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惠东的红海湾畔,我们的海鲜馆,一度是生意最红火的。它曾为岳母,挣下一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岳母的“炒花甲”有祖传秘方,是一道让人赞不绝口的招牌菜。在红海湾成为度假村以前,大排档是外婆一个人开起来的。外婆现在患了老年痴呆,人称“痴婆婆”。海鲜馆也被人称为“痴婆婆海鲜馆”。海鲜馆掌勺的大厨,从外婆到岳母再到小余,三十多年来,已历经三代。手艺没丢,外婆立下的规矩,也一直在延续。但今年五一前夕,海鲜馆被迫凄然关门。
海鲜馆是被人吃倒闭的。
门前冷落车马稀。现如今,只有外婆,还终日坐在门前的矮凳上,呆呆地望着大海出神。回应她的,只有一波波来去不止的浪潮。
说到小余的外公外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身世简直就是一团迷雾。不仅小余不清楚,连岳母也说不明白。一说,外婆祖籍山东,另一说是河南。
听外婆说话,我觉得她的口音,似乎有点山东味也有点河南味。但最地道的,还是客家味。对了,外婆的俄语很好,她床头放有几本俄语书籍。当然不用你猜,我们都知道,外婆建国前参加过革命。建国后在汕尾一所学校教书。外公一说是国民党的军官,建国前去了台湾;另一说,他是共产党特工,下落不明。
妈妈无数次问过外婆,但外婆一直讳莫如深。
有一天,我们听到妈妈和外婆拌嘴,妈妈从外婆屋里走出来,气哼哼地说,都解放几十年了,早改天换地了,你还在那里保密,一点意思也没有。随后,外婆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出来,一脸宽容地说,那些又不碍你事,放那就行了。你爸离家多年,提起他的事,大家都伤心。
我和小余赶过去劝妈,妈还是气不过,嘟囔了一句,我都五十岁了,竟然打记事起,既没见过我爸,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是死是活,一概不知。就看过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还真假难辨。你这特工当得也太“特工”了吧。
那张布满黄斑的老照片,我也看过,只能隐约看出,是一位身着军装的男人,但面目模糊。追问外公的身世及其他,外婆一律说不记得。不过,外婆高兴的时候,曾给我们讲过两次外公。一是说外公曾在汕尾当过渔民,特别喜欢吃炒花甲;再是说,外公曾從某个信箱寄过钱给她治病。
流年如水,时过境迁。革命、战争、解放,这些沉重的字眼,都该随远去的历史沉睡了。如今还活着的,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外婆。五年前,外婆患了老年痴呆,一时糊涂,一时明白。明白的时候,就要妈妈扶她到门前的矮凳上坐着,痴痴地看海。
那海,成了外婆永远看不完的一部天书。开端是红日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海面;高潮是波涛汹涌,浪花四溅;结局是夕阳西沉,无边的墨绿变成深蓝,和天际连在一起,变成没有时间和空间,深不可测的潮声。
天气晴好的时候,当外婆的目光越过大海,最后落在岛屿的轮廓上,她就会无声地笑着,喃喃自语着:“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外婆到底看见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外婆嘴角的笑纹,会一直僵到暮色降临,四周只剩浪潮的轰鸣。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和小余拉起外婆回屋。偶尔,外婆意犹未尽,我就乘机问外婆:“外婆,你看见外公了吗?”她笑眯眯地回:“看见了。”我连着问:“他长得什么样啊?”“他个子很高,很瘦,很英俊。”我还想问,被小余止住了。
外婆沉浸在她依然鲜活年轻、刻骨铭心的爱里。透过外婆满头的银丝,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在那些潮涨潮落的日子,年轻的外婆,腰身丰挺。她汗流浃背地在门前栅栏上,晾晒一大串衣裳。海在很远的地方看见了,就委托风告诉摇橹的汉子,那是岸。
外婆真的很老了,容颜枯槁。前来就餐的游客,经常能看见她坐在矮凳上,面朝大海,眼神凄迷,就像是静默在海边的一座石雕。她的额头上,刻满了只有海风才能读懂的文字。如果说大海是一部深厚难懂的书,外婆就是这部书的注脚。他们合在一起,就成了红海湾不可多得的风景。
我和小余接手经营海鲜馆时,曾想废除外婆立下的规矩:军人和渔民,可凭证件免费就餐。但妈妈看着呆傻的外婆,摇了摇头。就因为这条“清规戒律”,我们经常被人钻空子。海鲜馆的生意,一直红火,但不赚钱。总有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涌进来吃完了饭,嬉皮笑脸地拿一张假证件,走到外婆身边说,我们是军人,吃饭要不要钱?外婆回过神来,对他们说:免费。碍于让外婆开心,我们一次次吃了哑巴亏。
