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海蓝博士,她刚刚从美国出差回来,几乎没有调整时差的过渡,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新书的宣传工作。
比她早到一些的是她的两位助手,一位是著名媒体的资深电视人,一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不过,这都是“之前”的履历了,在遇到海蓝博士之后,他们都放下了自己曾经的工作,追随海蓝博士,致力于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传播,并将它作为志业。比起杨澜、俞敏洪、徐小平等55位名人的推荐,眼前人的追随,是对海蓝魅力更有力地注解。
作为医学博士、神经科学博士后,海蓝有着20余年医学领域科研和工作经验,15年身心健康领域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学术背景,同时兼具丰富的临床咨询和团体培训经验,是一位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身心健康专家。当然,顺遂中也都有暗流。海蓝这么说:“我为自己做的第一个选择,在别人眼里是疯了才会做的决定。那一年,我38岁,已经走过了极其艰辛的医学求学之路,站在了职业生涯的顶峰,我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跟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攻读博士,是先生的关门弟子,博士毕业后,去美国做博士后,导师也是国际著名专家,但我深深感到,一路走来,总有逆水行舟之感。我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探求内心真正的归宿,于是,我放弃了在医学领域20多年的耕耘,放弃了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光环,重新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从零开始,攻读心理学。”
很多人都认为海蓝脑子进水了,和成功人生一步之遥的时候,去搞什么心理学,太不靠谱,快40高龄,从零做起,真是前途未卜。她的爱人在这个时候,却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其实你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很高的人,你睡在哪儿都能睡着,也吃不了多少,人生很短,既然你这么喜欢心理学,一下班就看这方面的书,干嘛不去试试呢?”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的海蓝有如鱼得水之感,毕业后从危机干预热线的志愿者做起,后来在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Centerstone工作,并成为其中移民和难民项目主任,为从 30多个国家来的移民和难民服务。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她先后两次赶赴灾区救援,发现当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救援部队撤离后,心理创伤才慢慢显露,而这是短暂的救援很难根本解决的问题,当年9月,她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带领团队,再次来到灾区,并驻扎三年,持续为灾区几万名师生提供心理援助、压力管理、留守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培训、危机干预服务和放下过去的梳理。
她说,在救援中震惊地发现,相对于地震等灾害,人生最多的伤害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所有的伤痛,又都可以在关系的梳理中放下。2011年至今,在全球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身心医学的基础上,她将静观、静观自我关怀、延长暴露疗法、焦虑与强迫症暴露疗法、抗挫折能力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出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并在2015年创立“海蓝幸福家”,提高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管理技能和幸福力。她也用《不完美,才美》这一本书,记录了曾经的心路和足迹。
情绪变化,因为关系出了问题
Q:成名这么久,没有想到《不完美,才美》竟是你的“处女作”。
A:我觉得出书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必须保证你说的东西言之有物。我不敢去教育谁,教育把自己定位地太高了,我就是分享个人的经历,以及我碰到过的很多案例,如果碰巧对你也有帮助,那我就觉得很高兴。
Q:怎么简洁地定义痛苦和幸福?
A:痛苦是后悔过去、比较未来和不满现在,想一想有没有一件事发生超过一年,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不舒服,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创伤,每一个走向幸福的人都应该放下过去的创伤,但是一年放不下的,需要专业梳理,时间不能带走一切。我们通过静观自我关怀等课程和具体练习帮助大家放下过去、不忧未来、感受当下。我常常感到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心理学一样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它不是鸡汤,而是有具体方法,我们不讲大道理,但分享平常百姓家的事情。通过静观、自我关怀走向幸福。
Q:放下过去,你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年放弃医学博士后,转投心理学,其实也并非突然的举动?
A:很多人都以为我受了很大的刺激,但在我而言,只是慢慢积累后的必然,当年在复旦读书时,有次马上要考试了,大家都很焦虑地复习,我却拿着一本特别大的心理学的书在看,还给闺蜜分享,我还问她被哪些故事触动了,她说要考试了,哪有心思看别的书,而且还是一本充满煤油味,熏得人头疼的旧书,但是因为我看得投入,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煤油味。回归专业,我觉得医生是进一步触发我学心理学的原因。当代医学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很多病都是情绪引起的,器官出问题一般是细胞出问题了,细胞的问题来自分子的化学变化,而分子的化学变化是起源于情绪。一般来说,情绪的变化都是关系出问题了。情绪好了,关系好了,自然就没病了。
Q:在关系的处理中,你还引入了同伴的帮助?
