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林:“三抠”经理

来源 :建造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成本中抠利润,从细节上抠质量。从预算员到总经济师,直到今天的一级建造师,唐永林一直都在坚持这么做
  
  他是国家一级建造师,曾经获得两个结构长城杯、一个特别鲁班奖。2004年,他成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在整个北京城建集团,获此殊荣的也就两人而已。
  提起唐永林,项目部成员们对他的评价,就像他20多年来做的活计,实在的人,实在的工程。取得如此的成绩,没有绝招可言,就是一个字:“抠”。
  
  “抠”成本:最容不得浪费
  
  北京市西客站附近,京西宾馆什坊院宿舍楼2万平米的工程。一层的东北角,是项目部的两间办公室,项目部成员只有16人。
  “我这个人,最容不得浪费。”唐永林这样评价自己,无论实物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尽量避免浪费。他承认自己用人比较狠:在国有企业机构设置不够简洁的情况下,优化企业管理机制,用尽量少的人做尽量多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他的初衷。“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吃过苦,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节约每一分钱。”
  钢筋使用在工程造价方面占了很大比例,钢筋损耗是一个大环节。对此唐永林亲自管理,根据楼层高度等因素确定使用尺寸的细节,然后再决定进料的分配:9米的用多少,12米的用多少。唐永林认为,钢筋利用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划。他要做到的是每一个环节努力追求细致,他在算料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米”的小数点以后两三位。钢筋的正常损耗要求是总量的2.5%,而在唐永林管理的工程项目中,其损耗一般控制在1.5%~1.8%之间。
  丰台区望园小区三号楼项目,3万多平米的楼完工后,钢筋头废料只装了两个130大卡车,每根长度均不超过1.5米,总重量却只有4-5吨,创下了城建一公司钢筋用料的最好纪录。该项目在钢筋用料的费用预计是要赔的,结果反而有所节余,而工程质量却并未因此受到丝毫影响,最终还获得了结构长城杯。
  材料资源的节省是节约成本的重头戏,而材料使用方面降低损耗是重中之重。唐永林告诉《建造师》,如果这些细节不能逐一注意,损耗将会增加20%。
  对于目前建筑施工的严重浪费,有个夸张的玩笑说,建一栋楼浪费掉的材料,足够再建一栋楼。唐永林告诉《建造师》,即将完成的京西宾馆什坊院宿舍楼项目,其日常接待工作的费用,都是从建筑垃圾上省出来的。
  “项目管理是半脑力半体力的活。生产科、技术科要深入现场,能克服的困难就克服。单位和家庭一样,会过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在唐永林看来,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是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落脚点。
  唐永林非常得意于自己在工地施工中的节能小发明。经验告诉他:建筑工地管理好了,几乎遍地是“黄金”。
  比如水的再利用,清扫搅拌机的水澄清以后,可以做洒水消除扬尘用,既经济又环保。工地上建一个清洗池蓄水,清洗出外场车的水就能反复使用。
  临建的使用周期不长,所以在临时宿舍的砌墙、抹墙方面唐永林发明了一些招数。比如水泥砂浆不怕水泡,抹墙时下部就做三五十公分的水泥墙,而上部则用黄泥,如此便节省了水泥和砂。如果用水泥砂浆抹墙,砖不好拆,无法再利用。唐永林的办法是就地挖土取材,用泥和白灰。临舍拆开后,泥砖容易分离,到最后做楼底挡水墙,这些砖都还能用上。不仅如此,这样做还节约了建筑垃圾的清理费用。
  在办公费用上,他也要抠紧每一分钱。唐永林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旧饭盆,一把梳子。摄影记者拍照前他想整理一下头发,却没有镜子。他对着书柜的玻璃门说:“这不就是镜子嘛!”
  冬天工地主要靠电暖气取暖。他让大家集中办公,电费就省了至少一半。夏天不用空调用电扇。按照他的说法,“过去皇帝连电扇都没有,四季气候的影响一样,不是一样过?”
  
  “抠”质量:绝对要踏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质量难以保证,成本控制就毫无意义。每个项目经理都能看到过程控制的重要,而难点在于细致。这个空泛概念的价值就在于细致之处的落实。善于抠紧细节的唐永林,对《建造师》强调了三遍:“过程一定要控制好。”
  京西宾馆什坊院宿舍楼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2005年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的金奖。这是唐永林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过程的结果。每一道工序都不能跨越,超过质量标准就必须返工重来。他说,该省的一定要省,不该省的却一定不能省。在主体材料的投入方面,他抠的不是价钱,而是质量。比如支模板的时候,就一定要用质量上乘的材料。
  材料要货真价实,就必须按照材料进场规定来做。虽然为了节约成本,在材料采购时关注的是价格竞争,但材料进场后,检验就成为唐永林关注的重点。水泥、钢材、防水材料等等,不是有了合格证就万事大吉,唐永林还要亲自做复测检验,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损失。项目部在材料入场时,经警签字登记入场车号及时间,值班人员清点过数,然后签字。对于特殊材料,由生产副经理、技术和质量部门同时把关签字。唐永林更是要亲临现场,查规格,查数量,查票据。
  说事必躬亲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唐永林确实对工程盯得紧之又紧。
  
  “抠”基础:不夯实不行
  
  通过控制细节来节约成本、保证质量,很多人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能在小处做文章,更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
  今年47岁的唐永林,有着8年技术工、9年经营、7年项目经理的经验。1983年11月,西直门立交桥工程,作为一名技术员,唐永林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项工程。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到主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每一个角色他都认真踏实地扮演。到了做建造师的时候,他的工作因此而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在已经是项目总工的时候,唐永林主动要求去当预算员,这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在国有企业中,这实际上是一种降级行为。
  此时的唐永林有着自己的想法:市场经济需要复合型人才,技术和经营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第一是要把图纸变成现实:结合生产技术,把平面的图纸变为立体的空间实物。第二就要算出这个空间实物值多少钱。这涉及到预算问题。唐永林打定主意去建工学院学习专业预算知识,最终拿到了北京市的预算员资格证。
  “我认为自己的发展道路虽然迂回曲折,但每一阶段都很充实。”从预算员做到了总经济师的唐永林,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一级建造师,唐永林总结道:“个人的发展就像建筑一样,基础不夯实不行。”
  反馈:liuqingying@cmag.net.cn
其他文献
目前,数据已经被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大数据的应用也逐步渗透到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重要的实践性技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改革发展不断
成本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加快向国内转移,国内投资特别是沿海投资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进程中,谁的营商成本最优、
特长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人们竞技的方要依据,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在充分挖掘,激励和张扬,然而特长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依据多种力量的培养,作为重要一环的学校,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茶,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要在课堂中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这样既错过了发挥和展示特长的时机,也易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其中政治教学是相对离学生特长较远的课,也是很容易让师生忽略的地方,但我认为
探究地球内部的温度和成分分布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矿物高温高压下的弹性数据可以达到和实验相比拟的准确度。结合这些弹性数据和地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