外婆,作为一位曾经的渔民的妻子,她的思念一直不曾苍老,像一首长生不老的歌。在外婆的眼底,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一直有一条从海岛那边出发,穿越了枪林弹雨的船。
外公经过海湾时,总会远远地,对正在门前粗绳上晾衣的她,高喊着要吃炒花甲。
那船上的帆,总被海风鼓得满满的。
选自《荷风》
海鲜馆是被人吃倒闭的。
门前冷落车马稀。现如今,只有外婆,还终日坐在门前的矮凳上,呆呆地望着大海出神。回应她的,只有一波波来去不止的浪潮。
说到小余的外公外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身世简直就是一团迷雾。不仅小余不清楚,连岳母也说不明白。一说,外婆祖籍山东,另一说是河南。
听外婆说话,我觉得她的口音,似乎有点山东味也有点河南味。但最地道的,还是客家味。对了,外婆的俄语很好,她床头放有几本俄语书籍。当然不用你猜,我们都知道,外婆建国前参加过革命。建国后在汕尾一所学校教书。外公一说是国民党的军官,建国前去了台湾;另一说,他是共产党特工,下落不明。
妈妈无数次问过外婆,但外婆一直讳莫如深。
有一天,我们听到妈妈和外婆拌嘴,妈妈从外婆屋里走出来,气哼哼地说,都解放几十年了,早改天换地了,你还在那里保密,一点意思也没有。随后,外婆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出来,一脸宽容地说,那些又不碍你事,放那就行了。你爸离家多年,提起他的事,大家都伤心。
我和小余赶过去劝妈,妈还是气不过,嘟囔了一句,我都五十岁了,竟然打记事起,既没见过我爸,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是死是活,一概不知。就看过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还真假难辨。你这特工当得也太“特工”了吧。
那张布满黄斑的老照片,我也看过,只能隐约看出,是一位身着军装的男人,但面目模糊。追问外公的身世及其他,外婆一律说不记得。不过,外婆高兴的时候,曾给我们讲过两次外公。一是说外公曾在汕尾当过渔民,特别喜欢吃炒花甲;再是说,外公曾從某个信箱寄过钱给她治病。
流年如水,时过境迁。革命、战争、解放,这些沉重的字眼,都该随远去的历史沉睡了。如今还活着的,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外婆。五年前,外婆患了老年痴呆,一时糊涂,一时明白。明白的时候,就要妈妈扶她到门前的矮凳上坐着,痴痴地看海。
那海,成了外婆永远看不完的一部天书。开端是红日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海面;高潮是波涛汹涌,浪花四溅;结局是夕阳西沉,无边的墨绿变成深蓝,和天际连在一起,变成没有时间和空间,深不可测的潮声。
天气晴好的时候,当外婆的目光越过大海,最后落在岛屿的轮廓上,她就会无声地笑着,喃喃自语着:“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外婆到底看见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但外婆嘴角的笑纹,会一直僵到暮色降临,四周只剩浪潮的轰鸣。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和小余拉起外婆回屋。偶尔,外婆意犹未尽,我就乘机问外婆:“外婆,你看见外公了吗?”她笑眯眯地回:“看见了。”我连着问:“他长得什么样啊?”“他个子很高,很瘦,很英俊。”我还想问,被小余止住了。
外婆沉浸在她依然鲜活年轻、刻骨铭心的爱里。透过外婆满头的银丝,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在那些潮涨潮落的日子,年轻的外婆,腰身丰挺。她汗流浃背地在门前栅栏上,晾晒一大串衣裳。海在很远的地方看见了,就委托风告诉摇橹的汉子,那是岸。
外婆真的很老了,容颜枯槁。前来就餐的游客,经常能看见她坐在矮凳上,面朝大海,眼神凄迷,就像是静默在海边的一座石雕。她的额头上,刻满了只有海风才能读懂的文字。如果说大海是一部深厚难懂的书,外婆就是这部书的注脚。他们合在一起,就成了红海湾不可多得的风景。
我和小余接手经营海鲜馆时,曾想废除外婆立下的规矩:军人和渔民,可凭证件免费就餐。但妈妈看着呆傻的外婆,摇了摇头。就因为这条“清规戒律”,我们经常被人钻空子。海鲜馆的生意,一直红火,但不赚钱。总有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涌进来吃完了饭,嬉皮笑脸地拿一张假证件,走到外婆身边说,我们是军人,吃饭要不要钱?外婆回过神来,对他们说:免费。碍于让外婆开心,我们一次次吃了哑巴亏。
外婆,作为一位曾经的渔民的妻子,她的思念一直不曾苍老,像一首长生不老的歌。在外婆的眼底,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一直有一条从海岛那边出发,穿越了枪林弹雨的船。
外公经过海湾时,总会远远地,对正在门前粗绳上晾衣的她,高喊着要吃炒花甲。
那船上的帆,总被海风鼓得满满的。
选自《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