A:我曾做过一项12500多人参与的调研,结果显示,当人们有了困惑、麻烦或者难过时,第一时间找朋友的几乎占了60%,也因此,我启动并创立了“海蓝幸福家”同伴教育体系,因为很多来自其他行业,没有受过心理咨询系统教育的人,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督导下,可以为有心理危机的人提供服务,在汶川,我们就如此实践过。为什么要到心理危机出现的时候才启动呢,现在我更强调在人们感到失去内心宁静时就启动同伴互助的方法,放下过去,感受当下。
女性对关系更看重
Q:在你咨询的名人案例中,关系的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
A:情感问题、职场问题、亲子问题最多。名人和普通人具备同样的关系和情感需求,不同的是,他们到了一个高度就必须架在那儿,下不来,必须维持大家给他定义的一个形象,而为了这个形象他们可能要放弃很多东西。 我知道一个人非常有名,她的妈妈生了好几个女儿,以至于她出生后,就因为还是女孩,连名儿都没给她起。她就非常努力,非常用功,想得到妈妈的关注。虽然这种努力令她成功,但是小时候被忽视的创伤依然存在,成功后,她成了家里的支柱,爸爸妈妈的晚年生活都是她在安排和照料,她会有怨气,在她曾经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人都不在身边,她成功了又来占好处。想要努力地证明,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受重视的过去,也因此,潜意识会驱动你不断地努力,帮助你成就。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那段经历,她可能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她。这是和母亲的关系,也有和孩子的关系问题,比如没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他们很好的物质条件,孩子不仅不去努力,也并没有感恩之心。他们希望孩子超越自己,而孩子却觉得爹妈这一辈子过得也没啥意思。这里面有很多价值观的冲突。从关系上来讲,孩子之所以不听你的话,是因为愤怒,愤怒你这么多年来没管过我,但是内心其实还是渴望父母的爱的,真想改变,也有机会。
Q:在你的课程中,也是女性学员居多吗?为什么?
A:从本性来讲,女性对于关系要更投入更看重。也更乐于基于关系的表达和分享。在美国,学习心理学的女性也比男性要多。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女性更多的负责协调爱人、孩子、公婆,家里各种各样关系的协调,为情而生,那么因此而起的困扰也多。
Q:曾经阅读的哪本书令你印象深刻?会推荐自己的女儿看这类书吗?
A: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也喜欢诗歌,对文学有偏好。我没有刻意让女儿读什么类型的书,但给她营造阅读的氛围,她一岁多就开始翻书看了,现在18岁的女儿,也挺喜欢看书的,专注点不在心理学,在文学,她喜欢写小说,经常写一些爱情故事。我逗她说,你都没有恋爱,哪来的这些故事,她说,妈妈你太天真了,很多伟大的小说都描述过惊心动魄的爱情,我没有经历,但看书也让这种感觉走心了。
Q:假如有时光机,可以让你见到任何一个想见的人,最希望他是谁,和他聊什么?
A:我想见到上帝,跟他在一起感受一会就好,非要聊天的话,想问问他,从上帝视角怎么看海蓝的一生。因为在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过得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离开这个世界,也死而无憾。
自己的书
《不完美,才美》
人生的痛苦多来自于人与人的关系,作者深度剖析了亲密关系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职场关系,引领我们进行自我梳理、自我发现,使我们最终认识到:困惑和坎坷都是生命的提醒,痛苦是灵魂被困扰的呐喊,也是智慧的开始,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自我。
书房主人
海蓝博士:医学博士、神经科学博士后、教育学硕士。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海蓝博士推荐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如何与自己相处,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能力。这本书完美地告诉了你如何接纳自己、关怀自己、丰盈自己。你所有希望拥有的,你都可以自己给予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大的宝藏,只要你去学习,去创建。
《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这是一本帮助你面对死亡的生命之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不是默默等待死亡,也可以过得非常丰富多彩和值得回味,非常有创造性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每一个当下的意念、言语和行为决定了我们能带走多少温暖,留下多少遗憾。
《德鲁克管理思想漫画丛书》
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关门弟子,詹文明用最简洁有力、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了解“管理”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要以为自己不做管理工作就不需要读这套丛书,读完你会发现,读懂此书,你就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以及一切与自己人生相关的重要的事。
《脆弱的力量》
我们与人的联接从来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共同的“脆弱”。暴露脆弱,意味着情感的风险,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被轻视、被拒绝、被评判,但惟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接。英文中的”courage”,在拉丁文的写法是“cor”,意为心,是真心地叙述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你是谁。正是这份相似的情感,让我们可以照见彼此、看见彼此。
