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切实保障大学生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使大学生能从多方面了解安全知识,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减少各类侵害案件的发生。
主题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安全需要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安全包括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指在生活方面的安全有保障,也是指思想上的,心理上的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是一个大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
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的。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生安全教育应以法律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为内容,主要包括法制教育、防盗防骗、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防传销、防意外事故、饮食卫生、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但能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到遵纪守法,还能使他们掌握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盗防骗安全、安全自救等方面常识,做好自身防范工作,维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已经成年,且文化层次较高,但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思想还比较单纯,对安全的认识和对犯罪等防范警觉性较差。违法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些防范较弱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诈骗、盗窃等侵害,从而使大学生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失、甚至让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就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办法,切实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的校园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生活区,还混杂着家属区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机构。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便趁机窜入高校实施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犯罪活动,有些行为甚至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发生此类案件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大量的外来务工、校漂族涌入校园;二是有些机构利用学校场馆资源举办讲座、进行演出、召开会议、举行体育活动等。并利用教学资源开办各种培训班,招募大量校外人员参与,这些都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四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等。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保证
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遇到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及处置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社会经验少,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和疏于防范的心理,盗窃、骗取同学的财物。如某高校有5位同学在2012年4月份,被骗取现金18000余元、笔记本电脑一台。原因是自称为香港某大学的学生来青岛旅游,因钱包被盗,需要借用他们的银行卡汇款。二是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的技能,留下了安全隐患。如某高校一女生被抢劫后,歹徒正要离开,女生却告知歹徒“我认识你,我马上报警抓你”,从而遭歹徒杀人灭口。又如湖南某高校21岁女大学生在面临歹徒强暴时,因不知所措而跳楼身亡。
据某高校对9278起案件的统计分析,大多案件的发生是由于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所致。有些同学遇到突发事件时不会处理,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不会保护自己。以上的案例提醒我们,大学生需要高校对其加强安全教育,引导他们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沉着机智,学会“智斗”,巧妙周旋,保住生命,用自己的智慧来赢得针对犯罪活动的胜利。
三、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安全教育实行学分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教育部和部分省市都编写了安全防范方面的书籍,如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等省市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这些教材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高校的教学秩序,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处置突发事件、复杂事务的能力,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害。这就要求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通过安排教学课时,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利用发生在高校的典型案例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意外事故和安全自救逃生技能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有些大学生对上安全知识课不以为然,认为学习安全课纯粹是浪费时间,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如学好文化课、专业课,对安全课不重视。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学习必须和其他科目一样组织考试,落实学分制,对不及格的学生一定要组织补考。只有学校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教育不走过场,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安全教育重在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入学后,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又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所以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一些新同学会把背包、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随意放置,不愿意随手关门落锁。某高校在对1000名新生的安全观念调查中显示,有安全防范意识同学的还不到23%,由此可见新生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据青岛某高校统计,每年新生入学后都发生过多起被盗、被骗案件。如骗子以假冒伪劣的化妆品、文具等产品充当合格产品骗取同学钱财;还有的骗子冒充大学生利用新生的爱心、同情心、好奇心,骗取万余元的现金。由于新同学不懂得如何做好防盗、防骗、防意外事故等,这就需要高校及时跟进安全提醒教育。
对新生进行先入为主的安全教育,就会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也将保证大学生活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今后提高防安全范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要在新生入学后就及时发放安全知识防范宣传材料,如,安全提示“一封信”、《安全知识手册》,提示新同学入校后怎样做好防盗、防骗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安排有经验的保卫干部给新同学上安全课,讲解高校易发案件的类型和典型案例以及怎样做好各种案件、事件的防范。通过开展多方面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能使同学印象深刻,有效避免各类案件及事故的发生。 (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及时发布安全防范提示
现代大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手机,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用的是智能手机,他们利用短信、微信、飞信、微博、人人网、QQ等方式传达信息,进行交流,而且交流非常快捷和方便。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也适合保卫部门安全防范信息的发布,利于将新型的宣传方式融入到防范的工作当中去。保卫处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利用短信、微博、微信、飞信等工具平台定期发送安全警示和提示信息,特别是对案件多发地点和类型的提示,能使同学们切实体验到更加温馨、更多元化的服务,从而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四)以点带面,发挥安全员的作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比较容易沟通,所以交流起来比较方便。新生入学后,各学院、各班级应当选拔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愿意做安全宣传工作的同学担任学院及班级安全员,让安全员参与保卫部门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并与宿舍管理员一起做好公寓楼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这样能以点带面,互通信息,而且使防范不到位的地方得到及时的提醒。保卫处也可根据安全员提供的信息和反映的问题使安全教育有的放矢。安全员可视情况将保卫部门的安全宣传材料、案例分析及防范视频带回并发给班级和宿舍同学传阅观看,通过多方面提示、反复教育来灌输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同学的安全意识。
