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澳大利亚的Two Decks是一家专门为当地和一些欧洲小众品牌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负责人Michael Todds称,他们每周都要接到数个来自亚洲的电话,其中1至2个来自中国,咨询关于引进品牌的事宜。
与此同时,许多欧美的小品牌同样对进入亚洲市场兴致勃勃—欧美市场趋于饱和,经济危机没有改善的迹象,但是亚洲顾客的消费力却日趋旺盛。但在缺乏对亚洲市场的了解和人脉关系的情况下,预算有限的小品牌要开拓亚洲市场有很大难度。像Two Decks这样的公司可能会有所帮助,但藉此建立整个网络希望不大。许多设计师缺乏零售知识,为了避免风险,在国外开店大多需要寻求当地的合作伙伴。
2013年8月28日,这些小众品牌有可能会在一个叫“香港时尚贸易展”(Hong Kong Fashion Trade Show)的展览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去年,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这两个英国人成立了策展公司The Hub筹办这一贸易展,但是这个展览并没有申请到政府资金。
按照The Hub的计划,整个展览将会为期三天,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展览馆按照服装风格被分成牛仔、经典、街头和现代四个主题。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届时将会有100至120个来自全球的小品牌,以及2500名买手和零售商代表出现在展馆里。香港时尚贸易展将为这些小品牌搭建一个和亚洲—尤其是中国买手进行商业合作的平台。
“通过香港时尚贸易展,小品牌可以和不同的零售商对接,寻找潜在的亚洲本土合作者。此外,我们投入了25万美元,为这些小品牌向来参会的买家做市场推广,而单个的小品牌是无法作出这样的投资的。”Peter Caplowe说。Hub的字面意思即为“集线器”。
目前已经确定将要参加香港贸易时尚展的小品牌有50个,它们当中超过一半来自欧洲。这些品牌的擁有者有的是与两位The Hub的创始人通过私人关系认识并参加,有的是看到了媒体的报道后主动联系。
对于这样一个还停留在纸面上的贸易展,Peter Caplowe主要凭借他的履历来招徕参展者。
1994年,Peter Caplowe发掘了Evisu这个当年由日本大阪设计师山根英彦所创立的牛仔裤小工作室,为其开拓海外市场,并担任Evisu International执行总裁一职。为了重新定位Evisu,他把Evisu带到了米兰时装周秀场,使其从一个小众的牛仔品牌变成大众潮流品牌。在欧洲打开知名度后,Peter Caplowe又带着Evisu重新回到亚洲市场。在他担任执行总裁的13年里,Evisu成为了一个年销售额1亿美元的全球知名牛仔品牌。
2000年,Peter Caplowe把家搬到了香港,而Richard Hobbs来得更早,他在1989年就在这里为欧美的服装品牌做采购和分销工作。多年的经验使得他们因此积累了一个超过4000个时尚零售商名单的数据库,并观察到了市场的变化。
“奢侈品品牌为亚洲消费者建立了品牌意识,但现在的购物中心卖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东西,而日渐成熟的消费者却已经对个性化有了需求,这就是许多小品牌的机会。”Richard Hobb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香港设计师何志恩拥有个人品牌Johanna Ho,她认为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候。“这十年来内地的市场开发非常快,很多内地顾客开始寻找特别的品牌,有一群有教育和有思想的顾客正在成长,他们了解什么是Lifestyle,而不是迷恋国际大品牌。”何志恩在她位于佐敦的工作室里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身边的4名助理设计师正在修改设计,除了彼此间轻声的对话,房间里只有正在打板的缝纫机发出着轻快的声音。
和变化的市场需求相比,香港乃至整个亚洲的确都缺乏一个满足这种需求的平台。这里是名店林立的成熟奢侈品市场,但年营业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品牌一直被香港时尚产业所忽视。
香港贸易发展局已经举办了44届“香港时装周”,在许多参加过的设计师眼里,香港时装周更像是针对布料供应商和成衣厂的交易会,对品牌的关注度却很少,与国际“四大时装周”给人的普遍印象相去甚远。在成立The Hub之前,Richard Hobbs试图联系香港贸易发展局,但香港贸易发展局对此兴趣寥寥,给出的答复是“仍然想先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香港时装周上”。
