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下册《溶液》这单元概念较多,前后知识的逻辑性很强。其中《溶解度》这节的重点是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概念的含义,探究溶解度曲线,难点是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是教和学的一个难点。教材在突破饱和溶液这一概念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我认为这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有两个,通过操作明确:一是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某种溶质不会无限制溶解,二是溶剂的改变可以引起溶液状态的改变。【实验二】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观察剩余硝酸钾固体的变化,然后再加入5g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我认为这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同种情况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为引入溶解度这一概念做铺垫,二是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溶液的状态,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相对性以及转化的条件。
在教师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如果对这一设计的目的把握不到位,就达不到教材设计的意图。
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要做到:细研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洞察要巩固的是那些知识;该设计为本节内容做怎样的服务;为本单元目标的达成做怎样的服务。也就是要把其作用挖到极限。例如:【实验一】我认为教师在操作时可随着实验的行进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当向20ml水中加入5g食盐全部溶解时教师可设计问题1: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以及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你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吗?当再加入5g食盐搅拌后,观察现象,教师可设计问题2:你看到什么现象?此时溶液的质量是不是30克?为什么?(这样从量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均一性,巩固了溶液的概念。使溶液的概念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得到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为根据溶液的计算作了很好的铺垫。)当加入15ml水时,搅拌观察现象后可设计问题3:在此变化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发生了改变?(目的是渗透控制变量思想)根据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一)【实验二】在室温下,当向20ml水中多次加入硝酸钾,溶液才饱和时可设计问题4:与在同等条件下食盐溶于水比较,可得到什么结论?当给有不溶的固体存在的硝酸钾溶液加热后,硝酸钾又有部分溶解,教师可设计问题5:根据看到的现象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二)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就把教材对这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挖到了极致,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而且对原有的知识达到了又一深层次的理解;这样设计体现出教师对本单元的整体把握,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这两个条件从实质上弄的明明白白;水到渠成的掌握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同时吻合了新课标所强调的“微粒观”,渗透了“控制变量”的学科思想;为溶解度概念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这节内容处理得很到位时,“溶解度”这一概念的突破就显得很简单。教师如果对其作认真的剖析就会发现,该概念中只是把饱和溶液中“一定量的溶剂”规定为100g而已,溶解度实质上就是特指溶解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克数。然后教师针对概念中的关键点设计问题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这一难点很容易就被突破。
由此可见,一节实效的课蕴含了教师的许多智慧,首先要挖掘出教材的实质内涵,二是要设计突破难点的问题,三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要能把这些做到,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师的课堂操作过程中,如果对这一设计的目的把握不到位,就达不到教材设计的意图。
我认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要做到:细研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洞察要巩固的是那些知识;该设计为本节内容做怎样的服务;为本单元目标的达成做怎样的服务。也就是要把其作用挖到极限。例如:【实验一】我认为教师在操作时可随着实验的行进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当向20ml水中加入5g食盐全部溶解时教师可设计问题1: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以及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你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吗?当再加入5g食盐搅拌后,观察现象,教师可设计问题2:你看到什么现象?此时溶液的质量是不是30克?为什么?(这样从量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均一性,巩固了溶液的概念。使溶液的概念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得到更深层的理解,同时为根据溶液的计算作了很好的铺垫。)当加入15ml水时,搅拌观察现象后可设计问题3:在此变化过程中什么没变?什么发生了改变?(目的是渗透控制变量思想)根据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一)【实验二】在室温下,当向20ml水中多次加入硝酸钾,溶液才饱和时可设计问题4:与在同等条件下食盐溶于水比较,可得到什么结论?当给有不溶的固体存在的硝酸钾溶液加热后,硝酸钾又有部分溶解,教师可设计问题5:根据看到的现象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二)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就把教材对这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挖到了极致,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本节知识,而且对原有的知识达到了又一深层次的理解;这样设计体现出教师对本单元的整体把握,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中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这两个条件从实质上弄的明明白白;水到渠成的掌握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同时吻合了新课标所强调的“微粒观”,渗透了“控制变量”的学科思想;为溶解度概念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这节内容处理得很到位时,“溶解度”这一概念的突破就显得很简单。教师如果对其作认真的剖析就会发现,该概念中只是把饱和溶液中“一定量的溶剂”规定为100g而已,溶解度实质上就是特指溶解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克数。然后教师针对概念中的关键点设计问题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这一难点很容易就被突破。
由此可见,一节实效的课蕴含了教师的许多智慧,首先要挖掘出教材的实质内涵,二是要设计突破难点的问题,三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要能把这些做到,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