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元智能理论下,为了促使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积极开展,需要为其提供完善的體育课程目标体系。通过查阅文献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五大领域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具体原因,并坚持育人为本,把发展幼儿的各个领域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中,保证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体系实现优化、专业化发展,以实现总体的开发。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主要是指出人类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这种多元化以及个体差异能够为幼儿体育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为其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学生,他们承担一定职责,其素质关系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终身体育教学,开展多元立体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的增强。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需要走进幼儿教育领域,为幼儿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其授课的体育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将其所学实践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1]。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体育课程,仅仅是单纯的模仿其他专业院校的内容,并没有针对学前教育进行必要的改进。教师将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对组织教学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使学生参加工作后不能运用在幼儿教育中,育儿效果不理想。
(二)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由于大量专业老师的缺乏,部分高职高专的授课模式依然是集体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体育动作的传授上,教会学生一些运动方法和体育动作,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化的体育知识架构。当信息技术不断深化时,体育内容的更新发展迅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现代社会的用人要求。
(三)课程评价不全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会做、会教以及会评的全方位教学人才。学生的动作技能掌握的如何是传统的教学考核内容,而学生掌握的教学能力情况和评价要点没有深入考核,这样就无法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容易造成重动作轻教学、考核的问题发生。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需要走进幼儿教育领域,为幼儿教育提供专业的高水准的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能有效衡量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也可以为体育教师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当前,原有的高职院校设定的基础体育课程,已不能满足现在幼儿教师的需要,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基于体育课程,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地位,把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融入其中。特别是要促使学前儿童健康课程的重视,将其作为核心,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性质,了解职业需求,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也能在期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后期的组织教学和活动开展以及问题处理都提出合理对策[2]。
(二)体育课程的多维度设置
当前的高职高专学校体育课程较为传统。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需求,幼教需要掌握丰富知识,促使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对学前教育体育课程设置期间,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加强基础技能的培养。体育课程的开展,要给出精品课程和创新课程,促使技能课程获得较高的精确性和精准性。比如:素质教育、语言能力和音乐、体操课程等。高职高专学校还需要增加一些实用技术,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开发,这些内容的开发使学生在毕业前掌握丰富技能,为日后工作的执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3]。
(三)德育教育的开展
体育教师职业较为特殊,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未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对幼儿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阶段是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阶段,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予以隐性课堂的应用,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增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开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保证他们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这种优良精神发展下,不仅能为后期工作的认真执行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也会促使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4]。
(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多为幼儿园教师,大多数的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前教育体育课程实践中融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体育课堂中,加入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体育课堂中,加入自编歌曲和健身操,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展示。这样充分利用职业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加强对学生潜力的积极挖掘,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促使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比如:实现校企合作,能为优质教师培养提供重要途径。校企真诚合作,获得良好效果。比如:高职高专和幼儿园签订培养合作,创建专业的指导团队,且更新先进理念,增加对工作的重视,也要给予严格管理,保证实践工作质量的增强[5]。
(五)发展职后再教育
教育具备一定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提出,一些新理念和新知识增加,整体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这种条件都需要教师及时掌握,给予专业新知识的补充,促使技术和理念的创新。高职高专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不仅能掌握教育的实际动态,也会增强自身素质,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总结
我国的学前教育起步晚,体育课程建设不够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高职高专需要结合教学特点,为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促使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保证为现代社会培养出更专业的教师,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119-121.
[2] 赵帅,张梦颖.深化改革形势下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建议[J].人文之友,2020,(8):206-207.
[3] 李洪星,陈福榕,王奕.体育课程游戏化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65-166.
[4] 蒋翠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优化设计——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19,40(7):40-41.
[5] 罗敏.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体育活动课程实践的必要性和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28-29.
作者简介:李秀丽,女,1980年07月份,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融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实践研究》,编号:ZLGC2018JY006;《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ZLGC2018JY001。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主要是指出人类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这种多元化以及个体差异能够为幼儿体育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为其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学生,他们承担一定职责,其素质关系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终身体育教学,开展多元立体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的增强。
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需要走进幼儿教育领域,为幼儿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其授课的体育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将其所学实践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1]。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体育课程,仅仅是单纯的模仿其他专业院校的内容,并没有针对学前教育进行必要的改进。教师将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对组织教学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使学生参加工作后不能运用在幼儿教育中,育儿效果不理想。
(二)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由于大量专业老师的缺乏,部分高职高专的授课模式依然是集体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的注意力大都放在体育动作的传授上,教会学生一些运动方法和体育动作,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化的体育知识架构。当信息技术不断深化时,体育内容的更新发展迅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现代社会的用人要求。
(三)课程评价不全面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会做、会教以及会评的全方位教学人才。学生的动作技能掌握的如何是传统的教学考核内容,而学生掌握的教学能力情况和评价要点没有深入考核,这样就无法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容易造成重动作轻教学、考核的问题发生。
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需要走进幼儿教育领域,为幼儿教育提供专业的高水准的服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能有效衡量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也可以为体育教师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当前,原有的高职院校设定的基础体育课程,已不能满足现在幼儿教师的需要,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基于体育课程,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地位,把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融入其中。特别是要促使学前儿童健康课程的重视,将其作为核心,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性质,了解职业需求,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也能在期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后期的组织教学和活动开展以及问题处理都提出合理对策[2]。
(二)体育课程的多维度设置
当前的高职高专学校体育课程较为传统。根据幼儿体育活动的需求,幼教需要掌握丰富知识,促使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对学前教育体育课程设置期间,要遵循多元化原则,加强基础技能的培养。体育课程的开展,要给出精品课程和创新课程,促使技能课程获得较高的精确性和精准性。比如:素质教育、语言能力和音乐、体操课程等。高职高专学校还需要增加一些实用技术,特别是幼儿教育的开发,这些内容的开发使学生在毕业前掌握丰富技能,为日后工作的执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3]。
(三)德育教育的开展
体育教师职业较为特殊,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未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对幼儿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阶段是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阶段,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予以隐性课堂的应用,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增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开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素养,保证他们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这种优良精神发展下,不仅能为后期工作的认真执行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也会促使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4]。
(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多为幼儿园教师,大多数的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前教育体育课程实践中融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体育课堂中,加入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体育课堂中,加入自编歌曲和健身操,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展示。这样充分利用职业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加强对学生潜力的积极挖掘,使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促使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比如:实现校企合作,能为优质教师培养提供重要途径。校企真诚合作,获得良好效果。比如:高职高专和幼儿园签订培养合作,创建专业的指导团队,且更新先进理念,增加对工作的重视,也要给予严格管理,保证实践工作质量的增强[5]。
(五)发展职后再教育
教育具备一定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提出,一些新理念和新知识增加,整体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这种条件都需要教师及时掌握,给予专业新知识的补充,促使技术和理念的创新。高职高专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不仅能掌握教育的实际动态,也会增强自身素质,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总结
我国的学前教育起步晚,体育课程建设不够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高职高专需要结合教学特点,为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促使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保证为现代社会培养出更专业的教师,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119-121.
[2] 赵帅,张梦颖.深化改革形势下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建议[J].人文之友,2020,(8):206-207.
[3] 李洪星,陈福榕,王奕.体育课程游戏化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65-166.
[4] 蒋翠娥.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优化设计——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19,40(7):40-41.
[5] 罗敏.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体育活动课程实践的必要性和意义[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28-29.
作者简介:李秀丽,女,1980年07月份,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融入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实践研究》,编号:ZLGC2018JY006;《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ZLGC2018J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