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时,教师说:“老规矩,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学生齐声回答:“IQ无限。”
教师一边在屏幕上逐条显示,一边说:“提示一:振动;提示二:空气;提示三:人耳。”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声音。”
教师说:“请你们解释一下。”
学生说:“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于是人听到声音。”
接着,教师又在屏幕上逐条显示,然后说:“提示一:振幅;提示二:远近;提示三:大小。”
学生回答:“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它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接下来,教师在屏幕上逐条显示,说:“提示一:飞机场;提示二;母鸡不下蛋;提示三:声音。”
学生们迷茫了!
教师说:“真有这样的事,北京徐辛庄镇管头村(靠近飞机场)的母鸡不下蛋!国家计委、民航总局等联合组成调查小组,调查结果表明:机场来来往往的飞机带来的噪声,使附近母鸡的生理系统受到干扰,于是它们不会下蛋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噪声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2.4 乐音和噪声》。
反思:每堂课的开场引入很重要, 一个好的开场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物理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噪声对哪些物体有害?”“对植物有没有危害?”“危害大到什么程度?”“噪声会不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怎样减少噪声对人类的危害?”“噪声是否能造福人类?”等几十个问题,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想。其实,学生有着很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许多独特的视角,只是教师总担心学生想不出、想不到,所以不自觉地包办代替,帮学生想问题,帮学生提出问题,帮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说:“我们一起来归纳和分类你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说:“第一,什么是噪声第二,生活中噪声的来源;第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第四,噪声能否利用;第五,其他(幻灯片展示)。”
反思: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法研究多个问题,有利于方法的渗透。
教师说:“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噪声?”然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敲击音叉、用锯子锯木头的两种声音。
教师问:“你们对这两种声音有何感受?”
学生说:“敲击音叉的声音悦耳、动听,而锯子锯木的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教师说:“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那么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乐音和噪声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拿出一台示波器,并结合实物,介绍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把话筒放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把发声体放在话筒前,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可以显示发声体振动的波形图像。
教师说:“现在,我来演示敲击音叉、用锯子锯木头两种声音,请你们注意观察它们发声时的振动图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上大屏幕)。”
教师问:“你们发现了它们在波形上的区别吗?”
学生回答:“乐音的振动有规则,噪声的振动无规则。”
教师问:“你们想不想在家里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回答:“想!”
教师说:“我教你们一种利用计算机及WINDOWS自带软件截取静态波形的方法。”
图1 乐音的波形图像
图2 噪声的波形图像
反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区别乐音和噪声,原来的教材都是直接给学生两张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然后指导学生对比分析教师给的波形图像,从而得出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是一个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新教材做了一些改动,运用了示波器直接显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以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有利于学生建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的感性认识。
教师问:“刚刚我们从物理学角度区别了乐音和噪声,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声音属于乐音呢?”
学生回答:“交响乐……”
教师问:“很好,现在请你们阅读课本61页。 ”
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同时,教师播放了交响乐,而且逐渐增加了音量。等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问:“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乐曲吗?音乐的旋律美吗?”
学生回答:“刚才播放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旋律很美!”
教师问:“为什么你们蒙住耳朵呢?”
学生回答:“声音太大了,干扰我们看书。”
教师问:“那么,你们认为这首乐曲是乐音,还是噪声呢?”
学生回答:“噪声!”
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入情!
教师问:“你们知道噪声的危害吗?请你们上网搜索关于噪声危害的信息,然后一起交流。”
学生1说:“我搜索了噪声危害人体听力、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我使用的搜索方法是键入关键词,如噪声危害、人体。”
学生2说:“我搜收索了噪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案例,我使用的搜索方法是先键入关键词‘噪声危害’,再从结果中搜索案例。”
学生3说:“我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我输入的关键词是噪声、动物。”
学生4说:“我没有搜索到相关的信息。”
教师问:“为什么?”
