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的转化性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联系的转化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这种转化离不开条件,要求我们把握联系转化的各种条件。把握联系的转化性能更好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更好地理解唯物辩证法,增强思辨性思维,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必然基础上的自由。
  关键词:联系的特征;转化性;条件;意义;唯物辩证法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Ⅱ卷第22题以科学家在天然蛋白丝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小蛋白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题肢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的说法隐藏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联系的转化性。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指出联系具有三个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多样性又与条件性交织在一起),并没有提及相互转化的问题。笔者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多年从教经验,谈谈关于“联系的转化性”的看法。
  一、何謂“联系的转化性”
  所谓联系的转化性,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极其复杂,往往拥有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多个过程,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多种多样,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联系,这就使联系的转化具备了可能性。同时,万事万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便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联系,这就使联系的转化具备了必然性。
  比如甲和乙原来在一个学校读书,后来在一个单位工作,这就实现了从同学关系到同事关系的转化。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衰老后,依赖子女,父母和子女联系的形式未变,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生活在洛特尼斯岛的短尾矮袋鼠在受到捕食者威胁时,袋鼠妈妈会把自己的孩子扔出去,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趁机逃跑,母子联系由相依为命变为“舍卒保车”。
  全国Ⅱ卷第22题则反映了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联系建立在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是人类实践的产物。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日益深化和延伸,被改造的人化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宽,自然界越来越多纯粹自在的联系打上了人的烙印,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题中人类通过科学实验研制出了小蛋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二、联系的转化离不开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条件”定义为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的总和。事物从产生到发展到灭亡都离不开一定条件,事物之间和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也离不开一定条件,所以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具体联系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条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多样的,当某一或某些条件改变时,由条件支撑的联系亦会随之发生变化。
  同学关系变为同事关系是因为人生经历了不同阶段,且每一阶段都有奇妙的重合之处;子女对父母由依赖变为被依赖是因为双方的精力能力、经济地位等发生转换;袋鼠妈妈舍弃孩子是因为受到捕食者的威胁;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得益于人的实践活动;等等。总之,不是任何联系都会转化,也不是联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转化,转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条件的具体性、多样性、多变性为联系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条件中,实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自在事物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复杂多变、不断发展的,所以人类社会以实践为条件和途径的种种联系也是复杂多变、不断转化的。
  这就要求我们把握联系转化的各种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等,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立足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条件、利用条件、改造条件、创造条件,促成联系的有利转化,阻止不利转化。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是随意无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人们作用于条件进而影响联系转化的过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们想要拥有绿水青山就得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呵护地球,拒绝污染;想要获得健康的体魄就要做到饮食合理、运动适度、睡眠充足、心情舒畅;家长想要促进与子女关系的良性发展,最好多学习一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发展知识并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合理运用;国家决策者想要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从其他国家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凡是违背规律、凭主观臆想去作用于联系的行为无不效果适得其反、反受其害。
  三、把握联系转化性的意义
  1.更好地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转化不是要脱离联系,变为孤立的事物,而是一种联系变为另一种联系,本质上仍是联系。这就承认了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有力佐证了联系的普遍性。同时,联系的转化与条件密不可分,当条件具备,转化就会发生,当条件不具备,转化就不会发生,这一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转化前后的联系都呈现出多种多样、包罗万象的特点,除了本文引入的案例外,还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转化、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的转化、原因和结果联系的转化等,这不正是联系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吗?
  2.更好地理解唯物辩证法,增强思辨性思维
  承认联系具有转化性,就是用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直接否认了世界的静止性、孤立性、片面性,这便与形而上学区分开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由旧联系转化而来的新联系会构成事物新的变化和发展,而且不同的条件会促成不同的转化。把握了这一点,就有必要分析各种联系尤其是转化前后联系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种条件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必然基础上的自由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回归实践、指导实践是一切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但可以在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去认识自由、寻找自由。联系的转化性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多样的,这启示我们不能无所作为、消极被动,应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联系、改造联系。除了上文提到的促成有利转化、阻止不利转化外,还要有前瞻性眼光和底线思维,对当前联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解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所预料,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尽可能达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必然基础上的自由。
  总之,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意义深刻,需要从教者认真思考、厘清困惑。笔者从高考题入手,尝试着对教材未提及的“转化性”特征探讨一二,抛砖引玉,愿与各位同仁相互商榷,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思维必须通过科学的、严密的、具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然而,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过于关注体验和感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语言却在悄然流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31页,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教到这里我问学生:“这个方法哪些地方值得注意?”原想让学生通过“注意”来加深对算法的理解,没想到某生提出“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好像是多余的,他的意见马上得到许多学生的支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将植树问题的解法,归纳为:线段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P.117题1):圆形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也就是不必加1(P.122题4)。回顾任教以来,虽教材多次改版,但“加1”法版复一版,一直沿用,继而,又伴生了“减1”法。众所周知,一些点拉紧了可成为线段等,封闭了可围成圆形等。同样长度的植树段,由于图形不同,植树棵数的确不相同吗?为什么一定要“加1”或“减1”呢?“加1”或
期刊
[片段1]有什么不同?  师:观察黑板上的8个图形,它们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呢?(生答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缘由]    有幸在全国第三届“杏星杯”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中执教了五年级《打电话》一课。通过参考相关书目并进行了反复修改,前后进行了多次试教,让我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背景下才能取得预定的目标。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起点,才可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整合。而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智慧地处理和驾驭课堂,更重要的是课堂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必定是以一
期刊
不久前,笔者在区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了“三角形认识”一课,其中在理解三角形高的画法知识原型,体验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高的变化及相互联系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系统化以及知识展开动态化的过程体验,让数学过程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夯实,得到与会专家、老师的一致赞赏,先请看教学片段描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上年级编排了简易方程这一内容。这个单元先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学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对于“方程的意义”这一课,教材利用天平的演示,逐步引出不等式与等式,再让学生针对这些式子进行比较、分类,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在以往教学时教师基本上按教材的编排程序进行教学,很少让学生在充分展开思维的想象中认识方程,让学生在多种背景的素材下,列出式子进行比较质疑,从中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出于对这一状况
期刊
“跳出数学教数学”应该是数学的最高境界,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追求着。小学“观察物体”是“视图与投影”领域的内容,为了跳出“观察物体”教“观察物体”,我把中学的视图与投影知识和大学里学的机械制图知识重新学习了几遍,结果发现小学“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是一块宝贵资源,如果充分挖掘并加以开发利用,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有文:“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才能形成。  《三角形的认识》这堂课,犹如璞玉,反复打磨、推敲、精琢13次之多,欲将其成为一块美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思政教师队伍,但现状是专职老师少、学校重视不够、考核形式单一、学科价值认识有偏差等问题存在。这需要通过配足激励师资队伍、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拓展教师研训路径等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调研;现状及对策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