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与“仕”的交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千古第一文人”,其道德高尚,政绩斐然,百姓称颂,一定意义上说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但他豁达乐观,始终从容面对。“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仕途跌入低谷,面对人生逆境,苏轼在“隐”与“仕”之间矛盾徘徊、难以取舍。《前赤壁赋》中交织着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仕”精神和顺应自然、闲适恬淡的道家“隐士”思想,表面看苏轼已经释怀,但壮志难酬的悲伤和不平则鸣的愤懑隐约可见。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43岁,无辜被贬,政治失意、前途渺茫、生活窘迫、内心苦闷,苏轼选择寄情山水,暂得慰藉,然后用文人的方式借翰墨抒发心中块垒,《前赤壁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隐”的流露
   首先,景物描写、意境创设流露出苏轼的隐逸思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拂面、水平如镜、雾气横贯、水天相接,营造出一个辽阔浩渺、天人合一般的意境,犹如人间仙境,使人物我两忘、悠然自得。其次,人物感受直接流露出隐逸思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纵”就是放纵、不受控制、毫无羁绊,任凭小船在万顷碧波上飘荡,表现出苏轼对自由的礼赞。“浩浩乎”“飘飘乎”辽阔悠远,“冯虚御风”如神仙一般,最后直言“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由眼前景生发出辽阔浩渺的感受,再由近似仙境的意境联想到羽化登仙,境由心生,苏轼隐逸思想初见端倪。“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隐约可以窥见苏轼向往隐逸却难以真隐的痛苦心境。“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难道不是苏轼回归自然、向往自由、自我派遣的表现吗?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道家文化与思想对其影响很深,加之“邦无道则隐”一说的推波助澜,无辜遭受打击的苏轼,和历代先贤一样,产生了隐逸思想。
   二、“仕”的体现
   苏轼与客泛舟,“饮酒乐甚,扣舷歌之”,歌词为“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内容没有明确的出处,普遍认为是化用了屈原《九章》的内容。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深入分析发现,苏轼用“桂棹兰桨”这些美好的事物隐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和才华横溢;“击空明”似乎就是苏轼追求理想、渴望建功立业的漫漫长路,但是理想之路并不平坦,往往是“溯流光”,逆流而上,这不正是“乌台诗案”的无辜打击吗?“美人”一词古今学者普遍认为象征君王和苏轼内心的政治、人生理想,那么,“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可以解释为苏轼忠君爱国却无辜被贬,胸怀天下却政治抱负不得施展。承接前文,由美景转而凄凉,恰是“美人”追之不得引起的,客人的洞箫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恨“美人”却又思慕“美人”,思之不得,唯有含泪倾诉。潜蛟、嫠妇都有被遗弃之感,命运不公、待遇不平使她们产生共鸣。知人论世,这正是君王无端猜疑、政敌捕风捉影刻意构陷、理想不得实现的苦闷外现。
   《前赤壁赋》看似一问一答,实则自问自答。仔細揣摩问答内容,发现了太多“仕”的痕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有人才难遇伯乐的意思。此情此景,苏轼为何想到了这首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似乎是忌惮于文字冤狱而有所保留吧。泛舟赤壁之下,而非真正的赤壁战场,这个暂且不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困于周郎”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表达的意思相近。文中提及曹操这个失败者,是含蓄地批评曹操不得人才,至少没有延揽到真正的人才,以致赤壁之役的大败,以此讥讽朝廷的用人失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苦短,功业难成,作于同一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以猜想,苏轼仰慕的是那些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豪杰,羡慕他们的功成名就。苏轼用“水”与“月”来说理,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江水永流,明月常在,我心依然。“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承“而又何羡乎”而来,苏轼在羡慕什么,不想取什么,推敲内在逻辑,还是封建时代士大夫那种积极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不是不想取而是不能取,既然不能取,那就退而隐逸,享受山水、清风明月之乐,显然是苏轼的“自我放逐”。
   细读《前赤壁赋》发现,45岁、步入老年的苏轼对功成名就没有完全看开,看似自我开释、自我宽慰的背后,有自我放逐的无奈,更多的是对无辜被贬、朝政黑暗的愤懑和人到暮年、壮志难酬的悲凉。在“隐”与“仕”之间,苏轼也无法给这个困扰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人生难题一个标准答案,“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与陶渊明“期在必醉”、欧阳修“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赤壁赋》的感情基调仍是悲伤的,苏轼的“自我放逐”是无声的控诉、无言的抗争,他没有真正释怀,显然选择了“学而优则仕”,继续追寻“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理想。综观苏轼一生,研读其文其诗,我们发现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即便是被贬岭南,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尽管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有失意,但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成为古今文人在失意、逆境中的精神支撑。
