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战略学的颠覆创新

来源 :智库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国际一流智库发展的重要历程、美国军事战略学思想与体制的颠覆创新,进一步加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文章对《兰德公司(1989—2009):美国战略学知识的重构》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解读和评价。[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了本书所列案例的相关信息,对著作的写作手法、结构、内容主题及价值等方面详细探讨。[结果/结论]笔者认为,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出版,无论对我国学界还是智库界都将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兰德公司  美国军事战略学  创新  书评
  分类号:C93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9.04.14
  兰德公司自成立以来,外界对其好奇程度一直有增無减,仿佛披着一件神秘的面纱,路人只闻其名但对其知之甚少。1964年,恰逢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Stanley Kubrick)的新作品《奇爱博士》(《Doctor Strange 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上映。故事背景是美苏核战一触即发,而这位坐着轮椅的奇爱博士声称,自己所任职的机构起草了一份高度机密的报告,这份报告预测了苏联对美国发动一次袭击有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而这家机构就是“布兰德公司”(Bland Corporation)。10年后(1974年),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导演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中,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饰演一位在越战中患上精神病的美军上校,他在摄像机前有一段长长的独白。其间,他揭露道,“华盛顿政策”的理论依据仅仅是一帮自称为“专家”的江湖人士的研究报告,而且报告严重脱离战场实际情况。讽刺的是,他还提到了一份兰德公司的报告[1]。电影让大众对兰德公司既熟悉又陌生,既崇拜又敬而远之。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掀起这层面纱,一睹其真容。因为她的脸上写满了美国军事战略学颠覆性创新的历史痕迹。
  本书作者让-卢普·萨曼是一位善于理论思辨的法国战略学者,博士毕业于巴黎第一大学(亦称先贤祠-索邦大学)政治学专业,曾作为访问学者赴杜克大学和兰德公司访学,先后任教于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第八大学等。目前任职于北约防务学院中东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东军事战略、核武装冲突、美国军事地理学和海洋公共领域治理等方面。他全面深厚的知识储备是写作本书的重要基础,是帮助读者全面客观分析兰德公司几十年间经历的文化变革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他写作本书的目标受众也没有局限在某一群体,而是包括了学者、行政官员、军事专家,甚至包括普通大众。平实简明的语言并没有掩盖住作者的犀利洞察,反而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专业词汇的运用也没有成为读者专注阅读的障碍。
  该书作为智库案例研究中的样本,受到了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的关注,随即联系作者获得版权,立即组织进行翻译,希望将如此详实的智库案例样本及时地分享给国内学者及大众,尤其是国内智库学者。笔者有幸参与该书的校译工作,可以先一睹为快。该书一经出版便登上中国图书网畅销书排行榜,再次证明作者对兰德公司以及美国军事战略学的分析和阐述鞭辟入里,引人入胜。
  传统史学研究会选择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一家机构在几十年时间里的变化发展,分析机构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及其对机构产生的影响。这种传统写作方法虽为人熟知,但不可避免地缺乏形式创新。作者另辟蹊径选择了社会学研究方法,将科学主义的实证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相结合,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发展并完善成为了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作者利用这一知识体系,从3个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兰德公司二战前后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美国战略研究行业的竞争趋势变化和美国军事战略学的颠覆性创新。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指引下,作者清晰地建立科学、政治、军事和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全局视野出发去诠释兰德公司在这些因素推动下产生的变化与发展。
  综观全书,作者在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冷战时代兰德公司的萌芽和初创,以及伴随后冷战时代发生的知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众多民间战略家激烈竞争的状况下,我们不禁疑惑,作者为何独独对兰德公司而非其他机构感兴趣?为什么要做单一对象研究,而不是对各大机构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这一问题,该书给出了明确答案:作者希望证明整个战略研究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兰德公司开始成形,也起步于其与美国军方良好关系的基础。因此,研究兰德公司意味着研究其面对宏观政策变动的自我调节过程,也方便观察和分析它的结构和所处环境,即美国军事战略研究。据此,该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美国军事战略学研究领域的不变因素——战略工作中所传承的固有形态,即军事科学中的意识形态,以及不同参与方之间的竞争所体现的意识形态;第二部分探讨了兰德与最主要的委托人——美国国防部,自冷战结束以来在知识层面上的互动;第三部分分析了兰德的战略评估在向全球(欧洲、中东、亚洲)扩张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了解美国军事战略学的颠覆创新,就是要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立”与“破”。在美国战略研究领域发展波云诡谲的几十年间,只有两方面被不断地保持和继承——“唯技术主义思想所滋养的辩论”和“主导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竞争结构”。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军事行政部门对科学的需求程度日益提升,以兰德公司创建的“系统分析法”为代表的战略科学不断发展。在兰德军事科学倡导者的推动下,“系统分析法”理论与方法逐步建立,战略研究界也逐渐形成。在与军方进行博弈的过程中,战略研究行业也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性。这促使军事部门与专攻战略研究的外部机构之间产生论辩,而事实证明这场论辩以后者获得胜利而告终。