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共属性,助力城市发展:德国慕尼黑城市公园建设及启示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泛的国际经验研究可为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撑,并推动其相关理论的完善.系统梳理了德国慕尼黑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园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其城市公园系统的分级、分类与分布特征,解析了慕尼黑公园建设中表达其公共属性的4项特征,即全员化的运动场地设置、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供给、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以及灵活高效的功能转换.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其他文献
从喷丝板孔径与熔体稳定性的关系角度出发,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苯硫醚(PPS)熔体流经不同直径毛细管时的流变性能;选取不同孔径48孔喷丝板,制备了细旦PPS纤维,探讨了喷丝板孔径对PPS纤维力学性能、结晶与取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熔体为切力变稀型流体,当剪切速率达到7000~8000 s-1时,黏流活化能仅4.07 kJ/mol,开始表现为切敏型,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已不明显,且PPS熔体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毛细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在纺丝速度1000 m/min、纺丝温度315℃下纺制单丝线密度为0.
自然资本是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本化,以资本的视角看待自然.绿色基础设施的物质客体作为自然资本存量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蕴含巨大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将自然资本与绿色基础设施紧密结合,有利于精准制定政策以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管理的关系,实现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本增值.通过梳理30多年来自然资本理论的演变特征,认为自然资本经历了“理论探索阶段”的道德合理化、“应用推广阶段”的应用普及和规范化,以及“制度建设阶段”的制度化变迁.在其影响下,绿色基础设施提升了生态内涵,创新了评估方法,最终二者在制度上走向了融
介绍了静电纺纳米单纤维结构调控及静电纺纳米纤维集合体力学性能增强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提高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提出建议.静电纺纳米单纤维结构调控因素包括纺丝溶液性质、纺丝参数、环境因素等.静电纺纳米纤维集合体包括纳米纤维束及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束力学性能的增强方法包括热拉伸法、加捻法和化学法,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的增强主要通过将纤维有序化,以及在纤维交接处形成黏连点等.此外,介绍了现阶段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悬臂梁技术测试纳米单纤维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采用单
资源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促进了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项目,高温隔热材料因优异的隔热、保温及热稳定性能而备受航空航天、工业熔炉等领域的密切关注.概述了高温隔热材料的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机理,介绍了稳态及非稳态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多孔、纤维状及纳米气凝胶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高温隔热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将其功能化后有望用于建筑、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寒地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对老年人在住区绿地的活动行为影响显著.利用实地调研与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6个样本住区的226位老年居民进行调查,对老年人个体属性、绿地环境特征、环境认知、活动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活动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二者的因素.结果 表明,严寒气候背景下:1)住区绿地活动行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正向调节作用;2)住区绿地活动行为受多因素驱动,其中绿地环境特征对活动频率、时长和类型都有较大影响.最后针对以上结论,对寒地住区绿地的健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