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的课堂应该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活动应该称为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这已经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共识。由于观念的滞后或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科学课堂上,还不能很充分地让学生开展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的课堂要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一、足够的材料是探究活动的物质保证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经历的水平与质量。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和基础。那么提供怎样的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积极推进呢?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否则,科学探究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充足的材料。
例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为学生提供鼓、米;音叉、小喇叭、导线、电池、牛皮筋等材料,保证学生在探究中有足够的材料可以利用。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做实验:在鼓号队的小鼓上放一些米,用槌棒轻轻地敲击鼓面、通过米粒的跳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鼓面是振动的。借助别的物质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体验振动的产生。用手拨动牛皮筋,可以观察到牛皮筋在振动,通过拉紧和放松牛皮筋,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振动产生了声音,还能观察到振动的强弱和声音的高低都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用导线和电池把小喇叭连接起来,发现小喇叭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等等很多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有时候,老师准备的材料必须事先实验一下,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为的是更好地进行探究实验,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充分地经历过程是科学探究的重点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中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的。有些老师图省事,学生的探究实验没有得到正确的结论,便把这课的知识点和概念直接告诉他们了事。杜威的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做中学”。科学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去探究事物。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知识是一切能力、态度、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科学课的教学要重视“动手做”。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了,亲身去经历了实验的过程,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教学中要强调从过程当中获取能力和动手的经历,以发展学生在面对自然现象时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答案的能力。只有孩子们自己做的科学才算是真正的科学。
如教学“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去验证自己提出的方法是否正确。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的操作。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又如:“测气温”一课中,学生拿着气温计在室外任意选择不同地点进行气温测量。有的在沙地上,有的在水泥地上,有的在向阳处,有的在阴暗处……通过实际测量、记录、比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如: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温度不一样?哪里测得的温度才准确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经历了过程才得到的,在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使思维积极取来,活跃起来。 印象最深的是在“观察蜗牛”一课中,我跟孩子们一起蹲下来观察蜗牛。孩子们面对眼前慢慢爬动的蜗牛,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知识,只有在书本上读到的知识。知道了蜗牛壳的样子,亲眼看到了蜗牛的眼睛,蜗牛软软的身体,向前爬动留下的湿湿的轨迹,还有蜗牛张开嘴吃菜叶的情景。很多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想到蜗牛的眼睛还可以伸缩的呢!这是多么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观察他们不仅记下了一篇篇观察记录,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蜗牛最喜欢吃什么?蜗牛爬过为什么会留下湿的印迹?蜗牛是不是长着两对眼睛?蜗牛会闻到气味吗?……在经历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在不断深入,也正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取了知识。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在科学课上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测量、去寻找、去种植,要让他们记录数据,总结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效率。
三、有效的指导是探究活动开展的保证
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上,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让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几乎不指导;另一种是教师指导过多。有的教师不是不想去指导,而是深受“学生主体”的影响(其实是理解有误了),什么都非得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拐弯摸角,教师死活不开口告诉他们正确的科学结论。也有的老师其实是不知道怎么指导,缺少方法。而指导过多的教师“牵”得太多,总是是担心学生不会。还有的老师为了省时间干脆都直接告诉学生等等。 有效的指导的前提是教师非常了解教材又非常了解学生,对学生科学前概念的理解状态十分了解。知道学生什么时候需要指导,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从而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例如,对于科学起始阶段三年级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我认为应该有一定的指导,在课堂上,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探究,学生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因此,在三年级科学课上进行适当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时,开始让学生观察汇报时,大多只是颜色、粗细一些表面的问题。接下来,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动用一些身体的感觉器官,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材等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有关土壤的更多知识。让学生通过触觉——摸一摸、捏一捏、握一握来探究,让学生把湿的土壤放在餐巾纸上做渗水实验等,让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借助工具学生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在实验指导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实验、观察,让他们亲历了探究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又如,一位老师让五年级的孩子们课前自己找材料弄发霉的面包,结果上课一看,真正发霉成功的没几个。究其原因,是老师没有做必要的指导。请教了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才知道:让孩子们弄发霉的面包其实是有技巧的。后来我上这课的时候自己先做了一遍实验,找了几个一次性杯子,然后,买了个面包,每个杯里面放一点面包屑,加了不同量的水,然后上面用保鲜膜封,并用橡皮筋扎住,再用牙签戳几个小孔。实验效果相当好。由于水量的不同,还出现不同的发霉情况,有的刚开始发霉,有的已经出现孢子。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有重点的指导:1.要有水,但不能过多,否则会腐烂,而不是发霉。2.最好封口。结果学生的实验也很成功。由此可见,为了上好科学课,有时候教师自己要先去做实验,才能对学生做好指导。