比她早到一些的是她的两位助手,一位是著名媒体的资深电视人,一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不过,这都是“之前”的履历了,在遇到海蓝博士之后,他们都放下了自己曾经的工作,追随海蓝博士,致力于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传播,并将它作为志业。比起杨澜、俞敏洪、徐小平等55位名人的推荐,眼前人的追随,是对海蓝魅力更有力地注解。
作为医学博士、神经科学博士后,海蓝有着20余年医学领域科研和工作经验,15年身心健康领域工作经验,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学术背景,同时兼具丰富的临床咨询和团体培训经验,是一位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身心健康专家。当然,顺遂中也都有暗流。海蓝这么说:“我为自己做的第一个选择,在别人眼里是疯了才会做的决定。那一年,我38岁,已经走过了极其艰辛的医学求学之路,站在了职业生涯的顶峰,我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跟随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攻读博士,是先生的关门弟子,博士毕业后,去美国做博士后,导师也是国际著名专家,但我深深感到,一路走来,总有逆水行舟之感。我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探求内心真正的归宿,于是,我放弃了在医学领域20多年的耕耘,放弃了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光环,重新把自己变成一名学生,从零开始,攻读心理学。”
很多人都认为海蓝脑子进水了,和成功人生一步之遥的时候,去搞什么心理学,太不靠谱,快40高龄,从零做起,真是前途未卜。她的爱人在这个时候,却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其实你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很高的人,你睡在哪儿都能睡着,也吃不了多少,人生很短,既然你这么喜欢心理学,一下班就看这方面的书,干嘛不去试试呢?”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的海蓝有如鱼得水之感,毕业后从危机干预热线的志愿者做起,后来在美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Centerstone工作,并成为其中移民和难民项目主任,为从 30多个国家来的移民和难民服务。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她先后两次赶赴灾区救援,发现当基本生存问题得到解决,救援部队撤离后,心理创伤才慢慢显露,而这是短暂的救援很难根本解决的问题,当年9月,她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带领团队,再次来到灾区,并驻扎三年,持续为灾区几万名师生提供心理援助、压力管理、留守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培训、危机干预服务和放下过去的梳理。
她说,在救援中震惊地发现,相对于地震等灾害,人生最多的伤害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所有的伤痛,又都可以在关系的梳理中放下。2011年至今,在全球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身心医学的基础上,她将静观、静观自我关怀、延长暴露疗法、焦虑与强迫症暴露疗法、抗挫折能力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出幸福力同伴教育体系,并在2015年创立“海蓝幸福家”,提高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管理技能和幸福力。她也用《不完美,才美》这一本书,记录了曾经的心路和足迹。
情绪变化,因为关系出了问题
Q:成名这么久,没有想到《不完美,才美》竟是你的“处女作”。
A:我觉得出书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事,必须保证你说的东西言之有物。我不敢去教育谁,教育把自己定位地太高了,我就是分享个人的经历,以及我碰到过的很多案例,如果碰巧对你也有帮助,那我就觉得很高兴。
Q:怎么简洁地定义痛苦和幸福?
A:痛苦是后悔过去、比较未来和不满现在,想一想有没有一件事发生超过一年,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不舒服,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创伤,每一个走向幸福的人都应该放下过去的创伤,但是一年放不下的,需要专业梳理,时间不能带走一切。我们通过静观自我关怀等课程和具体练习帮助大家放下过去、不忧未来、感受当下。我常常感到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心理学一样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它不是鸡汤,而是有具体方法,我们不讲大道理,但分享平常百姓家的事情。通过静观、自我关怀走向幸福。
Q:放下过去,你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年放弃医学博士后,转投心理学,其实也并非突然的举动?
A:很多人都以为我受了很大的刺激,但在我而言,只是慢慢积累后的必然,当年在复旦读书时,有次马上要考试了,大家都很焦虑地复习,我却拿着一本特别大的心理学的书在看,还给闺蜜分享,我还问她被哪些故事触动了,她说要考试了,哪有心思看别的书,而且还是一本充满煤油味,熏得人头疼的旧书,但是因为我看得投入,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煤油味。回归专业,我觉得医生是进一步触发我学心理学的原因。当代医学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很多病都是情绪引起的,器官出问题一般是细胞出问题了,细胞的问题来自分子的化学变化,而分子的化学变化是起源于情绪。一般来说,情绪的变化都是关系出问题了。情绪好了,关系好了,自然就没病了。
Q:在关系的处理中,你还引入了同伴的帮助?
