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二语交际意愿的相关研究理论为基础,针对高职院校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交意愿调查,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16.0系统进行数据操作统计和分析,以此找出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学生二语学习兴趣和交际意愿。
【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交际 意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8-0101-01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与调研,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革新、调整英语课程教学体体系、全面规划英语教材等方面来促进英语教学的进步。但就学生本身而言,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交际体验和生活技能,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如果学生的交际参与度不高或表现出较低的英语交际意愿,则表明英语的教学还没有达到要求。如在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与教师互动过少、学生不愿开口进行交流甚至出现提问焦虑等状况。因此,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交际意愿的重视。
一、研究相关理论
自二十世纪开始,对于人类交际意愿方面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际意愿调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关学者不仅将其用于母语学习者的研究中,还将这一理论带入了第二语言的学习领域,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与语言学习提供了实际的支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化,这种差异情况通常与学习者的性格、动机、交际情境和交际意愿等相关。麦金太尔通过六层金字塔结构分析影响第二语言交际意愿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六层金字塔结构分别为行为意图、交际行为、动机倾向、情境先导、人之环境、社会环境,这六个层面中又包括了十二个变量。每一变量都会相互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所有对象均为高等职业院校一、二年级学生,共计400名学生,其中男生为218人,女生为182人。女生为平均年龄在18~21岁之间。调查问卷涉及面包括高职院校12个文理科班级,覆盖了18个专业。
2.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方式,调查问卷共计400份,有效回收调查问卷共计396份,回收率为99%,调查问卷中的内容主要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英语交际动机以及英语课堂学习焦虑问题三部分,问卷共计30题,前5道题目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后25道题目均为五段问卷模式展开,调查者从1~5个级别中挑选出最符合自身的选项。访谈为半结构式,随机挑选了10位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对影响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 0系统录入分析。
三、交际意愿总体水平
采用SPSS16.0系统,共录入100份有效问卷,得分范围在30~100之间,得分越高其英语交际意愿的总体水平就越强,问卷调查最终数据结果显示,总分的中数为52分,众数为55分,平均值为54分,公共场合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41.6,两人交谈的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56.3,小组交谈的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54.5。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交际中所表现出的意愿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小组交谈与两人交谈的情况下交际意愿较高,在公共场合下交谈的意愿较低。
1.访谈分析
在“在课堂以外的什么情况下你会愿意开口说英语,为什么?”这一问题上,调查者的答案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英语考试前,为了取得好成绩需要多加练习英语;第二种情况是与外国友人交谈或遭遇外国人问路时,用英语更为有效;第三种情况则是在有浓厚的英语氛围之下,如英语角或英语活动中,只能跟随大家一起用英语交流。在问题“你更愿意用于英语和熟人还是陌生人交谈?”中,十位调查者中只有四人愿意与陌生人用英语交谈,他们认为在双方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聊得更多,并且还能结交新朋友,而其他六人则认为与熟人用英语交谈更容易放松。而关于在课堂上愿意用英语开口说话的情况则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在讨论有兴趣的话题或话题较为熟悉的前提下才会主动开口,少部分人认为当课堂氛围热烈时,也会愿意开口参与到讨论中来。
四、对策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学习抗拒与恐惧心理主要出现在回答问题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被提问但回答不出、感到自卑认为英语水平低下以及在考试前表现出焦虑状态等等情况。当学生对于回答问题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抗拒问题时,教师应当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出现原因,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解决。而对于有考试前综合焦虑症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引起格外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其将焦虑情绪变为学习的动力,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学生在遇到国际友人的交谈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等问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无论做了多少练习,在口语课上模拟多少次对话,在真正面对外国人时仍然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异域文化学习的抗拒心理,采用外教与英语教师一同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多与外教交流,锻炼自己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鞠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英语交际意愿与学习动机的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199-200
[2] 钟晓菁.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6):81-85
【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交际 意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8-0101-01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始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与调研,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革新、调整英语课程教学体体系、全面规划英语教材等方面来促进英语教学的进步。但就学生本身而言,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交际体验和生活技能,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如果学生的交际参与度不高或表现出较低的英语交际意愿,则表明英语的教学还没有达到要求。如在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与教师互动过少、学生不愿开口进行交流甚至出现提问焦虑等状况。因此,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交际意愿的重视。
一、研究相关理论
自二十世纪开始,对于人类交际意愿方面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际意愿调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关学者不仅将其用于母语学习者的研究中,还将这一理论带入了第二语言的学习领域,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与语言学习提供了实际的支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化,这种差异情况通常与学习者的性格、动机、交际情境和交际意愿等相关。麦金太尔通过六层金字塔结构分析影响第二语言交际意愿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六层金字塔结构分别为行为意图、交际行为、动机倾向、情境先导、人之环境、社会环境,这六个层面中又包括了十二个变量。每一变量都会相互影响。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所有对象均为高等职业院校一、二年级学生,共计400名学生,其中男生为218人,女生为182人。女生为平均年龄在18~21岁之间。调查问卷涉及面包括高职院校12个文理科班级,覆盖了18个专业。
2.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方式,调查问卷共计400份,有效回收调查问卷共计396份,回收率为99%,调查问卷中的内容主要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英语交际动机以及英语课堂学习焦虑问题三部分,问卷共计30题,前5道题目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后25道题目均为五段问卷模式展开,调查者从1~5个级别中挑选出最符合自身的选项。访谈为半结构式,随机挑选了10位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对影响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 0系统录入分析。
三、交际意愿总体水平
采用SPSS16.0系统,共录入100份有效问卷,得分范围在30~100之间,得分越高其英语交际意愿的总体水平就越强,问卷调查最终数据结果显示,总分的中数为52分,众数为55分,平均值为54分,公共场合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41.6,两人交谈的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56.3,小组交谈的交际意愿平均得分在54.5。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交际中所表现出的意愿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小组交谈与两人交谈的情况下交际意愿较高,在公共场合下交谈的意愿较低。
1.访谈分析
在“在课堂以外的什么情况下你会愿意开口说英语,为什么?”这一问题上,调查者的答案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英语考试前,为了取得好成绩需要多加练习英语;第二种情况是与外国友人交谈或遭遇外国人问路时,用英语更为有效;第三种情况则是在有浓厚的英语氛围之下,如英语角或英语活动中,只能跟随大家一起用英语交流。在问题“你更愿意用于英语和熟人还是陌生人交谈?”中,十位调查者中只有四人愿意与陌生人用英语交谈,他们认为在双方互相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聊得更多,并且还能结交新朋友,而其他六人则认为与熟人用英语交谈更容易放松。而关于在课堂上愿意用英语开口说话的情况则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在讨论有兴趣的话题或话题较为熟悉的前提下才会主动开口,少部分人认为当课堂氛围热烈时,也会愿意开口参与到讨论中来。
四、对策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学习抗拒与恐惧心理主要出现在回答问题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被提问但回答不出、感到自卑认为英语水平低下以及在考试前表现出焦虑状态等等情况。当学生对于回答问题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抗拒问题时,教师应当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出现原因,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解决。而对于有考试前综合焦虑症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当引起格外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使其将焦虑情绪变为学习的动力,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学生在遇到国际友人的交谈时不知道该怎么办等问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无论做了多少练习,在口语课上模拟多少次对话,在真正面对外国人时仍然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异域文化学习的抗拒心理,采用外教与英语教师一同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多与外教交流,锻炼自己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鞠露.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英语交际意愿与学习动机的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199-200
[2] 钟晓菁.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