在马歇尔总统执政期间,“系统分析法”进一步丰富发展成为“净评估”分析方法。而兰德公司正是这一军事科学方法的推广者,虽然他们所推广的技术主义观及其研究成果没有被军事战略界一直接受,但是已经成为一种主导趋势,对军事斗争进行科学分析的思想已被摆在突出位置。这意味着战略学意识形态获得了成功,倡导者获得了权力。虽然冷战结束瓦解了旧框架下的研究方法,但却丝毫没有影响美国军事科学中唯技术主义思想的巩固与发展。2002年,时任国防部长、马歇尔的亲信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明确指出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科学知识方针的转变:“我们已经确定要摒弃在长达半个世纪内一直决定着我国军事规划的战略,即‘以威胁为中心’的旧战略,转而采用一套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研究方法。[2]”因此,将美国视为一个以技术为中心的军事大国,是我们认识美国军事战略学颠覆创新的基本认识。另外,战略研究界的竞争活力也是不变因素。作者对其中参与者的分析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包括大学、战争学院、智库、混合型参与者和咨询事务所。不仅详细分析了各类机构与国防部之间的关系,还明确了他们对国防部财政的依赖程度。正因为兰德公司需要依照赞助人的意愿决定其研究目的和方向,他才有机会在后冷战时代施展其知识革新战略。   第二部分作者通过详细讲述国防部在冷战时代的内部变动和政治议题的合法化事业来分析美国军事准则的重铸,包括准则的作用、面向的对象以及准则建立的方式。在本部分一开始,作者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兰德公司和美国军方之间的社会学相近性产生了认知上的反射效果。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兰德公司多年来在知识层面上的演变来衡量美国军方在实践方面相应的演变。通过作者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后文对美国军事准则重铸的阐述都建立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并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作者并没有将兰德公司对政治体系的依赖简单地解释为纯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从经济、政治和军事3个维度出发探讨国防部内部变动对兰德公司造成的影响。这部分的论证过程堪称精彩,作者大量引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如“星球大战计划”“工业生产计划”“沙漠之盾”“沙漠风暴行动”等),全面介绍了两极世界瓦解之后战略评估方法的不断变化(如“裁军”“预防战争”“基准兵力”“全面防务审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等),并详细论述了马歇尔及其团队推广的“军事革命”理念。作者不仅查找了大量相关文献,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兰德公司造成的深远影响。同时,政治议题的合法化事业也在后冷战时代逐渐发展,兰德公司正是重要的辩护者之一。在20多年的辩护过程中,作者讲述了兰德公司面临的3个挑战——维持与空军的亲缘关系,投资和开发“网络空间”这一新研究领域,以及投身于反恐防暴评估以适应迫切的政治需要。综观该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一直在向读者展现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的变化,美国国防部军事准则的重铸过程,和兰德公司在这一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奋斗历程。
  第三部分的内容围绕美国军事思想的传播展开。首先,作者为读者理解该部分内容提供了一个基本概念——战略研究必须符合国家环境的发展,包括地理环境。在这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由兰德公司推知美国冷战后的对外政策。兰德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在欧洲国家和卡塔尔建立研究中心,与当地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二是深入研究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及时获取和分析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情报,并提供给美国政府。作者对兰德国际化历程的讲述十分生动,同时兼具实证性,且不失说服力,使读者可以准确地对照把握美国的对外政策变化。除此之外,兰德公司已经成为美国军事思想传播的代言人。法国政治学家埃尔韦·库托-贝加里曾说:“今天,战略研究领域完全由美国主导。美国最先对这个领域中的若干概念、方法和运用程序进行定义,然后把它们编成一部枯燥无味的长篇作品推向世界。这其实是一种新的霸权主义手段——文化霸权,但很少有人尝试抵制这种霸权。[3]”事实证明,兰德的国际化进程也是在别国认知领域、学术领域和决策部门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作者为了让读者加深对这一过程运作的理解,专门向读者介绍了“治理学”的概念。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读者总结了美国向别国反复灌输其治理学的主要方式: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搭建各种交流平台,让国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提供访学赞助。当然,作者表达的美国军事思想传播的细化程度不止于此。兰德公司在传播军事思想过程中,多次用到美国战略研究领域中的若干术语和概念,包括“防御能力倒退”“技术差距”“应用思维”“数字化战场”“认知共同体”“跨大西洋军事革命市场”“兵力投射”“信息控制”等等。作者有意识地在向读者展示一个关心全世界,为全世界出谋划策的兰德公司,但事实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华盛顿的战略学家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最大的赞助者——美国国防部的利益。
  读罢全文,通过作者对该书精妙地谋篇布局,贴切地运用实证案例,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在脑海中形成对兰德公司发展历程的全面认知。回顾全文,读者们会明白该书标题《兰德公司(1989—2009)美国战略学知识的重构》的深意。作者以小窥大,以兰德公司窥见美国军事战略学。伴随着冷战结束两级世界的瓦解,美国军事战略学原有秩序被打破,军事思想、战略和准则等方面都亟待推翻重来。兰德公司是新秩序重建的參与者和推动者,在它和其他众多参与者的努力下,美国军事战略学实现颠覆创新。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初期阶段。深入了解国外一流智库能够帮助国内智库学者拓宽视野,加深对智库与国家战略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从兰德公司与国防部的互动关系中,从兰德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中汲取重要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实情,促进我国各方面事业建设齐头并进。
  总而言之,该书作为一本研究兰德公司和美国军事战略学的研究专著,必将为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带来新的思想碰撞。
  参考文献:
  [1] (法)让-卢普·萨曼. 兰德公司(1989-2009)美国战略学知识的重构[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17-18.