(五)成立安全防范协会,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安全防范教育
群防群治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任务之一,群防才能达到群治。高校保卫部门要积极联合学生社团、学生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社团及组织成为安全教育宣传队伍的骨干。在学生会中成立学生安全防范协会,要使协会隶属校团委和保卫处双向领导,使协会由校团委负责管理,保卫处负责业务指导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这样就形成了有一定经验的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队伍,成了校园的第二只安全防范队伍。同时,协会要每年在新生中纳新,以保证协会的延续。
协会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如舞台剧、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制作视频短剧等,引起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达到教育防范的目的。保卫处要经常对安全防范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召开安全防范研讨会、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发放安全防范知识材料,及时通报校园发案情况,让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校园治安的有关信息,提醒他们加强重点时期的安全防范宣传,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
(六)抓好典型案例分析,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高校保卫部门要抓住典型案例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发生在身边或兄弟院校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案件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告知大家。我校在2009年5月份连续发生几起女生手机被骗案件,保卫处认真分析作案规律后及时通报各学院,为了不惊动嫌疑人,只在女生宿舍楼里张贴“案情通报”提醒女同学注意做好防范。当该嫌疑人再次作案时,一女同学发现骗子作案手法和保卫处提示的一样,于是她不动声色一边应付犯罪嫌疑人、一边按照保卫处的提示暗示同学报警,终将诈骗11部手机的嫌疑人抓获。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示,潜意识的增强了大学生的安全防意识和应对突发案件的防范措施。在抓典型案例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络等宣传工具,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要定期将发案的规律、次数、时间段、原因和发案的性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报给各学院,引起学院的重视。还可以在餐厅、教学楼、广告栏、宿舍等较为集中的场所张贴“案情通报”、“温馨提示”等字报和悬挂安全知识、警示图片等宣传内容,引导大学生们观看和学习,提高宣传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齐抓共管,加大对辅导员的安全教育
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负责人和直接管理人,在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否提高,首先要看辅导员对安全防范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否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是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是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只有辅导员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该学院的发案率就才会下降,所以对辅导员的安全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才能使辅导员掌握了安全防范知识,这就像一颗种子,使安全知识从辅导员撒播到学生中去,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安全防范知识传授给大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让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开花结果。
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方法,只要大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我们的安全教育就会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安全教程[M].2009.
[2]大学生安全使用知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学校安全管理[J].武汉大学保卫科学研究所,2013(2).
[4]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与探讨[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5]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与探讨[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主题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安全需要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安全包括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指在生活方面的安全有保障,也是指思想上的,心理上的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是一个大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
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的。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生安全教育应以法律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为内容,主要包括法制教育、防盗防骗、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防传销、防意外事故、饮食卫生、安全自救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但能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到遵纪守法,还能使他们掌握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盗防骗安全、安全自救等方面常识,做好自身防范工作,维护好人身财产安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已经成年,且文化层次较高,但涉世不深、经验不足、思想还比较单纯,对安全的认识和对犯罪等防范警觉性较差。违法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些防范较弱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诈骗、盗窃等侵害,从而使大学生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失、甚至让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就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办法,切实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的校园环境日趋社会化、复杂化,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生活区,还混杂着家属区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机构。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便趁机窜入高校实施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犯罪活动,有些行为甚至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发生此类案件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大量的外来务工、校漂族涌入校园;二是有些机构利用学校场馆资源举办讲座、进行演出、召开会议、举行体育活动等。并利用教学资源开办各种培训班,招募大量校外人员参与,这些都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四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等。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保证
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遇到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及处置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社会经验少,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和疏于防范的心理,盗窃、骗取同学的财物。如某高校有5位同学在2012年4月份,被骗取现金18000余元、笔记本电脑一台。原因是自称为香港某大学的学生来青岛旅游,因钱包被盗,需要借用他们的银行卡汇款。二是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的技能,留下了安全隐患。如某高校一女生被抢劫后,歹徒正要离开,女生却告知歹徒“我认识你,我马上报警抓你”,从而遭歹徒杀人灭口。又如湖南某高校21岁女大学生在面临歹徒强暴时,因不知所措而跳楼身亡。
据某高校对9278起案件的统计分析,大多案件的发生是由于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所致。有些同学遇到突发事件时不会处理,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不会保护自己。以上的案例提醒我们,大学生需要高校对其加强安全教育,引导他们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沉着机智,学会“智斗”,巧妙周旋,保住生命,用自己的智慧来赢得针对犯罪活动的胜利。
