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最令王超逸难忘的事,是暑假在江苏南京参加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科技创新大赛上,这个15岁男孩发明的“浮拉双球防臭地漏”斩获了初中组科技创新成果类一等奖。
地漏坏了引发好奇心
王超逸是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初四学生(四年制初中),他之所以发明这个防臭地漏,就是因为自己家中的地漏堵塞了,臭气熏天。
那天,王超逸家中的地漏坏了,好奇心促使他将地漏拆了下来,研究其内部构造。为了进一步了解地漏的结构,他跑遍了家装市场,对各种地漏做了全面了解,对材质、结构、价格一一进行了探究。
“我发现,地漏的材质对于地漏的功能影响不是很大。真正决定地漏防臭和排水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地漏芯。”王超逸说。于是,他把地漏芯作为研究重点。
王超逸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地漏芯特点,弄清了它们的原理和利弊。“我发明的地漏芯内部有大小两个浮球,大球拉小球的方法能极大地解决地漏防臭和排水的问题。”王超逸说。原来,当水到一定的高度时,大球上浮拉动小球也上浮,保证水往下流且水平面永不超过大球,效果很好;当水变少时,小球下沉密封,地漏将储存小部分水可防止臭气、害虫等。
王超逸说,能拿到一等奖是他意料之外的事。“参赛前,我觉着拿个二三等奖就很不错了,毕竟大家实力都很强。”王超逸认为,也许是他的发明贴近生活,才赢得评委的青睐。王超逸的地漏模型都是用塑料瓶、壶盖、笔芯、果冻盒等废旧材料做成的,节约与环保是这个发明的另一个优势。
10岁爱上发明
王超逸的指导老师叫王华安,两人既是师生,又是父子。“我的专业是美术,我更多的是在宏观上指导王超逸,具体到浮力、离心泵等物理原理,还是要靠他自己摸索。”
王华安是山东荣成市35中的一名美术老师。在王超逸参赛的过程中,他一直陪伴左右。“跟儿子去参赛,也开阔了我的眼界。大赛组委会先是以笔试的形式对参赛者进行素质测试,再进行组装飞机模型的技能测试,最后还要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讲解。”比赛中,王超逸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让王华安大吃一惊。
经过一系列的考核,王超逸终于带着他的发明走进了全国赛场。
王超逸在10岁时爱上了发明。5年来,他发明了自动发电的轮船模型和纠正拿笔姿势的鱼鳍笔等诸多作品,先后在山东省、山东威海市的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在这次参赛期间,王超逸自信大方的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的肯定。“我爸爸说我是个内向的孩子,但我认为自己很外向,在评委面前我并不紧张,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王超逸说。
绘画功底成为发明“利器”
王超逸不仅喜欢发明创造,还喜欢国画。“国画是我坚持了六七年的一个爱好,我不想随便荒废掉。”王超逸说,如果时间允许,他还想学习乐器。“王超逸上小学时,跟他的美术老师学画,我很少亲自教他。”王华安说,“上初中后,他成了我的学生,我教他画画的时间就多了。”
这几年,王超逸的国画作品在市级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人认为,美术和科技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在王超逸眼中,这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绘画功底为我的创造发明奠定了‘美’的基础。在绘制设计图纸时,我能把自己脑海中设想的构思用笔完整地呈现在纸上。”的确,绘画已成为辅助他发明的一项技能。读小学时,王超逸对美术课上的手工项目就很感兴趣,他说自己的动手能力在那时得到了开发,“发明创造中所需要的各种模型都是我自己动手完成的,这与我小时候喜爱手工是分不开的”。
尽管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了发明和画画上,王超逸的学习成绩却一直排在班中前三名。“比赛之余,我认真地预习了一遍高一的课程。劳逸结合,学起来才不会累。”与许多成长中的男孩一样,王超逸也喜欢电脑游戏,这是他自我放松的方式。
>>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是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代表了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最高水平。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全国各省市35支代表队参赛,并邀请德国、巴西、法国、瑞典等14个国家的青少年和教师开展交流。
