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在福州参加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与《指南》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是放假学习和开学的培训,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在农村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家长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经常听到家长质问我们幼儿园为什么没有教写字?没有布置作业?还有的家长要求小班的幼儿要去上大班,可以去大班写字。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
然而《指南》让我们能正确地面对家长的质疑,不再为难。《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个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具体有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育人为本”的理念
从本源上看,教育是一种基于人、通过人而又为了人的活动。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进每一个儿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是,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在古希腊语中,教育意味着“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是把人的内在天赋本性引发出来。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出于拉丁语,意指“跑道”,转意为“学习之道”,意味学习者的路线。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托尼?惠特森教授非常欣赏从佛教与儒家孔子的思想中寻求课程智慧的观点,认为课程是“人程之道”,即“人成之道”。课程中的“程”意味着人的形成,即“成为人,成人、成年”。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
二、尊重儿童
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先哲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学记》提出了教师教学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以及蒙台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等均饱含着“尊重儿童”的人文情怀。
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共情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体现在依据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规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曾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但是,这些条目还停留在抽象的理性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具有极强实操性的教育建议。
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健全的教育应该既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也与儿童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体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避免和纠正“小学化”纵象
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同行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红又大,却不香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苹果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往改变它。苹果生长是这样,孩子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更是有规律的,更不能随意往改变它。假如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反复向他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抹杀孩子的首创精神和求知爱好,是孩子不可能理解科学的丰富内容;空洞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我深深认识到自己以前对幼儿要求过高、过严的教育方法是不恰当的、是不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的。的确,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应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其次才是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指南》中的每个内容不仅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也为家长教育孩子起到了引领作用。
总之,我也深深地感到,对于《指南》的学习和消化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实践与理论、探究与反思相结合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它是引路石,又是指明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
在福州参加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与《指南》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是放假学习和开学的培训,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在农村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家长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经常听到家长质问我们幼儿园为什么没有教写字?没有布置作业?还有的家长要求小班的幼儿要去上大班,可以去大班写字。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私立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
然而《指南》让我们能正确地面对家长的质疑,不再为难。《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个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具体有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育人为本”的理念
从本源上看,教育是一种基于人、通过人而又为了人的活动。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促进每一个儿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是,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在古希腊语中,教育意味着“引出”,也就是引出一个人来,是把人的内在天赋本性引发出来。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出于拉丁语,意指“跑道”,转意为“学习之道”,意味学习者的路线。美国特拉华大学的托尼?惠特森教授非常欣赏从佛教与儒家孔子的思想中寻求课程智慧的观点,认为课程是“人程之道”,即“人成之道”。课程中的“程”意味着人的形成,即“成为人,成人、成年”。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
二、尊重儿童
我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先哲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学记》提出了教师教学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些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以及蒙台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等均饱含着“尊重儿童”的人文情怀。
对儿童的尊重,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包容与接纳、感性共情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体现在依据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来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之中。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学的存在规定了教的存在。教师的教只有根据儿童已有的基础构建在恰当的起点之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曾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但是,这些条目还停留在抽象的理性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提出了具有极强实操性的教育建议。
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健全的教育应该既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也与儿童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体的需要。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儿童从教育价值的边缘走向教育价值的中心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指南》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些基本原则都是“尊重儿童”个体价值的理性表达。
三、避免和纠正“小学化”纵象
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同行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红又大,却不香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苹果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往改变它。苹果生长是这样,孩子的成长,智力的发展更是有规律的,更不能随意往改变它。假如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反复向他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抹杀孩子的首创精神和求知爱好,是孩子不可能理解科学的丰富内容;空洞无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是有害的,我深深认识到自己以前对幼儿要求过高、过严的教育方法是不恰当的、是不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的。的确,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应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与美好,其次才是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指南》中的每个内容不仅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也为家长教育孩子起到了引领作用。
总之,我也深深地感到,对于《指南》的学习和消化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实践与理论、探究与反思相结合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它是引路石,又是指明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