三、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安全教育实行学分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教育部和部分省市都编写了安全防范方面的书籍,如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等省市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程》,这些教材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高校的教学秩序,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处置突发事件、复杂事务的能力,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侵害。这就要求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通过安排教学课时,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利用发生在高校的典型案例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意外事故和安全自救逃生技能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有些大学生对上安全知识课不以为然,认为学习安全课纯粹是浪费时间,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如学好文化课、专业课,对安全课不重视。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学习必须和其他科目一样组织考试,落实学分制,对不及格的学生一定要组织补考。只有学校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教育不走过场,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安全教育重在新生,从入学教育开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入学后,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又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所以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一些新同学会把背包、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随意放置,不愿意随手关门落锁。某高校在对1000名新生的安全观念调查中显示,有安全防范意识同学的还不到23%,由此可见新生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据青岛某高校统计,每年新生入学后都发生过多起被盗、被骗案件。如骗子以假冒伪劣的化妆品、文具等产品充当合格产品骗取同学钱财;还有的骗子冒充大学生利用新生的爱心、同情心、好奇心,骗取万余元的现金。由于新同学不懂得如何做好防盗、防骗、防意外事故等,这就需要高校及时跟进安全提醒教育。
对新生进行先入为主的安全教育,就会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也将保证大学生活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今后提高防安全范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要在新生入学后就及时发放安全知识防范宣传材料,如,安全提示“一封信”、《安全知识手册》,提示新同学入校后怎样做好防盗、防骗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安排有经验的保卫干部给新同学上安全课,讲解高校易发案件的类型和典型案例以及怎样做好各种案件、事件的防范。通过开展多方面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能使同学印象深刻,有效避免各类案件及事故的发生。 (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及时发布安全防范提示
现代大学生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手机,据统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用的是智能手机,他们利用短信、微信、飞信、微博、人人网、QQ等方式传达信息,进行交流,而且交流非常快捷和方便。现代信息传递方式也适合保卫部门安全防范信息的发布,利于将新型的宣传方式融入到防范的工作当中去。保卫处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利用短信、微博、微信、飞信等工具平台定期发送安全警示和提示信息,特别是对案件多发地点和类型的提示,能使同学们切实体验到更加温馨、更多元化的服务,从而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工作。
(四)以点带面,发挥安全员的作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比较容易沟通,所以交流起来比较方便。新生入学后,各学院、各班级应当选拔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愿意做安全宣传工作的同学担任学院及班级安全员,让安全员参与保卫部门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并与宿舍管理员一起做好公寓楼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这样能以点带面,互通信息,而且使防范不到位的地方得到及时的提醒。保卫处也可根据安全员提供的信息和反映的问题使安全教育有的放矢。安全员可视情况将保卫部门的安全宣传材料、案例分析及防范视频带回并发给班级和宿舍同学传阅观看,通过多方面提示、反复教育来灌输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同学的安全意识。
(五)成立安全防范协会,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安全防范教育
群防群治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任务之一,群防才能达到群治。高校保卫部门要积极联合学生社团、学生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社团及组织成为安全教育宣传队伍的骨干。在学生会中成立学生安全防范协会,要使协会隶属校团委和保卫处双向领导,使协会由校团委负责管理,保卫处负责业务指导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这样就形成了有一定经验的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队伍,成了校园的第二只安全防范队伍。同时,协会要每年在新生中纳新,以保证协会的延续。
协会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如舞台剧、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制作视频短剧等,引起学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达到教育防范的目的。保卫处要经常对安全防范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召开安全防范研讨会、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发放安全防范知识材料,及时通报校园发案情况,让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了解校园治安的有关信息,提醒他们加强重点时期的安全防范宣传,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
(六)抓好典型案例分析,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高校保卫部门要抓住典型案例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发生在身边或兄弟院校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案件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告知大家。我校在2009年5月份连续发生几起女生手机被骗案件,保卫处认真分析作案规律后及时通报各学院,为了不惊动嫌疑人,只在女生宿舍楼里张贴“案情通报”提醒女同学注意做好防范。当该嫌疑人再次作案时,一女同学发现骗子作案手法和保卫处提示的一样,于是她不动声色一边应付犯罪嫌疑人、一边按照保卫处的提示暗示同学报警,终将诈骗11部手机的嫌疑人抓获。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示,潜意识的增强了大学生的安全防意识和应对突发案件的防范措施。在抓典型案例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络等宣传工具,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要定期将发案的规律、次数、时间段、原因和发案的性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报给各学院,引起学院的重视。还可以在餐厅、教学楼、广告栏、宿舍等较为集中的场所张贴“案情通报”、“温馨提示”等字报和悬挂安全知识、警示图片等宣传内容,引导大学生们观看和学习,提高宣传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齐抓共管,加大对辅导员的安全教育
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负责人和直接管理人,在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否提高,首先要看辅导员对安全防范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否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是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是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只有辅导员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该学院的发案率就才会下降,所以对辅导员的安全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要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才能使辅导员掌握了安全防范知识,这就像一颗种子,使安全知识从辅导员撒播到学生中去,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安全防范知识传授给大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让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开花结果。
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方法,只要大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我们的安全教育就会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安全教程[M].2009.
[2]大学生安全使用知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学校安全管理[J].武汉大学保卫科学研究所,2013(2).
[4]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与探讨[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5]高校保卫学理论研究与探讨[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