其他文献
李泽厚先生又臧否人物了,这次轮到的是钱锤书,原话如下:    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锺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比如说一个杯子,钱  锺书能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现在,但现在上网搜索“杯子”,钱锺书说的,  有很多在电脑里可能就找得到。    严复说过,东学以博雅为主,西学以创新为高。大家对钱锺书的喜欢,出  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在这一点上,我感到  钱锺书不如陈寅恪,陈寅恪不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没有一次不被它感动得涕泗横流的,三十年前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背影》我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了,尽管各届学生有差异,但没有一届学生能挺过眼睛红肿这一关的。  《背影》为什么能产生跨越时代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泪收情定之后慢慢咀嚼,才发现个中秘诀:朱自清通篇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模式,即运用非常规思维或逆向思维来构思行文。  一是立意违反常规思维。表达亲情,人们的常
站了一辈子讲坛,老来虽混迹于文学批评,但终脱不了教书匠习气,只觉点评文字,与分析课文并无大异,无需乎角色转换。   以此身份与心态,读毕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首先感兴趣者,在腰封所示“多省高考语文赏析选定篇目/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倾力推荐”的缘由上,并且找到了自家的答案,那答案便是“古香古色/纯正美文”一语。   所谓“古香古色/纯正美文”,核心是一个语言问题。“语言本位”在语文
总体而言,高中生在古典诗词鉴赏部分失分的原因大致如下:①对诗歌文本的语义内容不能理解,对诗歌所潜藏的情感内涵不能把握,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表达及其效果不能体味;②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解答思维问题:机械套用、贴标签式的答题套路与答题模式;③作答时,表述上牵强附会、随意曲解诗意及自嗨式的任性书写;④最后呈现的答案为:内容杂糅、遗漏较多且思路不清晰的文字表述。   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
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主体,教师要预先充分备课,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思维契合点,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激发学生求知欲,灵活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知识。课堂生成离不开学生主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神思飞扬,从而演绎精彩。   当前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漫无目的的;没有生成的教学,是呆板的。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的问题,预设文本解读。有了精心的预设
《竹内实文集》中文十卷本至今已全部面世。这套文集从开始选译到全部出齐大约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若从开始筹划时算起,则有近十年了。期间,我作为主要策划与翻译者,所了解和经历的一波三折,一言难尽。现在总算与竹内实先生了结了共同夙愿,此时此刻称得上百感交集。  对于竹内实先生在日本与世界中国研究领域里的地位来说,这套文集的出版姗姗来迟,装帧也显得过于质朴了。不过我想,这倒与终生感受与研究中国的竹内实先生的
李超,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教师。   对读,即对照着读,是指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而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强调:“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对读符合新
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思想交锋的文言文,需要精心设计“学的活动”,让学生的行动、思维、情感真正参与文本内容的体会、研讨和融通,力求通过深度对话实现言文并重,实现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的统一。研习《楚辞·渔父》一文时,我和学生借助课堂活动,有层次地呈现了由内容到情感、价值观的研习,达成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围绕“对话”设计核心问题,深入文本以实现内涵解读  经典文言文的学习,是“定篇”学习,需要在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读不懂,找不到切入点。教师教学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赏析的落脚点,如何教学生写诗。下面我们抛砖引玉,提出“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尝试找到一条路径,带领学生进入新诗的花园。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精彩的章节之一,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但部分教师囿于小说知识的陈旧,教学中仍在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中转圈;加上文本细读的耐心不够,对小说中诸多关涉全篇的细节描写和介绍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致使学生既不能在涵咏文字中获得必要的语言素养,也不能读出名篇艺术构思上的秘妙,更不能从“这一篇”中窥见“这一本”的堂奥。  在吃透教材编写本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