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响应新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也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该学习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客观分析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效益,并探讨出使该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可行措施,进而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效率; 高中
G633.6
相较于传统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式接受学习、缺乏探究学习技能这一重大缺陷,小组合作探究则巧妙地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生动的模式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观之,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
一、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全新的合作模式营造出的氛围更便于将学生放置在问题所属的情境之下,而学生在全新的情景之下,当遇到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无从解决时更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驱使学生想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提高了对学习内容的敏感性,自觉主动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形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来,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每个学生的尊重,而在这样一种较为公平公正的模式下,无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升,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表达与相互交流、信息共享与互补等探究活动,更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意识得以有效树立。所谓小组合作,不可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使小组成员都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树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共享手中的学习资源、分配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合作中互利共赢,共同进步,树立正确科学的竞争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对高中数学教学有重要价值,但是随着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推广,由于數学学科其本身的复杂性、琐碎性、容量大等特性以及其在推广过程中的不科学性,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具体问题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有流于形式的趋向。从形式来看,该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见解,但真正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认识该模式的重要性和内涵,,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仍然停留于表面,拘泥于形式,具体表现在讨论问题中并没有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学生参与度不理想等问题,一番并不热烈的讨论之后,并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智慧的结晶。归根结底,其关键在于并没有建立与小组合作这一新的学习模式相匹配的详细的全面的具体操作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这一学习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而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当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模糊现象日益凸显,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组员角色基本稳定,由原来的教师主导转化成了组长主导,组员依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此一来,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进而阻碍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分组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中的默契性、互补性对于合作效率至关重要,故而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如若小组内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或性格存在冲突,势必影响整个合作的进展,不利于课堂效率的发挥。
三、最大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保证分组分工的合理性科学性
基于学生的学习、性格和综合等特征,对学生做出最合理的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对学生进行编组,均衡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此外考虑到分组过程中的积极性,分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分组的意愿,从而保证分组的高效实施;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任务,并明确告知学生其在小组中承担的责任。另外,有必要定期对组员的角色进行互换,以避免角色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只有有序安排角色并保证角色的有效扮演,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二)教师应全面掌握整个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学教师应充分备课发掘出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重点对于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当然前提是要保证学生能对基础知识有较为牢固的把握。同时,交流也是要在独立思考过后,只有思考了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更有效地直接解决困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不仅便于理解而且便于记忆。
(三)对小组的学习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和评比
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把传统教学评价下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整体的成果为评价标准,构建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只要大家合作达标,大多数学生就能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并由此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增强进一步迈向成功的的自信和动力。同时,当然也要对组内成员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价,以防止组内积极和消极的学习状态的分化。
(四)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合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小组讨论之初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盲目现象,这时老师的一些指导对于整个小组的讨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本来数学解题的思路就纷繁复杂,最初的方向就是错误的,那么整个小组的讨论也将是无效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尤其是讨论之初,教师不应坐视不理,也不要急于做下一环节的工作的准备,而是到学生中去观察倾听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清楚各小组的活动进度,必要时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突破讨论中遇到的难关。如若不清楚任务就要重新说明操作程序,讨论中偏离了主题或遇到难题及时点播并监督小组工作的开展。总之,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离不开老师,小组讨论虽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作用,但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 ,有了老师的指导小组间的合作才能更加有效。
三、结语
基于对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不难看出,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依然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改进和实践,唯有如此,小组合作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刘亚超.在数学教学中理性地实施“课程标准”[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07
[2]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周耀威.简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效率; 高中
G633.6
相较于传统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式接受学习、缺乏探究学习技能这一重大缺陷,小组合作探究则巧妙地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生动的模式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观之,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相当大的应用价值。
一、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全新的合作模式营造出的氛围更便于将学生放置在问题所属的情境之下,而学生在全新的情景之下,当遇到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无从解决时更易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驱使学生想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提高了对学习内容的敏感性,自觉主动意识得到极大提高。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形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来,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每个学生的尊重,而在这样一种较为公平公正的模式下,无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升,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表达与相互交流、信息共享与互补等探究活动,更有利于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意识得以有效树立。所谓小组合作,不可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使小组成员都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树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共享手中的学习资源、分配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合作中互利共赢,共同进步,树立正确科学的竞争观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对高中数学教学有重要价值,但是随着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推广,由于數学学科其本身的复杂性、琐碎性、容量大等特性以及其在推广过程中的不科学性,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具体问题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有流于形式的趋向。从形式来看,该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见解,但真正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充分认识该模式的重要性和内涵,,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仍然停留于表面,拘泥于形式,具体表现在讨论问题中并没有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学生参与度不理想等问题,一番并不热烈的讨论之后,并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智慧的结晶。归根结底,其关键在于并没有建立与小组合作这一新的学习模式相匹配的详细的全面的具体操作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这一学习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而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当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模糊现象日益凸显,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组员角色基本稳定,由原来的教师主导转化成了组长主导,组员依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此一来,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自己的缺陷进而阻碍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分组过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中的默契性、互补性对于合作效率至关重要,故而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十分重要。如若小组内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或性格存在冲突,势必影响整个合作的进展,不利于课堂效率的发挥。
三、最大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数学教学的价值
(一)保证分组分工的合理性科学性
基于学生的学习、性格和综合等特征,对学生做出最合理的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对学生进行编组,均衡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此外考虑到分组过程中的积极性,分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分组的意愿,从而保证分组的高效实施;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合理地分配给学生任务,并明确告知学生其在小组中承担的责任。另外,有必要定期对组员的角色进行互换,以避免角色的固定化和模式化。只有有序安排角色并保证角色的有效扮演,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二)教师应全面掌握整个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学教师应充分备课发掘出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重点对于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当然前提是要保证学生能对基础知识有较为牢固的把握。同时,交流也是要在独立思考过后,只有思考了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更有效地直接解决困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不仅便于理解而且便于记忆。
(三)对小组的学习效果做出合理评价和评比
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把传统教学评价下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整体的成果为评价标准,构建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只要大家合作达标,大多数学生就能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并由此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增强进一步迈向成功的的自信和动力。同时,当然也要对组内成员的角色扮演进行评价,以防止组内积极和消极的学习状态的分化。
(四)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合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小组讨论之初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盲目现象,这时老师的一些指导对于整个小组的讨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本来数学解题的思路就纷繁复杂,最初的方向就是错误的,那么整个小组的讨论也将是无效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尤其是讨论之初,教师不应坐视不理,也不要急于做下一环节的工作的准备,而是到学生中去观察倾听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清楚各小组的活动进度,必要时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生突破讨论中遇到的难关。如若不清楚任务就要重新说明操作程序,讨论中偏离了主题或遇到难题及时点播并监督小组工作的开展。总之,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离不开老师,小组讨论虽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作用,但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 ,有了老师的指导小组间的合作才能更加有效。
三、结语
基于对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不难看出,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依然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改进和实践,唯有如此,小组合作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刘亚超.在数学教学中理性地实施“课程标准”[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07
[2]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周耀威.简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