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语文兴趣培养难之结症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和渐入佳境,我们愈来愈感到兴趣培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文,不仅是掌握好一门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其内化为一种素养,外化为一种才气,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一方优质土壤。但是一个普遍严峻的现实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语文在学习中受重视的程度与作为母语应当受到的尊敬地位相比并不成正比。因此,如何让我们的语文在学生面前亲和起来、感性起来甚至率性起来,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案前的一个必须用心攻克的难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兴趣起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学情作一番了解。大致地说,在一个普通班级里,对语文感兴趣的人大概占五分之一;既谈不上喜欢,也不感厌恶的大概占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二便是不喜欢的了。而且,这“既不喜欢也不厌恶的五分之二”,也大有因为教师的刻板、课堂的枯燥和作文的“八股”而滑向“不喜欢”的边缘。再加上高考或中考在时间安排上的功利驱使,语文便“堂而皇之”地因其他学科的“占”“挤”“逼”而退避三舍了。
  上面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比例分析应该是一个接近事实的比例,是一个我们虽不愿看到却不得不承认的比例。这个比例以冷峻的事实正告我们,如果再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睿智起来,人文起来,开放起来和幽默起来,那么学生就真的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因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让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至少,让那些原先厌恶的学生不再拒绝和惧怕语文。因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能对他今后的生活品位、价值取向和发展倾向提供极为有益的引导和帮助。而这一切,都源于让学生对语文要有点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重塑学生的自信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顶沉重的、危言耸听的帽子扣在我们的中学生头上合适吗?心平气静之后,我们还是要承认,对于相当部分的学生而言,确实是这样的。其实,我们的学生也想认真听课,可枯燥乏味的课堂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的学生也想努力作文,可“八股”式的枷锁套得他们欲哭无泪;我们的学生也想提高能力,可应试的题海像一块块霉变的蛋糕——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学生困惑了,迷惘了,畏惧了,退缩了。
  虽然这只是部分现状,可是我们没有理由不竭力去改变它。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重塑其自信力呢?我认为必须在课堂和作文的改革上双管齐下,让语文还原为真正的“语文”。
  首先说课堂。我们好些老师,在教材的取舍上患得患失,不敢大胆舍弃细枝末节,结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抓的结果是,“满堂灌”大行其道。“满堂灌”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是低估学生。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在心灵戕害方面要严重得多,低估学生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其感受,无视其潜能,无视其需求,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强行灌输,是对学生的身心摧残和人格蔑视。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我们的学生何乐之有?何智之有?何益之有?
  那么课堂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我觉得在于教学设问。一堂课,如何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让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有话想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能揭示出点睛之妙,蕴含观点倾向之争议;能触类旁通,给人以生活的某种感悟、警示;能于写作有益,激发学生的效仿心理和创作冲动。教学问题的设计,还要考虑情景的设置和组织方式,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总之,让学生思有所悟,心有所感,有话可说,有情想抒,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和内因。
  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语文课要幽默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愚以为此言差矣。固然,能做到幽默生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对学习效益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的课堂,教师情商很高,表演技能也不错,可以在课堂上率性地说学逗唱,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学生真正的收益却寥寥。实事求是地说,要让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做到幽默生动,是强人所难的。那些因性格原因幽不了默的人该怎么办?况且,具备幽默品质的老师,毕竟还不是太多。而我们的学生也没有强求老师一定要幽默风趣。那么平实的老师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还是要胜在设问,胜在睿智,胜在严谨。你可以不幽默,但不可以不智慧,不可以不敏锐地捕捉学生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不可以不机智地把问题导向正确的轨道,不可以不用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推理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也许,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无疑,精心设计好具有思维挑战性的话题,对一般教师而言,是最关键的一环。
  现在来说作文。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回避不了的重头戏,没有人作文写不好而又能把语文学好。因此,学好语文的难点在于写作。作文为什么难写?老师们众口一词的答案是:匮乏的生活和匮乏的阅读!我承认这是很主要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匮乏的生活”难道就一定是苍白的生活吗?再平淡的日子也会有精彩的瞬间和感人的细节,会有性格的冲突和生命的感悟。阅读很“匮乏”吗?如果狭隘地只指文学作品,那我也承认,是很匮乏。但阅读的定义不应该这么狭窄,且不说历史、地理、政治、英语蕴含着怎样多的阅读材料,就是其它理科,也有故事人物和意志品质方面的素材,更何况理科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思维。除此之外,亲情是一种阅读,公园是一种阅读,电视是一种阅读,活动也是一种阅读;一件遗物是一种阅读,一张明信片是一种阅读,一首动人心弦的歌也是一种阅读;还有,孤独是一种阅读,迷惘是一种阅读,激愤是一种阅读,“宅”也是一种阅读。只要有心,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丰富而精彩的百科全书!