总之,探究性的科学实验课是以提高学生思维、动手、观察能力为目标的。由于科学实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课堂组织形式也并非相同,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打破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技能都得以充分的发展。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吧。
一、足够的材料是探究活动的物质保证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经历的水平与质量。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和基础。那么提供怎样的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积极推进呢?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否则,科学探究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了。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应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选择易于揭示科学概念、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学生探究能力相适应的充足的材料。
例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为学生提供鼓、米;音叉、小喇叭、导线、电池、牛皮筋等材料,保证学生在探究中有足够的材料可以利用。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做实验:在鼓号队的小鼓上放一些米,用槌棒轻轻地敲击鼓面、通过米粒的跳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鼓面是振动的。借助别的物质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体验振动的产生。用手拨动牛皮筋,可以观察到牛皮筋在振动,通过拉紧和放松牛皮筋,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振动产生了声音,还能观察到振动的强弱和声音的高低都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课做好铺垫。用导线和电池把小喇叭连接起来,发现小喇叭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等等很多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有时候,老师准备的材料必须事先实验一下,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为的是更好地进行探究实验,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充分地经历过程是科学探究的重点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课堂中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的。有些老师图省事,学生的探究实验没有得到正确的结论,便把这课的知识点和概念直接告诉他们了事。杜威的教育理论有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做中学”。科学知识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去探究事物。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知识是一切能力、态度、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科学课的教学要重视“动手做”。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了,亲身去经历了实验的过程,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教学中要强调从过程当中获取能力和动手的经历,以发展学生在面对自然现象时能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答案的能力。只有孩子们自己做的科学才算是真正的科学。
如教学“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去验证自己提出的方法是否正确。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的操作。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又如:“测气温”一课中,学生拿着气温计在室外任意选择不同地点进行气温测量。有的在沙地上,有的在水泥地上,有的在向阳处,有的在阴暗处……通过实际测量、记录、比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如: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温度不一样?哪里测得的温度才准确呢……这一切都是因为经历了过程才得到的,在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知,使思维积极取来,活跃起来。 印象最深的是在“观察蜗牛”一课中,我跟孩子们一起蹲下来观察蜗牛。孩子们面对眼前慢慢爬动的蜗牛,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知识,只有在书本上读到的知识。知道了蜗牛壳的样子,亲眼看到了蜗牛的眼睛,蜗牛软软的身体,向前爬动留下的湿湿的轨迹,还有蜗牛张开嘴吃菜叶的情景。很多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想到蜗牛的眼睛还可以伸缩的呢!这是多么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观察他们不仅记下了一篇篇观察记录,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蜗牛最喜欢吃什么?蜗牛爬过为什么会留下湿的印迹?蜗牛是不是长着两对眼睛?蜗牛会闻到气味吗?……在经历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在不断深入,也正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使他们获取了知识。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在科学课上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测量、去寻找、去种植,要让他们记录数据,总结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效率。
三、有效的指导是探究活动开展的保证
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上,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让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几乎不指导;另一种是教师指导过多。有的教师不是不想去指导,而是深受“学生主体”的影响(其实是理解有误了),什么都非得要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拐弯摸角,教师死活不开口告诉他们正确的科学结论。也有的老师其实是不知道怎么指导,缺少方法。而指导过多的教师“牵”得太多,总是是担心学生不会。还有的老师为了省时间干脆都直接告诉学生等等。 有效的指导的前提是教师非常了解教材又非常了解学生,对学生科学前概念的理解状态十分了解。知道学生什么时候需要指导,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从而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 例如,对于科学起始阶段三年级科学课的自主探究学习,我认为应该有一定的指导,在课堂上,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探究,学生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因此,在三年级科学课上进行适当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时,开始让学生观察汇报时,大多只是颜色、粗细一些表面的问题。接下来,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动用一些身体的感觉器官,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材等可以有效地观察到有关土壤的更多知识。让学生通过触觉——摸一摸、捏一捏、握一握来探究,让学生把湿的土壤放在餐巾纸上做渗水实验等,让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借助工具学生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在实验指导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实验、观察,让他们亲历了探究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又如,一位老师让五年级的孩子们课前自己找材料弄发霉的面包,结果上课一看,真正发霉成功的没几个。究其原因,是老师没有做必要的指导。请教了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才知道:让孩子们弄发霉的面包其实是有技巧的。后来我上这课的时候自己先做了一遍实验,找了几个一次性杯子,然后,买了个面包,每个杯里面放一点面包屑,加了不同量的水,然后上面用保鲜膜封,并用橡皮筋扎住,再用牙签戳几个小孔。实验效果相当好。由于水量的不同,还出现不同的发霉情况,有的刚开始发霉,有的已经出现孢子。于是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有重点的指导:1.要有水,但不能过多,否则会腐烂,而不是发霉。2.最好封口。结果学生的实验也很成功。由此可见,为了上好科学课,有时候教师自己要先去做实验,才能对学生做好指导。
总之,探究性的科学实验课是以提高学生思维、动手、观察能力为目标的。由于科学实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课堂组织形式也并非相同,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打破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技能都得以充分的发展。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