学生4说:“可能是我输入的关键词不对。”
教师问:“你输入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4说:“声音。”
教师说:“你可以再试一试其他方法。”
反思: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笔者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物理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物理知识之外,还能给予学生什么?”在这堂课上,笔者要求学生上网搜索关于噪声危害的信息,但是笔者的重心并没有放在搜索结果上,而是放在搜索的过程与方法上,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搜索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教师问:“噪声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能不能控制噪声、减弱噪声呢?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想一想吧。”
学生:思考、讨论、阅读课本、上网收索。
教师把每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师放噪声,一位学生采取一种方法减小噪声,一位学生介绍他的做法,一位学生解释他这样做的理由,第四位学生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采用这种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最后,教师总结:“噪声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城市的隐形杀手。20世纪流行着一个黑色幽默,‘到了21世纪,人们将感受不到噪声了,因为那时人类已经听不到声音了!’”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反思:在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方面,笔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自律意识,建立责任感。这方面的教育,不是只靠教师的说教和惩戒,重要的是和学生形成共鸣,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教师问:“难道噪声就一无是处吗?我们能否想办法利用它呢?请你们搜索利用噪声的生活实例。”
学生回答:“噪声诊病、噪声温度计、噪声除草等。”
反思:注重建立学生的STS理念,让学生感悟事物的两重性,感受人的智慧之美。
教师问:“请你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配音乐)
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我们学会了……我们感受到‘早晚有一天,人类为了生存将要与噪声奋斗,犹如对付霍乱和瘟疫那样。’我们更感受到地球之美、自然之美,以及自然与地球和谐之美……”
教师问:“我们共有一个地球,我倡议‘为了他人的安宁,我不制造噪声,你们能做到吗?”
反思:指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调查我们学校、社区受噪声污染的情况,然后想一想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
反思:课堂虽然结束,但是这堂课传递出来的关爱地球、尊重他人、“我为人人”的人文精神永远不会结束。这堂课后,笔者又利用MSN,和学生进行了在线交流和答疑,指导学生做课后实验,尝试了利用计算机网络、MSN语音、视频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从课内向课后的延伸。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学生齐声回答:“IQ无限。”
教师一边在屏幕上逐条显示,一边说:“提示一:振动;提示二:空气;提示三:人耳。”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声音。”
教师说:“请你们解释一下。”
学生说:“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耳,于是人听到声音。”
接着,教师又在屏幕上逐条显示,然后说:“提示一:振幅;提示二:远近;提示三:大小。”
学生回答:“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它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接下来,教师在屏幕上逐条显示,说:“提示一:飞机场;提示二;母鸡不下蛋;提示三:声音。”
学生们迷茫了!
教师说:“真有这样的事,北京徐辛庄镇管头村(靠近飞机场)的母鸡不下蛋!国家计委、民航总局等联合组成调查小组,调查结果表明:机场来来往往的飞机带来的噪声,使附近母鸡的生理系统受到干扰,于是它们不会下蛋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噪声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2.4 乐音和噪声》。
反思:每堂课的开场引入很重要, 一个好的开场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物理从哪里来,最终要到哪里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噪声对哪些物体有害?”“对植物有没有危害?”“危害大到什么程度?”“噪声会不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怎样减少噪声对人类的危害?”“噪声是否能造福人类?”等几十个问题,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想。其实,学生有着很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许多独特的视角,只是教师总担心学生想不出、想不到,所以不自觉地包办代替,帮学生想问题,帮学生提出问题,帮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说:“我们一起来归纳和分类你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说:“第一,什么是噪声第二,生活中噪声的来源;第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第四,噪声能否利用;第五,其他(幻灯片展示)。”
反思: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法研究多个问题,有利于方法的渗透。
教师说:“我们一起来研究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噪声?”然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敲击音叉、用锯子锯木头的两种声音。
教师问:“你们对这两种声音有何感受?”
学生说:“敲击音叉的声音悦耳、动听,而锯子锯木的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教师说:“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那么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乐音和噪声有什么区别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拿出一台示波器,并结合实物,介绍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把话筒放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把发声体放在话筒前,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可以显示发声体振动的波形图像。
教师说:“现在,我来演示敲击音叉、用锯子锯木头两种声音,请你们注意观察它们发声时的振动图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上大屏幕)。”
教师问:“你们发现了它们在波形上的区别吗?”