  题材问题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就是语言表达的问题了。语言表达要改变一个观念,“荷塘月色”式的语言修炼永远是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没必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去孜孜以求。优美的语言是一种境界,朴实的语言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提倡朴素平实的文风,让大部分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曾这样评价这篇作文: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推荐它是一种导向”,在结束采访时,何永康教授如是说。
  还有一种观念一定要改变,即“缘木求‘意’”。有些老师一味地要求学生作文立意要高、格调要高,产生的后果就是假话来了,空话来了,套话也来了。不应该太强调高立意,不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只能颂扬,只能高尚,只能阳光。应该允许学生真实地表达他们的各种情感。表达痛苦会如何?表达迷惘会如何?甚至表达幼稚和消极又会如何?为什么茅盾可以痛苦彷徨,为什么朱自清可以消极迷惘,为什么徐志摩可以消沉乃至颓废?这些人最终都堕落了吗?所以,表达青春期特有的某种思想情感,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反倒,压制他们的这种情绪,诋毁他们的这种情感,等待我们的,可能又会是一个“马加爵”!
  让他们自由表达吧,让他们的思想撒欢吧,让他们想笑的时候笑,想哭的时候哭,想疯的时候疯,想恶作剧的时候恶作剧。世界不应该只有理性这一种单色,我们要把生活的酸甜苦辣调成香醇的鸡尾酒,只有这样,作文才会在学生面前亲和起来,流畅起来,鲜活起来。
  总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语文实际出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尽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他们的语文自信力,这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做了,就一定有成效。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我们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许多学校也已经使用各种软件来替代日常的教学工作,例如: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但不能完全替代的是学生作业的管理及批改,很多学校仍然是采用手工批改作业的方式来完成这一项教学任务。作业管理系统虽然不能完全的替代纸质作业的完成方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作业模式的不足。  关键字:学生 作业 管理系统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目标要求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西方探索语言的方法要早于我们许多年,在西欧各国,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中是使用古典拉丁文的,他们的语法,修辞和逻辑甚至是学校传授的主课,而相应的,语言的学习方面也围绕拉丁文编出了多种语法、词典和
期刊
  目的:通过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病例的回顾总结,观察中医证型与患儿发病因素、实验室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响儿童大叶性肺炎的发病因
目的: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其特征性改变是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増厚。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
课改以来,我们在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痛苦与喜悦并存的历程。但即使这样,我们校本教研的发展状况也并非尽如人意,还存在很多误区,等待我们去跨越,去纠正。  一、走出概念误区,推进校本教研规范发展  1、校本教研和教师培养  教书是一种实践。而这种实践中如果渗透着研究的意识和行为,那就不再是单纯的“教书”了,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了。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型,成为研究
期刊
摘要:如何融洽师生关系是老师们常谈的一个话题,在这篇文章里,我就我平时在融洽师生关系上的做法谈了十点看法。  关键词:创新教育 融洽 关系  什么是创新?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的2001年版《新华词典》里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  什么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
所谓 “心困生”,是指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困难,日常行为上表现有认知混乱、情绪异常、性格怪异和品德偏差等问题。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心理困难生,简称“心困生”。对于“心困生”,我们倘若放弃教育或教育不当,势必使他们更加落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公民素质的提高。挽救一名“心困生”与培养一名优秀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如何做好教育和转化“心困生”,笔者现汇缬如下,
期刊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同时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想要说的是:“当一名班主任很辛苦,但当一名班主任也很快乐!” 如今,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呼唤主体回归的人文教育时代,班主任的角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大势所趋,构建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更是势在必行,如何让这种现代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我的班级中得以体现,今天,我就对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跟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
期刊
自学能力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和赖以提高的重要条件,它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课改的大潮下,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探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养成良好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学习的习惯很多,要培养自学能力,我特别注意要学生养成预习、质疑、
期刊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怎样理解图像编辑并且能够运用自如?现在让我们列举每月投稿中的优秀作品,来具体讲述如何熟练地运用摄影的技巧,并且融会贯通,捕捉到心中想要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