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都有人以“开放贸易影响不均”为由反对全球化。
尽管开放贸易和贸易自由化能将总体经济的馅饼做大,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分得更大的一块。这种担忧,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许多蓝领工人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選中选择了特朗普,以及法国农民和工人动辄进行的反全球化示威。
但我们不应过度放大这一点的重要性。反全球化偏见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和社会内部,误导了公共政策的制定,雇主和工人都得不到好处。我们应当看到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在于,全球化所创造的赢家往往多于输家,但许多赢家往往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输家,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间接收益。
以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为例。一些人认为,进口中国商品导致美国就业岗位遭受压缩,在美国,与中国商品竞争最为直接的行业或地区一般境况较差。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2000-2014年间,使用较多中国制造投入品的美国行业—如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家具和实验室制服—就业增长和真实工资增长往往更快,但全球化反对者常常忽视这类发现。
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的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因中国商品受到压缩,而美国规模更大的服务业(以及许多制造业)都从更便宜的中国制造投入品中获益。美国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属于制造业,而大约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则属于服务业。
如果考虑中美贸易的总体影响,那么应当看到,四分之三的美国工人的真实收入有所增长;但如果你只关注直接竞争影响,有部分工人的工资看起来是有所下降的。换句话说,即便不考虑将雇主的部分收益转移给工人的再分配措施,美国绝大部分劳动力也从对华贸易中获得了收益,工人获得的总收益也是正数。
但是,大部分美国人能够理解中国进口对就业和工资的直接影响,却没有认识到积极的间接影响。这不足为奇。当一家美国企业裁员时,人事经理会说,“对不起,我们必须让你离开,你应该指责中国进口。”特朗普和许多美国媒体也在反复强化这一观念。但我们的分析表明,美国就业扩张也与对华贸易有关。
另一方面,当一家美国企业雇用新工人—工资往往高于他们在夕阳产业中得到的工资—企业老板不可能说,“恭喜你,你应该感谢中国进口让你得到了新工作。”相反,他们更有可能说,“因为我这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你才得到了饭碗。”
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公共讨论的不对称性。政客和媒体常常发现,将社会混乱归因于外国企业和政府确实更加方便,而无需指责国内科技进步滞后、公共教育体系失败、教养不足和个人短处。毕竟,教师和家长手里有选票,科技企业赞助了选战,而外国人什么也不能做。
坏政策的不对称收益也助长了反全球化偏见,这是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第三个原因。从贸易壁垒中获利的公司和个体,有强烈的动机组织起来为这些政策游说。相反,大部分因为保护主义蒙受损失的人,不曾花费足够时间和努力去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或是缺少资源以游说更好的公共政策。
以上三个偏见源头,决定了社会可能过于轻易地采取一些会伤及大部分人利益的反全球化措施。事实上,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经济开放壁垒,仔细研究后往往能够发现,这些壁垒反倒损伤了本国公民的福利。
社会需要更好的政策,以分配全球化和新科技带来的收益,但我们还必须在其他两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方面,是更高质量的研究和新闻,这有助于公民更好地理解开放贸易的间接和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好的教育体系和更大的个体努力,这能够提升人们的能力,以抓住源自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机会。
全球化争论常常与民族主义、自利和缺少经济理解能力联系在一起,这也导致了错误的公共政策。唯有解决负面偏见,才能带来更开明的政策。
尽管开放贸易和贸易自由化能将总体经济的馅饼做大,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分得更大的一块。这种担忧,也可以解释为何美国许多蓝领工人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選中选择了特朗普,以及法国农民和工人动辄进行的反全球化示威。
但我们不应过度放大这一点的重要性。反全球化偏见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和社会内部,误导了公共政策的制定,雇主和工人都得不到好处。我们应当看到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在于,全球化所创造的赢家往往多于输家,但许多赢家往往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输家,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间接收益。
以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为例。一些人认为,进口中国商品导致美国就业岗位遭受压缩,在美国,与中国商品竞争最为直接的行业或地区一般境况较差。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2000-2014年间,使用较多中国制造投入品的美国行业—如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家具和实验室制服—就业增长和真实工资增长往往更快,但全球化反对者常常忽视这类发现。
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的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因中国商品受到压缩,而美国规模更大的服务业(以及许多制造业)都从更便宜的中国制造投入品中获益。美国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属于制造业,而大约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则属于服务业。
如果考虑中美贸易的总体影响,那么应当看到,四分之三的美国工人的真实收入有所增长;但如果你只关注直接竞争影响,有部分工人的工资看起来是有所下降的。换句话说,即便不考虑将雇主的部分收益转移给工人的再分配措施,美国绝大部分劳动力也从对华贸易中获得了收益,工人获得的总收益也是正数。
但是,大部分美国人能够理解中国进口对就业和工资的直接影响,却没有认识到积极的间接影响。这不足为奇。当一家美国企业裁员时,人事经理会说,“对不起,我们必须让你离开,你应该指责中国进口。”特朗普和许多美国媒体也在反复强化这一观念。但我们的分析表明,美国就业扩张也与对华贸易有关。
另一方面,当一家美国企业雇用新工人—工资往往高于他们在夕阳产业中得到的工资—企业老板不可能说,“恭喜你,你应该感谢中国进口让你得到了新工作。”相反,他们更有可能说,“因为我这个了不起的企业家,你才得到了饭碗。”
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公共讨论的不对称性。政客和媒体常常发现,将社会混乱归因于外国企业和政府确实更加方便,而无需指责国内科技进步滞后、公共教育体系失败、教养不足和个人短处。毕竟,教师和家长手里有选票,科技企业赞助了选战,而外国人什么也不能做。
坏政策的不对称收益也助长了反全球化偏见,这是内在反全球化偏见产生的第三个原因。从贸易壁垒中获利的公司和个体,有强烈的动机组织起来为这些政策游说。相反,大部分因为保护主义蒙受损失的人,不曾花费足够时间和努力去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或是缺少资源以游说更好的公共政策。
以上三个偏见源头,决定了社会可能过于轻易地采取一些会伤及大部分人利益的反全球化措施。事实上,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经济开放壁垒,仔细研究后往往能够发现,这些壁垒反倒损伤了本国公民的福利。
社会需要更好的政策,以分配全球化和新科技带来的收益,但我们还必须在其他两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方面,是更高质量的研究和新闻,这有助于公民更好地理解开放贸易的间接和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好的教育体系和更大的个体努力,这能够提升人们的能力,以抓住源自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机会。
全球化争论常常与民族主义、自利和缺少经济理解能力联系在一起,这也导致了错误的公共政策。唯有解决负面偏见,才能带来更开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