  [2] DONALD R, ELIOT C, MICHAEL O, et al. Foreign affairs[M].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02: 43.
  [3] BOURDIEU. Homo academicus[M]. Paris: Minuit, 1984: 87.
  The Subversive Innovation of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y
  — A Book Review of La RAND Corporation (1989-2009): La reconfiguration des savoirs stratégiques aux ?tats-Unis
  Gan L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world-class think tanks and the subversive innovation of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ic thinking and system, an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objectively interprets and evaluates La RAND Corporation (1989-2009): La reconfiguration des savoirs stratégiques aux ?tats-Unis. [Method/proces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cases listed in this book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es the writing techniques, structure, content, theme and value of the book in detail. [Result/conclus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ranslating the book into Chinese will be of certain academic research and reference value to both Chinese academia and think tanks.
  Keywords: Rand Corporation    American military strategics    innovation    book review
其他文献
蔡昉 [英]彼得·诺蘭主编。  本《手册》以学术界和知识界更容易接受的“条目模式”为主线,将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内容用117个词条尽悉收录,全面、深度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诞生背景、理念内涵、框架内容等,为国内外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企业管理者、媒体从业人员和高校学生等,提供具有“一带一路”普及性质的指南性读本。  这是全球首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要内容的百科读本。内容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
期刊
[英]彼得·弗兰科潘著。  作者用散文一般的筆法将张骞通西域、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崛起、波斯帝国辉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斗争、十字军东征、成吉思汗西征、美洲大发现、明代《金瓶梅》的出现、王阳明心学的繁盛、美国独立、克里米亚战争、第 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塔利班、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一带一路等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绚烂故事全都串联在一起,为我们带来了这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建设正步入“黄金时代”,实现智库研究和智库传播的两翼齐飞迫在眉睫,研究中国智库网站传播现状,对提升中国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网络传播对智库建设的推动和促进谈起,重点分析国内外几家领先智库的网站建设和传播现状,给出智库网站提升传播能力的几点思考。[结果/结论]智库网站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智库工作者要将传播作为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第7个年头,需要有更全面的评估。借用“七年之痒”的说法,一项事业或关系进入第7年时,很容易产生平淡与倦怠感而不得不经历重大考验。[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实践调研与文献分析,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面临着“思想创新之痒” “社会美誉之痒” “全球影响之痒” “人才孕育之痒”。[结果/结论]最初几年的“智库热”正在降温,智库建设将进入到较长时期的“去粗取精”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实现影响力的路径》以实证调研为支撑,分析了数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智库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智库在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领域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智库排名评价方式的弊端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理论。笔者认为,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出版,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过程]论文从“后智库时代”视角探析了该书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点。[结果
期刊
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拟于2019年6月27-29日在天津举办“2019第四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围绕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主题展开专深讲解和互动交流。研修班师资包括国家有关部门智库专家、企业智库专家、研究机构、高校相关智库专家和学者等。现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影响力是智库的生命力和价值之所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核心是其作为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的政策研究洞察力、政策设计的创造力和政策咨询竞争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生成离不开国家治理中的需求拉动,知识运用过程中的内在驱动,以及政策网络中不同主体的协同联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生成还需要在政策研究、政策咨询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逐步落地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构建完善的地方社会智库体系,是增强地方软实力,推动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国社会智库健康发展不竭的内生动力和源泉。[方法/过程]黑龙江省社会智库是黑龙江省新型智库领域里的新生力量,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经费匮乏,生存能力较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与政府沟通机制不健全、社会影响力不足、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等诸多问题。发挥社科联对社会智库的管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美国政治的转变:新华盛顿与智库的兴起》原著是美国学者戴维·里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智库经典著作,如今已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翻译为中文出版。[方法/过程]文章从著作的写作手法、结构、内容主题及价值等方面评价了该书,该书采用历史路径分析方法,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美国政治在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及其与智库之间的联系,处处凸显出“智慧”在美国政治
期刊
摘要:[目的/意义]基于S省新型智库建设调研,提出推动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建议。[方法/过程]采取了实地调研、会议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目前,地方新型智库在发展中还存在政策支撑不够、管理体制机制落后、高端智库缺乏、发展不规范不均衡、智库人才短缺、研究动力不足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综合施策,促进地方新型智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主要措施有:强化地方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引领,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