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见过泥塑的兔儿爷吗?兔儿爷曾是北方孩童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也许你不知道,过去每到中秋节,人们总要往家里请来兔儿爷,放在案上祭拜。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往往天朗气清,古人在这一天要赏月祭月,逐渐形成习俗。祭月所祭的诸神与神物中,人们祭拜的便有玉兔。玉兔在月中捣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明朝时,玉兔的传说故事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说是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患病,久治不愈。嫦娥见此情景着急难过,就派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玉兔变成一个美丽少女,她挨家挨户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她,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又像个算命的;一会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还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瘟疫被清除之后,玉兔就悄悄地回到了月宫。有了这个故事以后,玉兔才真正成为黎民百姓祭拜的对象。
祭拜玉兔最初采用的是月光纸。明朝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免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祭月结束后就将月光纸焚烧掉。
而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明人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清朝建立后,满族统治者不仅没有破坏汉族祭月的传统,反而继承得相当虔诚。后宫的祭月活动更是郑重其事,搞得红红火火。连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在逃亡的路上也没忘记拜月祭兔。那一年,慈禧太后在逃出京都后恰逢中秋,她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就举行过祭月之礼。清人金易、沈义羚所著《宫女谈往录》中写道:“晚饭后按照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读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看出,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
民间祭兔却没有这么庄重规矩,突出了游赏性质。百姓把玉兔称做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非常亲切,皇家的礼俗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节日。到清末时期,兔儿爷又变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节儿童的玩具。家庭主妇准备拜月,打扫房间布置祭台,小孩子们则期盼大人请回个把兔儿爷,拥有一个喜欢的玩具。
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这时的兔儿爷已经人格化了,工艺相当精美,成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品。大长耳朵,白面红唇,=目直视,三瓣嘴紧闭,脸蛋上施淡淡胭脂,俊秀中含威武,端庄中有稚气,活泼而生动。他们中有扮成武将身披战袍盔甲的,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有骑着老虎、麒麟、孔雀和仙鹤的,有兔首人身的商贩、剃头匠、鞋匠、卖冰棍、卖茶汤的。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都能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叭嘴”,既滑稽又可爱。它们贵为祭台上的膜拜对象,但实在又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也就在那时,荣登宝座的清朝皇帝是一些孩子。同治皇帝只有6岁,光绪皇帝只有4岁,而溥仪只有3岁,他们贵为天子又未泯孩童天性,太监、宫女、后妃们为了让小皇帝们开心,就到民间买来各种玩具,其中不少就是兔儿爷。至今在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有几个供小皇帝们玩赏的兔儿爷呢。
民国时期,虽然又改朝换代了,但祭拜并玩赏兔儿爷的风俗仍在延续。一到中秋节,兔儿爷的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都有卖兔儿爷的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琳琅满目,铺天盖地。前来买兔儿爷的大人小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回忆起那时满大街兔儿爷的时光,曾深情地说:“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孩子们都得买兔儿爷,大家都觉得要是连兔儿爷都不买那还怎么得了。”
现如今,兔儿爷境况可大不如前了,即使在春节的庙会和中秋节期间也很少见到兔儿爷的身影,孩子也渐渐地不知道兔儿爷是什么了。尽管如此,兔儿爷那美丽的传说故事和生动可爱的形象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在他们单纯而清贫的童年记忆中,兔儿爷永远是隆重华美的。2004年阳春三月,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得知要选奥运会吉祥物的消息时,竟然毫不犹豫地说:“如果现在要我投票,我就投兔儿爷一票”际念兔儿爷的情结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 姜 冰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往往天朗气清,古人在这一天要赏月祭月,逐渐形成习俗。祭月所祭的诸神与神物中,人们祭拜的便有玉兔。玉兔在月中捣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明朝时,玉兔的传说故事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说是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患病,久治不愈。嫦娥见此情景着急难过,就派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玉兔变成一个美丽少女,她挨家挨户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她,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又像个算命的;一会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还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瘟疫被清除之后,玉兔就悄悄地回到了月宫。有了这个故事以后,玉兔才真正成为黎民百姓祭拜的对象。
祭拜玉兔最初采用的是月光纸。明朝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免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祭月结束后就将月光纸焚烧掉。
而兔儿爷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明人纪坤(约1636年)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拜之。”这是最早的关于兔儿爷的记载。兔儿爷也许就是照着“月光纸”上的玉兔形象用泥塑造出来的。
清朝建立后,满族统治者不仅没有破坏汉族祭月的传统,反而继承得相当虔诚。后宫的祭月活动更是郑重其事,搞得红红火火。连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在逃亡的路上也没忘记拜月祭兔。那一年,慈禧太后在逃出京都后恰逢中秋,她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就举行过祭月之礼。清人金易、沈义羚所著《宫女谈往录》中写道:“晚饭后按照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读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看出,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
民间祭兔却没有这么庄重规矩,突出了游赏性质。百姓把玉兔称做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非常亲切,皇家的礼俗由此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节日。到清末时期,兔儿爷又变成既是拜祭品又是中秋节儿童的玩具。家庭主妇准备拜月,打扫房间布置祭台,小孩子们则期盼大人请回个把兔儿爷,拥有一个喜欢的玩具。
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这时的兔儿爷已经人格化了,工艺相当精美,成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品。大长耳朵,白面红唇,=目直视,三瓣嘴紧闭,脸蛋上施淡淡胭脂,俊秀中含威武,端庄中有稚气,活泼而生动。他们中有扮成武将身披战袍盔甲的,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有骑着老虎、麒麟、孔雀和仙鹤的,有兔首人身的商贩、剃头匠、鞋匠、卖冰棍、卖茶汤的。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都能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叭嘴”,既滑稽又可爱。它们贵为祭台上的膜拜对象,但实在又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也就在那时,荣登宝座的清朝皇帝是一些孩子。同治皇帝只有6岁,光绪皇帝只有4岁,而溥仪只有3岁,他们贵为天子又未泯孩童天性,太监、宫女、后妃们为了让小皇帝们开心,就到民间买来各种玩具,其中不少就是兔儿爷。至今在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有几个供小皇帝们玩赏的兔儿爷呢。
民国时期,虽然又改朝换代了,但祭拜并玩赏兔儿爷的风俗仍在延续。一到中秋节,兔儿爷的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都有卖兔儿爷的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琳琅满目,铺天盖地。前来买兔儿爷的大人小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回忆起那时满大街兔儿爷的时光,曾深情地说:“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孩子们都得买兔儿爷,大家都觉得要是连兔儿爷都不买那还怎么得了。”
现如今,兔儿爷境况可大不如前了,即使在春节的庙会和中秋节期间也很少见到兔儿爷的身影,孩子也渐渐地不知道兔儿爷是什么了。尽管如此,兔儿爷那美丽的传说故事和生动可爱的形象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在他们单纯而清贫的童年记忆中,兔儿爷永远是隆重华美的。2004年阳春三月,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得知要选奥运会吉祥物的消息时,竟然毫不犹豫地说:“如果现在要我投票,我就投兔儿爷一票”际念兔儿爷的情结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 姜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