学生回答:“乐音的振动有规则,噪声的振动无规则。”
教师问:“你们想不想在家里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回答:“想!”
教师说:“我教你们一种利用计算机及WINDOWS自带软件截取静态波形的方法。”
图1 乐音的波形图像
图2 噪声的波形图像
反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区别乐音和噪声,原来的教材都是直接给学生两张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然后指导学生对比分析教师给的波形图像,从而得出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是一个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新教材做了一些改动,运用了示波器直接显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以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像,有利于学生建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的感性认识。
教师问:“刚刚我们从物理学角度区别了乐音和噪声,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声音属于乐音呢?”
学生回答:“交响乐……”
教师问:“很好,现在请你们阅读课本61页。 ”
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同时,教师播放了交响乐,而且逐渐增加了音量。等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问:“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乐曲吗?音乐的旋律美吗?”
学生回答:“刚才播放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旋律很美!”
教师问:“为什么你们蒙住耳朵呢?”
学生回答:“声音太大了,干扰我们看书。”
教师问:“那么,你们认为这首乐曲是乐音,还是噪声呢?”
学生回答:“噪声!”
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入情!
教师问:“你们知道噪声的危害吗?请你们上网搜索关于噪声危害的信息,然后一起交流。”
学生1说:“我搜索了噪声危害人体听力、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我使用的搜索方法是键入关键词,如噪声危害、人体。”
学生2说:“我搜收索了噪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案例,我使用的搜索方法是先键入关键词‘噪声危害’,再从结果中搜索案例。”
学生3说:“我利用Google进行搜索,我输入的关键词是噪声、动物。”
学生4说:“我没有搜索到相关的信息。”
教师问:“为什么?”
学生4说:“可能是我输入的关键词不对。”
教师问:“你输入的关键词是什么?”
学生4说:“声音。”
教师说:“你可以再试一试其他方法。”
反思: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笔者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物理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物理知识之外,还能给予学生什么?”在这堂课上,笔者要求学生上网搜索关于噪声危害的信息,但是笔者的重心并没有放在搜索结果上,而是放在搜索的过程与方法上,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搜索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教师问:“噪声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能不能控制噪声、减弱噪声呢?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想一想吧。”
学生:思考、讨论、阅读课本、上网收索。
教师把每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教师放噪声,一位学生采取一种方法减小噪声,一位学生介绍他的做法,一位学生解释他这样做的理由,第四位学生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采用这种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最后,教师总结:“噪声已成为社会公害,成为城市的隐形杀手。20世纪流行着一个黑色幽默,‘到了21世纪,人们将感受不到噪声了,因为那时人类已经听不到声音了!’”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反思:在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方面,笔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自律意识,建立责任感。这方面的教育,不是只靠教师的说教和惩戒,重要的是和学生形成共鸣,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教师问:“难道噪声就一无是处吗?我们能否想办法利用它呢?请你们搜索利用噪声的生活实例。”
学生回答:“噪声诊病、噪声温度计、噪声除草等。”
反思:注重建立学生的STS理念,让学生感悟事物的两重性,感受人的智慧之美。
教师问:“请你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配音乐)
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我们学会了……我们感受到‘早晚有一天,人类为了生存将要与噪声奋斗,犹如对付霍乱和瘟疫那样。’我们更感受到地球之美、自然之美,以及自然与地球和谐之美……”
教师问:“我们共有一个地球,我倡议‘为了他人的安宁,我不制造噪声,你们能做到吗?”
反思:指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调查我们学校、社区受噪声污染的情况,然后想一想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
反思:课堂虽然结束,但是这堂课传递出来的关爱地球、尊重他人、“我为人人”的人文精神永远不会结束。这堂课后,笔者又利用MSN,和学生进行了在线交流和答疑,指导学生做课后实验,尝试了利用计算机网络、MSN语音、视频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从课内向课后的延伸。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