A:我曾做过一项12500多人参与的调研,结果显示,当人们有了困惑、麻烦或者难过时,第一时间找朋友的几乎占了60%,也因此,我启动并创立了“海蓝幸福家”同伴教育体系,因为很多来自其他行业,没有受过心理咨询系统教育的人,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督导下,可以为有心理危机的人提供服务,在汶川,我们就如此实践过。为什么要到心理危机出现的时候才启动呢,现在我更强调在人们感到失去内心宁静时就启动同伴互助的方法,放下过去,感受当下。
女性对关系更看重
Q:在你咨询的名人案例中,关系的问题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
A:情感问题、职场问题、亲子问题最多。名人和普通人具备同样的关系和情感需求,不同的是,他们到了一个高度就必须架在那儿,下不来,必须维持大家给他定义的一个形象,而为了这个形象他们可能要放弃很多东西。 我知道一个人非常有名,她的妈妈生了好几个女儿,以至于她出生后,就因为还是女孩,连名儿都没给她起。她就非常努力,非常用功,想得到妈妈的关注。虽然这种努力令她成功,但是小时候被忽视的创伤依然存在,成功后,她成了家里的支柱,爸爸妈妈的晚年生活都是她在安排和照料,她会有怨气,在她曾经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家人都不在身边,她成功了又来占好处。想要努力地证明,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受重视的过去,也因此,潜意识会驱动你不断地努力,帮助你成就。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那段经历,她可能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她。这是和母亲的关系,也有和孩子的关系问题,比如没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他们很好的物质条件,孩子不仅不去努力,也并没有感恩之心。他们希望孩子超越自己,而孩子却觉得爹妈这一辈子过得也没啥意思。这里面有很多价值观的冲突。从关系上来讲,孩子之所以不听你的话,是因为愤怒,愤怒你这么多年来没管过我,但是内心其实还是渴望父母的爱的,真想改变,也有机会。
Q:在你的课程中,也是女性学员居多吗?为什么?
A:从本性来讲,女性对于关系要更投入更看重。也更乐于基于关系的表达和分享。在美国,学习心理学的女性也比男性要多。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女性更多的负责协调爱人、孩子、公婆,家里各种各样关系的协调,为情而生,那么因此而起的困扰也多。
Q:曾经阅读的哪本书令你印象深刻?会推荐自己的女儿看这类书吗?
A: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也喜欢诗歌,对文学有偏好。我没有刻意让女儿读什么类型的书,但给她营造阅读的氛围,她一岁多就开始翻书看了,现在18岁的女儿,也挺喜欢看书的,专注点不在心理学,在文学,她喜欢写小说,经常写一些爱情故事。我逗她说,你都没有恋爱,哪来的这些故事,她说,妈妈你太天真了,很多伟大的小说都描述过惊心动魄的爱情,我没有经历,但看书也让这种感觉走心了。
Q:假如有时光机,可以让你见到任何一个想见的人,最希望他是谁,和他聊什么?
A:我想见到上帝,跟他在一起感受一会就好,非要聊天的话,想问问他,从上帝视角怎么看海蓝的一生。因为在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过得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离开这个世界,也死而无憾。
自己的书
《不完美,才美》
人生的痛苦多来自于人与人的关系,作者深度剖析了亲密关系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职场关系,引领我们进行自我梳理、自我发现,使我们最终认识到:困惑和坎坷都是生命的提醒,痛苦是灵魂被困扰的呐喊,也是智慧的开始,这一切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自我。
书房主人
海蓝博士:医学博士、神经科学博士后、教育学硕士。心理创伤治疗与压力管理专家,“静观自我关怀”全球首位中国师资培训师。
海蓝博士推荐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如何与自己相处,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能力。这本书完美地告诉了你如何接纳自己、关怀自己、丰盈自己。你所有希望拥有的,你都可以自己给予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大的宝藏,只要你去学习,去创建。
《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这是一本帮助你面对死亡的生命之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不是默默等待死亡,也可以过得非常丰富多彩和值得回味,非常有创造性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每一个当下的意念、言语和行为决定了我们能带走多少温暖,留下多少遗憾。
《德鲁克管理思想漫画丛书》
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关门弟子,詹文明用最简洁有力、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了解“管理”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要以为自己不做管理工作就不需要读这套丛书,读完你会发现,读懂此书,你就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以及一切与自己人生相关的重要的事。
《脆弱的力量》
我们与人的联接从来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共同的“脆弱”。暴露脆弱,意味着情感的风险,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被轻视、被拒绝、被评判,但惟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接。英文中的”courage”,在拉丁文的写法是“cor”,意为心,是真心地叙述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你是谁。正是这份相似的情感,让我们可以照见彼此、看见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