尽管合作并未谈拢,但他们仍然想把展会的举办地放在香港。香港到亚洲其他城市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内,还有着优质的展会条件,是这些小品牌通往亚洲市场的最佳大门。
如果放眼全球,The Hub有很多不错的模板可供参照。比如巴黎每年4次的男女装时尚贸易展Trano、柏林的Bread & Butter以及拉斯维加斯的Market Magic Week。如果从参展品牌类型来看,于2001年首次举办的Bread & Butter和香港时尚贸易展的定位最为接近。每年1月和7月,大约600个获邀品牌都会云集柏林,有帽子和鞋子,也有配饰和成衣。
不少决定参加香港时尚贸易展的小品牌都曾经是Trano、Bread & Butter或者Market Magic Week的长期参加者,它们的收获各不相同—何志恩从未在Trano约到过真正下单的客人,而Michael Todds每年能在Bread& Butter获得20至30张新合约。但他们大多都没有对香港时尚贸易展所能带来的实际效果作出过高的期望。比起能否真正找到合作者或者签下订单,“认识更多的人”才是参展的主要目标。 为了邀请符合品牌期待的高质量零售商参加,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把他们过去所建立的数据库以及关系网作为资源投入到展览的策划中去,邀请当中的2500家零售商参展。
在已经确定出席的参展零售商中,不乏连卡佛、Harvey Nichole、I.T、Club 21、10 Corso Commo、Beams和Dmop这样的高端精品店,而它们当中的许多都和Peter Caplowe有着良好的关系。在分别和Beams和Dmop的管理层共进晚餐的餐桌上,Peter Caplowe成功邀请了这两家精品店派出买手出席。
不过如果继续往下浏览,这似乎又是一份令人费解的名单—美特斯邦威、马克华菲、安踏和361°等国内服装品牌商也同样在列。尽管这些国内品牌都在面临各自的销售危机,但都希望通过代理更多不同品牌成为更大的零售平台。香港时尚贸易展于4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为Peter Caplowe担任翻译的即是马克华菲的国际商贸事业部总经理蔡键发。
“中国的本土品牌要成长,需要通过代理品牌吸收更高层次的技巧经验。它们很难在不模仿成功者的情况下存活,因为它们还没有足够的强大。”Peter Caplowe认为这是为什么那么多本土品牌都在尋求和国际品牌合作机会的原因。
这份名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展品牌对展览效果持保守态度的由来—一方面,大型买手精品店对小品牌的实际接受度值得考量,而另一方面,作为本次贸易展最大的目标市场,中国是否有足够成熟的零售商也让人怀疑。何志恩曾与不少内地的零售商谈过合作意向,但是随后便发现彼此的理念格格不入。
“他们想的就是店开得越多越好,租个店、把货放进去,然后找人来卖。但是我觉得新一代做零售的方式不能这样了,零售就是服务。”何志恩说。何志恩认为售货员们同时也应该是造型师,售货员能够通过顾客的身材和品味,推荐合适他的衣服。而要获得这样的审美判断,售货员则需要大量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但要找到理解这点的合作伙伴,何志恩发现很不容易。
尽管消费者有需求,小品牌所有者们也希望开拓新市场,但在寻求本土合作者上,品牌要面临比在欧美大得多的挑战。Peter Caplowe认为,欧美有很多小规模的复合品牌精品店,构成了一类强大的销售渠道,而且小品牌们早已陆陆续续地在欧洲各地建立起陈列室,方便买手们随时看新货,而这些成熟的市场参与者也促成了欧美各类时尚贸易展的蓬勃发展。
第一个问题The Hub并没有解决的能力,但它们希望能够协助小品牌解决第二个问题。对于品牌和零售商而言,要建立商业上的互相了解和信任,仅仅依靠三天的展览很难做到。因此The Hub和上海世贸商城签订了合作协议,展览结束后部分品牌将可租用商城的展厅作为长期的陈列室。此外,The Hub也会协助品牌和进出口公司对接,解决可能会碰到的清关、税收和物流等问题,后续工作远比一个三天的展览要大。
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两人在时尚行业的资历并不能为此次展览的成功打包票,毕竟如何统筹展览和如何推广服装品牌分属两个领域。但他们希望通过借鉴成功时尚贸易展的经验,以避免在一些小细节上发生错误。比如,规定最大的一个展位不能超过40平方米,这就是直接从Bread & Butter的教训中吸取而来:Bread & Butter曾经让知名度较大的品牌占据了场地的最显著位置,其他品牌不得不被挤到角落位置。第二年,那些前一年吃了亏的品牌便拒绝再参加,直接影响了整个展览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如果The Hub的计划一切顺利,那么香港时尚贸易展将会针对季节每逢2月和8月一年举办两次。它们希望为小众品牌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Hub。
