;一件遗物是一种阅读,一张明信片是一种阅读,一首动人心弦的歌也是一种阅读;还有,孤独是一种阅读,迷惘是一种阅读,激愤是一种阅读,“宅”也是一种阅读。只要有心,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丰富而精彩的百科全书!
题材问题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就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了。语言表达要改变一个观念,“荷塘月色”式的语言修炼永远是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没必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去孜孜以求。优美的语言是一种境界,朴实的语言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提倡朴素平实的文风,让大部分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曾这样评价这篇作文: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推荐它是一种导向”,在结束采访时,何永康教授如是说。
还有一种观念一定要改变,即“缘木求‘意’”。有些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立意要高、格调要高,产生的后果就是假话来了,空话来了,套话也来了。不应该太强调高立意,不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只能颂扬,只能高尚,只能阳光。应该允许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各种情感。表达痛苦会如何?表达迷惘会如何?甚至表达幼稚和消极又会如何?为什么茅盾可以痛苦彷徨,为什么朱自清可以消极迷惘,为什么徐志摩可以消沉乃至颓废?这些人最终都堕落了吗?所以,表达青春期特有的某种思想情感,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反倒,压制他们的这种情绪,诋毁他们的这种情感,等待我们的,可能又会是一个“马加爵”!
让他们自由表达吧,让他们的思想撒欢吧,让他们想笑的时候笑,想哭的时候哭,想疯的时候疯,想恶作剧的时候恶作剧。世界不应该只有理性这一种单色,我们要把生活的酸甜苦辣调成香醇的鸡尾酒,只有这样,作文才会在学生面前亲和起来,流畅起来,鲜活起来。
总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语文实际出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尽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他们的语文自信力,这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做了,就一定有成效。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