编辑 吴忞忞 wuin@.co
地漏坏了引发好奇心
王超逸是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初四学生(四年制初中),他之所以发明这个防臭地漏,就是因为自己家中的地漏堵塞了,臭气熏天。
那天,王超逸家中的地漏坏了,好奇心促使他将地漏拆了下来,研究其内部构造。为了进一步了解地漏的结构,他跑遍了家装市场,对各种地漏做了全面了解,对材质、结构、价格一一进行了探究。
“我发现,地漏的材质对于地漏的功能影响不是很大。真正决定地漏防臭和排水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地漏芯。”王超逸说。于是,他把地漏芯作为研究重点。
王超逸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地漏芯特点,弄清了它们的原理和利弊。“我发明的地漏芯内部有大小两个浮球,大球拉小球的方法能极大地解决地漏防臭和排水的问题。”王超逸说。原来,当水到一定的高度时,大球上浮拉动小球也上浮,保证水往下流且水平面永不超过大球,效果很好;当水变少时,小球下沉密封,地漏将储存小部分水可防止臭气、害虫等。
王超逸说,能拿到一等奖是他意料之外的事。“参赛前,我觉着拿个二三等奖就很不错了,毕竟大家实力都很强。”王超逸认为,也许是他的发明贴近生活,才赢得评委的青睐。王超逸的地漏模型都是用塑料瓶、壶盖、笔芯、果冻盒等废旧材料做成的,节约与环保是这个发明的另一个优势。
10岁爱上发明
王超逸的指导老师叫王华安,两人既是师生,又是父子。“我的专业是美术,我更多的是在宏观上指导王超逸,具体到浮力、离心泵等物理原理,还是要靠他自己摸索。”
王华安是山东荣成市35中的一名美术老师。在王超逸参赛的过程中,他一直陪伴左右。“跟儿子去参赛,也开阔了我的眼界。大赛组委会先是以笔试的形式对参赛者进行素质测试,再进行组装飞机模型的技能测试,最后还要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讲解。”比赛中,王超逸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让王华安大吃一惊。
经过一系列的考核,王超逸终于带着他的发明走进了全国赛场。
王超逸在10岁时爱上了发明。5年来,他发明了自动发电的轮船模型和纠正拿笔姿势的鱼鳍笔等诸多作品,先后在山东省、山东威海市的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在这次参赛期间,王超逸自信大方的表现,赢得了专家、评委的肯定。“我爸爸说我是个内向的孩子,但我认为自己很外向,在评委面前我并不紧张,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王超逸说。
绘画功底成为发明“利器”
王超逸不仅喜欢发明创造,还喜欢国画。“国画是我坚持了六七年的一个爱好,我不想随便荒废掉。”王超逸说,如果时间允许,他还想学习乐器。“王超逸上小学时,跟他的美术老师学画,我很少亲自教他。”王华安说,“上初中后,他成了我的学生,我教他画画的时间就多了。”
这几年,王超逸的国画作品在市级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人认为,美术和科技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在王超逸眼中,这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绘画功底为我的创造发明奠定了‘美’的基础。在绘制设计图纸时,我能把自己脑海中设想的构思用笔完整地呈现在纸上。”的确,绘画已成为辅助他发明的一项技能。读小学时,王超逸对美术课上的手工项目就很感兴趣,他说自己的动手能力在那时得到了开发,“发明创造中所需要的各种模型都是我自己动手完成的,这与我小时候喜爱手工是分不开的”。
尽管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了发明和画画上,王超逸的学习成绩却一直排在班中前三名。“比赛之余,我认真地预习了一遍高一的课程。劳逸结合,学起来才不会累。”与许多成长中的男孩一样,王超逸也喜欢电脑游戏,这是他自我放松的方式。
>>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是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代表了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最高水平。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全国各省市35支代表队参赛,并邀请德国、巴西、法国、瑞典等14个国家的青少年和教师开展交流。
编辑 吴忞忞 wui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