与此同时,许多欧美的小品牌同样对进入亚洲市场兴致勃勃—欧美市场趋于饱和,经济危机没有改善的迹象,但是亚洲顾客的消费力却日趋旺盛。但在缺乏对亚洲市场的了解和人脉关系的情况下,预算有限的小品牌要开拓亚洲市场有很大难度。像Two Decks这样的公司可能会有所帮助,但藉此建立整个网络希望不大。许多设计师缺乏零售知识,为了避免风险,在国外开店大多需要寻求当地的合作伙伴。
2013年8月28日,这些小众品牌有可能会在一个叫“香港时尚贸易展”(Hong Kong Fashion Trade Show)的展览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去年,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这两个英国人成立了策展公司The Hub筹办这一贸易展,但是这个展览并没有申请到政府资金。
按照The Hub的计划,整个展览将会为期三天,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展览馆按照服装风格被分成牛仔、经典、街头和现代四个主题。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届时将会有100至120个来自全球的小品牌,以及2500名买手和零售商代表出现在展馆里。香港时尚贸易展将为这些小品牌搭建一个和亚洲—尤其是中国买手进行商业合作的平台。
“通过香港时尚贸易展,小品牌可以和不同的零售商对接,寻找潜在的亚洲本土合作者。此外,我们投入了25万美元,为这些小品牌向来参会的买家做市场推广,而单个的小品牌是无法作出这样的投资的。”Peter Caplowe说。Hub的字面意思即为“集线器”。
目前已经确定将要参加香港贸易时尚展的小品牌有50个,它们当中超过一半来自欧洲。这些品牌的擁有者有的是与两位The Hub的创始人通过私人关系认识并参加,有的是看到了媒体的报道后主动联系。
对于这样一个还停留在纸面上的贸易展,Peter Caplowe主要凭借他的履历来招徕参展者。
1994年,Peter Caplowe发掘了Evisu这个当年由日本大阪设计师山根英彦所创立的牛仔裤小工作室,为其开拓海外市场,并担任Evisu International执行总裁一职。为了重新定位Evisu,他把Evisu带到了米兰时装周秀场,使其从一个小众的牛仔品牌变成大众潮流品牌。在欧洲打开知名度后,Peter Caplowe又带着Evisu重新回到亚洲市场。在他担任执行总裁的13年里,Evisu成为了一个年销售额1亿美元的全球知名牛仔品牌。
2000年,Peter Caplowe把家搬到了香港,而Richard Hobbs来得更早,他在1989年就在这里为欧美的服装品牌做采购和分销工作。多年的经验使得他们因此积累了一个超过4000个时尚零售商名单的数据库,并观察到了市场的变化。
“奢侈品品牌为亚洲消费者建立了品牌意识,但现在的购物中心卖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东西,而日渐成熟的消费者却已经对个性化有了需求,这就是许多小品牌的机会。”Richard Hobb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香港设计师何志恩拥有个人品牌Johanna Ho,她认为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时候。“这十年来内地的市场开发非常快,很多内地顾客开始寻找特别的品牌,有一群有教育和有思想的顾客正在成长,他们了解什么是Lifestyle,而不是迷恋国际大品牌。”何志恩在她位于佐敦的工作室里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身边的4名助理设计师正在修改设计,除了彼此间轻声的对话,房间里只有正在打板的缝纫机发出着轻快的声音。
和变化的市场需求相比,香港乃至整个亚洲的确都缺乏一个满足这种需求的平台。这里是名店林立的成熟奢侈品市场,但年营业额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品牌一直被香港时尚产业所忽视。
香港贸易发展局已经举办了44届“香港时装周”,在许多参加过的设计师眼里,香港时装周更像是针对布料供应商和成衣厂的交易会,对品牌的关注度却很少,与国际“四大时装周”给人的普遍印象相去甚远。在成立The Hub之前,Richard Hobbs试图联系香港贸易发展局,但香港贸易发展局对此兴趣寥寥,给出的答复是“仍然想先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香港时装周上”。
尽管合作并未谈拢,但他们仍然想把展会的举办地放在香港。香港到亚洲其他城市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内,还有着优质的展会条件,是这些小品牌通往亚洲市场的最佳大门。
如果放眼全球,The Hub有很多不错的模板可供参照。比如巴黎每年4次的男女装时尚贸易展Trano、柏林的Bread & Butter以及拉斯维加斯的Market Magic Week。如果从参展品牌类型来看,于2001年首次举办的Bread & Butter和香港时尚贸易展的定位最为接近。每年1月和7月,大约600个获邀品牌都会云集柏林,有帽子和鞋子,也有配饰和成衣。
不少决定参加香港时尚贸易展的小品牌都曾经是Trano、Bread & Butter或者Market Magic Week的长期参加者,它们的收获各不相同—何志恩从未在Trano约到过真正下单的客人,而Michael Todds每年能在Bread& Butter获得20至30张新合约。但他们大多都没有对香港时尚贸易展所能带来的实际效果作出过高的期望。比起能否真正找到合作者或者签下订单,“认识更多的人”才是参展的主要目标。 为了邀请符合品牌期待的高质量零售商参加,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把他们过去所建立的数据库以及关系网作为资源投入到展览的策划中去,邀请当中的2500家零售商参展。
在已经确定出席的参展零售商中,不乏连卡佛、Harvey Nichole、I.T、Club 21、10 Corso Commo、Beams和Dmop这样的高端精品店,而它们当中的许多都和Peter Caplowe有着良好的关系。在分别和Beams和Dmop的管理层共进晚餐的餐桌上,Peter Caplowe成功邀请了这两家精品店派出买手出席。
不过如果继续往下浏览,这似乎又是一份令人费解的名单—美特斯邦威、马克华菲、安踏和361°等国内服装品牌商也同样在列。尽管这些国内品牌都在面临各自的销售危机,但都希望通过代理更多不同品牌成为更大的零售平台。香港时尚贸易展于4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为Peter Caplowe担任翻译的即是马克华菲的国际商贸事业部总经理蔡键发。
“中国的本土品牌要成长,需要通过代理品牌吸收更高层次的技巧经验。它们很难在不模仿成功者的情况下存活,因为它们还没有足够的强大。”Peter Caplowe认为这是为什么那么多本土品牌都在尋求和国际品牌合作机会的原因。
这份名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展品牌对展览效果持保守态度的由来—一方面,大型买手精品店对小品牌的实际接受度值得考量,而另一方面,作为本次贸易展最大的目标市场,中国是否有足够成熟的零售商也让人怀疑。何志恩曾与不少内地的零售商谈过合作意向,但是随后便发现彼此的理念格格不入。
“他们想的就是店开得越多越好,租个店、把货放进去,然后找人来卖。但是我觉得新一代做零售的方式不能这样了,零售就是服务。”何志恩说。何志恩认为售货员们同时也应该是造型师,售货员能够通过顾客的身材和品味,推荐合适他的衣服。而要获得这样的审美判断,售货员则需要大量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但要找到理解这点的合作伙伴,何志恩发现很不容易。
尽管消费者有需求,小品牌所有者们也希望开拓新市场,但在寻求本土合作者上,品牌要面临比在欧美大得多的挑战。Peter Caplowe认为,欧美有很多小规模的复合品牌精品店,构成了一类强大的销售渠道,而且小品牌们早已陆陆续续地在欧洲各地建立起陈列室,方便买手们随时看新货,而这些成熟的市场参与者也促成了欧美各类时尚贸易展的蓬勃发展。
第一个问题The Hub并没有解决的能力,但它们希望能够协助小品牌解决第二个问题。对于品牌和零售商而言,要建立商业上的互相了解和信任,仅仅依靠三天的展览很难做到。因此The Hub和上海世贸商城签订了合作协议,展览结束后部分品牌将可租用商城的展厅作为长期的陈列室。此外,The Hub也会协助品牌和进出口公司对接,解决可能会碰到的清关、税收和物流等问题,后续工作远比一个三天的展览要大。
Richard Hobbs和Peter Caplowe两人在时尚行业的资历并不能为此次展览的成功打包票,毕竟如何统筹展览和如何推广服装品牌分属两个领域。但他们希望通过借鉴成功时尚贸易展的经验,以避免在一些小细节上发生错误。比如,规定最大的一个展位不能超过40平方米,这就是直接从Bread & Butter的教训中吸取而来:Bread & Butter曾经让知名度较大的品牌占据了场地的最显著位置,其他品牌不得不被挤到角落位置。第二年,那些前一年吃了亏的品牌便拒绝再参加,直接影响了整个展览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如果The Hub的计划一切顺利,那么香港时尚贸易展将会针对季节每逢2月和8月一年举办两次。它们希望为小众品牌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Hub。